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原型与集体无意识(荣格文集第5卷)(心理学分析大师荣格9部代表作最新权威译本珍藏限量版 )》 |
作者:(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著,徐德林 译 |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2011/5/1 |
ISBN:9787512500662 |
定价: 45.00元 |
|
编辑推荐
本文集以国际上权威的《荣格文集》(21卷本)为蓝本,根据中国读者的需求,精选其中的代表作,拟分9卷出版。既有毋容置疑的专业性、权威性和经典性,同时也具有大众性和普及性,加之精美的装帧,是收藏首选,馆藏必备。
内容推荐
《原型与集体无意识》收录的是荣格关于原型概念及其与集体无意识之间的关系的论文12篇。集中讨论了集体无意识的原型、集体无意识的概念、母亲原型心理面面观、儿童原型心理学、个性发展过程研究、个性发展与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等问题。是荣格思想的精华部分,无论是对入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有极大的影响。
作者简介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 Jung,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动力心理学的鼻祖之一。毕生致力于人类心灵奥秘的探索。一生著述浩繁,思想博大精深。他所创立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不仅在心理治疗中成为独树一帜的学派,而且对哲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文学、艺术、宗教、伦理学、教育等诸多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目录
英译者按
第一部分
集体无意识的原型
集体无意识的概念
关于原型,特别涉及阿尼玛概念
第二部分
母亲原型的心理学面向
一、关于原型概念
二、母亲原型
三、母亲情结
四、母亲情结的积极面向
五、结论
第三部分
关于轮回
一、轮回的形式
二、轮回的心理学
三、阐明转变过程的一组典型象征
第四部分
儿童原型心理学
一、引言
二、儿童原型心理学
三、儿童原型的特殊现象学
四、结论
柯尔的心理学面向
第五部分
童话中灵魂的现象学
一、关于“SPIRIT”一词
二、精神在梦中的自我表征
三、童话中的灵魂
四、童话中的兽形精灵符号象征
五、附录
六、结论
论魔法师的心理学
第六部分
意识、无意识和个体化
个体化过程的个案研究
关于曼荼罗符号象征
附录:曼荼罗
参考文献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轮回的心理学
轮回并非是一个我们可以凭借任何方式观察的过程。我们既无法测量它,也无法测其重量或者为其拍照。它完全处于感官之外。我们必须在这里处理一种纯粹的心理现实,它仅仅是由个人陈述间接地传递给我们的。有人言说轮回,有人承认轮回,有人充满轮回之感。我们认为这是足够真实的。我们在此间并不关注“轮回是某种真实的过程吗?”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满足于它的心理现实。我还得赶紧补充,我并非是在暗示如下庸俗观念:“心理的”东西要么是一无所有,要么是甚至比空气还要远为飘渺。恰恰相反,我的观点是心理乃人类生活最大的现实。事实上,它是所有人类事实之母,是文明及其摧毁者战争的源头。所有这些最初都是心理的,而且看不见。只要它是“纯粹的”心理,它就不会为感官所经验,但依旧无庸置疑地真实。人们谈论轮回、存在着轮回这样一个概念,单是这一事实就意味着轮回这一术语所意指的心理经验的储存必然实实在在地存在。至于这些经验是什么样子,我们只能基于人们已然对它们做出的陈述进行推测。因此,如果我们希望发现轮回的本来面貌,我们就必须转向历史,以便查明人们对“轮回”已然有何理解。
轮回是一种肯定,一种必须被纳入人类的原始肯定之列的肯定。这些原始肯定的基础是我所谓的原型。所有与超感官领域有关的肯定归根到底始终受制于原型;基于这一事实,关于轮回的肯定能够被发现同时存在于最为广泛地不同的民族之中也就不足为奇。这些肯定的背后必然有作为基础的心理事件,这是心理学所要讨论的内容——无需进入到关乎其意义的所有形而上学及哲学假设之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