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医学 > 临床医学 > 内科学 图书编号:20688056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销500)》
作者:杨新春 等主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9/1
ISBN:9787117119917 定价: 50.00元
        内容推荐

    急性冠脉综合征为冠心病急症,涵盖了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猝死等一系列冠心病。近年来该领域的临床研究已成为热点,进展快,治疗方法也日新月异。本书作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本书中,作者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作了详细的介绍。本书适合于心血管内科以及相关专业的医生学习使用。

    目录

    第一篇 流行病学

    第二篇 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血管生物学

    第一节 血管内皮功能

    第二节 动脉粥样硬化

    第三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不同临床类型的病理学变化

    第三章 炎症

    第四章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与斑块破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

    第三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

    第四节 CD40-CD40L与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

    第五节 植物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第六节 细胞凋亡与易损斑块形成

    第七节 斑块破裂

    第五章 血栓形成

    第六章 心肌缺血坏死与再灌注损伤

    第七章 遗传学基础

    第三篇 临床表现及分型

    第一章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分型

    第一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传统分型

    第二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冠心病传统分型的关系

    第二章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第一节 心肌缺血性胸痛的特点与鉴别

    第二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体征

    第四篇 诊断及危险分层

    第一章 诊断方法

    第一节 病史和体格检查

    第二节 心电图

    第三节 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

    第四节 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检查

    第五节 其他影像学检查

    第六节 Swan-Ganz漂浮导管和血流动力学监测

    第二章 诊断标准

    第一节 基于指南要求的ACS诊断

    第二节 心肌梗死的新定义

    第三章 危险分层

    第一节 危险分层的意义

    第二节 非ST段抬高ACS的危险分层

    第三节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危险分层

    第五篇 治疗及处理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处理的一般原则

    第二节 抗缺血治疗

    第三节 抗凝治疗

    第四节 抗血小板治疗

    第五节 他汀类药物治疗

    第六节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第七节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第二章 不稳定型心绞痛

    第一节 一般治疗与处理

    第二节 心绞痛发作时的处理

    第三节 保守治疗策略与措施

    第四节 冠状动脉造影的指征与PCI

    第三章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第一节 一般治疗与处理

    第二节 NSTEMI保守治疗策略与措施

    第三节 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指征和策略

    第四章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第一节 一般治疗与处理

    第二节 药物治疗

    第三节 溶栓治疗

    第四节 介入治疗

    第五章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源性休克的处理

    第六章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的处理

    第七章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机械性并发症及处理

    第八章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第一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外科策略

    第二节 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第六篇 特殊人群

    第一章 女性

    第二章 老年人

    第三章 肾功能不全患者

    第一节 慢性肾功能不全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

    第二节 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处理

    第三节 造影剂相关性肾病

    第四节 透析患者的相关治疗

    第四章 糖尿病患者

    第五章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患者

    第七篇 心脏康复策略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二篇 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

    第一章 总论

    对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认识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公元前3世纪,对古埃及木乃伊的病理发现是较早的有证据的病理认识。但将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联系起来却经历了复杂曲折的过程。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缓慢进展与冠心病临床表现的急性变化不相吻合。直到1786年,Edward Jenne,提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但这很难解释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机制。尽管早在1912年,James Herrick就已经提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阻塞性血栓的形成,但急性心肌梗死与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的因果关系却一直存在争论。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成功使这一争论画上了句号,不再有人认为血栓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结果。20世纪是对冠心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和病理认识飞速发展的世纪,21世纪的到来,也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认识步人新纪元。临床实践中将冠心病分为慢性稳定型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体现了对冠心病临床和病理生理机制认识的里程碑式的飞跃。现在已经明确,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础,其进展是缓慢的,冠心病的临床进展也是缓慢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发生了血栓形成是冠心病患者病情急剧变化的基础,这一系列的临床表现被称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但有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一直进展缓慢,甚至到了很严重的程度,都没有急性血栓形成,也没有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而另一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在不很严重、甚至很轻微的情况下却发生了血栓形成,导致了临床上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要探讨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

    直到目前为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尽管目前对这一领域的研究颇多,但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尚缺乏整体性和条理性。研究结果繁杂,许多研究虽细致人微,但也有相互冲突或不能解释之处,在有些方面的研究尚存在盲区,故目前尚不宜将这些研究结果归纳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理生理机制的系统理论。下面将根据笔者对这些研究结果的认识,简要阐述这些学说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理生理机制中的相互关系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