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家庭教育 > 家教方法 > 家教方法 图书编号:22494785
 
《养育不简单》
作者:卢勤 著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0/1
ISBN:9787561341773 定价: 29.80元
        编辑推荐

    教孩子学做人,成功就在眼前!

    很多父母总是苦恼,我们创造了生命却难以让生命更精彩;我们付出了爱,却收获不到爱的果实。这是为什么呢?爱孩子是人之常情,天下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然而怎样爱孩子,并不是每个做父母的都明白的。“世上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于是把自己所有的爱倾尽在孩子的身上。可是,父母们却忘了,爱也会害了孩子。于是一份掏自肺腑的爱,变成了毒爱。”

    ——当代国内最懂孩子心的家庭教育专家卢勤,针对家长们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误区与困惑再度支招答疑解惑。

    卢勤谈如何爱孩子

    孩子是一本无字的书。书的每一页,浸透着父母们的心血和深深的爱。如今,年轻的父母们,每天翻动着他,却发现自己越来越看不懂了……

    世上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于是把自己所有的爱倾尽在孩子的身上。可是,父母们却忘了,爱也会害了孩子,于是一份掏自肺腑的爱,变成了毒爱。

    家庭,不仅是成年人歇患的港湾,可以放松地表现出真实的自我,而且也是孩子的港湾。这个港湾地方不大,却有着大海般博大的情怀,她能容纳孩子的成功与微笑,也能容纳孩子的过失和眼泪。

    要想让我们的孩子一生快乐,与其拼死拼活给孩子挣一笔财富,不如培养孩子从小有个积极的心态,永远微笑着看世界。

    内容推荐

    卢勤开创了有中国特点的家庭教育,影响了新一代家长的教育理念。本书是她的最新力作,是新时代父母的家教指南。在具体的家教过程中,家长们有很多难题,所有的家教难题卢勤都有办法。本书针对父母们在爱孩子方面的种种误区,提出了全新的家长施爱观念,并结合大量生动鲜活的实例,提供了富有操作性的教育方法,生动诠释了“爱孩子”十法的含义。

    作者简介

    卢勤:高级编辑。现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总编辑,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团”成员,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学生营养健康节形象大使。

    从34岁起便长期主持《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栏目,被广大少年儿童及父母热情地称为知心姐姐。她以亲切、平易、认真、深情及独具特色的亲和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守护着孩子们心中的希望。曾获中国新闻工作者最高奖“韬奋新闻奖”,“中国内藤国际育儿奖”,联合国颁发的“支持儿童杰出成就奖”,并获“全国优秀少年儿童工作者”、“中国保护未成年人杰出公民”、“全国三八红旗手”、“巾帼建业标兵”等称号。卢勤所著的图书是教育领域的经典,总发行量已超过600万册。

    目录

    序言走出爱的误区第一章爱孩子就要认识孩子和你在一起,真好!孩子的童年为什么不快乐孩子的学习动力从哪里来谁来关注孩子的心灵世界两代人的沟通靠什么孩子们为什么没有成就感第二章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教孩子学做人,成功就在眼前做坏了不要紧,只要你尽了力让孩子多经历,在体验中明理让别人幸福,自己才会幸福生活要和谐,沟通不可少为孩子喝彩,真的很重要第三章爱孩子就要调动孩子孩子成长的营养源心中有爱才能发现爱奉献爱的人一生幸福行为的作用胜过千言万语爱孩子要有原则光说不练不会成功经历就是最大的财富给孩子留点“渴望”的余地让孩子懂得自作自受努力寻找爱的细节第四章爱孩子就要帮助孩子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观察是创作的源泉 听话比说话好玩鼓励孩子讲心里话勤动手就能创造奇迹人生的路要靠自己走第五章爱孩子就要引领孩子善待自己——保持好心态善待孩子——成为好朋友善待家人——扮演好角色第六章爱孩子就要开发孩子有赏识才能激发兴趣有信任才能充满自信有发现才能发挥潜力有评价才能懂得取舍有合作才能获得快乐 有创新才能创造奇迹第七章爱孩子就要激励孩子太好了!——改变心情就改变了世界我能行!——改变态度就改变了命运我帮你!——你有困难?我来帮助你第八章爱孩子就要享受孩子对世界说:我就是中国!对自己说:这是我的责任!对儿子说:有儿子就是不一样!对女儿说:有个女儿真好!对困难说:一切全靠你了!第九章爱孩子就要保护孩子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面对生命放弃不如珍请你像我这样做第十章爱孩子就要磨炼孩子 把选择的权力交给孩子困难和挫折是最好的教育克服嫉妒,参与正当竞争学会热忱地对待他人让孩子生活在友善之中

    媒体评论

    爱是最好的药

    许怡/文

    又值六月,又是一个奋战在教室和课本中的夏天。每年的这个时候,孩子们未来的命运仿佛全部交给那几页薄薄的卷子,这样的赌注未免太过冒险。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作为家长,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孩子在任何一个关键点落后于人。这样矛盾的心情几乎始终贯穿在孩子的成长阶段,纠缠着每一个中国的家长。

    幸运的是,中国的教育观念正在慢慢地发生着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孩子的内心以及人格和能力的培养。其间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他们以诚恳的态度、真 爱是最好的药

    许怡/文

    又值六月,又是一个奋战在教室和课本中的夏天。每年的这个时候,孩子们未来的命运仿佛全部交给那几页薄薄的卷子,这样的赌注未免太过冒险。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作为家长,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孩子在任何一个关键点落后于人。这样矛盾的心情几乎始终贯穿在孩子的成长阶段,纠缠着每一个中国的家长。

