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刊: 健康杂志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报刊选摘 理论书籍 资料
保健: 新闻 评论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四季 美容 两性 休闲 搜索
中医:·常识·教材·思考·中药·新药·医理·临床·针骨·民族·文化·著作·验方·图谱·食疗·药市·更多
  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家庭教育 > 育儿/早教 > 育儿百科 图书编号:20933385
图书分类
保健/心理健康
      男性
      女性
      中老年
      孕产妇
      运动健身
      饮食营养 食疗
      中医养生保健
      常见病预防和治疗
      健康百科
      性保健
      心理健康.心理学
医学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医药卫生教材
      医学类考试
      预防医学 卫生学
      老年病学
      精神病 心理病学
      肿瘤学
      药学
      影像医学
      放射学
      麻醉学
      急诊急救
      检验诊断
      特种医学 民族医学
      护理学
      中医学
      中西医结合
      图谱
      医学工具书
      专家医话
      影印版 原版
      医疗器械
      医院管理
      医学写作 医学信息检索
      其他
      超声医学
      核医学
家庭教育
      育儿/早教
      亲子/家教
      成功案例
      青春期教育
      素质教育
      心理辅导
      报考/留学
生活百科
      购物/置业/理财
      科普读物.人类故事
      家居装潢
      爱车一族
      实用法律
      生活常识
      家居与风水
      时尚/美妆
      其它各类
 
《童心密码—一个心理师的育儿手记》
作者:胡慎之 曾路 主编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8/1
ISBN:9787538165036 定价: 24.80元


        编辑推荐

    书稿完成后,打算请心理专家、畅销书作家武志红写一篇序。武先生看了书稿之后,很快就写了一篇序言,通过电子邮件发了给我。在邮件的最后,还特别加了一句:“这真是一本好书。”

    本来,武志红与本书的作者胡慎之是同一个圈子里的人,既然为对方的书写序,说些好话实属寻常,但如果只是说恭维话,那也完全没必要在序言之外,再特地给编辑加一句:“这真是一本好书。”

    可见,这本书必然是有什么东西可以足够打动人,连自己也写过多本心理书的武志红也为之动容的。如果说这本书与其他心理书的最大不同,我想这还不是它新颖的题材、深刻的见解、抑或是那平实而又活泼的文风,而是作者将自己作为一个心理师的冷静目光、与作为一个爸爸对孩子的深沉父爱的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毕竟作为父母,作为一个人,我们不能光有解剖的理智而没有感情,也不能只知道爱却不懂怎么去爱。如何真正地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用足够的理智与正确的方法去爱孩子,这是这本书带给每个父母的礼物。

    内容推荐

    一个心理师爸爸以他和妻子的育儿经历为蓝本,细致入微地讲述了孩子从0到3岁心理发育的过程,并就父母应如何满足孩子心理发育的需要提供了参考和建议。对孩子的行为,本书分别从一个普通妈妈和一个心理师爸爸的角度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前者活泼幽默的记叙与后者平实明白的解释相映成趣,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重新认识孩子的心。

    吮手指,是宝宝学习自我满足的开端?躲猫猫,可以让孩子练习控制恐惧?宝宝自言自语,是他在学习照顾自己?……原来,孩子每一个“无关紧要”又或者不被理解的行为,都有其重要的心理学意义。本书中,一个心理师爸爸以他和妻子的育儿经历为蓝本,对0-3岁孩子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读者能从本书中详细地了解到孩子心理成长的过程,以及父母应如何为孩子的心理大厦打下扎实的基础。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健康,却常常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很多家庭非常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却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建设。其实一个人的幸福与否,其心灵能否得到健康的成长往往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而一个人心理与人格的基础,在其3岁以内就基本形成了。本书正是以一个心理师爸爸及其妻子的育儿经历为线索,带你走进0到3岁孩子的内心世界。你将从书中得出对育儿的全新感悟,学会如何哺育一个孩子的心灵。

