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医学 > 临床医学 > 内科学 图书编号:20664125
 
《肛肠病吸注套扎疗法》
作者:李洪相,黄明达 主编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7/1
ISBN:9787509127315 定价: 45.00元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肛门直肠疾病的专业参考书,以肛肠专科基础为主体,以临床实用为特点,全书共13章,前5章为总论,介绍了吸注套扎疗法的发展与演变和解剖生理及有关肛肠专科的基础知识:后7章则分门别类地介绍了肛门直肠疾病的病因、病理及诊断治疗新技术,对其中的痔等多发病的各种学说和国内治疗进展做了全面的叙述,并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特点。本书对肛门直肠解剖及其他相关部分配以插图,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拯,可供肛肠专科工作者和外科医生参考,也可作为医学院校学员的参考书。

    附光盘内容为肛肠病吸注套扎技术。

    作者简介

    李洪湘,1951年出生,河南商丘人。1969年入伍,大专学历,上校军医。现任济南戎翔医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研究员,济南戎翔医疗专科门诊部主任,济南医疗科技培训学校校长,山东省肛肠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从事肛肠专业工作30余年。在肛肠疾病和扁桃体炎等疾病的

    目录

    第1章吸引套扎疗法的产生、发展与展望吸注套扎疗法的产生、发展与展望

    第一节吸注套扎疗法的产生与演变

    一、注射疗法与胶圈套扎疗法的沿革

    二、吸注套扎疗法的产生

    第二节吸注套扎疗法的作用机制

    一、吸注法作用机制

    二、吸注套扎法作用机制

    三、套扎注射法作用机制

    第三节吸注套扎疗法的前景展望

    一、有显著的技术优势

    二、有可靠的组织支持和培训经验

    三、有广阔的医疗空间和大量的医疗人群

    第2章吸注套扎疗法的应用解剖

    第一节肛门

    第二节肛管

    一、形态与毗邻

    二、齿状线

    第三节肛门直肠部肌肉

    一、肛门内括约肌

    二、肛门外括约肌

    三、肛提肌

    四、耻骨直肠肌

    五、联合纵肌

    六、肛管直肠环及临床意义

    第四节痔组织的解剖生理学基础

    一、痔组织的部位

    二、痔区组织的上皮

    三、痔区组织的血管分布特性

    四、痔组织的支持结构

    五、痔组织的粪便自制功能

    第五节直肠

    一、直肠的形态与区分

    二、直肠与腹膜的关系

    三、直肠的毗邻

    第3章肛门直肠病的检查方法与病历书写格式

    第一节肛门直肠病的检查方法

    一、全身检查

    二、检查体位

    三、局部检查方法

    第二节肛门直肠病的病历书写格式

    一、图示法

    二、肛肠科门诊病历书写格式

    第4章 无痛疗法在肛肠科的应用

    第一节解剖与疼痛的关系

    第二节手术操作与疼痛的关系

    第三节麻醉与疼痛的关系

    一、肛门直肠麻醉

    二、肛管麻醉法

    三、腰俞麻醉(骶裂孔麻醉)

    四、骶管麻醉……

    第5章吸注套扎疗法的术前准备与术后处理

    第6章吸注套扎治好庤

    第7章直肠脱垂

    第8章直肠息肉

    第9章直肠前突

    第10章肛裂

    第11章肛门乳前瘤

    第12章专科器械

    第13章肛肠科常用中药及方剂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1章吸注窖扎疗法的产生、发展与展望

    吸注套扎术是祖国传统医学最为珍贵部分和现代医学临床智慧结合的结晶,是一门新兴的具有系统理论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临床治疗新技术。了解吸注套扎疗法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于更好地继承前人经验,促进医学科学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吸注套扎疗法的产生与演变

    吸注套扎术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医学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集注射和套扎于一体的新的治疗技术。它源于注射法和套扎法,又优于单纯注射法和套扎法。是目前治疗局部疾病最理想的,患者又乐于接受的临床治疗新技术。

    一、注射疗法与胶圈套扎疗法的沿革

    (一)注射疗法

    注射疗法是由法国人Pravasc.G于1853年发明的。1869年爱尔兰人Morgan首先用于痔核的局部注射。他堪称为应用注射技术治疗痔疮的第一人。注射疗法在西方国家沿用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注射疗法的初期,只有少数医生使用,他们所用的注射剂是过硫酸铁。但这一成功实践当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相反,却遭到了蔑视甚至反对。由于这一疗法当时大多被一些庸医所掌握,加之采用强腐蚀剂所产生的不良后果而遭到否定。1899年,美国芝加哥Andrew从一些江湖医生那里发现了这一疗法。经他实践后认为:如果降低药物浓度,减少注射剂量,改进注射方法,则本狞法是很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