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保健/心理健康 > 健康百科 图书编号:21096654
 
《医事(关于医的隐情与智慧)》
作者:讴歌 著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5/1
ISBN:9787530210901 定价: 28.00元
        编辑推荐

    让我们学会互相倾听理解、沟通与对话是最好的医药。

    医事:教会我们做聪明的病人,经营自己的身体和健康至少对我来说,在国内,还没能看到这样一本同时贴近普通人和医生的作品。

    ——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 胡大一

    年度畅销作家 荣获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

    中华医学会会长 钟南山 经济学家 汪丁丁 作家 陈村 哲学家 赵汀阳 心内科专家 胡大一 等联合推荐"

    《医事》希望在长时间误解久乏沟通的医学与病人、医生与病人之间,开凿一条隧道,让两端可以看见彼此的光亮。

    《医事》想告诉非学医非学药的人们:如何稍具智慧地管理自己的健康,或叫经营“医事”。通俗一点说,就是如果没有医学背景,短 期内也改变不了环境,我们如何还能比较聪明地看病,如何看待疾病和身体,如何相对聪明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医事》想谈一点对普通人实际的、可实践的事,也想冷静地指出:有哪些医疗误区需要重新认识,有哪些对医学、身体、健康的一厢情愿,貌似美好但其实背离真相。

    内容推荐

    作者在协和医科大学毕业获医学博士,并在国外著名大学医学院从事过医学科研。由于专业背景,她懂得并熟悉医院的事物和医生的工作、生活,对于医学现阶段的状况和医生的精神状态非常了解。针对成为目前一大社会问题的医患矛盾,讴歌借助自身的优势,从医学的发展脉络、特点、面临的问题等方面,以及中西医不同的发展过程和特质,中国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模式,深入剖析了医患矛盾问题,为医患交流提供了科学、合理、有效的建议。

    这本书看似社会科学范畴的读物,但娓娓道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前几年出版后广受好评。这次的修订版更为精彩,补充了对近来出现的一些社会现象,比如张悟本等问题的解读,对普通人的就医之道非常有帮助。

    作者简介

    讴歌,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系。之后,于美国科研三年,2002年回国。现任职某跨国制药公司。已出版《医事:关于医的隐情和智慧》、《协和医事》,小说《九月里的三十年》等。

    目录

    序:理解医学学做医生胡大一

    前言:医学的医,事情的事

    再版前言

    一医患:无法重燃的温情?

    一针扎向现代医学的敏感伤口

    治人时代远去,治病时代到来了

    西医东渐,中国病人面对“沉默的暴力”

    好医生VS牛医生

    从站在病床边,到躺在病床上——当医生成为病人

    从里到外了解这个行当——当病人成为医生

    鸡仔与医闹——医患交流的尴尬现状

    二你我:站在现代医院的大门口

    白衣天使,白求恩,白狼

    医生是谁的替罪羊?

    跛脚的医学教育制造中国医生

    中国医生究竟有多糟?

    如何给自己选一位好医生?

    做一个聪明的现代病人

    医院之前与医院之后,做自己的医生

    三医生:冷暖自知

    为何有人从医生这一行退出?

    看上去很冷的手术刀气质

    大医院,小医师

    一只脚在病房,一只脚在牢房

    超越谋生,如何做一位好医生?

    看病时,医生怎么思考?

    孰能无过,但谁来饶恕?

    四大写的医事

    西医在新世纪的困境

    选西医还是选中医?

    每个时代有一份自己的疾病谱

    你被媒体的细枝蔓叶误导了多远?

    健康不止于阳光、肌肉、全能养生

    我们是否身处最糟糕的医疗环境?

    五医生不能帮你的思考:身体,疾病观,生死观

    了解身体从出错开始

    病了,把身体交给谁?

    人为什么会生病?

    为什么有些病无法治愈?

    为把数字活成更大的正数

    人生观,人死观,疾病观

    胆小鬼也会得癌症,以及重返艳阳下

    后记:用另一种方式实践医学

    附录孙小宁谈《医事》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一医患:无法重燃的温情?

    一针扎向现代医学的敏感伤口

    在一个网站,看到一篇朴实的短文。一个台湾网友写的,《我希望遇到一个什么样的医生》:

    我希望遇到一个能够真正关心我,愿意真正了解我的人。我希望他不只能医治我肉体上的病痛,也能解决我性灵方面的问题。他最好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灵性的导师。

    我希望遇到一个不会在乎我是谁的医生,不管我有没有钱,他都愿意帮助我,在我最软弱的时刻他能帮助我站立起来,在我最绝望的时候他能让我重燃信心。

    我希望遇到一个体贴的医生,他能知道我心深处的秘密,能从我微小的一举一动中,洞察我的心,让我有被了解的感觉。

    我希望能遇到一个知道如何才是真正的沟通的医生,他不会连看都不看我一下,他会随时跟我分享他心中的想法,让我知道他也让他知道我的心怀意念。我们应该要时常地对话,不对话没办法了解对方在想什么。

    我希望遇到一个真正懂得爱的医生,他不只爱病人,他也爱那些跟他作对、排挤他的医生,因为这样就比较不会出现派系斗争的局面。医院的气氛好,不管对医生对病人都是一种福音,你说是吗?

    文章朴实、真切,就像我们心底希望的那样。但你读完,肯定还会感叹:在眼前这世界里,能达到这五个“希望”的医生在人群中的比例,基本等同于恐龙在生物界的比例。只是你心中,依旧掩埋着对这类医生的希望——虽然一旦进入那个“冰冷、官僚”的医疗世界,大多碰壁收场。

    如果有人说这样的医生确实存在,那可能首先出现在教堂,而不是医院。这件事,相信我,不论在中国还是外国,都是如此。

    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正一步步进入科学至上的世界。那些头戴新概念的新药,巧夺天王的医疗技术,汪洋似海的进展信息,让你我在”美丽新世界”中眩晕。但在繁花似锦的背后,医疗也已经变成多种复杂关系的大杂烩,医生和病人之间的温情似乎再也无法重燃。这不免让人神伤。

    如果你面前有两个医生,一个技术高超但待人冷漠,一个医术平庸但和善慈祥,你会选择哪个?

    相信大部分人还存着一线希望:为什么两样不能同时有呢?

    朋友小何说,如果只能选一个,她会选择后者。这个年轻人历数自己为数不多的几次看病经历,试图从其中找出一个普通人在复杂医疗世界的立足之道。而在她看来,医生首先要有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