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医学 > 医学类考试 > 医学类考研 图书编号:22636269
 
《2013考研中医综合240分之路-跨越考纲篇》
作者:刘钫、魏保生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3/1
ISBN:9787030335623 定价: 54.80元
        内容推荐

    《2013考研中医综合240分之路枠系列丛书包括跨越考纲篇、实战规律篇和冲刺高分篇。历时九个春秋滚动修订,本丛书已成为考研中医综合首选的品牌图书。它贯彻“两点三步法”的教学理念:“两点”即寻找考点、记忆考点。“三步”:第一步,通读《2013考研中医综合240分之路·跨越考纲篇枠,领悟大纲精髓,以便心中有数;第二步,熟做《2013考研中医综合240分之路·实战规律篇枠真题,识破出题玄机,以便掌握命题思路;第三步,巩固练习、有的放矢地做《2013考研中医综合240分之路·冲刺高分篇枠习题和模拟,以便从容应对考试。

    本套丛书以最新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考试大纲为蓝本,以历届真题为核心,以现行最新教材为依托,以多年中医综合考试辅导讲义为制胜点——透彻分析和总结出了64种题型,首次揭开了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出题和命题的规律,使读者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精解了全部考试要求的知识点(“寻找考点”),使读者有效地复习;精练且覆盖所有的考点。每一节的题目就是考试大纲的要求,可以节省读者宝贵的时间。独创和精练的“记忆考点”方法(点睛点评),使复习变得有趣和有效。在机械无聊的复习中,有趣的记忆提示使读者耳目一新,轻松上阵。

    本书是系列丛书之跨越考纲篇,其章节结构:【考点总表(图)——“地毯式”搜索考点】:把章节的考点详细地罗列出来,使得考生一目了然,而且可以“前看后查”(结束该章节的复习后可以查漏补缺);【细解考点——“闪电式”突击考点】:应用各种图表和记忆方法对所有考点进行全面的复习辅导。

    本书适合参加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考试人员和中医院校本科学生考试使用,也可作为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专业技术资格(职称)考试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刘钫、魏保生

