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医学 > 护理学 图书编号:20738442
 
《实用家庭医护百科》
作者:(日)山川达朗 编著,张秀慧,陈碧纯 译
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1
ISBN:9787811206920 定价: 88.00元
        内容推荐

    《实用家庭医护百科》是由42位教授、医生团队经严谨审核而成,因此就像一位令人信赖的“家庭医生”,适合每个家庭备置一本,以供随时翻阅参考。

    但是,如同每本医学书籍所一再强调的,本书旨在提供最新且常见的医学知识,协助读者更加了解自己或家人所出现的症状,并做适当的判断及处理,因此无法代替医生的专业诊断。一旦身体出现不适症状,有了初步了解后,仍应就医,让医生做详细的检查。

    目录

    中文版·推荐序

    中文版·总审定序I

    中文版·总审定序II

    日文版·总审定序

    如何使用本书

    人体的构造与功能

    骨骼

    肌肉

    血液循环

    淋巴系统

    内分泌系统

    神经

    头部

    内脏

    急救处置的顺序与重点

    基本急救处置

    失去意识者的急救方法

    意识清楚者的急救方法

    [事故种类]急救处置的顺序与重点

    受伤

    烧烫伤

    冻伤

    溺水

    中暑昏倒

    触电·雷击

    煤气中毒·缺氧晕倒

    误食毒品或药物

    喉咙有异物

    鼻子有异物

    眼睛有异物

    耳朵有异物

    动物咬伤

    昆虫刺伤

    食物中毒

    [症状种类]急救处餐的顺序与重点

    怀疑脑中风时

    怀疑心脏病发作时

    脑贫血

    发高烧

    剧烈头痛

    晕眩

    痉挛·抽筋

    严重心悸

    呼吸困难·气喘

    剧烈腹痛

    最新检查·治疗方法及介绍

    肠胃病

    胆结石

    痔·大肠疾病

    前列腺肥大症

    妇科疾病

    高脂血症

    肝脏病

    糖尿病

    心理疾病

    第1章症状与疾病

    第2章疾病的基本知识及治疗方法

    第3章文明病的知识与预防方法

    第4章饮食疗法的基本知识

    第5章怀孕·生产·育儿

    第6章选择家庭医生及用药知识

    第7章医院的检查及如何看检查结果

    第8章手术·输血·脏器移植的知识

    第9章康复与居家照护

    第10章老年人健康与居家照护

    第11章日常生活的健康守则

    第12章传统医学与汉方药知识

    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非常买用的冢庭保健知识全书,也是一本亘传医药卫生知识、进仃健康教育的医学科普教科书。相信它会对促进人民大众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发挥积极的、有益的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 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主任医生、教授王世雯教授 《实用家庭医护百科》是一本全面性及通俗易懂的医疗常识百科全书,文字简洁,资料正确,深入浅出。以最实用的医学常识及通俗的文字讲解千余种疾病的医疗常识。 ——香港家庭医学学院总监察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荣誉临床教授、香港仁安医院及国际医疗中心管理局主席阮中鎏教授 本书跳脱艰涩的医学专有名词,将医大众化,把各类的疾病症状与疾病本身作连接,一般大众只要以“症状”作为索引,就能对自身或家人的疾病有初步的认知,无论是日常保健还是就医诊治,都可以有所助益。 ——亚东纪念医院院长 台大医学院名誉教授朱树勋教授 当发现身体异常或罹患疾病时,如果参考本书,将会帮助大家比较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我相信,这本书对各位读者的健康维护会有莫大的帮助。 ——京滨综合医院院长 日本帝京大学医学部附属沟口医院外科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山川达郎教授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1章症状与疾病

    导读

    如果把医学看成一种艺术,那么这项艺术必须要医生与病友共同配合才能完成。医生担负诊断及治疗疾病的任务,而病友本身则必须对疾病的基本症状有所认知,才能在第一时间找对诊疗的医生。虽然有些地区已经建立起家庭医生的制度,但是缺乏真正对一般病友的医学常识教育工作。因此,我们的病友在疾病的处理上,有时缺少自我的认知,如果因此无法对基本的疾病症状有所了解,那么在就诊时,就无法完整地描述自己的病情,这对于临床医生而言,不啻为一大挑战。

    本书的内容编排中,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将疾病的症状与疾病本身作最直接的连接,如果您出现任何的身体不适,在以“症状”为指引的前提下,只要按图索骥,就可以对可能的疾病或相关的症状有更深入的认知。此时不但自己可以作出初步的判断,在寻求诊治的过程中,也可以向医生告知更多的信息,对于医生在疾病的诊断上,应有正面的帮助。

    目前在疾病治疗的技术上,其实都能达到国际水准,但是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医生同人似乎受限于看诊的时问与模式,通常非常依赖仪器的检查,在疾病症状上问诊的内容均受到“时间与绩效”的限制。站在医生的立场而言,我们确有需要检讨的地方;但站在病友的立场来说,如果您是病患,就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医疗环境。所以我们对于疾病的临床症状了解得越多,在描述疾病的用词及深入的程度上,会让诊治的医生更容易在短时间内掌握病情。……

    书摘与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