    幸运的是,中国的教育观念正在慢慢地发生着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孩子的内心以及人格和能力的培养。其间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他们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目光给予中国孩子最温暖的关怀。近期,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被广大儿童称为知心姐姐的卢勤最新力作《卢勤谈如何爱孩子》。这本书,让我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感动。

    “中国孩子10个球进了9个,中国妈妈不满意。美国孩子10个球进了1个,美国妈妈拼命鼓掌。”像这样的例子在卢勤的书中比比皆是。中国父母教育方式之缺陷显而易见。孩子的天性注定了以后成才的个性,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育引导者,更是孩子未来的规划者。从小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是日后形成健全人格最基本的工作。对于许多父母错位的教育心理,卢勤提出了“永远不和别人家的孩子比”的口号。“善待孩子,就是要体谅孩子,给予孩子自信,帮助孩子找回失去的尊严;善待孩子,就是要尊重孩子,在尊重中长大的孩子才懂得尊重别人;善待孩子,就是要锻炼孩子,教会孩子给自己打气,把孩子培养成敢于迎接困难和挫折的挑战者。”

    这些真诚的语言,使我们感受到,卢勤不仅是一位教育者,更是一位观察者、思考者。她对于中国教育的方式方法有着自己切身的体会和理解,她对孩子的热爱是一种发自对生命本身的关切和尊重。生命是一次伟大的创造,从生命的起步,到对生命的体悟、解悟,再到对生命的热爱、尊重,更到从人性的角度,更多地主张人性向善、讲究对其他生命的敬畏,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样的教育中,孩子能够认识到自爱自尊从而也以同样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和整个世界。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它使人欢笑,使人落泪,使人重获新生。爱的方式有很多种,可是在中国长期以来的激烈竞争中,这种爱被扭曲为管教、强制、批评,孩子的情感世界没有人去过问,没有知心朋友,内心世界经常会被忽略,这样会造成自卑懦弱封闭或其他极端的性格,甚至,很多走上犯罪道路的孩子都严重缺乏家庭关爱。这是教育的失职,更是对生命的忽视。

    “爱孩子就要理解孩子,爱是一个口袋,往里装,产生的是满足感,而往外掏,产生的是成就感。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渺小的生命是多么伟大,于是感悟到一种深深的爱意。”如果你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那就像卢勤一样,理解他,尊重他,引领他,锻炼他,赞美他,善待他,同孩子一起领悟生命之美,感受成长之快乐!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爱孩子就要认识孩子

    和你在一起,真好!

    我们国家最近发生了一场大的灾难,就是四川的大地震,所以我有一种新的感觉就是:活着真好。和你在一起,真好!

    如果说过去我们对生活还有什么不满,如果说过去我们还有很多恩怨,那么今天,这次生命的历练让我们惊喜:我们能在一起,真的很好!

    地震中最宝贵的是什么?是生命;什么东西最有力量?是道德。我想起康德的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最灿烂的就是满天的星空和道德的力量。我们为什么会感动?我们为什么会流泪?我们中国人民为什么在一刹那中就坚如磐石地团结起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终于明白了,是道德的力量。

    道德是什么?道德即是一个人在成长的经历中精神的层面。在这个人失去房屋的时候,失去金钱的时候,甚至几乎失去生命的时候,只要精神存在,这个人就在。什么都不能够压倒中国的人民,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力量,没有人敢欺负我们。中国人民多么的团结,多么的伟大!尤其是全国哀悼日那天,在天安门广场,自觉聚集了数万人,秩序井然,无人指挥,大家却呼喊着同一个口号:中国加油!

    当地震发生的时候,当灾难降临的时候,中国人民团结了起来,我们同时也看到了一种伟大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思考什么样的问题?作为校长,作为老师,作为父母,你应该想什么?你应该想:面对你的学生,面对你的孩子,什么东西最重要?当一切将要失去的时候,什么东西最起作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弘扬的,我们的教育要达到的。

    我曾接受中央电视台《道德观察》节目的采访。在主持人跟我谈起孩子的时候,我热泪盈眶。他问:我们的孩子为什么这么好?我说这就是素质教育的结果。什么是素质?当你离开学校后能想起的话,就叫教育;当你一切的亲人都不在时你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就叫素质。所以,一个人应该获得人的价值,获得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伟大的精神,而一切就都会从新开始。

    在这次地震中,我们看到了道德的力量是多么的伟大,多么的迷人,多么能让人心连在一起。这次大的灾难让我们看到:我们的国家领导人是顶天立地!我们的人民是气壮山河!我们的英雄是可歌可泣!我们的孩子是感天动地!当感动过后,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在思考:是什么让我们潸然泪下?是什么让我们倾尽全力捐助灾区?

    人心总是涌动着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是我们孩子今天最需要,也是明天最需要的。

    第一种力量:生命的力量。

    当我们面对孩子自杀的时候,当我们面对孩子离家出走的时候,当我们面对孩子自残的时候,心都会痛。你会告诉他生命不容易,他不理解,他觉得活着没意思,可以把自己的生命轻易地丢掉。而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一场生命的争夺战。

    当地震发生一小时后,党中央就立刻做出了决定,我们的总书记立刻作出部署,到第一线去抢救生命。我们的总理两小时后就登上了飞机。他刚刚出差回来,便又再次登上飞机,第一时间飞往灾区。我想我们全国人民都非常地熟悉,我们的总书记和总理关注的点是什么,就是人民的生命。目光所及,情感所至,攻克布署,都是抢救人民的生命。

    大家可能还记得,总理说的这句话:“走也要走到;早一秒钟到,就能够多救一个人的生命。人命关天,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一定要尽全力去救人。废墟下,哪怕还有一个人,我们也一定要抢救到底。”特别使人难忘的是,由于桥梁倒塌,彭州市十万群众被堵在山中,救灾人员和物资无法运入,已经出现泥石流。在此地救援的军官可能说了一句“有困难”的话,总理火了,总理说:“我不管你们怎么样,我只要这十万群众脱险。这是命令。”接着,总理又说:“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活你们,你们看着办!”

