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家庭教育 > 家教方法 > 家教方法 图书编号:20935951
 
《说孩子爱听的,听孩子想说的--听的智慧与说的艺术》
作者:武鹏程 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9/1
ISBN:9787030285478 定价: 29.80元
        内容推荐

    本书是“儿童能力培养系列”丛书之一。本书通过生动的图文,结合生活中的真实场景,详细地向家长讲述了如何轻松、有效地与孩子交流,如何有效地批评孩子,如何化解与孩子的矛盾等亲子沟通中的具体问题,从而帮助家长与孩子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

    本书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易懂,形式新颖,实用性强,适合孩子家长、儿童教育工作者、儿童教育专家阅读。

    目录

    父母的“苦口婆心”,缘何成为孩子的“耳旁风”?

    孩子不昕话,父母没办法

    你说一句,他顶十句

    批评孩子为什么不管用?

    “我不!我不!我就不!”

    我想干啥就干啥!

    科学看待孩子的“不听话”行为

    孩子不听话的行为是其逆反心理的反映

    科学地、一分为二地看待孩子的不听话

    孩子过分不听话是心理不健康的一种表现

    不能对孩子的过分不听话听之任之

    给不听话的孩子找个用武之地

    不能让孩子过于听话

    孩子不昕话,父母要自我省察

    父母站在自己的角度想问题

    父母也做一回不听话的“孩子”

    从来不考虑孩子的感受

    对孩子期望过高

    任何问题都不与孩子商量

    对孩子过于溺爱

    教育孩子时没有明确的理由

    不尊重孩子的要求

    父母说话不算数

    眼中只有孩子的缺点

    不尊重孩子的隐私

    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会说的父母

    父母切忌和孩子这样说话

    对孩子过于唠叨

    用粗暴的态度对孩子说话

    对孩子进行羞辱和讽刺

    板着面孔和孩子说话

    给孩子贴标签

    责备,而不是赞扬孩子

    揭孩子的旧伤疤

    和别人对比

    看低孩子

    学会蹲下来和孩子讲话

    学会蹲下来和孩子讲话

    把孩子当大人来对待

    让孩子看着你的眼睛

    告诉孩子你支持他

    别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

    不要求孩子绝对服从

    父母对孩子说话应掌握的技巧

    与孩子交流时应当多听少说

    说话时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与孩子谈话的内容要具体

    用孩子易于接受的语言

    低声细语地和孩子沟通交流

    如何激励孩子的自信心?

    激励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赞美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激励孩子时说话要充满诚意

    用喝彩的方式激励孩子的兴趣

    只要今天比昨天强就应当表扬

    如何让孩子更有责任心?

    要为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负责

    孩子,不要轻易说放弃!

    关于这件事,你要有自己的想法。

    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去完成!

    聪明的孩子从不会为自己的过错找借口

    妈妈答应你的事情一定会做到的!

    如何让孩子自立自强?

    孩了,你来试试

    妈妈知道你不会破困难吓倒的

    妈妈想听听你的意见

    孩子,你可以想个别的方法呀!

    爸妈不在家,相信你能照顾好自己!

    孩子,你的想法很好,我们支持你!

    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自己解决这个问题1

    父母如何说服和劝导孩子?

    不要以强权的口吻让孩子服从

    最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说话

    说服孩子不妨用一点暗示

    艺术地运用说服教育的手段

    有效说服孩子的四个技巧

    如何有效地批评孩子?

    不要因孩子失败而批评孩子

    不要在别人面前批评孩子的缺点

    批评时不能伤害孩子的人格

    面对孩子的错误,建议比批评更有效

    鼓励比批评效果好得多

    怎样批评爱发脾气的孩子

    怎样批评爱说谎的孩子

    如何化解与孩子的矛盾?

    不要用过激的语言和孩子进行舌战

    解决与孩子的矛盾宜用“巧败”

    教会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

    允许孩子批评指正父母的错误

    如何向孩子表达歉意?

    道歉是为孩子树立人格榜样

    向孩子道歉时要真诚坦率

    不要随便向孩子道歉

    如何回答孩子的提问?

    面对孩子的提问首先要肯定和赞同

    千万不可限制孩子提出问题

    面对孩子的问题不能敷衍了事

    不要用“不知道”对待孩子的提问

    对孩子提的问题不予以完整的答案

    学会做“听话”的父母

    怎样听孩子说话

    经常倾听孩子的心声

    要让孩子自由表达思想

    听懂孩子的话,再说鼓励的话

    让孩子把话说完

    要听懂孩子的弦外之音

    读懂孩子的眼神

    冷静对待孩子的气话

    不要这样听孩子说话

    急于纠正孩子的出格想法

    耐心听完孩子的诉说

    轻易反驳孩子的意见

    总是追究孩子的错误

    冤枉孩子

    漠视孩子的成果

    嘲笑孩子

    回避孩子的问题

    缺乏耐心

    忙于手头的事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父母的“苦口婆心”,缘何成为孩子的“耳旁风”?

