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刊: 健康杂志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报刊选摘 理论书籍 资料
保健: 新闻 评论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四季 美容 两性 休闲 搜索
中医:·常识·教材·思考·中药·新药·医理·临床·针骨·民族·文化·著作·验方·图谱·食疗·药市·更多
  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保健/心理健康 > 健身 图书编号:22606086
图书分类
保健/心理健康
      男性
      女性
      中老年
      孕产妇
      运动健身
      饮食营养 食疗
      中医养生保健
      常见病预防和治疗
      健康百科
      性保健
      心理健康.心理学
医学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医药卫生教材
      医学类考试
      预防医学 卫生学
      老年病学
      精神病 心理病学
      肿瘤学
      药学
      影像医学
      放射学
      麻醉学
      急诊急救
      检验诊断
      特种医学 民族医学
      护理学
      中医学
      中西医结合
      图谱
      医学工具书
      专家医话
      影印版 原版
      医疗器械
      医院管理
      医学写作 医学信息检索
      其他
      超声医学
      核医学
家庭教育
      育儿/早教
      亲子/家教
      成功案例
      青春期教育
      素质教育
      心理辅导
      报考/留学
生活百科
      购物/置业/理财
      科普读物.人类故事
      家居装潢
      爱车一族
      实用法律
      生活常识
      家居与风水
      时尚/美妆
      其它各类
 
《中国传统健身养生图说》
作者:李经纬,朱建平,岗卫娟 编著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
ISBN:9787513206310 定价: 39.00元


        内容推荐

    本书从中医、藏医、道藏、诸子等古籍文献以及文物考古资料中,精选出春秋战国至1911年间历代有关气功导引、饮食起居等养生图片26套,近7000m。每套图前简要介绍该养生功法的产生、演变以及有关人物和著作,而后按功法分解图逐一讲解。所选者多为各时期的养生精品,秘传珍本,图片精美,学术价值甚高,且科学与艺术、学术与实用于一炉,可供社会各界人士研读或参照练功,以达到修身养性、益寿延年的功效。

    作者简介

    李经纬,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委员。1979年以来,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委预防医学专业组组员,卫生部科委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史学会副主委、主委、名誉主委,《中华医史杂志》副总编、总编,以及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主编、编著有《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医学史》、《中国医学通史》、《中医大辞典》、《中医史》、《中医思想史》等20多种,发表有关中医外科史、中国医学伟大成就、名医名著及养生保健等论文百佘篇。

    曾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成果奖、部级科研成果奖、立夫中医药著作奖(台湾)以及中国中医科学院奖约20次。

    目录

    一、导引图 / 1

    二、内景图 / 17

    三、藏医《四部医典》养生图 / 18

    四、调气炼外丹图 / 23

    五、按摩导引养生秘法图 / 35

    六、行气玉佩铭 / 39

    七、五禽戏 / 41

    八、六字治脏诀 / 44

    九、易筋经 / 46

    十、老子按摩法 / 50

    十一、二十四节气坐功却病图 / 57

    十二、陈希夷睡功图 / 65

    十三、立式八段锦 / 66

    十四、坐式八段锦 / 70

    十五、十二段锦 / 72

    十六、逍遥子导引图 / 76

    十七、诸仙导引图 / 81

    十八、古仙人导引图 / 97

    十九、延年九转法 / 110

    二十、擦面美颜诀 / 113

    二十一、行内功图 / 114

    二十二、外壮八段锦 / 115

    二十三、服气祛病图 / 118

    二十四、立八段锦十八式 / 137

    二十五、增演易筋洗髓十二功图 / 143

    二十六、 却病坐运图 / 200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七、五禽戏

    五禽戏,为三国时期名医华佗所编创。这是一套以动为主的健身养生术。它是中国古代人民长期运动实践的结晶。早在战国时期,《庄子》就记载上古有专门从事“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的导引之士。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导引图》,也有熊经、鸟伸、猿呼等。西汉《淮南子》载录的熊经、鸟伸、凫游、猿、鸱视、虎顾,被后人称为“六禽戏”。华佗吸取了前人的成果,并加以凝炼,编创了“五禽戏”——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五种仿生导引术。

