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家庭教育 > 家教方法 > 心理疏导 图书编号:22610786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李菊顺,李世怡 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
ISBN:9787030330536 定价: 29.00元
        内容推荐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小学校本课程与教材案例研究课题成果系列之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时代需要和中学生成长的特点,立足于提升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促进中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全书共九个单元。在编写的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密切关注当前中学生心理热点问题,突出环境适应、自我认知、人际关系、情绪调节、学习心理等内容的介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选材新颖,案例和互动环节以及思悟园等内容,不仅可以提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素质拓展,也 使《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作为中学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中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辅导工作相关人员的自学参考书。

    目录

    序

    前言

    绪论

    第一课 走近“健康

    第二课 “心理咨询”知多少

    思悟园

    第一单元 适应环境

    第一课 认识你们——真好

    第二课 走通心与心

    第三课 同心圆——你我他

    第四课 如果我们换一换

    第五课 心理测试

    思悟园

    第二单元 面对我自己

    第一课 我是谁

    第二课 做自己的冠军

    第三课 接纳自己

    第四课 我相信我能行

    第五课 心理测试

    思悟园

    第三单元 人际交往

    第一课 人际交往概述

    第二课 手牵手一起走

    第三课 友谊常青树

    第四课 人际交往从心开始

    第五课 我和父母心连心

    第六课 心理测试

    思悟园

    第四单元 我的情绪我做主

    第一课 认识自己的情绪

    第二课 我的情绪我做主

    第三课 告别自卑

    第四课 焦虑及其调节

    第五课 羡慕嫉妒恨

    第六课 五光十色情绪虹

    第七课 迎接好心情

    第八课 心理测试

    思悟园

    第五单元 相处艺术

    第一课 倾听之术

    第二课 尊重之重

    第三课 宽容之美

    第四课 感恩之心

    第五课 赞美之妙

    第六课 心理测试

    思悟园

    第六单元 学习时光

    第一课 做时间的主人

    第二课 兴趣爱好探析

    第三课 轻松学习的奥秘

    第四课 记忆的魔法

    第五课 给思维添双翼——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六课 心理测试

    思悟园

    第七单元 轻舞飞扬

    第一课 美丽青春

    第二课 走过雨季

    第三课 成长不烦恼

    第四课 青春指南针

    第五课 心理测试

    思悟园

    第八单元 直面挫折规划人生

    第一课 坦然面对压力

    第二课 成功始于目标

    第三课 相约未来

    第四课 心理测试

    思悟园

    第九单元 高三你我同行

    第一课 蓄精养锐

    第二课 整装待发

    第三课 携手同行

    第四课 心理测试

    思悟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绪论

    只盯着“黑暗”,你所见到的将是两张充满火药味的人脸怒目

    而视,一场战争仿佛一触即发;若将眼光转向中间的“光明”,那

    么,出现在你眼前的将会是一个为你的成功、快乐、健康而庆祝

    的高脚酒杯,或者是一个用来插放玫瑰与希望的美丽花瓶。

    第一课走近“健康”

    心灵本没有密码,但密码无处不在。

    心灵是自己的地方,在那里可以把天堂变为地狱,也可以把地狱变为天堂。

    头脑风暴之健康

    当看到“健康”这个词时,你会有哪些联想?

    1.通过自由联想,发现自己对健康的理解原来是:

    2.你认为健康在你的生活中扮演何种角色?你以前是否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3.你认为心理健康应该包括哪些方面?为什么?

    分享我的体验和感悟: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目前在世界上并没有统一的说法。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要看

    他或她与大多数人,特别是与同龄人、同性别的人是否一致。因此,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的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一、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做

    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分的期望和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

    和理想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短、中、长期计划;同时,也会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但对

    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

    二、接受他人,善与他人相处

    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接受自己,也接纳他人,悦纳他人,认可他人

    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既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换位思考,又能获得他人的理解和接

    受;在集体中能与他人融为一体,与挚友同聚之时共享欢乐,独处沉思之时无孤独

    感;在与人交往的活动中积极的态度(如尊重、友善、信任、理解等)总是大于消

    极的态度(如敌视、嫉妒、畏惧、猜疑等);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

    足的安全感。

    三、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心理健康的人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能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