    孩子不昕话,父母没办法

    你说一句,他顶十句

    如果父母说一句,孩子能顶撞十句,这种情况所表现出的,不仅仅是这个孩子不听话,而且可以看出这个孩子不尊重父母,是个叛逆心理十足的孩子。

    这是不好的一面,如果冷静下来,从另外一个角度审视一下,就会有一些新发现,一个孩子,能够根据父母说的一句话,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大脑中进行高速思考,然后说出十句反驳的话,这难道不是一种进步吗?要知道几年前他可还是个连整句话都说不利索的娃娃啊,现在已经把语言用到了连珠炮的地步。虽然他把语言天赋用错了地方,但进步还是值得肯定的。

    家长面对孩子的连番顶撞时,千万不能发火,这对事情的解决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父母要做到“以柔克刚”。具体来说,就是耐心倾听孩子顶撞的话语,从中找出一些作为责任划分的依据,接着就明确责任,分析问题,父母错在哪里,孩子又错在哪里,每个人都要为自身的错误检讨。

    另外,父母还有义务教会孩子如何温和地与别人沟通交流,让孩子明白,即使觉得父母委屈了自己,也要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理。

    只有这样,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才会被他人了解,才有可能得到别人的支持。那些一味顶撞的鲁莽行为只能使别人对自己更加反感,所以,父母要教会孩子心理有意见时也要冷静陈述,而不是贸然顶撞。

    批评孩子为什么不管用?

    批评对孩子来说不管用,如果说孩子身上的缺点像是蔬菜上的蚜虫,父母的批评就是杀虫剂,可是很多父母都发现自己的孩子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大人该批评批评,孩子该犯错还是继续犯错。原因在哪里?主要是父母的批评方式出了问题,有些问题往往是父母最不留意的,也是最常出现的。

    1.只顾发泄情绪。很多父母看到孩子犯错就很生气,然后就开始劈头盖脸一顿臭骂,甚至大打出手,这样一来,父母的怒火肯定会发泄出去,心里也会舒坦很多,但是孩子的心里是什么感觉?孩子在面对父母狂风骤雨的批评时,脑子里并没有想着忏悔,而是想父母的批评什么时候能赶快结束。

    2.偏离主题。批评孩子是为了教育,不是政治斗争,不能上纲上线,有不少父母为了让孩子感受更深刻,就想方设法翻陈年旧账,举一反三:“你上回就怎样怎样!”“你在这个地方就这样想,在别的情况还不定怎么想呢!”

    3.口头禅。孩子都会把父母的批评视为唠叨,为什么?因为父母把批评频繁化了,父母应该设想一下——如果有一个人天天盯着自己看,一有错误就批评,那是什么滋味?

    4.过于急躁。成长到一定年龄之后,孩子都会具备自我反省的意识,有些错误其实不用父母批评,孩子自己就会自我反省。所以,有些错误父母不必急着立刻批评。

    “我不!我不!我就不!”

    大多父母会发现孩子从很小就尝试对抗自己的权威,经常对父母说不“不”,对于这些情况,父母应该科学、客观地看待。

    首先孩子说“不”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说“不”,是为了表达想法。受表达能力的限制,他们无法说出为什么说“不”,说“不”的动机是什么,只是要让父母知道自己是一个有自主想法的人,而不是父母手里的提线木偶。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先不要发火,而应该冷静控制自己的情绪,然后耐心温和地引导他把原因表达出来。这样孩子就不会只单纯地说“不”了。

    第二、孩子发现只要自己不停地说“不”,家长终究会向自己妥协。

    不停地说:“我不!我不!我就不!”这其实是一种撒娇行为,因为孩子们在大人那里曾经试过这一招,每次都以父母妥协而结束。所以,为了达到一定目的,孩子会经常说“不”。可以说,这个坏习惯是父母培养出来的。

    第三、习惯性地说“不”,也可以看成是为了说“不”,而说“不”。孩子喜欢整天被人关注的那种感觉,但有时候父母太忙,不太在意他,他就会选择通过这种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

    从某种程度上说,说“不”就意味着孩子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意愿,有了自我意识。

    我想干啥就干啥!

    如果说所有的孩子都有同一个梦想的话,这个梦想就是“我想干啥就干啥”。孩子们都渴望自由,盼着家人不再约束自己,这不让干,那不让做。

    当孩子感觉父母的要求与自己的意愿不相符的时候,就总想着自己亲自去探个究竟:“这是为什么呢?我能不能按照我的想法做一做?我一定要试一试!”正是这种心理活动过于强烈,孩子最终冲破了自我约束和父母的约束,做出一些父母不同意的举动。他们并不知道父母给出的命令式的建议其实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让父母不敢赋予孩子太多自由,因为父母坚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作为父母都不愿意看到孩子走自己曾经走过的弯路。

    可是孩子由于龄小,不太明白这一点,父母总是会说:“等你长大了,你就明白了,就会知道你现在是错的。”孩子能力有限,他不理解“长大”和“以后”这两个概念,一个孩子不大可能想得那么远。孩子只讲求眼前,他们只想着能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就可以了,因为急于在实践中求证自己的想法,所以多数孩子都会犯错,在大人那里就被看成是不听话。

    孩子是非常坦率、本真的,他们自己想做的事就要去做,不去考虑迂回、妥协、变通等方法。

    P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