    作者简介

    胡慎之 广州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创办人、主任治疗师、精神分析师、婚姻家庭指导师、亲子关系和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从事心理咨询行业长达10余年,个体成功案例总咨询时间长达4000~5000小时,具有相当丰富的咨询实践经验。咨询个案涉及家庭、婚姻情感、青少年、危机干预,焦

    目录

    Part 1 襁褓中的豆子(第1个月) :心理自闭期,分不清自己和妈妈

    1.当我来到这个世界——分离,生命之初体验

    2.幸福的月子,安静的豆子——为宝宝建立最初的安全感

    3.香香的大乳房——母乳喂养,为了宝宝的心理健康

    4.抱?还是不抱?——生命初期,请做宝宝的完美照料者

    5.吃饱喝足养小猪——自闭期,非诚勿扰

    Part 2 抱在怀里的豆子(2~6月):心理共生期,需要“足够好”的妈妈

    1.好妈妈,坏妈妈——非好即坏,宝宝把世界分成两半看

    2.竖着抱——满足的不仅是好奇心

    3.激动,宝宝第一次对我笑——给宝宝一面光洁美好的镜子

    4.羡慕啊,豆爸会说火星语——我们用什么和宝宝交流

    5.不要叫我胖胖——爱,让评价走开

    6.用嘴巴看世界——宝宝正在口欲期

    7.超级郁闷,一周摔了两次——微创是宝宝的不幸,还是幸运?

    Part 3 坐着玩的宝宝(6~10月):心理分化开始了,知道妈妈是妈妈,宝宝是宝宝

    1.认生了—— 开始分化

    2.高兴时叫“ba”,郁闷时叫“ma~~”——宝宝需要稳定的照料

    3.断奶的日子——妈妈和宝宝都“失恋”了

    4.亲历智力评估——别用孩子来满足自恋

    5.走街街——我要和世界接触

    6.什么玩具也比不上妈妈陪我玩——宝宝最需要与妈妈玩

    7.弟弟or妹妹?——帮孩子建立正确的性别认同

    8.爬呀,小豆子——宝宝爬行的心理意义。

    9.宝宝哭了,怎么办——学会延迟满足

    Part 4 满地爬的宝宝(10月~15/16月): 心理分化进行中,开始学习自我满足

    1.回头望望,妈妈在——安全依赖是建立亲密关系的最初形式

    2.我要的,是你温暖的拥抱——爱的表达让宝宝更自信

    3.照镜子——发现自我,认识自我

    4.大花园里的例行早会——宝宝要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

    5.躲猫猫——你会陪宝宝玩游戏吗

    6.小豆子坐飞机——积累愉快的“第一次”体验

    7.豆爸,生日快乐——和谐的家,健康的爱

    Part 5 到处跑的豆子(16月~2岁半):心理分化矛盾期,幻想自己无所不能

    1.家有superman——保护宝宝的无所不能感

    2.对着干——控制与反控制的游戏。

    3.欠扁的小豆子——规则的建立

    4.自言自语的豆子——宝宝的内部对话

    5.玩具被抢之后——引导孩子维护自己的权利

    6.你我他——没有“我”很糟糕

    Part 6 要独立的小豆子(2岁半~3岁):开始有自我,心理走向独立

    1.就不睡觉——宝宝对付分离的小把戏

    2.谁动了我的枕头——陪伴孩子成长的过渡性客体

    3.不许打妈妈!——与孩子建立健康的三角关系

    4. 幼儿园焦虑——分离需要被接纳和理解。

    5.你的小.鸡鸡呢?——宝宝的性教育

    6.小鸡去世了——在照料中体会爱

    7.生命中的第一朵小红花——分享成功,培养自信

    媒体评论

    这是一个范本,一个细致入微地用客体关系理论解读父母与3岁前的孩子建立关系的范本。看起来,这本书是写给父母的,尤其是刚成为父母的或即将成为父母的,但它也适用于所有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我很喜欢这本书的行文风格,活泼生动,而且极具灵气,读起来毫不费力,但又绝不流

    书摘与插画  
  推存给朋友,获取积分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网站申明 访问帮助 站内搜索 联系我们 推荐给朋友 ©Copyright 2000-2017 百拇医药网 京ICP备050683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