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彩色图谱》 |
作者:余英豪,郑智勇 主编 |
出版社:福建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12/1 |
ISBN:9787533532901 |
定价: 218.00元 |
|
内容推荐
随着我国肾脏疾病的诊断水平从以临床诊断为主进入到以病理分型为主,迫切要求国内肾活检病理诊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目前国内已有数百家医院开展了肾穿刺活检工作,为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随着肾穿刺活检资料的不断累积及各种检查设备、手段等的不断完善,极大地丰富了临床病理医师的肾脏疾病知识,提高了肾脏疾病的诊治水平,也使肾脏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组织分型、病理演变过程以及临床与病理联系等方面的研究更加深入。目前,肾穿刺活检已成为肾脏疾病诊断治疗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辅助检查项目。
由于肾活检病理检查强调光镜、免疫病理和电子显微镜的综合应用,在诊断中涉及一系列的技术步骤及过程,正是这种特殊性与复杂性,与其他病理检查项目比较,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及诊断滞后于临床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对我国肾脏病学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病理科从1987年起开展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业务,随后发明了肾穿刺活检光镜及电镜病理标本邮寄盒,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993年起在国内推广肾穿刺活检光镜及电镜病理标本远程邮寄病理检验,业务范围涉及国内20多个省份200多家医院,有力地推动了这些医院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工作的开展。至2008年上半年,科室累积肾穿刺病理标本检查例数逾3万例,现每年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数近5000例,积累了丰富的病理资料和诊断经验。为开展肾穿刺活检远程邮寄病理标本检验工作,我们将免疫组化方法引入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替代免疫荧光检查,为进一步在国内更大范围内推广肾穿病理检查探索了一条新路。
本书内容从国内实际情况出发,不求全,但求实用。本书有两大主要特色,一是精选肾穿刺活检标本光镜、免疫病理及电镜照片700幅,均为科室20多年来工作的积累;二是免疫病理照片全部采自免疫组化染色片,并与其他染色片图像对照,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光镜病理与免疫病理之间的关系。本书对拟开展或已开展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的单位,尤其是那些希望把免疫组化染色用于肾穿病理检查的单位,将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作者简介
余英豪,医学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病理科/南京军区病理诊断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病理工作者委员会常委,全军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体视学会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肾脏病学会会员,福建省医学会理事,福建
目录
第一章 肾脏解剖学和组织学
第一节肾脏的解剖
第二节 肾脏的组织结构
一、肾单位
二、球旁复合体
三、肾问质
四、肾盏、肾盂
五、肾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第二章 肾脏疾病的基本病变
第一节肾小球基本病变
一、肾小球体积变化
二、肾小球成分变化
三、肾小球系膜性状改变
四、肾小球基膜病变
五、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病变
六、肾小球血管襻病变
七、肾小囊病变
八、肾球旁器病变
第二节肾小管—间质的基本病变
一、肾小管常见的基本病变
二、管型
三、肾间质常见的基本病变
第三节 肾血管常见基本病变
一、玻璃样变性
二、血管内膜病变
三、中膜增厚
四、纤维素样坏死
五、血栓形成
第三章 肾小球疾病病理学分类及其应用
第一节 肾小球疾病分类(WHO1995年)
第二节肾小球疾病临床与病理的关系
第四章肾穿刺活检技术
一、适应证
二、禁忌证
三、肾穿刺活检方法
第五章 肾活检病理标本制作技术
第一节肾活检组织光镜标本制片技术
一、组织蜡块切片制作
二、常规染色
第二节 肾活检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
一、步骤
二、主要自备试剂配制
三、注意事项
四、染色结果
五、皮肤组织免疫组化染色
六、肾穿组织双标免疫组化染色
第三节 肾活检组织电镜制片技术
一、组织固定
二、组织包埋了
三、组织切片
四、切片染色
五、主要试剂配置
第六章 肾活检免疫病理
第一节 肾活检病理诊断中常用的免疫组化标记物
一、免疫球蛋白类
二、补体类
三、其他蛋白类
第二节 肾活检免疫组化的观察与评价
一、肾小球内免疫沉积物的分布形式
……
第七章 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的规范化
第八章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第九章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第十章 血管疾病时的肾脏病变
第十一章 代谢疾病时的肾脏病变
第十二章 遗传性肾病
第十三章 妊娠性肾病
第十四章 移植肾病变
第十五章 肾小管-间质疾病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肾脏解剖学和组织学
肾脏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泌尿,并维持机体水与电解质的平衡,以保持内环境的
第一节肾脏的解剖
肾脏在胚胎学上起源于问介中胚层,为腹膜外实质性器官,位于腹腔的后上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左肾一般位于第11胸椎体下缘至第2~3腰椎椎间盘平面之间,右肾位于第12胸椎体上缘至第3腰椎体上缘之间,右肾比左肾低1~2cm。肾脏呈蚕豆形,长10~12cm,宽5~6cm,厚3—4cm。左肾较右肾稍长、稍窄、稍厚,左肾重于右肾。
肾有内外两缘,前后两面,上下两端。外侧缘较窄薄并向外凸隆;前面较凸,朝向腹外侧;后面较平,贴近腹后壁;上、下端均钝圆,但上端宽而薄,下端窄而厚。内侧缘中部凹陷,称为肾门(renalhilum),有血管、淋巴管、神经及肾盂末端出入,这些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形成肾蒂(renal stalk)。由于下腔静脉靠近右肾,因此右肾蒂较左肾蒂短。肾蒂内诸结构的排列关系,从前向后依次为肾静脉、肾动脉及肾盂末端,从上至下依次为肾动脉、肾静脉及肾盂末端。肾门向内续成一个较大的腔,称肾窦。肾窦周边为肾实质,内含肾血管分支、肾小盏、肾盏及脂肪组织。
肾实质的外面有三层被膜包绕,由内向外依次为纤维囊、脂肪囊和肾筋膜。纤维囊为肾的固有膜,由致密结缔组织及少量弹力纤维构成,薄而坚韧。纤维囊外面包有囊状的脂肪层,即脂肪囊。脂肪囊包绕肾、肾上腺并充填于肾窦内容物的间隙内,起到弹性保护作用。最外面为肾筋膜,包于肾及肾上腺周围,并以结缔组织小梁及隔障穿过脂肪囊与纤维囊相连,为固定肾的主要结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