    总理眼睛里冒着火,总理自己也受了伤,93个小时在灾区,就是为了人民的生命。这次总理在灾区的情况,让很多人非常地感动。我们的总书记也在泥泞当中给战士们讲话,号召大家团结起来去救人,能救的一定要救出来。我跟很多孩子说:“你们看一看,多少战士,用了多少个小时去抢救一个人的生命。”这个世上没有比生命更有价值的。如果说你的孩子曾经因为烦恼而想自杀,曾经因为苦恼而离家出走,曾经因为自己的不幸而自残自虐的话,请他看一看这次地震发生之后,我们的党、国家和人民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对人的生命的抢救,就是对生命的尊重。

    尤其使大家感动的是,我们国家将19日到21日定为全国哀悼日,定于下午2点28分——地震发生的那一刻为遇难者致哀三分钟。那情景,大家都经历过。我在北京也经历过,非常震憾。在共和国的历史上,这还是第一次为平民而降半旗,第一次为平民而举国哀悼。我看了很多外电,他们都给以高度评价,说这是中国领导人对生命的尊重。我们的人民表现得如此感人肺腑,全国人民在那一刻,全都沉默了。

    这么一场灾难,这么多同胞遇难、受伤。一个民族为了生命付出的代价大家都看到了。什么东西最重要?生命最重要。可平日里我们会把钱看得很重要,把官职看得很重要,而没有了生命,一切都没有了。咱们要给孩子的就是一种生命的力量。

    一位身患癌症的妈妈写了一本书,让我给她写序。我看了这本书,这是一本拿得起而放不下的书。我的心中一直蕴含着一种感动。这个妈妈从孩子出生第一天开始,就做了详细的纪录,一共做了十八年的纪录。书里写的全是孩子点点滴滴的变化。一个成功母亲将十八年生命的纪录送给她的孩子,而这位母亲已经患了癌症。在感动中,在看到抢救人的生命时我都在想:一位妈妈,十八年来一直在关注孩子的成长,把他的点点滴滴像故事一样全记下来,这花费了多么大的心血!我们的孩子能懂得吗?他能知道一个生命长大是多么的不容易吗?我想他很难懂得。所以,我们大家一定要告诉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大家要抢救生命,而生命的力量又是多么的巨大。

    在地震中,很多家长和老师在废墟中抢救孩子。突然,有人发现主教学楼中有个小孩子在隐隐地哭,人们循着哭声找到这个孩子。只见小女孩露出了大半个头来,她使劲探出身子,拼命往外爬。人们赶紧把她抱了起来。当时的情景让所有人都震惊了:小女孩的左腿膝盖以下已不知去向,血流不止。

    大家可能都知道这个女孩子,她拖着受伤的腿,流着血,硬爬着出来。这是什么?这就是生命的力量。很多生命的奇迹都在这样的时刻产生了,哪有比这个力量更能凝聚人心的!哪有比这个力量更能让人想活下去的!

    我们应该反思。我觉得在道德的教育上,人们首先要对自己生命的价值进行衡量。当他知道,活在世界上不容易的时候;当他知道,为了自己的生命,很多人付出的时候,他就不会浪费时间了,他就不会浪费生命了。如果我参加高考选题,我可能把今年高考作文题定为《生命》,我想所有的孩子可能都有话要说。这是道德上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

    第二种力量:责任的力量。

    当地震发生的时候,我们的总书记、总理立刻奔赴灾区前线。总理今年六十六岁,总书记今年岁数更大,他们都是老年人。他们为什么到第一线去?因为这是一份责任。多少孩子告诉我,当他们在黑暗中,在恐惧中,忽然听说总理来了的时候,他们就看到了希望。

    在这次地震中,我们的老师表现得非常感人。那位谭千秋老师,当地震发生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学生们的安全。

    地动山摇。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伴着雷鸣般的响声,冰雹般的砖瓦、灰尘、树木纷纷坠落到他的头上、手上、背上,热血顿时奔涌而出;他咬着牙,拼命地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他的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定格为永恒……5月13日22时12分,当搜救人员从四川省德阳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的废墟中搬走压在他身上最后一块水泥板时,所有抢险人员都被震撼了,落泪不止。

    当救援人员把他抢救出来的时候,他已经停止了呼吸。妻子张关蓉拉起丈夫的手臂,这是一双曾经传授了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谭千秋用他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年轻的生命。像这样的老师不止一个。很多孩子被救出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找他们的老师。

    北川县第一中学初一(6)班的班主任刘宁老师,地震发生时正带领自己班上的五十九名学生在县委礼堂参加“五四”青年庆祝会。“礼堂突然在晃动,而且越晃越厉害。”经验丰富的刘老师马上意识到发生了地震。他招呼同学们不要乱跑。“县委礼堂的椅子离地较高,我叫学生立即就地蹲进结实的铁椅子下面,千万不要乱动。”刘老师回忆说。正是刘老师在关键时刻的冷静,使得全班五十九名同学中只有两个受了轻伤。而刘老师的女儿,却被倒塌的教室楼夺去了生命。

    地震中,有多少这样好的老师!我只想说:幸福的同学们,在遇到这样好的老师的时候不要忘记,每一位老师都跟刘老师一样,在大灾面前,他们都会护卫每一个学生——那是老师的职责。

