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医学 > 中医学 > 基础理论 图书编号:20733940
 
《中医文化对谈录》
作者:张大钊 编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1
ISBN:9787563343669 定价: 23.80元
        内容推荐

    作者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就是医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答案应该是很简单,就是要保障人类的健康,延年益寿。因此在这个大前提下,不论是什么医学,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的,就值得我们去学习,去研究;而真正决定是否有价值的,就在于这种医学是否确切对人类有着实在的作用(包括养生与疗效)。

    作者简介

    张大钊,广东南海人,青少年时期曾在港、澳、穗培正中学求学,1956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内科,1962年又于湖北中医学院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毕业,并获卫生部颁发奖状。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急性病、中医教学和临床工作,曾任暨南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和附属华侨医院院长

    目录

    第一章 中医与传统文化

    第一节 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从儒家王道思想谈中医 马立础

    第二节 过犹不及——谈中医与儒家的中庸之道 孙一德

    第三节 是玄学还是哲学?——阴阳五行学说 马立础

    第四节 通天下一气耳——谈中医与道家的气 曹美芳

    第五节 上兵伐谋——孙子兵法在中医的应用 马立础

    第二章 中医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天人相应——谈人与自然的关系 孙一德

    第二节 脏腑学说——中医对人体的整体观 马立础

    第三节 买西瓜的道理——从现象察看本质的外内法 陈笑燕

    第四节世间何处寻灵药,忽闻海外有仙方——谈中医的辨证论治 马立础

    第五节 奇妙的网络——经络学说 梁慧珠

    第六节 中药西用?——谈中药的性味 马立础

    第七节 不药而愈——中医的养生之道 孙一德

    第三章 中医的诊治方法

    第一节 八纲辨证——中医断症的法则 孙一德

    第二节 中医诊治法之“望诊” 马立础

    第三节 中医诊治法之“闻诊” 陈笑燕

    第四节 中医诊治法之“问诊” 陈笑燕

    第五节 中医诊治法之“切诊” 陈笑燕

    第六节 量体裁衣——中医诊治的理、法、方、药 马立础

    第七节 病机十九条——中医诊治的金科玉律 梁慧珠

    第八节 贵精不贵多——针灸的妙用 梁慧珠

    第九节 急惊风偏遇慢郎中?——中医如何治疗急性病 马立础

    第四章 中西医异同与结合治疗

    第一节 异曲同工——中西医诊治法的异同 陈笑燕

    第二节 此“因”彼“因”——中西医对病因看法的区别 陈笑燕

    第三节 名同实异——中西医对人体器官看法的差异 陈笑燕

    第四节 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个案之一 陈鸿伟

    第五节 硬皮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个案之二 陈鸿伟

    第六节 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个案之三 陈鸿伟

    第七节 医学大同——中西医结合的探索 陈鸿伟

    第八节 为何一个家庭医生(西医)学中医?——谈理想的医疗服务 陈鸿伟

    第五章 中医的现代化

    第一节 中医现代化——21世纪中医如何定位 马立础

    第二节 专家系统——中医治疗与控制论 梁慧珠

    外篇张大钊医学论文选

    第一章从脏腑学说来看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 许自诚、张大钊、李瑞臣

    第二章东西方思维的结合——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高科技 张大钊、毛树松

    第三章 中西医学之异同——略论中西医结合的几个层次 张大钊

    第四章 控制论在中医学上的应用 张大钊

    媒体评论

    我们用单纯中医的方法来治疗各种急性病,用科研的设计和观察方法来评价中医治疗各种慢性病。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证明,我们中华民族祖先创造出来的中国传统医学,是的的确确能为保障人类的健康作出贡献的。当然,这里面还存在着很多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但我们深信,只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中医与传统文化

    第一节 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从儒家王道思想谈中医 马立础

    学生:老师,最近报上刊登了对中医所收取的注册费及考试费,都要比西医高。有业界认为不够公平,因为中医收取的诊金比较便宜,如果政府按照这个收费收取的话,可能要使中医将部分费用转嫁给消费者。

    老师:对这个问题要分两个层次来看。首先,香港开埠百多年来,对中医药一直未有一个肯定的评价。回归后,根据基本法第138条,承认中西医药有同等合法的地位,所以我们应该对中医药的合法化作一个肯定的评价。但中医行医也是一个商业行为,所以要接受市场规律的制约,治病收取合理报酬是应该的,至于何谓“合理”就要靠该医生的行医宗旨及道德操守了。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嘛!

    学生:如何才可以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呢?

    老师:首先,我想问你,你为什么要学习中医呢?

    学生:当初学习的时候,并无一个明确的目标,只不过希望可以治疗自己及家人的疾病,后来发现中医的学术博大精深,越学越有兴趣,所以就继续深入学习了。

    老师:你有想过以中医作为发财工具吗?

    学生:没有,因为我觉得行医是很难发财的。而且当我为病人治病处方时。如果以钱来衡量的话,便很难正确地辨证论治,从而发生偏差,甚者会影响治疗效果。

    老师:你的想法很对。宋朝丞相范仲淹曾经说过“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作为一个良医,应该以良相作为典范学习。良相是治国的,要有一套治理国家的政策和本领,良医则是治人的,也要有一套治病救人的医术。

    学生;是否有高明的医术就足够了呢?

    老师:当然不止。但作为对良相和良医的做人要求,即所谓立身处世之本,那应该是一致的。

    学生:老师,你说的道理很接近儒家的思想啊!

    老师:对!正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对中国医学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

    学生:如何深远呢?

    老师:我简单地说吧!儒家思想对中国医学包括医德和医术两方面的影响。在医德方面,中医学极重视医生的道德操守。远在秦汉《内经》(又称《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文献著作,相传为黄帝所著,实乃假托其名。现在流传的有《内经·素问》及《内经·灵枢》两篇。它是古人在长期医学实践中,对人体生理活动、病理现象,以及诊断、治疗等规律的客观认识,并结合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情况,对这些规律作了比较系统全面的阐述。……

    书摘与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