    华佗,名旉,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除在方药、针灸、外科手术等方面有高深造诣之外,华佗还精通养生之术。他认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于是编创“五禽之戏”,以增进食欲,保健除疾。他的学生吴普依法锻炼,活到90多岁时依然耳不聋,眼不花,牙齿完好,饮食不减。

    现在能见到的“五禽戏”具体术式的记载,要首推梁朝陶弘景编辑的《养性延命录》。“五禽戏”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不少练功家加以发挥,演变出或简或繁、或柔或刚的术式,并使动作与呼吸、意念相配合。如明代周履靖《赤凤髓》中的“五禽戏”,动作柔和,且与呼吸、意念相结合,这比《养性延命录》所载的单纯大幅度动作的锻炼要进步得多。到了明代,“五禽戏”不仅有文字描述,而且还出现了图画,使导引术式更为形象生动。现据周履靖《赤凤髓》的五禽戏图摹绘。

    羡门虎势戏

    站立,低头,两手握拳伸向前下方,如战虎发威势。弯腰,然后两手如提重物缓缓提起,切莫放松,直至身躯直立,再吞气一口入腹,意念引气上行、又下降,可以感到腹内如雷鸣声响。如此做15次,则精神和畅,血气周流,百病消除。(见图 7-1)

    庚桑熊势戏

    站立,两手握拳,如熊侧身而起,张手摆脚,左右上下配合。右手上举撑空,左手下垂摇摆;两脚前后立定,然后右脚在后立定,左脚在前抬起悬空,与左手协调相摇摆。如此左右各做15次,使胁肋骨节皆响,血气归于身体两旁,可舒筋、安神、活血。(见图 7-2)

    士成绮鹿势戏

    站立,低头,两手握拳,模仿鹿回头看尾巴的动作。然后正身站定、沉肩,两脚尖着地;两脚跟抬起,随即落地。连动脊柱全身,如此做15次。如果没时间,经常做一两次也很好。此戏能周通气血,流贯百脉。(见图 7-3)

    费长房猿势戏

    站立,右手如猿手抱树,左手如猿手向上摘果,头面亦随之向上仰看。左脚脚跟着地,右脚提起悬空,屈膝。然后左右动作交换。更换的时候,要注意固神定息,并叩齿咽津。如此左右各做15次,或出汗为止。(见图 7-4)

    亢仓子鸟势戏

    站立,仿鸟儿立地展翅欲飞的动作,意念引尾闾之气上朝头顶,仰面,两手在前额上方相握作拱状。然后弯腰,两手松开,分别向左右平平展开,像鸟儿展翅欲飞的样子。再将腰伸直,两手仍在额前上方作拱。如此反复做15次,能治头面之疾。升肾水,降心火,化经断赤,妇人行之最宜,能除百病。(见图 7-5)

    十一、二十四节气坐功却病图

    二十四节气坐功却病法,据说为宋代养生家陈抟所传。其行功图出现于明代。明代罗洪先编《万寿仙书》三卷,其中卷二载有“四时坐功却病图”,每图附有文字说明,但因年代久远,图文斑驳不清。清代郑官应编撰的《中外卫生要旨》卷四所载者,比较清晰精美。因此,选用该书光绪癸巳(1893年)刊本加以翻拍重印。

    郑官应( 1842~1921年),字正翔,清末著名思想家。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少年多病,长而游历四方,提倡“主以中学,辅以西学”。光绪十二年(1886年)染病,于是开始研究养生之法,认为中医“慎起居,节饮食,寡欲清心,存神养气”,与西医光、热、空气、水、饮食、运动等均为养生要素,于是,辑中外先哲及师友所记养生要语二册,日用五谷蔬果禽兽鳞介宜忌于人者一册,外功按摩导引一册,汇成四册,总名《中外卫生要旨》。该书卷四载有陈希夷二十四节气坐功图、易筋图、八段锦坐功图、陈希夷睡功图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立春正月节坐功图(见图 11-1)

    主治:风气积滞,颈项疼痛,耳后痛,肩臂痛,背痛,肘痛等。

    功法:每天 23~3时之间,盘坐。两手相叠拍按大腿上。上体连头向右转。目视右后上方。呈耸引势,略停几秒钟,再缓缓转向左方,动作如右。左右各15次。然后上下牙齿相叩 36次,漱津 9次,待津液满口分 3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如此漱津 3次,下咽9次而止。再以鼻吸气,用口缓缓吐气。吐纳时,要求气之出入要细、长、匀、深。一呼一吸为一息,如此36息而止。练功时间,不必拘于夜半,也可在清晨;余法同此。