    北川是这次地震中损失最大的,北川的中学生写来一封信:

    当地震发生时,李老师正在教室里上政治课,伴随着轰隆隆的声音,教室剧烈摇晃,同学们都吓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李老师大吼了一声:“快跑!”同时飞快地为我们打开门,拉着推着我们赶快往外逃。当时整栋楼房已经摇摇欲坠,给我的感觉是房子就要垮了。为了能让更多的同学逃出去,李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抵挡住已经摇变形的门框,可一个人的血肉之躯怎么能够承受得住五层楼的重量,李老师被垮塌下来的楼房压在了下面,房屋倒塌的那一刻,李老师还拼尽全力将一个学生推了出来,学生们安全出来了,而李老师,我们伟大的老师却倒在了垮塌的房屋下,献出了她宝贵的生命,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这一次地震,让所有的人都措手不及;也是这次地震,让我们初(4)班的所有幸存者永远记住了一位伟大的老师——李佳萍老师。

    获救的孩子们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现在我们已经安全了,也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虽然现在亲人的情况还不清楚,但我们都坚强地活下来了,为了那些关心我们的人,为了付出生命的人活下来了。我们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战胜困难,管它什么自然灾害,我们都不怕,无论以后的路多么难走,我们也会坚持下去,因为我们知道,自己现在肩上担负着什么样的责任。”

    这样的信我们收到了很多,我们也通过电话,通过各种渠道,和那里的孩子取得了联系。我忽然感觉到,我们的孩子,尤其是中学生,要想长大,就必须承担一份责任,没有责任的孩子是长不大的。可是大家想一想,在我们今天孩子培养的过程中,有哪些责任他们能够承负?如果我说得不过分的话,我们的孩子今天只有一个责任:好好读书,考上大学。这是他们惟一的责任,其他的,爸爸妈妈根本不会关注,他们会为孩子做好一切的支持,照顾好一切的生活,满足他们一切的愿望。不需要他关爱别人,不需要他为社会做什么贡献,只要他搞好学习就行。我们的老师在评价孩子的时候,那学习好的孩子,永远是老师的最爱。而那些成绩不是很好的孩子,常常被老师忽略。于是在这爱和不爱中,关注和被关注中,有一种东西就会被忽视了,那就叫责任。

    这次地震中,中学生报上有一个报道说,地震中,一个女大学生被救出来,她家已被震塌了,任何信息都没有了。好在她爸有手机,打呀打呀打了好几个小时都没打通,因为地震的一刹那,网络信号全都中断了。第二天早晨终于有了一点点信号,大概是七点钟才有信号的,她爸终于打通了,告诉女儿自己被压在下面。女儿就从另一边跑回来,用手把她的家人扒了出来,四个人都被救出来了。没有别人帮忙,就拼命地把家人救出来了。女孩子是从很远的地方跑过来的,这孩子多有力量!

    我们国家的教育就是要教育出这样的孩子,能够承担中国大业的孩子,所以大家不要把我们的孩子看成那种“我的小宝贝”。关爱并不意味着不给他们责任和担子,这样的孩子将来肯定要吃大亏,受大难的。

    第三种力量:信念的力量(希望的力量)。

    当房屋“轰隆”一声忽然倒塌,人们被埋在地下,陷入一片黑暗的时候,什么能够让人们坚持下来?——希望。一个生的希望,一个“一定有人会来救我的”坚定信念。

    在四川德阳,一个叫邓清清的女孩子,当地震发生的时候,她跟同学们都在实验室里,全被压在下面。这时候有哭声,有喊声,有来自心灵颤动的声音。这个女孩,她也觉得非常恐怖,非常害怕。忽然,她想起一个能够带给她力量的东西,于是她拿起手电筒,开始看书。老师说,这孩子是山区贫困家庭的孩子,特别爱看书,连走路时都舍不得放下书。这孩子当时心中就在想,老师说过,书是有力量的。她说一个穷孩子,大山里的孩子,只有读书,才能有出息,于是就在这种无助的情况下开始看书。当救援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正拿着手电看书,所以救援人员感动得不得了。我们请德阳寄来这孩子的资料,她是个特别可爱,非常漂亮,学习也特别好的一个女孩子。邓清清这么镇静,是因为她心中有希望。

    这次灾难中,很多被压在底下的孩子都坚信,一定有人会来救他们。这使我想起了印度洋海啸的时候,一个叫樱达的十五岁女孩。当时大水来的时候,把她们全家的房子都掀倒了,她的爸爸妈妈也已经被洪水冲走。她待在一个草房顶上,一直飘着。据她说,她当时站在那里也觉得非常恐怖,但她觉得一定要坚持住,结果一直飘到一百多公里以外的一个小镇上。这个海滩上面正好有一个森林,她一个人在森林里渡过了一个非常可怕的夜晚。第二天早晨醒来的时候,更恐怖了,一条大蟒蛇正围在她身边。恐惧之中她就想:“我还活着,一定会有人来救我。”她就没敢叫出声,也没敢惊动这条蟒蛇。后来有专家说,就是这条蟒蛇保护了她,一直没有伤害她。没有它,她早就被别的动物吃掉了,后来有渔船从那经过,发现了她,把她救起。这可以说是生命的奇迹,这是当时惟一一个生还者。

    我们发现,当灾难到来的时候,一个人能够活下来,就是因为他有希望。所以在地震发生后,我们有很多亲人在上面呼唤,呼唤丈夫的名字,妻子的名字,孩子的名字——这声音就是希望。“一定有人会来救我”——这是信念,当听到声音的时候,被埋在下面的人就看到了一个希望。