    目录

    第1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精气与阴阳五行

    第3章 脏象

    第4章 气、血、津液

    第5章 经络

    第6章 病因与发病

    第7章 病机

    第8章 防治原则

    第2部分 中医诊断学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望诊

    第3章 闻诊

    第4章 问诊

    第5章 切诊

    第6章 八纲辨证

    第7章 病因辨证

    第8章 气、血、津液辨证

    第9章 脏腑辨证

    第10章 其他辨证方法

    第3部分 中药学

    第1章 总论

    第2章 解表药

    第3章 清热药

    第4章 泻下药

    第5章 祛风湿药

    第6章 化湿药

    第7章 利水渗湿药

    第8章 温里药

    第9章 理气药

    第10章 消食药

    第11章 驱虫药

    第12章 止血药

    第13章 活血化瘀药

    第14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15章 安神药

    第16章 平肝息风药

    第17章 开窍药

    第18章 补益药

    第19章 收涩药

    第20章 涌吐药

    第21章 攻毒杀虫止痒药

    第22章 拔毒化腐生肌药

    第4部分 方剂学

    第1章 总论

    第2章 解表剂

    第3章 泻下剂

    第4章 和解剂

    第5章 清热剂

    第6章 祛暑剂

    第7章 温里剂

    第8章 表里双解剂

    第9章 补益剂

    第10章 安神剂

    第11章 开窍剂

    第12章 固涩剂

    第13章 理气剂

    第14章 理血剂

    第15章 治风剂

    第16章 治燥剂

    第17章 祛湿剂

    第18章 祛痰剂

    第19章 消导化积剂

    第20章 驱虫剂

    第21章 其他

    第5部分 中医内科学

    第1章 感冒

    第2章 咳嗽

    第3章 肺痿

    第4章 肺痈

    第5章 哮证

    第6章 喘证

    第7章 肺胀

    第8章 肺痨

    第9章 痰饮

    第10章 自汗、盗汗

    第11章 血证

    第12章 心悸

    第13章 胸痹心痛

    第14章 不寐

    第15章 厥证

    第16章 郁证

    第17章 癫狂

    第18章 ?证

    第19章 胃病

    第20章 噎膈

    第21章 呕吐

    第22章 呃逆

    第23章 泄泻

    第24章 痢疾

    第25章 霍乱

    第26章 腹痛

    第27章 便秘

    第28章 虫证

    第29章 胁痛

    第30章 黄疸

    第31章 积聚

    第32章 臌胀

    第33章 头痛

    第34章 眩晕

    第35章 中风

    第36章 痉证

    第37章 瘿病

    第38章 疟疾

    第39章 水肿

    第40章 淋证

    第41章 癃闭

    第42章 腰痛

    第43章 消渴

    第44章 遗精

    第45章 耳鸣、耳聋

    第46章 痹证

    第47章 痿证

    第48章 内伤发热

    第49章 虚劳

    第50章 痴呆

    第51章 关格

    第52章 颤震

    第53章 痞满

    第54章 医家和医著

    第6部分 针灸学

    第1章 腧穴总论

    第2章 十二经腧穴的主治概要

    第3章 常用经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

    第4章 常用奇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

    第5章 刺灸法

    第6章 针灸治疗总论

    第7章 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

    第8章 妇儿科病证的针灸治疗

    第9章 皮外伤科病证的针灸治疗

    第10章 五官科病证的针灸治疗

    第11章 急症的针灸治疗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 1 部分中医基础理论

    祖国传统医学的回归,将给学习中医的 你我宽广的舞台,所以,热爱中医吧! 有了 浓厚的兴趣,才能学好考好,以后才能用好。

    第 1 章绪 论

    考点总表(图)――“地毯式”搜索考点

    考点 考点内容 前看后查

    考点 1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考点 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考点 3 《黄帝内经》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

    考点 4 《难经》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

    考点 5 《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

    考点 6 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

    考点 7 金元四大家的主要贡献

    考点 8 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

    考点 9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考点 10 整体观念

    考点 11 辨证论治

    考点 12 证的概念

    考点 13 辨证与论治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考点 14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含义及运用

    细解考点――“闪电式”突击考点

    第 1 节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 基本概念

    考点 1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 是发祥于 中 国 古 代 的 研 究 人 体 生 命 、健 康、疾病的科学 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 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 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 科学知识体系

    中医基础 是研究阐 发 中 医 学 的 基 本 概 念 、基 本 理

    理论 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想方法的学科

    第 2 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 形成和发展

    考点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考点 3《黄帝内经》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 奠基作用和意义

    (1) 春秋战国时期,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黄帝 内经》,简称《内经》。

    它分《素问》 和 《灵 枢》 两 大 部 分,采 用 黄 帝 与 岐伯相互问答的体裁,以阴阳五行学说阐明人体生 理现 象 和 病 理 变 化,为 中 国 医 药 学 奠 定 了 理 论 基础。

    内容包括脏象、经络、病机、诊法、辨证、治则和预 防等方面。

    在讨论人体生理、病理、病因、诊断、治疗等问题 时,无不密切结合四时气候、环境地理等方面的变化, 重视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在形态学方面,《内经》对人体脏器的大小、胃肠 的容量及骨骼、血管的长度等都有详细的记载,而且 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它明确了人体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创建了中医 学的重要学说经络学说。

    在疾病诊治方面,它初步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

    在药性理论方面,它提出了寒、热、温、凉四气,辛、 甘、酸、苦、咸五味等概念,并指出五味入五脏的理论, 这也是后世归经学说的本源。

    全书共收录 12 个中药处方。

    (2) 秦汉时代:

    考点 4《难经》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 基作用和意义

    考点 5《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 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