    雨水正月中坐功图(见图 11-2)

    主治:三焦经络留滞邪毒,咽喉干肿,呕吐,呃逆,喉痹,耳聋,多汗,目锐眦痛,面颊痛等。

    功法:每天 23~3时之间,盘坐,两手相叠按大腿上。上体向左转,脖项向左扭转牵引,略停数秒钟,再以同样动作转向右。左右各15次。再叩齿、漱津、吐纳,方法同前。

    惊蛰二月节坐功图(见图 11-3)

    主治:腰脊脾胃蕴积邪毒,目黄口干,齿鼻出血,头风面肿,喉痹,暴哑,目暗羞明,鼻不闻臭,遍身疙瘩。

    功法:每天 1~ 5时之间,盘坐,两手握固。头项向左右缓缓转动各4次。两肘弯曲,前臂上抬与胸齐平,手心朝下,十指自然拳曲。两肘关节同时向后顿引,还原。如此反复做30次。然后如前做叩齿、咽津、吐纳功。

    春分二月中坐功图(见图 11-4)

    主治:胸部肩背经络虚劳邪毒,齿痛颈肿,寒慓热肿,耳聋耳鸣,耳后肩臂痛,皮肤肿胀瘙痒。

    功法:每天 1~5时之间,盘坐,两手由体侧提到腋下,手心朝上,两手内旋,向正前方推出,使掌心向前,指尖向上,两臂伸直与肩同宽同高。同时头向左侧转动。两手收至腋下,同时头转向正前方。两手如前推出,头转向右侧。如此左右各做42次。最后如前叩齿、咽津、吐纳而收功。

    清明三月节坐功图(见图 11-5)

    主治:腰脊肠胃虚邪积滞,耳前热,苦寒,耳聋,呕痛,颈项肩臂疼痛,腰软等。

    功法:每天 l~ 5时之间,盘腿而坐,两手作挽弓动作。左右两手交换,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各做56次。然后,叩齿、咽津、吐纳收功。

    谷雨三月中坐功图(见图11-6)主治:脾胃痞块瘀血,目黄,鼻衄,颊肿,颌肿,肘臂外后侧肿痛,掌中热。

    功法:每天 1~5时之间,自然盘坐,右手上举托天,指尖朝左;左臂弯曲成直角,小臂平举在胸前,五指自然弯曲,手心朝胸,同时头向左转。目视左前方。然后左右交换,动作相同,各35次。最后,叩齿、咽津、吐纳,收功。

    立夏四月节坐功图(见图 11-7)

    主治:风湿留滞,经络肿痛,臂肘挛急,腋肿,手心热,嘻笑不休等。

    功法:每天 3~7时之间,一腿盘坐,一腿弯曲屈膝,两手交叉抱膝,手与膝力争两三秒钟。两腿交替,左右各抱膝35次。最后,叩齿、咽津、吐纳而收功。

    小满四月中坐功图(见图 11-8)

    主治:肺腑蕴滞邪毒,胸胁支满,心悸怔忡,面赤,鼻赤,目黄,心烦作痛,掌中热等。

    功法:每天 3~7时之间,盘坐,左手按住左小腿部位,左手上举托天,指尖朝左。然后左右交换,动作相同,各做15次。最后,叩齿、咽津、吐纳而收功。

    芒种五月节行功图(见图 11-9)

    主治:腰肾蕴积虚劳,咽干,胃痛,目黄,胁痛,消渴,善笑善惊善忘,上咳吐,下气泄,身热股痛,心悲,头项痛,面赤等。

    功法:每天 3~7时之间,起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由胸前上提,手心向上,然后外旋,向上托起,两臂伸直,手心向上,十指尖朝后,腹向前挺,背向后压,头后仰,目视双手,略停数秒,双手经体侧谂徐下落。如此反复做35次。最后做叩齿、咽津、吐纳而收功。

    夏至五月中坐功图(见图 11-10)