    我们今天的孩子真的很了不起,很多孩子在黑暗中,坚信老师们一定会来救他们,就这样坚持下来了。人的目标和希望,是人生存的动力。反过来想一想,我们今天的孩子,学习有动力吗?没有多大动力;生活有目标吗?没有明确目标。所以他们非常苦。苦啊苦啊,熬啊熬啊,他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在受苦。很多孩子认为学习是给爸爸妈妈学的,因为爸爸妈妈有很高的要求。

    一个女孩横渡海峡,她爸爸妈妈在旁边盯着她。她一直在游,游了很久之后忽然一片迷茫,什么都看不见。她说我实在没有力气了。爸爸妈妈说马上就到了,她说我真的不行了,快把我捞起来。捞起来之后才发现,还有半米就到岸边了。女孩说:“我为什么没劲了?因为看不到目标。如果能看到一点点目标,我都会有劲。”所以我们在看到因为有着坚定信念而奇迹生还的事例时,一定要想想:他为什么能活下来?因为他相信“我一定能活着出去”,就是这个强烈的愿望让他活下来了。

    当重大灾难发生的时候,不同的人会汲取不同的力量。如果你的目标非常明确,你就会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一个点上。这就叫热爱,没有热爱就没有激情,没有激情就没有创造。所以我们今天一定要让我们的孩子有明确的生活和学习的目标,心中永远有希望。家园毁了是可以修复的;人的希望只要不毁灭,就会永远有希望。我们中华民族也不是只经历过一次磨难,我们经历的磨难多了,却从来没有失败过。我们的总书记说:“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英勇的中国人民!”——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所在,这就是希望的力量。

    第四种力量:感恩的力量。

    如果说感动的话,我想我们在四川受灾这几天的感动是最多的。《中国少年报》和《中国儿童报》上都登了照片,这些照片可以说是感天动地的。照片中的这个男孩大家可能都知道,他叫郎铮。这个男孩只有三岁。当人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就呼喊着叔叔。当叔叔把他救起的时候,发现他的左手已经骨折,等给他固定好受伤的手臂后,他立刻用右手向叔叔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拍这张照片的记者在广播里说:“在孩子敬礼的一刹那,我的眼泪都出来了,泪水模糊了视线,我立刻提醒自己,我是记者,我到这里是做什么的,我立刻按下了快门。”

    一个孩子,在地下待了十五个小时,在他获救后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救他的人敬礼。这个情景感动了多少救援的部队?又感动了多少中国的百姓?当很多孩子被救出来的时候,会急切地说:“叔叔,我的眼睛看不见,能让我摸摸你的脸吗?我真的很感谢你。”还有孩子说:“叔叔,你把我救出来,我一辈子会报答你的。”很多孩子露出真诚的笑容来迎接援救人员的到来,这些救援人员都被深深地感动了。四川的那些孩子们真是太可爱了。这种感谢完全是自己内在的一种素质,不需要告诉他,跟叔叔说感谢,他们是发自内心的感恩。

    有一次看白岩松播报的实时新闻。大灾之后必要防范大的疫情,中央电视台一名奔赴一线的记者,带着口罩走在路上,遇到当地的灾民正挑着两个桶。就问其中一个挑的是什么东西。这位灾民是去领水的,所以桶里装了方便面、饼干之类的食物;又问另一位老乡,他旁边的人说是去找种子。灾后还要生产种地,这会儿菜种都该熟了,收回来明年好种上。就在这时候,旁边又过来两个农民,这边搁着酒,那边搁着腊肉,刚从地震区过来。他就跟大伙说别去了,现在余震很大,很危险。这位农民没说什么,还是坚决要去。记者也劝说了一阵,看这位老乡还是坚持,就帮他把担子扶到肩上。这位农民走了几步,忽然停住,转过头来微笑着对记者说:“谢谢你们的帐篷。”这位记者听了当时就哭了。白岩松问他为什么哭,记者说他没帮他做什么,他却对他道谢,而他的家人在这次地震中都失去了,他把悲伤埋在心里,却以微笑来感谢别人!

    这就是四川人,从孩子到老人,都如此地懂得感谢。为什么在一刹那间,一个微笑,或是一句话,一个手势都能让人感动?让人热泪盈眶?这就是感恩的力量。而这种感恩的力量是谁培养的呢?

    我们的孩子不懂得去感谢,这是今天大家普遍都在讨论的问题。那么我们在生活中,是否让孩子把感谢变成一种习惯了呢?当一个人濒临死亡的时候突然获救,他首先流露的就是感谢之情,这就是平常教育的结果变成了素质。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很多孩子不懂得感谢。他们觉得“你爱我是应该的”。很多孩子很无情地对父母说这样的话:“谁让你把我生出来的?我又没让你把我生出来?”感激之情是点点滴滴的,平时就该积累的。感激就是爱的发现,要能发现有人在爱我。有了这种发现,内心才能涌动感激之情。

    有个高中的女孩,她发现,一到晚上,奶奶就要站到阳台上看星星。女孩很奇怪,就问妈妈:“奶奶为什么晚上要看星星?”妈妈告诉她:“奶奶的家在农村,奶奶的朋友都在农村,农村的星星多。一到晚上闲下来的时候,奶奶就会想念家乡的朋友,就会看星星。”女孩就说了:“想他们为什么不回去呢?”妈妈说:“奶奶离开家乡离开朋友就是为了你。为了照顾你她才离开的。”女孩一下被感动了,正好学校写作文,题目是《以××为证》,她的题目是:以星星为证。这篇作文获得了满分。一个女孩发现了这种爱的时候,她内心就涌动着感激。所以孩子要学会感谢,一定要用心灵去发现。

