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家庭教育 > 家教方法 > 心理疏导 图书编号:20991006
 
《青春期,做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
作者:程文艳 编著
出版社:朝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
ISBN:9787505425491 定价: 29.80元
        编辑推荐

    关于青春期,父母有太多的问题,比如:我的孩子不会跟同学交往,怎么办?突然发现孩子学习偏科,怎么办?我该怎么向孩子讲授生理卫生知识?……

    揭秘10~16岁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做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是父母送给青春期孩子最好的礼物。

    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正在经历人生中最强烈的变化,他们叛逆,情绪多变,渴望被认同,就像即将破茧而出的蝴蝶,正在做最后一次全身心的蜕变。父母要学会打开一扇通往孩子心理健康的天窗,做孩子青春期的守护神。

    内容推荐

    作为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长大,一定是非常骄傲与自豪的。然而,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他们那越来越难以捉摸的心,却让不少父母感到不知所措。青春期的到来,使孩子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成熟,长大成人了,有能力独立地处理一些事情。

    ◎他们希望父母给他们足够宽松与自由的空间;

    ◎他们渴望别人把他们当做大人,当成朋友;

    ◎他们内心想要得到理解和尊重;

    ◎他们的内心还有自卑、虚荣、嫉妒;……

    青春期孩子的心里,究竟还有多少秘密?

    作者简介

    程文艳 女,资深编辑,现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及家庭教育研究,拥有丰富的儿童心理问题咨询经验,已出版《3岁决定孩子的—生》《10~16岁叛逆期3,妈妈送给青春期女儿的礼物》《13岁前,如何培养男孩最好的情商》等家教图书。其作品科学严谨,案例选取源于生活,语言通俗活

    目录

    第一章 青春期的孩子是个难解的谜

    成长的烦恼——家有叛逆少年

    10~16岁,孩子的第二次诞生

    青春期的困惑—一父母必须知道的5.大真相

    为何孩子的心离父母越来越远——“心理闭锁”现象分析

    代沟的产生——为什么孩子不理解你的苦心

    叛逆期的孩子需要什么——尊重孩子的心理需求

    如何帮孩子平稳度过反抗期

    第二章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进行心与心的对话

    了解孩子是教育的前提

    “尊重”“理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易怒的“小狮子”——关注孩子情绪的变化

    父亲的角色:规则的制定者、领路人

    母亲的角色:孩子素质的决定者

    青春期孩子最需要的4种成长环境

    被爱也有自主权——给孩子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

    第三章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 ——沟通中的心理学

    积极倾听,永远都是沟通的第一步

    唠叨不是沟通,责备不是教育

    正面教育——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

    平等相处——放下家长的架子

    “反弹琵琶效应”——批评孩子的艺术

    “赏识效应”——如何让表扬更有效

    纸条、网络、短信——更具效力的沟通渠道

    “非语言效应”——一次拥抱胜过10次说教

    第四章 青春期行为分析及心理调适

    早恋——理性处理,千万别和孩子“较劲”

    网瘾——宜“疏”不宜“堵”

    虚荣——打破“华丽”的外衣

    追星——如何巧妙转移孩子的盲目崇拜

    自卑——如何帮孩子走出黑暗的世界

    自闭、孤独——如何打开孩子紧闭的心扉

    嫉妒——腐蚀孩子心灵的毒药

    乱发脾气——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

    第五章 学习中的问题及心理调适

    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偏科的烦恼——理性引导,让孩子全面发展

    逃学——孩子的厌学心理如何调适

    考试焦虑——引导孩子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如何培养孩子学习的专注能力

    如何对待学习压力大的孩子

    当孩子努力学习却没有进步时怎么办

    第六章 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及心理调适

    青春期孩子的交际特点

    如何帮孩子选择朋友

    孩子出现社交障碍怎么办

    异性交往——把握好交往的分寸

    如何帮助孩子和老师沟通

    教孩子处理好宿舍的人际关系

    第七章 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手套效应”——用鼓励成就孩子的自信

    提高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

    直面恐惧——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

    面对逆境,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战胜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第八章 父母改变一点点,孩子成功一大半

    静下心来,给孩子申辩的机会

    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动机适度定律

    “暗含期待效应”——信任给孩子力量

    父母犯错,也要说声“对不起”

    学会放手——让孩子决定自己的事情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青春期的孩子是个难解的谜

    代沟的产生——为什么孩子不理解你的苦心

    对于代沟,著名的学者、文学批评家梁实秋先生曾这样写道:“这就是因为有所谓传统者,把人的某一些观念胶着在一套固定的范畴里。”可见,代沟表现为,不同的两代人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心理状态以及不同的生活习惯等。代沟的产生,像一道无形的墙,始终阻止着沟通的心窗。

