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医学 > 肿瘤学 图书编号:20600765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作者:黄文林 主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5/1
ISBN:9787117113328 定价: 74.00元
        内容推荐

    肿瘤靶向治疗是20世纪肿瘤分子生物学的标靶干预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并大大促进了肿瘤靶向药物的临床研发,同时,该技术不断渗透到其他领域,使之得到发展,并发展了与其相关的科学领域及产业。如何从传统的细胞毒抗肿瘤药物发展到肿瘤特异性抗原及关键分子靶标的结合和干预,为肿瘤治疗及肿瘤标志物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思路。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包括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化学物质,从理论的建立到首个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经历了近30年的研究历程,并逐渐成为使广大肿瘤患者收益的分子靶向药物。

    肿瘤分子靶向顾名思义指治疗药物到达肿瘤发生的重要分子靶点,通过与受体或者调节分子结合,下调这些受体的表达或下游基因的活化,达到程序化逆转肿瘤细胞分化的能力,或者间接靶向肿瘤新生血管,使肿瘤细胞缺血而产生凋亡、坏死。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靶位种类繁多,随着肿瘤遗传学及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发展,使越来越多的潜在肿瘤发病机制及病理分子基础被揭示出来。针对这些关键分子靶点,通过生物信息学及计算机模拟,研究人员可设计与肿瘤标靶分子具有高亲和力的化学分子,并发展成肿瘤靶向药物。

    本书共三篇,第一篇包括肿瘤细胞分化、分子病理,细胞周期、信号传导等章节以使读者了解肿瘤的基本特征;第二篇从肿瘤干细胞、血管生成及单克隆抗体等进一步引申肿瘤靶向治疗的相关领域;第三篇重点介绍了目前已经用于临床的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实例。从理论到应用较系统地介绍了肿瘤靶向治疗药物的历史及现状,供广大肿瘤专业研究人员、临床医师、药物研发科技人员及相关专业的学生阅读。

    目录

    总论

    第一篇 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

    第一章 肿瘤信号转导

    第一节 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途径

    第二节 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信号途径

    第二章 细胞周期异常与肿瘤发生

    第一节 细胞周期与肿瘤起源学说

    第二节 细胞分裂与基因组稳定性

    第三节 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与肿瘤发生

    第四节 细胞周期监控机制的破坏与基因组紊乱

    第五节 针对细胞周期调控的肿瘤靶向治疗

    第三章 肿瘤转移

    第一节 肿瘤浸润及转移学说

    第二节 肿瘤转移的过程

    第三节 肿瘤转移的微环境

    第四节 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

    第五节 靶向治疗

    第四章 肿瘤血管生成

    第一节 肿瘤的血管生成

    第二节 血管生成因子

    第三节 血管生成抑制因子

    第四节 原癌基因及抑癌基因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第五节 周细胞与肿瘤血管生成

    第六节 针对肿瘤血管的靶向治疗

    第五章 肿瘤干细胞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性状及分离鉴定

    第三节 干细胞与恶性肿瘤发病的新假说

    第四节 肿瘤干细胞与恶性肿瘤发病机制的研究

    第五节 肿瘤干细胞与肿瘤耐药性

    第六节 肿瘤干细胞的靶向治疗

    第六章 肿瘤微环境

    第一节 肿瘤细胞的特性及其调控机制

    第二节 肿瘤间质

    第三节 肿瘤微环境对血管的影响

    第四节 肿瘤微环境对肿瘤免疫的影响

    第五节 针对肿瘤微环境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第七章 肿瘤分子病理

    第一节 肿瘤分子病理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节 肿瘤的分子病理

    第三节 分子病理检测方法

    第八章 肿瘤标志物与靶向治疗

    第一节 肿瘤标志物概念

    第二节 肿瘤标志物分类

    第三节 常见肿瘤标志物

    第四节 肿瘤标志物与靶向治疗

    第二篇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手段

    第九章 基于细胞分化的肿瘤靶向治疗

    第一节 细胞分化的基本特征和机制

    第二节 细胞分化异常与肿瘤

    第三节 肿瘤诱导分化治疗

    第十章 肿瘤靶向性抗体

    第一节 人源化抗体及全人源抗体

    第二节 肿瘤抗原

    第三节 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单抗

    第四节 针对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抗体

    第五节 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抗体

    第十一章 免疫毒性的肿瘤靶向治疗

    第一节 靶向性细胞毒治疗途径

    第二节 抗体与毒素耦联一一化学耦联抗体与纯化

    第三节 Shiga样毒素抗肿瘤

    第四节 TK基因细胞毒抗肿瘤

    第十二章 肿瘤免疫学基础

    第一节 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第二节 免疫调节机制

    第三节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

    第四节 肿瘤免疫学理论的发展

    第五节 化学治疗对肿瘤免疫的影响

    第六节 肿瘤免疫治疗

    第十三章 肿瘤的细胞免疫靶向治疗

    第一节 T细胞的靶向抗肿瘤治疗

    第二节 自然杀伤细胞的靶向抗肿瘤治疗

    第三节 树突状细胞的靶向抗肿瘤治疗

    第十四章 RNAi肿瘤治疗

    第一节 RNAi的分子机制和方法

    第二节 RNAi在肿瘤基因功能研究和靶标确认中的应用

    第三节 RNAi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第四节 RNAi肿瘤治疗研究中的最大挑战

    第三篇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及临床应用

    第十五章 抗肿瘤小分子靶向药物

    第十六章 抗癌药物纳米粒的肿瘤治疗

    第十七章 生物治疗在实体瘤的临床应用

    第十八章 白血病的分子靶向治疗

    第十九章 靶向药物治疗实例分析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篇 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

    第一章 肿瘤信号转导

    细胞信号转导指细胞通过胞膜或胞内受体感受信息分子的刺激,经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转换,从而影响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过程。肿瘤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作用,多基因参与,经过多个阶段才最终形成的、极其复杂的生物学现象。而肿瘤信号转导途径正是人们理解癌变机制的钥匙。

    第一节 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途径

    蛋白酪氨酸激酶与肿瘤关系非常密切,它具有广泛的功能,能够调节正常细胞的许多行为。目前认为人类基因组中1%基因编码蛋白激酶,大约有90多个酪氨酸激酶。酪氨酸激酶是一个大家族,按其结构分为:受体酪氨酸激酶和非受体酪氨酸激酶。

    一、酪氨酸激酶受体

    (一)酪氨酸激酶受体的基本结构

    受体酪氨酸激酶由4个主要部分组成。位于细胞外侧的是它的识别和配基结合部位,由此接受外部信息。与之相连的是一段跨膜结构,其氨基酸在脂质双分子层中成螺旋状态;位于细胞内的是酪氨酸激酶的催化部位,它催化各种底物蛋白磷酸化,从而将细胞外的信息转导到细胞内部。最靠近羧基末端的肽链尾部含有1个或几个调节部位。这些部位能发生自身磷酸化,而且不同受体间的差异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