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 |
作者:欧晓霞 主编 |
出版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11/1 |
ISBN:9787811348910 |
定价: 29.00元 |
|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十二章,第一章,走进心理健康;第二章,大学生与心理健康;第三章,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及调适;第四章,学习与心理健康;第五章,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第六章,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第七章,情绪与心理健康;第八章,挫折与心理健康;第九章,健康的爱情观;第十章,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第十一章,网络与心理健康;第十二章,生涯发展与心理健康。
目录
第一章 走进心理健康
第一节 健康新概念
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三节 心理不健康的机理与影响因素
第二章 大学生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大学生心理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
第三节 中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况
第三章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及调适
第一节 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障碍
第二节 大学生神经症的表现及调适
第三节 大学生人格障碍及调节
第四章 学习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学习心理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学习的特点及策略
第三节 大学生学习中的心理困扰及调适
第五章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第三节 认识自我,超越自我
第六章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人际交往的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交往的心理误区及调适
第三节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途径和方法
第七章情绪与心理健康
第八章挫折与心理健康
第九章健康的爱情观
第十章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第十一章网络与心理健康
第十二章生涯发展与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走进心理健康
第一节 健康新概念
健康是人生首要的财富。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的,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难以表现,文化就无从施辱,力量就不能战斗,财富变成废物,知识也无法利用。有了健康就有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一切。对“健康”这个词,人们都不陌生,但如果要问,什么叫健康?什么是心理健康?我们自个儿的健康程度如何?您能拿出明确的答案吗?
第一节 健康新概念
一、健康概念的演化
什么是健康?过去很长一个时期,人们普遍认为,“没有疾病和不适,就是健康”。这种“无病即健康”的传统健康观念一直影响着人们的医疗保健乃至政府的卫生政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比较注意锻炼身体,却大多忽视心理的健康。一有头疼脑热就赶紧看医生,可心理出现障碍,往往不能正视。人们对健康概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一)健康的初始概念
个体自诞生伊始,便祈求健康。然而,对什么是健康,健康的概念应包括哪些内涵,人们一直有不同的见解。人类对健康概念的认识是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类自身认识的深化而不断丰富的。在生产力低下的时期,人类只关注如何适应和征服自然,维护自身的生存。其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开始关心身体健康,防病、治病的医学科学应运而生。数百年来,生物医学的巨大成就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种成就使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局限于过分关注躯体的生物学变化,而忽视了人的心理活动及社会存在对健康的影响。20世纪初,《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健康下的定义为:“没有疾病和营养不良以及虚弱状态。”甚至我国《辞梅》(1989年版)中,也将健康定义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验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可以看出这种解释依然是一种生物医学的模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