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医学 > 临床医学 > 内科学 图书编号:20630622
 
《临床糖尿病学(第2版)》
作者:叶山东 主编
出版社: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7/1
ISBN:9787533733360 定价: 58.00元
        内容推荐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我国近20年来的糖尿病患病率(包括成年人和老年人)均有增高,而老年人患病率增高更为明显。1978年全国抽样调查30多万人群中糖尿病总患病率为0.67%,而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4。3%,约为总患病率的6倍。1994-1995年全国又进行了一次20多万人的调查,25-64岁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2.5%,而55-64岁组则为7.1%。美国的情况则更甚,20-70岁白种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6.1%,其中60岁以上人群高达10%.在美国,糖尿病死亡率仅次于癌症、冠心病和高血压而居第4位.21世纪初,我国随着社会的人口老龄化(>60周岁者将达10.18%)、平均寿命的延长、饮食条件的改善、体力活动的减少和诊断率的提高等,糖尿病患者人数必然会增长更多。

    本书就糖尿病病因、诊断和分型、糖尿病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与高血压、糖尿病与低血糖、糖尿病与妊娠、糖尿病与心理障碍、糖尿病与感染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对于临床医师,尤其是从事糖尿病临床工作的医师,医学本科生和研究生能有所启迪,同时对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教育亦有一些裨益。

    作者简介

    叶山东,1987年皖南医学院本科毕业,1995年获上海医科大学内分泌代谢病专业医学博士学位,现为安徽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从事内科、内分泌代谢病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0余年,尤其对糖尿病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和认识。发表与糖尿病有关的论文、综

    目录

    第一章 糖尿病基础知识

    第一节 血糖的调节

    第二节 胰岛素及其作用机制

    第二章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一节 糖尿病流行特点

    第二节 糖尿病的筛查

    第三节 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常用的统计指标

    第三章 糖尿病的预防

    第一节 一级预防

    第二节 二级预防

    第三节 三级预防

    第四节 糖尿病社区防治模式的建立

    第四章 糖尿病的分型

    第一节 先前糖尿病分型

    第二节 新的糖尿病分型

    第三节 糖尿病新分型的特点

    第五章 糖尿病的病因学

    第一节 1型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第二节 2型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第六章 糖尿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第一节 糖尿病的症状

    第二节 血糖测定与糖尿病的诊断

    第三节 糖尿病的鉴别诊断

    第七章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

    第一节 葡萄糖耐量试验

    第二节 尿液检查

    第三节 糖基化蛋白测定

    第四节 胰岛B细胞功能的评价

    第五节 胰岛素抵抗的评价

    第六节 胰岛自身抗体的检测

    第八章 糖尿病的降血糖治疗

    第一节 糖尿病教育

    第二节 糖尿病饮食治疗

    第三节 糖尿病的运动疗法

    第四节 口服抗糖尿病药物

    第五节 胰岛素

    第六节 胰岛移植

    第七节 胰岛素转基因治疗

    第八节 中医中药

    第九节 常用抗糖尿病药物的联合治疗

    第十节 生病期间的糖尿病管理

    第十一节 HbAlc与2型糖尿病的治疗策略

    第十二节 糖尿病强化血糖达标的十条建议

    第十三节 糖尿病监测

    第四节 糖尿病全面控制标准

    第九章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第一节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诱因

    第二节 病理生理

    第三节 临床表现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

    第五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

    第六节 治疗

    第七节 预防

    第十章 糖尿病高渗非酮症昏迷

    第一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第二节 临床表现

    第三节 实验室检查

    第四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

    第五节 治疗

    第六节 预防

    第十一章 乳酸酸中毒

    第一节 乳酸代谢

    笫二节病因和发病机制

    笫三节实验室检查

    第四节 临床表现

    第五节 治疗

    第六节 预防

    第十二章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机制

    第一节 高血糖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第二节 氧化应激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第三节 遗传易感性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第十三章 糖尿病心脏病

    第一节 流行病学

    第二节 糖尿病心脏病病理

    第三节 糖尿病心脏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第四节 糖尿病心脏病的发生机制

    第五节 糖尿病心脏病的诊断

    第六节 糖尿病心脏病的防治

    第十四章 糖尿病和高血压

    第一节 流行病学

    第二节 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生机制

    第三节 高血压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影响

    第四节 糖尿病高血压的诊断和分类

    第五节 糖尿病高血压的防治

    第十五章 糖尿病肾病

    第十六章 糖尿病眼病

    第十七章 糖尿病神经病变

    第十八章 糖尿病和脑血管病变

    第十九章 糖尿病足

    第二十章 糖尿病和皮肤病变

    第二十一章 糖尿病和妊娠

    第二十二章 糖尿病围手术期的处理

    第二十三章 糖尿病和感染

    第二十四章 糖尿病和低血糖

    第二十五章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变化和对策

    第二十六章 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征

    第二十七章 糖尿病控制和前瞻性研究

    附录

    参考文献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三章糖尿病的预防

    鉴于糖尿病的危害日趋严重,世界卫生组织(WHO)已作出决议,要求各国政府和卫生部门将糖尿病的预防纳入规划。1994年第15届国际糖尿病大会提出“预防糖尿病——21世纪卫生保健的主题”的口号。糖尿病的综合防治包括一级、二级、三级防治及糖尿病防治网络的建立。一级预防:预防糖尿病的发生,针对一般人群加强糖尿病教育;针对重点人群加强糖尿病的筛查和教育;针对高危人群(IGR),加强糖尿病的教育和干预(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干预)。二级预防: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措施: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全面代谢控制是关键。三级预防:预防致残和致死。措施:早期强化治疗,全面达标。

    第一节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指针对整个人群、重点人群(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妊娠糖尿病妇女等)和糖尿病高危人群(糖调节紊乱人群:伴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低减)进行的,其目的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主要指通过改变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或药物等,防止或降低糖尿病发生的一切活动。如适当限制能量摄入,避免肥胖,促进体重正常和鼓励进行较多的体力活动等。该项预防措施的实施一般需要国家、政府及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将其作为一项国策,发动广大医务保健人员和利用大众媒介广泛彻底地进行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有关糖尿病的基础知识,了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