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刊: 健康杂志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报刊选摘 理论书籍 资料
保健: 新闻 评论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四季 美容 两性 休闲 搜索
中医:·常识·教材·思考·中药·新药·医理·临床·针骨·民族·文化·著作·验方·图谱·食疗·药市·更多
  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保健/心理健康 > 心理健康 图书编号:21083585
图书分类
保健/心理健康
      男性
      女性
      中老年
      孕产妇
      运动健身
      饮食营养 食疗
      中医养生保健
      常见病预防和治疗
      健康百科
      性保健
      心理健康.心理学
医学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医药卫生教材
      医学类考试
      预防医学 卫生学
      老年病学
      精神病 心理病学
      肿瘤学
      药学
      影像医学
      放射学
      麻醉学
      急诊急救
      检验诊断
      特种医学 民族医学
      护理学
      中医学
      中西医结合
      图谱
      医学工具书
      专家医话
      影印版 原版
      医疗器械
      医院管理
      医学写作 医学信息检索
      其他
      超声医学
      核医学
家庭教育
      育儿/早教
      亲子/家教
      成功案例
      青春期教育
      素质教育
      心理辅导
      报考/留学
生活百科
      购物/置业/理财
      科普读物.人类故事
      家居装潢
      爱车一族
      实用法律
      生活常识
      家居与风水
      时尚/美妆
      其它各类
 
《心理学史(第4版)(大量心理学家的逸闻趣事,诸多名人间阴差阳错的恩怨与纠葛)》
作者:(美)戴维·霍瑟萨尔,郭本禹 著,郭本禹 等译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5/1
ISBN:9787115249982 定价: 88.00元


        编辑推荐

    更多心理学好书尽在:http://static.dangdang.com/topic_custom/publication/2272_220082.shtml

    内容推荐

    心理学史(第4版)以传记体的形式,对推动心理学思想和学科发展的重要人物及其思想和理论学派进行了生动的论述。既在心理学家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下追溯心理学体系的发展,又注重考察个体心理学家的生活与事业。同时,作者坚持公正的立场,为心理学家的“弱势群体”正名,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心理学史(第4版)文献丰富,内容翔实。除此之外,作者在书中还配了许多图示和人物照片,让读者在理性的理解之外更多了一些感性认识。

    心理学史(第4版)除前言、导论和结语外,共包括15章内容,分别是第1章心理学与古人,第2章心理学的哲学与科学前提,第3章中枢神经系统的早期研究,第4章威廉·冯特与心理学的创立,第5章爱德华·铁钦纳与雨果·闵斯特伯格,第6章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的德国心理学家,第7章德国和美国的格式塔心理学,第8章临床心理学的历史与精神分析的产生,第9章达尔文、高尔顿、卡特尔、詹姆士和霍尔,第10章芝加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机能主义,第11章智力测验在历史上的使用和滥用,第12章伊凡·巴甫洛夫的研究和约翰·华生的行为主义,第13章四位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第14章四位认知心理学家和第15章人本主义心理学。

    原著作者霍瑟萨尔教授多年来潜心投入心理学史教学和教科书编写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他能够对心理学的大量文献融会贯通,再用自己的语言流畅地表述出来。读者在品味每位心理学家的生平故事的过程中,会自然地产生一种轻松畅快的感觉。由于原著只写到第13章新行为主义,而现在国内本科生的心理学史教学内容一般还包括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学的内容,所以译者在翻译基础上又补写了两章内容,以便作为教材使用。

    心理学史(第4版)既可供心理学领域的教师、学者、学生阅读,也适用于广大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

    目录

    前言

    导论

    第1章心理学与古人

    医学的进步:生物学取向

    数学的进步:对秩序的寻求

    原子论:作为物质的心灵

    哲学的进步

    古人的重要性

    第2章心理学的哲学与科学前提

    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后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经验主义、联想主义和先天论

    17世纪先天论者的反对之声

    18世纪的联想主义

    19世纪的联想主义

    18世纪先天论者的反对之声

    文艺复兴和后文艺复兴时代的重要性

    第3章中枢神经系统的早期研究

    脊髓机能的实验研究

    感觉生理学

    颅相学

    脑机能定位

    脑的直接刺激

    进步与挑战

    第4章威廉?冯特与心理学的建立

    威廉?冯特(1832-1920)

    第5章爱德华?铁钦纳与雨果?闵斯特伯格

    爱德华?布拉德福德?铁钦纳(1867-1927)

    雨果?闵斯特伯格(1863-1916)

    铁钦纳和闵斯特伯格回顾

    第6章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的德国心理学家

    心理物理学

    赫尔曼?艾宾浩斯(1850-1909)

    弗兰茨?布伦塔诺(1838-1917)

    卡尔?斯顿夫(1848-1936)

    奥斯瓦尔德?屈尔佩(1862-1915)

    被遗忘的德国心理学家

    第7章德国和美国的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的概念基础

    马克斯?惠特海默(1880-1943)与格式塔心理学的开端

    沃尔夫冈?苛勒的顿悟学习实验

    库尔特?勒温与格式塔心理学的应用

    格式塔心理学展望

    第8章临床心理学的历史与精神分析的产生

    心理疾病的早期观点

    心理疾病的早期机构与“治疗”

    心理疾病机构的改革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

    结论

    第9章达尔文、高尔顿、卡特尔、詹姆士和霍尔

    查尔斯?达尔文(1809-1882)

    弗朗西斯?高尔顿(1822-1911)