    良好的接触;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之中;在社会

    生活中能主动去适应周围,进而获得改变现实的机会,而决不会选择逃避。

    四、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心理健康的人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

    馁;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退缩畏惧;对于得不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在社

    会允许范围内满足自己的需要;对自己现有的一切心怀感激;愉快、乐观、开朗、满意

    等积极情绪占优势,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但持续时间不会太长。

    五、热爱生活,乐于生活

    心理健康的人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乐

    趣;在工作中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能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和

    激励。

    六、人格完整、和谐

    人格结构包括气质、性格、能力、兴趣、动机、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心理健康

    的人在这些方面能够得到平衡的发展。人格作为人的整体的精神面貌能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现出来;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和合理的,对外界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行

    为反应,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与社会的步调合拍一致。

    七、智力正常

    智力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操作能力的综合。智力正常是人生活最基本

    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八、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在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会有对应的心理反应,形成不同年龄阶段独特的行

    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具有与同龄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

    心理健康的定义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

    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

    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心理健康的四个标志: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2.适应环境,在人际关系中能够做到彼此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学习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小杰怎么了

    今天又是一节思想品德课,预备铃已响,还未踏进高一(2)班的教室,就听见小

    杰的大嗓门,而且人不在自己的座位上。看见老师进来,他才赶忙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见课桌上的书本乱七八糟地放着,匆忙把所有的课本往地上一放。上课了,他还在心不

    在焉,一会儿看看窗外的风景,一会儿看看四周的同学.小杰是一个令其他任课老师

    都头疼的学生,上课摆出一副不认真的样子,头转来转去,还不时乱插嘴,打断老师的

    讲课;老师对他批评教育时,他摆出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眼睛望着天花板,一副不合作

    的样子;学习上并不认真,脑子很灵活,但成绩处于中等;而且喜欢与顽皮的学生交

    往,对打架特感兴趣,哪儿打起来,总有他的身影,要么参与,要么看热闹,唯恐天下

    不乱。不过他也是班级里的“百晓生”,大小事问他准知道。

    小杰怎么啦?

    分享我的体验和感悟:

    小杰个案心理健康教育引发的思考

    一、心理上分析

    小杰是属于那种情绪方面不稳,喜怒无常的类型。表现为:当其情绪喜悦时,学习

    积极性高涨,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时,学习积极性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

    处,甚至出现打架、斗殴等现象;常为一点小事跟别人闹意见,斤斤计较,并且耿耿

    于怀。

    二、造成小杰这种心理的原因

    1.家庭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父亲经常在外做生意,不太关心他的

    生活,遇到小杰成绩不理想,或在学校里做了错事,他就动辄打骂,这种不当的教育方

    式,造成小杰万事喜用武力解决,好打架。

    2.学校影响:小杰上课不认真,捣蛋插嘴,老师对他很头疼,批评时可能有些粗

    暴,而且批评总有他的份,不能耐心地与他沟通。他特别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希望得到

    老师的关注,但又常常得不到老师的赞美。造成他与老师对着干,有抵触情绪,听不进

    老师的批评,使学校对他的思想教育不能落到实处。

    3.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影响

    在青春期,学生身体迅速发育成长,极大地打破了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平衡。这一阶

    段心理发展正处于半成熟半幼稚阶段,在这一阶段,一方面以成人自居,另一方面却又

    受到自身经验和能力的限制,开始有意识地摆脱童年期的直率和纯真,并以怀疑和审视

    的态度来观察和面对周围的事物。这个阶段容易冲动,行为不易预测,逆反心理比较

    强,所以对于父母和老师的批评和劝导往往产生抵触情绪。

    三、如何解决小杰的心理偏差

    1.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形成合力。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

    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微的

    任务。”