    我们心中涌动着的爱的情感,都是有人滋养的。我到《中国少年报》去工作后,一直在关注农村孩子。手拉手也好,帮助农村孩子建学校也好,内心都在涌动着这种爱。我们今天一定要把孩子的心灵滋养得肥美,而这种爱的滋养离不开阅读。世界每天都在发生很多的事情,你不可能每样都知道,但你可以通过阅读来了解。

    孩子在阅读之后,内心就会涌动着一种感情。我们的好书好报,正是滋养孩子们心灵最重要的东西,孩子其实像块空地,种什么长什么;孩子的大脑就像一张白纸,写什么有什么。孩子阅读的这种习惯,习惯什么是什么。像邓清清这样的孩子,那么优秀爱读书的孩子,被压在地底的地狱里依然在读书!阅读能够让人一下子进入到童话的世界,人的心灵一下子就能稳定下来。

    我曾多次去少管所。那里的大部分孩子不读书不看报,但他们却看一些坏的影片、坏的录像带。我到北京少管所,那里住的都是女的少年犯。我走进一个女孩子的宿舍,一个胖胖的女孩站在那里。我就问她:“你怎么进来的?”“我杀人了。” “杀谁了?” “杀了一老太太。”我说“多大岁数啊?”“七十二岁。” “你杀她干什么啊?” “她骂我。”“你怎么杀的她?”“我一生气就给了她一嘴巴。”听得我真是心惊肉跳。我问她对这事怎么看,她说:“我对不起我妈,我对不起我爸。”我说:“你想一想,你最对不起的,还有那七十二岁老人一家啊。”马加爵杀了四个人,他妈是个老农民,他爸是个老农民,含辛茹苦地供孩子上大学,结果孩子杀了人被判了死刑。他爸爸到那四个孩子家人那里去谢罪,在地上长跪不起。我对那些教官说,你们应该对那些孩子进行谢罪教育。

    一个人杀害了别人,不光是对不起自己的父母,更对不起被杀害的人的一家。如果没有这个认识,将来还是会做伤天害理的事情。但是让我更难过的是,这些孩子头脑都特别的简单,特别的空洞。这些孩子从小不读书不看报,所以在他们内心中,对生命没有认识,没有美好的东西让他们流露他们的感激。

    当一个人有了心灵的付出,有了社会价值的时候,他就会重新融进这个社会中去。好的报刊书籍,能融化人心中的冰雪,让人看到力量。所以今天要让孩子心中有爱,一定要让他们读好书好报,不要让那些坏书坏报去影响孩子心灵的成长。

    人有两个世界,一个物质的世界,一个心灵的世界。在心灵的世界里,是开满了鲜花,还是长满了毒草;是阳光灿烂,还是充满了阴霾,关键要看孩子是看什么长大的。所以我要发自内心地告诉各位:教孩子阅读,就要从阅读报纸开始。当孩子养成读书读报的习惯的时候,他肯定是个阳光的,关心国家大事的,而且心中充满希望的孩子,小窗口能够打开大世界。如果孩子能够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那这个孩子就不得了了。像邓清清,老师说她从小就喜欢阅读,她在那样恐怖的情况下还在阅读,最终也坚强地走出来了。

    所以孩子的爱心需要各方面的滋养,而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国家有着这么悠久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孩子要把这些吸纳到自己身上,在关键的时候能够想起一句话作为激励,这就是力量,再好不过的力量。

    第五种力量:忘我的力量。

    一个人在灾害面前,能够无比的坚韧,勇敢,这就是忘我的力量。我们在很多故事中都看到了这种力量。孩子在危险当中,首先想到的是别人。特别让我感动的是一个男孩。当他听到有人救援的时候,他轻轻地说了一句“叔叔,我在”。当人们发现他的时候,他的身边有好多尸体,压在一起,被鲜血染红。救援人员看到这个男孩子立刻去救他,他坚决地说:“叔叔,我不慌张,先救别人。”结果等身边的十个人被救出来,他最后一个才爬出来。救援人员一直流着眼泪。

    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很多孩子都说了这句话:“先救别人,叔叔我不害怕。”这些孩子,当时没人教他,他自己说的这句话。真的很佩服他们。在这种时刻,谁不希望去求生?而他们心里首先想到的是别人。同样,我们的那些英雄更了不起。

    “妈妈,我想你!”5月12日中午12时许,蒋敏和远在北川县的两岁女儿通电话时,女儿这样说。28岁的蒋敏是四川省彭州市公安局政工监督室女民警,因为工作繁忙,在女儿只有5个月大的时候就送回北川老家。

    在此之前,蒋敏已经整整一个月没与女儿见面了。

    两个小时后,地震发生。“从办公大楼里跑出来,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打电话,给家人报个平安。”回忆起5月12日地震发生时的情景,蒋敏至今心有余悸。“电话打不通,我不敢想太多,而且当时的情况也容不得我想太多。”在地震灾难来临的那一刻,蒋敏和战友们毫不犹豫地投入了抗震救灾的滚滚洪流中。

    天渐渐黑下来,蒋敏不停地拨那个熟悉的电话号码,然而,传来的始终是忙音,蒋敏揪着心继续执勤。13日凌晨6时许,蒋敏的手机终于响了,电话是舅舅打来的,刚听了两句,蒋敏泪如雨下,舅舅哽咽着说,蒋敏的爷爷奶奶、母亲、女儿全部遇难,蒋敏在北川的家人有10人已经确认死亡……

    残酷的现实面前,她想走,但不能走,也不忍心走。“道路不通,通讯不通,我回去也没有用,还不如在这里做些事,帮帮受灾群众。”

    我们的这位女民警蒋敏,十个亲人都遇难了,自己在另一个地方救别人,四天四夜不吃饭不睡觉,最后晕倒在那里。她说得多么朴实:“道路不通,通讯不通,我回去也没有用,还不如在这里做些事,帮帮受灾群众。”当受灾的孩子被抱进来,蒋敏总是特别细心呵护,帮他们穿衣、盖被子,逗孩子们笑,而她的孩子却不在了……我们有多少民警,多少老师,多少白衣天使,在第一线上忘我地在救别人。

    36岁的南坝镇医生郝兴军忘不了女儿郝璐妍在学校废墟堆里最后的呼救——“爸爸,我没死!爸爸,救我!”

