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0~3岁儿童早期教育指南》 |
作者: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编 |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7/1 |
ISBN:9787303110322 |
定价: 25.00元 |
|
内容推荐
早期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点,是人类个体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近年来,脑科学、神经科学等研究的新进展更让我们认识到,0~3岁是人一生发展最为迅速和关键的时期。在0~3岁阶段,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对于儿童早期发展的意义格外重要。同时,对儿童来说,影响其发展的生态环境是多层次、多性质的,尽可能地将多元化的生态环境因素包容进来,是一种理想的选择。而家庭和社区作为直接影响婴幼儿的重要生态环境,理应被纳入早期教育的范畴。“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早期教育(服务)网络”正是在重视家庭、社区作用的趋势下,成为当今世界学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备受世界各国政府、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近年来,我国对0~3岁儿童保育和教育的管理已由卫生部门或福利部门主管,转变为由教育部门主管,从管理上理顺了关系。0~6岁学前儿童教育的一体化,使原本以散居家庭养育为主的0~3岁儿童教育模式转化为由全社会关注和参与的保育和教育相整合的教育模式,使0~3岁和3~6岁这两个年龄段之间产生了自然的衔接。同时,近些年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城镇化程度的加快,我国的社会结构和组织形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社区”的概念逐渐被强化。
目录
基础篇
第一章婴幼儿卫生保健
第一节婴幼儿分期与保健要点
一、新生儿期
二、婴儿期
三、幼儿期
第二节婴幼儿体格生长
一、体格生长的基本规律
二、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
三、影响体格生长的因素.
第三节婴幼儿各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一、消化系统
二、呼吸系统
三、循环系统
四、泌尿系统
五、皮肤
六、运动系统
七、神经系统
第二章婴幼儿营养
第一节0~6月龄婴儿喂养
一、纯母乳喂养
二、部分母乳喂养(或混合喂养)
三、人工喂养
四、营养状况评价
第二节6~12月龄婴儿喂养
一、奶类应是6~12月龄婴儿营养的主要来源
二、及时、合理添加辅食
三、逐渐让婴儿自己进食,培养良好的进食行为
四、婴儿辅食应单独制作,注意饮食卫生
五、营养状况评价
第三节1~3岁幼儿喂养指导
一、每天保证乳类食物量,逐步过渡到食物多样
二、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三、采用适宜的烹调方式
四、重视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
五、合理安排零食
六、每天足量饮水
七、确保饮食卫生,严格消毒餐具
八、营养状况评价-
第四节常见的营养性疾病
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三、营养不良
四、锌缺乏症营养不良……
实务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