    詹姆斯?麦基恩?卡特尔(1860-1944)

    威廉?詹姆士(1842-1910)

    格兰维尔?斯坦利?霍尔(1844-1924)

    结论

    第10章芝加哥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的机能主义

    约翰?杜威(1859-1952)

    安吉尔和卡尔:芝加哥大学的机能主义

    詹姆斯?罗兰德?安吉尔(1869-1949)

    哈维?卡尔(1873-1954)

    伍德沃斯和桑代克:哥伦比亚大学的机能主义

    罗伯特?塞申斯?伍德沃斯(1869-1962)

    爱德华?李?桑代克(1874-1949)

    结论

    第11章智力测验在历史上的使用与滥用

    皮埃尔?布洛卡的颅测量法

    阿尔弗雷德?比纳(1857-1911)

    亨利?戈达德(1866-1957)

    刘易斯?推孟(1877-1956)

    罗伯特?默恩斯?耶基斯(1876-1956)

    后来的争论

    智力测验的新近发展

    第12章伊凡?巴甫洛夫的研究和约翰?华生的行为主义

    伊凡?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1849-1936)

    巴甫洛夫之前的条件反射

    约翰?布罗德斯?华生(1878-1956)的行为主义

    第13章四位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爱德华?蔡斯?托尔曼(1886-1959)

    埃德温?雷?古斯里(1886-1959)

    克拉克?伦纳德?赫尔(1884-1952)

    伯勒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1904-1990)

    对新行为主义的回顾

    第14章四位认知心理学家

    西蒙(1916-2001)和纽厄尔(1927-1992)

    乔治?阿米蒂奇?米勒(1920- )

    乌尔里克?奈塞尔(1928- )

    对认知心理学的回顾

    第15章人本主义心理学

    戈登?威拉德?奥尔波特(1897-1967)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1908-1970)

    卡尔?兰塞姆?罗杰斯(1902-1987)

    肯?厄尔?威尔伯(1949- )

    结语

    参考文献

    主题索引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虽然盖伦不是一名基督教徒,但他是古代原子论和机械论者所倡导的无神唯物论的强烈反对者。古代原子论者认为宇宙是由原子构成的,所有物质纯粹是原子间偶然相遇碰撞的结果,盖伦发现这种观点是完全不能让人接受的,因为它忽视了其解剖学研究所揭示的一个基本事实:人的身体结构是神的设计的证据。盖伦强调,身体的错综复杂、和谐与美不可能是一个偶然事件。他声称已证明人体没有哪个部分是多余的。例如,他注意到,我们有两只手并非偶然。如果我们仅有一只手,我们将不能做两只手很容易做到的许多事情;如果我们有三只手,那么第三只将是多余的。如果我们缺少拇指,将不能使拇指与食指相对,因此,就无法从事双手所能做到的精巧操作。要想出一种能取代任何一部分身体并执行这部分身体的所有正常功能的替代物,这是不可能的,盖伦引用这种不可能作为神的设计存在的进一步证明。例如,什么样的替代物能像人手一样多才多艺呢?

    没有神的设计就不可能有创造,盖伦的这一观点已被详细探讨了好长时间。18世纪,坎特伯雷的大主教约翰·蒂洛森(JohnTillotson)把盖伦的思想运用于诗歌、散文、书籍和肖像的创作中(Bennett,1977)。蒂洛森问道,在创作一首诗或一篇散文前,一个人脑中的文字需要酝酿多久才能浇塑成型?将这些文字集结成书又需要多长时间呢?在人们制作画像之前,又需要在油画布上涂多少次颜色呢?只有在人类智慧得到运用时,诗歌、散文、书籍和画像才得以创作;蒂洛森主张,同样如此,在人类和世界的创造过程中,一定也运用了神的智慧。这类观点使得盖伦关于我们的精神本质的看法历经多年而长存。

    盖伦对心脏功能的描述,也反映了他在亚历山大的学习经历以及在对人类理解上的灵魂走向。亚里山大博物馆的解剖学家们注意到.人的呼吸是温暖的,而且一般来说温暖是活的机体的特征,而寒冷则成为无生命机体的特征。他们认为这种温暖是由心脏中的火创造的;他们把我们在有雾的早晨呼出的水汽看成是火冒出的烟。为了验证他们的这些理论。博物馆的解剖学家们不惜牺牲奴隶.剖开他们的胸腔寻找那团生命的火焰。当他们没有找到时,他们断定是因为胸腔打开得不够迅速,让火乘虚而逃了。盖伦认为,心脏的生命之火可以从血液中提炼出负责运动和感觉的精神物质——生命元气。他没能认识到心脏作为泵的作用,对这种作用的认识实际上拖延了大约1500年,直到一个名叫威廉·哈维的英国才提出了这一观点(第2章)。……  
  推存给朋友,获取积分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偞鍋ㄩ柧蹇e亝椤拷 闁荤姳绀佸ḿ鈥澄涢崜浣规殰妞ゆ梻鍘ц 缂備焦姊归悷銉╁船閹绢喖绠规繝濠傛噹閸嬶拷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拷 闂佽浜介崝蹇撶暦濡偐纾兼繛鍡樺姈缁犳瑩鏌涘▎娆愬 ©Copyright 2000-2017 闂佽皫鍛壕濠殿垳鍏樺畷鐘诲及韫囨挾銈╃紓鍌氬枦閹凤拷 婵炲瓨绮庨幃渚癙婵犮垼顔愰幏锟�05068324闂佸憡鐟遍幏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