    他是附近古龙村卫生站的医生,在震后第一时间的抢救中,救死扶伤的信念让他将生的希望首先留给了别人的孩子,等转身再呼唤女儿时,沉重的水泥板下已没有了女儿熟悉而急切的求救声。

    “女儿才6岁4个月,去年刚上小学。”每当说到这里,目光有些呆滞的郝兴军眼角就湿润了,“我对不起女儿啊,可那时候听见别的孩子喊救命,我怎么能见死不救?”

    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可他心里想的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孩子啊,并不是先救自己的孩子,而是能救谁就救谁。这种精神真是太了不起了!我记得我们曾经有一篇课文,叫《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文中的人物就很了不起了,而看看今天我们的这些小小的孩子、普通的医务人员,真是做到了忘我。我觉得在道德理念中,忘我是较高的层次的。我们总告诉孩子不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只要不损害别人就行了,没要求毫不利己——那是共产党员的要求,可是今天,孩子们做到了。

    在生和死面前,忘记自己,首先去抢救别人。有个十二岁的男孩子,都已经跑到安全的地方,忽然看到一个女孩站在危险的高墙下,他想也没多想就跑过去把她推到一边。这时候墙倒了,他的双腿、腰部全部受伤。而那个素不相识的女孩却安然无事。“要是再遇到这样的事,我还会的。因为能救而不救,我肯定会感到惭愧。”事后男孩语气平静地说。

    危急当前,想到什么,是为自己着想,还是为别人着想,这会受到日常思维方式的影响。我到一所小学去跟老师们座谈,一位家长也来了。那位家长非常地困惑:她在看抗震救灾节目的时候特别感动,就对儿子说:“你看那么多孩子变成孤儿了,要不妈妈也收养一个可爱的小妹妹吧。”这时候儿子说了:“妈妈,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以后要是有一块钱的零花钱,就得分给她五毛?”妈妈感到很惊讶,事后孩子对这种抗震的节目一律不看,妈妈就非常困惑:自己的孩子怎么能这样啊?我就对她说:“你犯了一个大错误。当你看节目时,你可怜那些孩子,又因为你有个男孩没女孩,就想收养一个。可你的孩子没准备啊,也没有受这方面的教育,所以会想,妈妈给我一块钱,就得分出去五毛钱给她,损害了他的利益,于是抗震的节目一律不看,生怕妈妈接那个小女孩回来。”

    能说这样的孩子自私吗?这只能说对孩子的教育不到位。这位家长问我怎么办,我说一定要告诉他:“孩子,现在收养孤儿的人多了,估计妈妈是没希望了。”这样你儿子就会看电视了。因为这样就不会伤害到他的利益了,但这种念头不是今天才有的,平时就要教育好。

    那么,孩子的忘我精神是怎么来的呢?是在平时的环境中,心中有祖国,能为他人着想,心中有他人。心中有什么,关键时刻就会体现出来。他心中没别人,关键时候只能顾自己不顾别人。所以平常就要教育孩子,遇事首先要考虑到别人:我做这件事别人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我妈妈会有什么感觉,我老师会怎样……行事前要先为别人想一想,这是责任的开始。

    我们有些孩子特别会体谅别人:救援队员们在一个幼儿园的废墟下发现了一个被困的小女孩。废墟随时有可能因为余震而再次坍塌,孩子的性命危在旦夕。“快,这里有人。”在队员的招呼下,十多名队员迅速赶了过来。“叔叔,我不怕,你们不要担心。”救援过程中,面对队员的安慰,孩子反倒安慰起了队员们。

    一块块砖石被移开,队员们才发现孩子双腿被卡,下半身沾满鲜血,从紧咬的牙齿中,不难看出孩子正遭受着巨痛的折磨。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工具简单,救援工作缓慢,就在大家着急之时,孩子突然唱起了儿歌。

    大家都哭了。把这孩子救出来的时候,他说:“我疼,我唱歌就不疼了。”他的歌声让当时多少救人的战士看到了希望。

    我们可能也要去四川,好好研究研究四川的孩子是怎么培养的——他们让人们油然而生的真情是怎样来的。所以我们讲这种道德、这种忘我的力量是很可贵的。

    当一个军人从飞机上跳伞下去的时候,他知道他是生还是死?我们的战士在执行任务前都写了遗书。我们的总理去前线,抗震第一线多危险啊,余震还在不时发生。可总理还是站在了救灾的前线,为人民可以不怕牺牲,那种崇高的精神,成为我们今天的典范。

    在很多事情发生的时候要先想什么,这也是我们教育问题所要关注的。你可以做很多实验,让孩子去体验,看看孩子在紧急时刻是先想别人还是先想自己,然后从一个新的角度,让孩子懂得先要为别人着想。这不仅是自救的力量,也是人们被救的力量。

