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医学 > 临床医学 > 内科学 图书编号:20942963
 
《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基础与临床》
作者:卢林 等主编
出版社:山东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8/1
ISBN:9787560741734 定价: 60.00元
        内容推荐

    本书以简明、通俗、实用为编写宗旨,共6篇28章,反映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心脑血管血栓学方面的研究进展,适用于临床神经科、心血管专业等医师、医学院校学生以及医学检验技术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参考应用。心脑血管血栓学是一边缘学科,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和努力才能发展、提高和创新,才能不断更新知识,扩大知识面,跟踪世界先进水平。

    目录

    第一篇 凝血与纤溶系统

    第一章凝血系统

    第一节凝血蛋白

    第二节凝血过程

    第二章凝血因子的分子生物学

    第一节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

    第二节对凝血酶敏感的凝血因子

    第三节接触凝血因子

    第四节其他凝血因子

    第五节抗凝调节蛋白

    第三章蛋白C、蛋白S和血栓调节蛋白的生化和生理

    第一节蛋白C

    第二节蛋白S

    第三节血栓调节蛋白

    第四章蛋白酶抑制剂

    第一节a2-巨球蛋白

    第二节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第三节抑肽酶类抑制剂

    第五章 纤维蛋白溶解及调节新概念

    第一节纤溶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第二节纤溶系统的生理性调控

    第二篇 血小板

    第六章血小板的超微结构

    第一节血小板的表面结构

    第二节溶胶一凝胶区

    第三节细胞器和内含物

    第七章血小板膜糖蛋白

    第一节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Ⅸ复合物

    第二节血小板GPⅡb一Ⅲa复合物

    第三节血小板膜糖蛋白Ⅵ

    第四节整合素家族

    第五节血小板的各种颗粒膜糖蛋白

    第六节其他血小板膜糖蛋白

    第八章 血小板的脂质代谢

    第一节花生四烯酸代谢

    第二节血小板活化因子

    第三节血小板微粒

    第九章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第一节血小板的初期止血功能

    第二节血小板的二期止血功能

    第三节血小板与炎症、免疫反应

    第十章 血小板功能的调节

    第一节磷脂酰肌醇的代谢及其意义

    第二节血小板信息传递

    第三节血小板蛋白磷酸化

    第三篇 血管

    第十一章血管壁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血管壁的结构特点

    第二节血管内皮的生化、免疫和细胞生物学

    第三节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

    第十二章 内皮源血活性因子

    第一节内皮素

    第二节内皮源舒张因子

    第三节肾上腺髓质素

    第四节C型利钠利尿多肽

    第十三章血液流变学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血流对凝血与血栓的影响

    第三节血栓栓塞的流变学测定方法

    第四节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血液流变学

    第四篇 血栓性疾病

    第十四章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第一节年龄与性别

    第二节遗传因素

    第三节高血压

    第四节糖尿病

    第五节吸烟

    第六节感染和炎症

    第七节肥胖

    第八节社会和心理影响

    第九节饮酒

    第十节代谢综合征

    第十一节药物

    第十二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第十三节血栓前状态

    第十四节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第十五节心脏病和心律失常

    第十六节动脉硬化症

    第十五章血管性痴呆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

    第三节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四节分类

    第五节临床表现

    第六节诊断

    第七节鉴别诊断

    第八节临床常用的检查

    第九节治疗

    第十六章代谢综合征与脑卒中

    第一节代谢综合征的定义和诊断标准

    第二节代谢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第三节代谢综合征与脑卒中的关系

    第四节代谢综合征促成脑卒中的机制

    第五节防治代谢综合征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内容

    第十七章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形成

    第一节内皮细胞、血栓形成与动脉粥样硬化

    第二节凝血酶与动脉粥样硬化

    第三节纤维蛋白原与动脉粥样硬化

    第四节血小板、血栓和动脉粥样硬化

    第五节单核一巨噬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

    第六节纤溶系统与动脉粥样硬化

    第七节脂蛋白(a)与动脉粥样硬化

    第十八章血栓形成、抗栓与溶栓的血液指标和监测

    第一节凝血、纤溶检测的应用

    第二节凝血指标及其监测

    第三节内皮功能的检测

    第四节纤溶指标及其检测

    第五节血小板功能的检测

    第六节溶栓疗法的监测

    第七节抗栓疗法的监测

    第八节结果判断应注意的问题

    第九节高凝状态和血栓前状态

    第五篇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抗血栓疗法

    第十九章抗血栓药物及其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第一节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因、发病机制和诊断

    第二节抗血栓一般治疗概述

    第四节脑血管疾病的抗血栓治疗

    第五节急性脑梗死溶栓疗法

    第二十章瓣膜病和房颤的抗血栓治疗

    第一节瓣膜病的抗血栓治疗

    第二节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抗血栓治疗

    第二十一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进展

    第一节溶栓治疗

    第二节神经保护剂

    第三节脑卒中与心脏的关系

    第四节脑卒中与偏头痛的关系

    第五节脑卒中与血压的关系

    第六节脑卒中与体温的关系

    第七节脑卒中的影像学进展

    第八节青年和妇女的脑卒中

    第九节脑卒中的流行病学进展

    第十节教育全民重视脑卒中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第二十二章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第一节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

    第二节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

    第三节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三级预防

    第二十三章脑静脉窦与静脉血栓形成

    第二十四章脑血管病的准介入治疗

    第六篇心血管疾病的抗血栓疗法

    第二十五章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溶栓疗法

    第二十六章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及进展

    第二十七章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再闭塞的机制及预防

    第二十八章急性肺栓塞的溶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