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爱情心理学(最新版)》 |
作者:(美)罗伯特·J·斯腾伯格,(美)凯琳·斯腾伯格 编著,李朝旭 等译 |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2010/5/1 |
ISBN:9787510017711 |
定价: 39.00元 |
|
内容推荐
虽然每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各有不同,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就是人们都有可能恋爱和失恋。这本《爱情心理学》(最新版)试图解决爱情的本质以及如何通过实征方法研究爱情的问题。这本著作提出了诸如爱情是什么,爱情是怎么形成的,如何理解跨文化的爱情,以及什么导致爱情发生或什么损害爱情等问题。它向我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每种观点都是由爱情及相关领域的名家提出的。
作者简介
罗伯特·J·斯腾伯格(Robert J.Sternberg)是塔夫茨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与教育学教授,也是海德堡大学的心理学荣誉教授。斯腾伯格从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拥有11个荣誉博士头衔。他从事爱的研究已有25年。
目录
中文版序
前言
第一章引论
第一部分生物学说
第二章爱的动态进化观
第三章浪漫之爱关系中的行为系统:依恋、呵护与性
第四章爱情的进化
第五章爱情的内驱力:择偶的神经机制
第六章依恋和连结的生物行为模型
第二部分爱情类型
第七章浪漫之爱的风格
第八章探索“爱”的真谛
第九章爱情的二重理论
第十章爱即“共有应答性”的给予和接受
第三部分内隐理论
第十一章爱情研究的原型说
第四部分文化学说
第十二章爱情的进化与跨文化观点:性别、人格和当地生态对恋爱关系中情感投资的影响
第十三章激情之爱:跨文化与进化观点
第十四章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和爱情心理学
第十五章结论:各种爱情理论的本质及相互关系
参加撰写人员
译后记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部分生物学说
第二章爱的动态进化观
爱在决策偏差中的应用
从我们提供的视角来看,要想对所有类型的爱有更全面的理解,我们可以从贯穿不同领域的决策偏差中得到一些启发,这些决策偏差潜藏在强大的社会连结之中。表2-1列出了与我们关系亲密的人(或称我们爱的人)在日常交往中可能涉及的偏差。需要注意的是,社会决策中偏差的产生机制不一定是有意识的、“理性的”或复杂的,相反,决策偏差的产生往往以易感素质为基础,这些素质包括选择性地注意社会环境中的某些特征(与迅速注意到他人面部情绪的倾向类似),并对这些特征产生某种特殊的感受(例如,当看到一位彪形大汉怒气冲冲地向我们走来时,我们会感到害怕)。
表2-1列出的认知偏差中,尽管有一些没有得到验证,但大部分都有实验证据的支持。例如,在一项研究中,反馈给被试的信息是他们组在益智游戏中的成绩不错,并让他们分别评价自己和搭档对成功所承担的责任。当与陌生人一起做游戏时,人们出现典型的“自我服务偏差(self-serving bias)”,把成功大部分归因于自己。当与熟悉的人一起游戏时,人们出现“他人服务偏差(other-serving bias)”,把成功更多地归因于他人(Ackerman,Ledlow,&Kenrick,2003)。在其他研究中,被试分别和陌生人、朋友或家人一起玩各类资源困境游戏(如Ledlow&Linder,2003)。当被试得知自己在和家人而不是陌生人一起玩游戏时,他们表现得更加宽容合作。被试对待朋友虽然不如对待家人好,但要比对待陌生人好。结论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对家族进行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少得可怜(Daly,Salmon,&Wilson,1997)。不过,这种局面已经开始扭转(如Laham et al.,2005;Park&Schaller,2003)。……
书摘与插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