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医学 > 医学类考试 > 执业医师 图书编号:22613316
 
《2012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 医学综合笔试应试指南--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
作者:医师资格考试指导用书专家编写组 编写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1
ISBN:9787117152358 定价: 98.00元
        内容推荐

    国家医学考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根据医师执业的实际需要,组织医学教育、医学考试和教育测量专家,研究制定了临床、口腔、公共卫生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准人的基本要求,包括基本素质、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要求申请医师资格者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医学专业知识和能力,还要具有必要的人文素养。《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包括实践技能考试大纲和医学综合笔试大纲两部分。医学综合笔试部分将大纲考核的内容整合为基础综合、专业综合和实践综合三部分。

    为帮助考生有效地掌握其执业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综合应用能力,能够安全有效地从事医疗、预防和保健工作,根据大纲的要求和特点,我中心组织专家精心编写了医师资格考试系列指导丛书。丛书包括临床、口腔、公卫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二级三类的《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应试指南》、《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应试指南》、《医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解析》、《医学人文概要》共20本。

    《医学人文概要》包括医学伦理、医学心理与卫生法规三个学科,单独成册,供各类别考生使用。体现医学人文在执业医师考试中的重要地位,提升执业医师的人文精神。

    2012年医师资格考试系列指导丛书在广泛听取专家和考生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订,部分章节重新编写。增加食品安全、乳品质量安全、公共场所卫生、人体器官移植、医疗损害责任、放射诊疗管理、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等相关内容。

    目录

    第一部分基础综合

    第一章生物化学

    第一节蛋白质的化学

    第二节维生素

    第三节酶

    第四节糖代谢

    第五节生物氧化

    第六节脂类代谢

    第七节氨基酸代谢

    第八节核酸的结构、功能与核苷酸代谢

    第九节基因信息的传递

    第十节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第十一节信号转导

    第十二节肝生物化学

    第二章生理学

    第一节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二节血液

    第三节血液循环

    第四节呼吸

    第五节消化和吸收

    第六节能量代谢和体温

    第七节肾脏的排泄功能

    第八节神经系统的功能

    第九节内分泌

    第十节生殖

    第三章药理学

    第一节总论

    第二节传出神经系统药

    第三节局部麻醉药

    第四节中枢神经系统药

    第五节心血管系统药

    第六节利尿药与脱水药

    第七节抗过敏药

    第八节呼吸系统药

    第九节消化系统药

    第十节子宫兴奋药

    第十一节血液和造血系统药

    第十二节激素类药

    第十三节抗微生物药

    第十四节抗寄生虫药

    第二部分临床综合

    第一章呼吸系统

    第一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二节支气管哮喘

    第三节肺癌

    第四节肺结核

    第二章心血管系统

    第一节原发性高血压

    第二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第三章消化系统

    第一节胃炎

    第二节消化性溃疡病

    第三节急性阑尾炎

    第四节原发性肝癌

    第五节胃癌

    第六节结直肠癌

    第四章女性生殖系统

    第一节妊娠与分娩……

    第三部分专业综合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哺乳类动物的大多数组织如肝、肾和脑等广泛存在着L-谷氨酸脱氢酶,催化L_谷氨酸氧化脱氨生成a一酮戊二酸,辅酶是NAD+或NADP+。它所催化的反应是可逆的,因生成的氨在体内迅速被处理,所以反应趋向于脱氨基作用。

    转氨酶催化的转氨基作用,只是把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转移给a一酮戊二酸(或丙酮酸及草酰乙酸),这并没有达到脱氨基的目的。若是转氨酶和谷氨酸脱氢酶协同作用,即转氨基作用和谷氨酸的氧化脱氨基作用偶联进行,就达到把氨基酸转变成氨及相应的a一酮酸的目的。这种氨基酸的转氨基作用和谷氨酸的氧化脱氨基作用偶联进行的方式称为联合脱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是体内主要脱氨基方式。

    上述联合脱氨基作用主要在肝、肾等组织中进行。骨骼肌和心肌中L-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很弱,难于进行以上方式的联合脱氨基过程。肌肉中存在着另一种氨基酸脱氨基反应,即通过嘌呤核苷酸循环脱去氨基。在此过程中,氨基酸首先通过连续的转氨基作用将氨基转移给草酰乙酸,生成天冬氨酸。天冬氨酸与次黄嘌呤核苷酸(IMP)反应生成腺苷酸代琥珀酸,后者经过裂解,释放出延胡索酸并生成腺嘌呤核苷酸(AMP)。AMP在腺苷酸脱氨酶(此酶在肌肉组织中活性较强)催化下脱去氨基,最终完成了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