    主治:风湿积滞,腕膝痛,肩臂痛,掌中热痛,两肾内痛,腰背痛,身体困重。

    功法:每天 3~7时之间,屈膝蹲坐,两臂伸直,十指交叉,手心向胸,以右脚踏手心中,脚向外蹬,手往里拉,蹬拉相争,约二三秒钟。换左脚踏,同样动作,左右各做35次。然后叩齿、咽津、吐纳而收功。

    小暑六月节坐功图(见图 11-11)

    主治:腿膝腰髀风湿,咽干,喘咳,小腹胀,半身不遂,健忘,脱肛,手腕无力,喜怒无常等。

    功法:每天 1~5时之间,两手于背后撑地,十指尖朝后,胳膊伸直,左腿向前伸直。脚跟着地,右腿折叠使大腿压住小腿,目视左脚尖,并使身体重心向后移,然后向前移。如此两腿交换,动作相同,各做15次。最后做叩齿、咽津、吐纳而收功。

    大暑六月中坐功图(见图 11-12)

    主治:头项胸背风毒,咳嗽,气喘,心烦,胸满,手臂痛,掌中热,脐上或肩背痛,汗出中风,尿多,皮肤痛麻,悲愁欲哭,畏寒发热。

    功法:每天 1~5时之间,盘坐,双手握拳拄在腿前,两臂伸直与肩同宽,两拳眼相对,身体重心前移,上体前俯,扭项转头向左右上方虎视。重心后移,头转向前。重心再前移,头转向右,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左右各做15次。然后,叩齿、咽津、吐纳而收功。

    立秋七月节坐功图(见图 11-13)

    主治:补虚益损,去腰背积气,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面色无华,足外热,头痛,颌痛,眼眶痛,腋下肿,缺盆肿痛等。

    功法:每天 l~5时之间,盘坐,上体前俯,两臂伸直以撑地,两臂分开与肩同宽。然后含胸缩体,闭住呼吸,耸身向上,重心前移,稍停,还原。如此反复做56次。然后,叩齿、咽津、吐纳而收功。

    处暑七月中坐功图(见图 11-14)

    主治:风湿留滞,肩背痛,胸痛,脊背痛,胆经循行部位胁肋髀膝外侧下至足胫踝前以及诸关节皆痛,少气咳嗽,胸背脊膂积气等。

    功法:每天 1~5时之间,正坐,转头向左后上方举引,再缓缓转向右后上方举引;同时用两手半握拳,反向后捶腰背。每转头 1次,捶背 6次。头向左右各转35次。然后,叩齿、咽津、吐纳而收功。

    白露八月节坐功图(见图 11-15)

    主治:风气留滞腰背经络,洒洒振寒,恶人与火,闻水声则惊狂,疟,汗出,鼻衄,口唇胗,颈肿,喉痹不能言,呕吐等。

    功法:每天 1~ 5时之间,盘坐,两手按膝,头缓缓转动,向左向右各推引15次。然后,叩齿、咽津、吐纳方法同前。

    秋分八月中坐功图(见图 11-16)

    主治:风湿积滞,腹大水肿,膝肛肿痛,膺乳气冲,股胫外侧痛,遗尿,腹胀,消谷善饮,胃寒喘满。

    功法:每天 1~5时之间,盘坐,两手掩耳,十指向后相对,上体向左侧倾,至极而止,再慢慢向右侧倒。左右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各做15次。然后,叩齿、咽津、吐纳,方法同前。

    寒露九月节坐功图(见图 11-17)

    主治:风寒湿毒之邪侵犯胁腋经络,动冲头项,背脊痛,目黄流泪,鼻衄,霍乱等。

    功法:每天 1~5时之间,盘坐,两手心向上,十指尖相对,缓缓上提至乳胸前,两手小臂内旋,双手慢慢向上托起,手心朝上,指尖分别朝左右侧方向。两臂伸直,且呈开放型。身体上耸,头转向左,手心翻向下,两臂由体侧缓缓放下。如此反复做15次。最后,叩齿、咽津、吐纳,方法同前。

    霜降九月中坐功图(见图 11-18)