    邵阳是个优秀的孩子,他学习成绩优异,喜欢与人交往,助人为乐,深得学校老师和同学的赞许。一天,邵阳的妈妈来到学校询问孩子各方面的表现情况,老师说这孩子表现很好,深得大家的称赞。邵阳妈妈听到这里,很是纳闷,她说这孩子在家的表现很差,还以为在学校出了什么问题,所以询问一下。

    老师也有些纳闷,说这孩子在学校表现很好,并没发生什么事,还问邵阳的妈妈,这孩子在家里有什么异常。于是,邵阳妈妈诉说起了孩子最近的一些反常现象:

    “这孩子,最近是越来越不听话了,我每天拼命挣钱,为的就是给他提供最好的教育和物质上最大的满足,我苦口婆心地教育他,让他在家里好好做作业,可他每次一放学扔下书包就去找其他孩子打球。看着他每天放学回家不学习,我很生气,于是把他关在家里。

    “这周,孩子一回家就把自己关在屋里,根本不愿意听我说话,甚至连看到我都不愿意。我能够感觉到,孩子在一天天地疏远我。我越是对他关心,他好像对我越厌烦,甚至还经常表现出更多的敌意。真的不明白,我合辛茹苦一手带大的孩子,竟然如此对待我,真的让我感到痛苦和困惑。”

    听完邵阳妈妈的诉说,老师拿出了一个笔记本,那是邵阳的周记。周记中写道:

    “上周,学校准备篮球比赛,我和几个同学被选中了。由于学习比较忙,没时间在学校训练,我们就商量着放学后练习。谁知,妈妈把我当成了学习的机器,放学后还总是让我做作业。我在学校已经很累了,难道在家里还要这么累吗?再说,要进行篮球比赛了,老师说比赛可以训练我们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对身体也有好处,而妈妈却天天阻止我去打球。难道只一味地要求我学习就是为了我好吗?

    “这周比赛结束了,而我放学也不去打球了。我整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想看书,不想做作业,更不想听到妈妈的训斥声。我觉得她管得太多了,也不会体谅我的辛苦。我在学校表现还是很好的,学习成绩优秀,为人也不错,老师和同学对我很赞同,可是妈妈总是对我很挑剔,好像我不能做好任何一件事情似的,让我觉得很烦躁。我如何努力才能达到妈妈的要求?我需要做到哪种程度才让妈妈满意?我真的很想知道。”

    邵阳妈妈看到这里,不禁惊呆了。她说:“以前也知道孩子大了有很多想法,没想到孩子心中竟然装了这么多的事!”

    案例中,邵阳是个优秀的孩子,他成绩好,人缘也好,但这都是在学校的表现。在妈妈的眼里,邵阳却是一个叛逆的孩子,不听父母的话,不爱学习,一放学就出去玩。其实,邵阳妈妈的行为和想法也代表了更多父母的行为和想法。他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方式去对待孩子,设计孩子以后的人生,他们总是无怨无悔地付出,为的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他们理想中的“产品”。

    那么,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又是怎样的呢?更多孩子的想法与邵阳是相同的,他们认为父母每天要求他们学习,并不是为了他们好,而是对他们的挑剔和伤害。虽然他们做得已经很好了,可是父母总是那么挑剔,有时简直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所以他们逐渐对父母进行疏远、排斥,甚至产生了深深的敌意。

    有人对某一城市的700多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这是一项对家长满意度的评价调查。其调查结果令人惊讶,竟然有75%的孩子对家长表示不满意。当调查者与孩子谈到他们的父母为他们付出的辛苦时,一些孩子表示父母所谓的付出其实是他们自私的表现,由于父母没有完成自己的心愿,现在设计后代来达成他们的心愿。父母这种不考虑孩子心理和个性的做法,不是自私是什么?还有的孩子把自己比喻成一棵小树,父母就只顾给他们施肥,却不知他们也需要浇水。虽然父母能够满足子女一切的物质需求,可他们却不懂孩子的内心,这是最大的错误,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 是的,父母在设计孩子未来的同时,却从来没有考虑过孩子的内心。大多数的父母端着家长的架子,专制,不讲信用,而且犯了错又没有承认错误的勇气,甚至还会打击孩子的信心,伤害孩子的自尊,不懂得体谅孩子,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样的家长是很难与孩子沟通的,代沟由此产生。

    现代作家张爱玲曾这样说:“小孩子不像大人这么糊涂,父母大都是不懂子女和青年的特点,时而健忘,才使我们流过了儿童时代,便把儿童时代的心理忘得一干二净。”其实,这句话正说明了父母对孩子内心的不理解,最后导致了代沟的出现。P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