    考点 6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 和发展

    秦越人著《难经》,后者为一部与《内经》相媲美的 古代医学典籍。

    《难经》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 疗各个方面,补充了《内经》的不足。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收载药物 365 种, 不仅对药物的疗效作了总结,而且对药物的产地、采 集、炮制方法、剂型与疗效的关系以及方剂君臣佐使 的配伍原则也作了记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学 著作。

    东汉末年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内 经》和《难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写成了 《伤寒杂病论》,经后世整理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 略》两部。

    《伤寒论》在临床医学方面,在《素问? 热论》的基 础上丰富和发展了辨证论治的原则,首开先河地建立 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形成了理、法、方、药比较完整 的治疗体系。

    它收载了许多方剂,如桂枝汤、大承气汤、小柴胡 汤、四逆汤等,至今仍广泛应用。

    《金匮要略》论述了各种杂病的病因、诊断、治疗 和预防 等 问 题,为 后 世 医 学 对 杂 病 的 治 疗 奠 定 了 基础。

    (3) 隋代巢元方等编著的《诸病源候论》,是中 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宋代陈无择的《三 因极一病证方论》在病因学方面提出了著名的“三因 学说”;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开创了脏腑证治的 先河。

    考点 7金元四大家的主要贡献

    (4)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 重视“火热”为病,提倡“天气皆从火化”、“五 志过极皆能生 火” 之 说,用药 以 寒 凉 为 主, 称为“寒凉派”

    张从正 认为病从邪生,“邪去正自安”,使用汗、吐、下 三法攻逐邪气,称为“攻下派”

    李东垣 认为脾胃在人体具有重要作用,提出“内伤脾 胃,百病由生”,治疗上善用温补脾胃之法, 称为“温补派”

    朱丹溪 提出“相火论”,指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治疗常以滋阴降火为主,称为“滋阴派”

    (5) 明代张景岳等提出了命门学说,为中医脏象 学说增加了新的内容。

    考点 8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

    (6) 明代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温疫”的病 原“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 成”,其传染途径是从口鼻而入,这对温病病因学的发 展是一巨大的进步。

    (7) 清代叶天士、吴鞠通等温病学家创立了卫气 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从 而形成了温病学“因证脉治”完整的理论体系。

    (8) 清代医家王清任著《医林改错》,改正古医书 在人体解剖方面的错误,发展了血瘀致病的诊治理论 和方法。

    第 3 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考点 9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考点 10整体观念

    一、 整 体 观 念

    1.人体的统一性(见下图,2012 年考题) 人体统一性的形成,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 通过经络系统内属脏腑、外络肢节的作用而实现的, 并且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的机 能活动。

    人体的局部与整体是辩证的统一。

    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阴 阳的盛衰有关。

    治疗局部病变也要从整体出发,如心开窍于舌, 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可用清心泻小肠火的办法治疗 口腔糜烂。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灵枢》指出“人与天地相应也”,“人与天地相参, 与日月相应也”。

    《灵枢》曰:“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 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说 明春夏阳气开泄,气血容易趋向于体表,表现为皮肤 松弛,多汗等;秋冬阳气收藏,气血容易趋向于体内,表 现为皮肤致密,少汗而多尿等。

    四时脉象也有相应的变化,春夏脉多浮大,秋冬 脉多沉细。

    昼夜晨昏对人体亦有显著的影响,《素问》曰:“故 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阳气生,日中阳气隆,日西而 阳气已衰,气门乃闭。”

    人体阳气白天多趋向于表、夜晚多趋向于里的现 象,既说明了昼夜晨昏的自然现象对人体的影响,也 反映了在昼夜阴阳变化过程中人体生理活动的适应 变化。

    一般疾病大多是白天病情较轻,夜晚较重,《灵 枢》曰:“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朝则人 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 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 夜半人气入脏,邪气 独居于身,故甚也。”

    早晨、中午、黄昏、夜半人体的阴阳存在着生、长、 化、收、藏的规律,因而疾病也随之有慧、安、加、甚的 变化。

    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实践活动也同样会影响自然 环境。 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应,不是消极的、被动 的,而是积极的、主动的。