    主治:风湿痹邪侵犯腰腿,髋不能屈,小腿裂痛,颈、背、腰、臀痛,肚脐突出,肌肉萎缩,大便脓血,小腹胀痛,小便不利,久痔脱肛等。

    功法:每天 l~5时之间,向前伸腿而坐,两手分别向前攀住左、右脚底,膝关节弯曲。然后脚向前蹬,一手向后扳,力争数秒钟,屈膝,两臂亦随之弯曲。如此反复做35次。最后,叩齿、咽津、吐纳,收功同前。

    立冬十月节坐功图(见图 11-19)

    主治:胸胁积滞,虚劳邪毒,腰痛不能俯仰,咽干,面色无华,胸满呕逆,头痛,颊肿,目赤肿痛,两胁下痛引小腹,四肢满闷等。

    功法:每天 1~5时之间,盘坐,两手由体侧提到胸前,手心朝上,两臂内旋,双掌向前推出,同时头向左扭转,两臂随后缓缓落下,头转向正前方,两手臂再重复上述动作。头转向右,动作相同,左右相反,各15次。最后,叩齿、咽津、吐纳,方法同前。

    小雪十月中坐功图(见图 11-20)

    主治:腕肘风湿热毒,女子小腹肿,男子疝,遗尿,睾丸肿,转筋,阴缩,洞泄,喘咳,善恐等。

    功法:每天 l~5时之间,盘坐,左手按住膝部,手指朝外,右手挽住左肘关节,并用力向右拉,左肘用力向左力争,相持数秒钟,左右各15次。最后,叩齿、咽津、吐纳,方法同前。

    大雪十一月节行功图(见图 11-21)主治:脚膝风湿毒气,口热舌干,咽肿,上气,烦心,心痛,阴下湿等。

    功法:每天 23~3时之间,起身站立,两脚左右分开,约与肩等宽,膝关节稍屈,两臂伸直侧平举,手心朝外,指尖朝上,抬腿原地踏步走。然后,叩齿、咽津、吐纳,方法同前。

    冬至十一月中坐功图(见图 11-22)

    主治:手足经络寒湿,脊股内侧痛,足痿,嗜睡,足下热痛,脐痛,胁下痛,胸满,大小腹痛,大便难,颈肿,咳嗽,腰冷等。

    功法:每天 23~3时之间,起身平坐,两腿前伸,左右分开,与肩等宽,两手半握拳,按在两膝上,使肘关节分别朝向左右斜前方,拳眼向腹,拳心朝外,上体前俯,极力以拳压膝,重心后移,双拳轻轻按膝,如此做15次。然后,叩齿、咽津、吐纳,方法同前。

    小寒十二月节坐功图(见图 11-23)

    主治:营卫气蕴,食入即吐,胃脘痛,腹胀,身体困重,心下急痛,二便不畅,黄疸等。

    功法:每天 23~3时之间,盘坐,右大腿压在左小腿上,右小腿稍向前放,左手掌按在右脚掌内上方,右手极力向上托天,手心朝上,指尖朝右方向,转头目视上托之手。然后,左右手足交换,动作相同,左右各15次。最后,叩齿、咽津、吐纳,方法同前。

    大寒十二月中坐功图(见图 11-24)

    主治:经络蕴积邪气,舌根强痛,举不能动或不能卧,股膝内肿,足背痛,腹胀肠鸣,泄泻,足胻肿等。

    功法:每天 23~3时之间,单腿跪坐,即一腿前伸,另一腿跪在床上,前脚掌着地,臀部坐在后脚后跟上,上体后仰,以两臂分别在身后左右侧撑地,指尖朝向斜后方,身体重心后移,再前移。两腿互相交换进行,左右各15次。然后,叩齿、咽津、吐纳,方法同前。

    书摘与插画

      
  推存给朋友,获取积分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偞鍋ㄩ柧蹇e亝椤拷 闁荤姳绀佸ḿ鈥澄涢崜浣规殰妞ゆ梻鍘ц 缂備焦姊归悷銉╁船閹绢喖绠规繝濠傛噹閸嬶拷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拷 闂佽浜介崝蹇撶暦濡偐纾兼繛鍡樺姈缁犳瑩鏌涘▎娆愬 ©Copyright 2000-2017 闂佽皫鍛壕濠殿垳鍏樺畷鐘诲及韫囨挾銈╃紓鍌氬枦閹凤拷 婵炲瓨绮庨幃渚癙婵犮垼顔愰幏锟�05068324闂佸憡鐟遍幏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