    (1)开好家长会。让家长及时了解小杰这一阶段的表现,学习上、行为上及要求

    改进的意见,做到把家长请进来。

    (2)定期做好家访工作。多到家庭中了解小杰的生活环境、家庭状况、个性特点,听一听家长的心声,融洽老师与家长、学生的关系。

    (3)用好家校路路通。网上家长学校有好多文章、经验值得家长去学习,提高家

    长的家庭教育理论水平,多为家长推荐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另外,短信沟通

    拉近了学校与家长的联系,这样可以及时迅速纠正小杰的行为偏差,使其逐步养成良好

    的行为习惯。

    2.班主任、任课老师互相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对一个学生的思想教育,不仅仅是

    班主任的事情,任课老师也要在自己的课堂中渗透德育。

    (1)加强养成教育。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老师,特别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养

    成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文明礼貌、衣着、坐姿、学习用品

    的摆放等一些小的习惯开始抓起,并定期与他交流和沟通,有成绩及时表扬,所以他的

    学习兴趣开始上来,一些不良习惯得到了纠正,这门功课的成绩也多在80分以上。

    (2)班主任定期与任课老师沟通。发现问题大家一起商量,提供一些经验,少一

    点批评,多一点建议,多一点鼓励,多一点赞美,逐步帮助他克服逆反心理。

    (3)教师要关注个性。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

    子。”每个教师要依据小杰的个性心理特点,为他提供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

    建议。

    3.加强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教育。

    (1)确立适合青少年实际的教育目标和要求。在对他进行品德行为指导时,要认

    真分析他的思想状况和心理要求,准确把握其品德发展阶段和水平,在教育策略上要循

    序渐进,切忌急躁冒进,尽可能避免师生对抗情绪的产生。

    (2)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创造良好的班集体,充分发挥集体规范和正确舆论的

    教育作用,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

    (3)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教育艺术水平。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很多都与

    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有关。教育者首先要着力于提高自身素养,包括心理素质、教育教

    学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等。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育心态,要把关心、尊重、爱护学

    生放在首位,把学生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在学生出现过激行为时,教师要学会制

    怒,善于运用机智和策略,巧妙化解师生冲突。

    (4)重视心理疏导工作。首先,疏导重在讲明道理,消除错误的认知因素;其次,要把握和捕捉有利的教育时机,引起情感共鸣;其三,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利用学

    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和教育媒介,提高疏导工作成效。

    第二课“心理咨询”知多少

    一根链条,最脆弱一环决定其强弱;一只木桶,最短一片决定其容量;一个

    人,性格最差的一面决定其发展。

    当我产生心理方面的困惑时,如何去解决?

    有没有想到找心理辅导老师做心理咨询?

    分享我的体验和感悟:

    什么是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借助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语言、文字及其他信息传递方式,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指导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帮助咨

    询对象避免和消除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并产生认识、情感和态度上的变化,解决学生

    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发展自我、增进心理

    健康。具体地说,心理咨询的目的:一方面在于针对一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

    种问题,结合他们的认识特点和行为特征,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导,帮助他们处理好人际

    关系,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处理因环境带来的各种问题,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解

    决现实生活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另一方面,在于使一些学生进一步确立正确的自我认

    识,特别是自我能力、素质方面的认识,帮助他们认识和开拓自身的潜能,不断突破自

    我的种种局限,全面而充分地发展。

    对学校心理咨询的正确认识

    1.学生在心理咨询中提出的问题,大多是心理正常的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

    心理困惑,这些心理问题都是学生在发展和成长中遇到的普遍问题。这些问题得到合理

    的解决,不仅克服了心理困难,而且会使学生的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展,使学习、人际

    关系和情绪状态得到进一步改善,从而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即使是有

    紧张、厌学、人际关系不良或行为不良等心理障碍的同学,也绝不是什么“神经病”。

    一个人在遇到学习、生活环境对他压力增大时难免会产生一些心理障碍,而心理咨询则

    能帮助学生尽快找到问题的症结,以便及时走出心理误区,解决心理问题。

    2.心理咨询老师与学生朝夕相处,能够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老师在

    帮助来求助的同学时要遵循“三心”的工作准则,即“给求助者以爱心;对求助者

    有信心;帮求助者要耐心”。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就决定了心理咨询老师与学生是平

    等、信任的关系,心理咨询老师对来咨询同学的态度是尊重、理解、关心和爱护的

    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