    《素问》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养生类 撰》更指出“积水沉之可生病,沟渠通浚,屋宇清洁无 秽气,不生瘟疫病”。

    由于人与自然界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因 时、因地、因人制宜,也成为中医学的重要原则。 辨证 论治过程中,必须分析外在环境与内在整体的有机关 系而进行有效的治疗。

    二、 辨 证 论 治

    考点 11辨证论治

    考点 12证的概念

    考点 13辨证与论治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辨证论治 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

    证 是机体在疾 病过 程中 某 一阶 段的 病 理概 括;其概念包括了病变的部位、病因、性 质以及正邪盛衰的关系,反映疾病发展 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和本质,所 以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正确地揭示疾病 的本质

    辨证 将四 诊 (望、闻、问 、切 ) 所 收 集 的 资 料 、 症 状和 体 征 ,通 过 分 析 和 综 合 ,辨 清 疾 病的 部 位、原因 和 性 质 以 及 正 邪 盛 衰 的关 系,概 括判 断 为 某 种 病 理 性 质 的 证

    论治(施治) 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1) 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 的过程,辨证与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 个方面,是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 指导中医临床工作的基本原则。

    (2) 中医在临床诊治疾病方面,既辨病又辨证,但 重点在辨证。

    (3)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医生必须辩证地看待 病和证的关系,既要看到一种病可包括几种不同的 证,又看到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表现出同一 种证。

    考点 14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含义及运用

    (4) 在治疗上可采用“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

    (5) 中医治病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 眼于病机的区别。

    相同的病机,其基本治法也就相 同;不同的病机,其治法就不相同,即 所谓“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实质上是 由于“证”的概念中含有病机之故。

    第 2 章精气与阴阳五行

    考点总表(图)――“地毯式”搜索考点

    考点 考点内容 前看后查

    考点 1 精气的基本概念 考点 2 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考点 3 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考点 4 阴阳的基本概念及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考点 5 阴阳的对立制约的含义及其在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上的体现 考点 6 阴阳的互根互用的含义及其在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上的体现 考点 7 阴阳的消长平衡的含义及其在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上的体现 考点 8 阴阳的相互转化的含义及其在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上的体现 考点 9 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并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考点 10 五行的基本概念 考点 11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考点 12 五行的特性及事物五行属性的推演与归类,五行的生克、制化和乘侮 考点 13 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五脏与形体、官窍的关系,并将自然界的变化与脏 腑形体官窍联系起来,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与传变,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考点 14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特点及综合运用 第 1 节精 气 学 说

    考点 1精气的基本概念

    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概念

    精:又称精气,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 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其概念源于“水地说”)

    气: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说(其概 念源于“云气说”)

    元气说

    考点 2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二、 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类)都是由精或气构成(西汉时被元气说同化)

    “元气一元论”认为,气是最原始的,是宇宙的惟一本原或本体,万物皆由元气化生

    精气的运动变化分为天地阴阳二气:“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精气的存在形式

    无形:弥散而运动的状态,充

    塞于无垠的宇宙空间

    无形之气凝聚而成有质之形

    有形:凝聚而稳定的状态――形散质溃又复归于无形之气

    2.精气的动动与变化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运动形式:升、降、出、入

    气的运动具有普遍性

    气化

    含义:是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

    形式

    气与形之间的转化:“气生形”、“形化气”

    形与形之间的转化:如“冰化为水,水化为雾霜雨雪等”

    气与气之间的转化:“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有形之体自身的不断更新变化:“生长化收藏”、“生长壮老已”等

    3.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天地一体”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相互感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人之生,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人的生死过程, 也即气之聚散过程

    考点 3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三、 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 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1.对中医学精学说建立的影响

    含义:精,即精气,是指藏于脏腑中的液态精华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

    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来源

    先天之精:父母遗传的生命物质

    后天之精: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及脏腑之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