    第六种力量:互助的力量。

    我们《中国少年报》和《中国中学生报》上登了很多地震中孩子们互助的故事。有个孩子说:老师讲过,地震中一定不能睡着,睡过去就醒不过来了。他们互相鼓励,最后很多孩子都得救了,但是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有个孩子,另一个孩子鼓励他,一直呼唤他不让他睡着,要他一定要坚持住。最后他得救了,但另一个却没有被救出了。那个孩子特别优秀,他说:“他当时让我揪他的头发,我要是再多揪一会儿,他不就不会死了吗?”在这孩子看来,一切的灾难以及同学的死都是他造成的,所以他非常的内疚。这就是现在灾区孩子可能会发生的一种心理疾病。

    所以灾难发生之后,是对孩子进行互助教育的最好机会。幸存的孩子最需要帮助。受伤的孩子和没有受伤的孩子,都在经受着心灵的地震。人受伤之后,可能不会马上感到疼。大家都在着急抢救,能活下来就是好的。但是在脱离危险之后,在恢复家园的时候,人们才会感到痛。所以现在的孩子尤其需要心灵的帮助。

    第七种力量:亲情的力量。

    在地震中,救援人员发现了这样一位母亲:

    救援队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没有了呼吸。透过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救援队员从空隙伸手进去,确认她已经死亡,又冲着废墟大声呼喊,没有任何回应。这是震后的北川县,还有很多人在等待着救援。救援队走向下一片废墟时,队长好像意识到什么,忽然返身跑回来,他费力地把手伸进她的身下摸索,高声喊,“还有个孩子,还活着!”

    一番艰难的努力后,人们终于把孩子救了出来。他躺在一条红底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有母亲的身体庇护,孩子毫发未伤。

    随行的医生过来准备给孩子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这条短信感动了多少人!一个妈妈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的时候,就留下了最后的一句话。多少父母在抢救孩子时舍生忘死!在看到孩子的尸体被抬出来的时候,一位母亲抱着孩子拼命地跑,我们的记者拍下了这一动人的场面,孩子的小手露在外面,母亲亲手包好,把孩子放在临时钉的一个木盒里。这是什么力量?这是一种爱的力量。今天我们很多人也在奉献爱心,我们的大人在捐款,我们的孩子也在捐款,这几天我每天去一些学校,孩子有的拿出五百块钱,是他全部的压岁钱,有的孩子没钱去卖废品,把这些钱作为自己的爱心。

    九龙镇小学有二百五十多个学生,其中三十多人逃出了校园,另外还有三十多人被解放军救出,其余全部遇难。在那片宿舍楼里的,几乎家家都失去了孩子,哭声一片,我们的记者去采访时非常地震撼。我们号召孩子们给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写信。孩子对一位家长说:“您的女儿不在了,我们都是您的女儿!”信写得非常感人,报上都登出来了。

    这次灾难以后,面对亲人的离去,亲情的抚慰是最有力量的,所以我希望家长们如果也能加入这一行列,让孩子给灾区失去孩子的爸妈们写封信,也是一种抚慰,因为亲情的力量永远是感人肺腑的。

    许许多多的爱让我们感动,在感动中我们思考:人最重要的就是精神。我们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指导孩子走向精神的世界。经受住大量灾难的民族是战无不胜的,经过磨难的孩子也是坚强无比的。

    曾看到一个名为《地震学家讲地震》的节目。讲到地壳是怎么变化的,大陆板块是怎样撞击产生地震的。喜马拉雅山就是地震的产物,而且还在增高。这次震中在汶川,受灾最重的是德阳,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全在地震带上。但是专家说了一句话:没有地震,哪有今天的秀丽风光?喜马拉雅山的壮观就是地震带来的,山上稀有的动植物也是地震带来的。如果说今日的灾区都变成了废墟,我相信通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几年后的德阳、绵竹、汶川等地,都将焕发新的生命。去年我去了一趟唐山,如今的唐山非常漂亮,那里竖立着一座大石碑,上面刻着气壮山河的诗,非常震撼人心。一个新唐山已经出现!唐山地震之后也培养了一批富于爱国精神、富有爱心的人,这次四川地震,赈灾捐款最多的就是唐山人,而且很多人曾是地震中的孤儿。

    前两天,我的一位朋友给我打电话,是一位单亲妈妈,她说:“我捐了十万,我就是一个唐山地震的幸存者。”那一年,她十八岁。那天晚上,她跟姐姐在一起,忽然就地震了,几起几落,她们都吓坏了。她忽然想到,姐姐还在床上,急忙就去抱住她,就在一刹那间,她家的房梁砸下来了,正砸在她的枕头上。如果她当时不去救人,那就真的没命了。房子都塌了,两人当时都受了点小伤。那时候没有及时的信息传送,以为是自家房子塌了,跑出来一看,才知道是地震。这个人后来说:“老天给我留了一条命,就是让我去救人的。” 什么样的童年决定什么样的人生。唐山地震的孤儿为什么这次表现得那么出色?因为他们是幸存者,在生命危急的那一刻,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和人民,我们的老百姓帮助了他,他心存感激。因此我们要给予灾区人民无限的关爱,使他们感受到爱,感受到温暖。四川的孩子们现在就说了:“长大以后一定要报答你!”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一定是忠诚于我们的祖国和人民的人。

    国家有难,人人有责。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无限的爱心。一个灾难如何变成幸福,要看受灾的时候人们能否得到关爱,能否得到及时的鼓励。我将到那里告诉他们:祖国人民在爱你,我们今天每个人都在爱你!你很棒,你能出来!你很棒,你今天没有腿了,你还有手呢;你没有手了,你还有嘴呢!你活着,就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