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医学 > 检验诊断 图书编号:20600763
 
《实用检验医学(上册)》
作者:丛玉隆 总主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5/1
ISBN:9787117110099 定价: 160.00元
        内容推荐

    随着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深入研究和密切结合,检验医学曰新月异,作为“古老”而又“新兴”的边缘学科在疾病诊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意识增强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使社会对医疗服务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也为医学检验工作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标准化组织设定的医学实验室工作任务(ISO15189)拓宽了检验医学的内涵和学科发展方向;循证医学的兴起,要求医学实验室工作人员不断进行实验方法学研究、检验项目临床价值探讨和试验费用经济学的评估,寻求客观证据,以最佳的路径服务于患者,解决目前“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这一切观念的转变为检验医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从过去“以标本为中心,以获得试验结果为目的”的理念,变为“以患者为中心,以服务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目的”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检验科在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的作用,这是医学检验学科建设的必然趋势,也对检验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要不断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信息交流和学术往来,检验科技术人员在提高实验技能同时,要加强临床知识的学习,掌握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便于分析后质量管理及咨询工作;临床医护人员要了解影响试验的各种因素(特别是病理状态、饮食习惯、服用药物的影响)及设计试验的病理生理基础和临床价值,便于分析前质量管理并能合理地选择试验、正确地分析结果、准确地做出诊断。

    本书分两册。上册为临床诊断部分,以病因、发病机制为基础,阐述检验项目诊断疾病的原理、检验结果的临床分析及在疾病预防、诊断、治疗、预后评估的价值;从循证医学的角度阐述适于各种疾病诊治的最佳项目或最佳项目组合。期望这部著作对于促进检验与临床的学术交流,提高医疗质量和检验医学学术水平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

    丛玉隆,丛玉隆是我国著名的医学实验诊断学家,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疗系,临床血液病专业研究生。曾在罗马大学血液病研究中心留学,曾任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主任、输血科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检验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主任委员;现任解放军医学

    目录

    第一篇 临床检验篇

    第一章 造血的生理与病理

    第一节 造血器官及生理变化

    第二节 血细胞起源——造血干细胞

    一、造血干细胞

    二、造血祖细胞

    三、红系祖细胞

    第三节 造血微环境与造血调控

    一、骨髓微环境的基本结构

    二、骨髓微环境的功能

    第四节 造血的生理与病理

    一、红细胞造血的生理与病理

    二、粒细胞造血的生理与病理

    三、巨核细胞造血的生理与病理

    第二章 红细胞系统疾病的实验室诊断

    第一节 红细胞生理

    一、红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二、红细胞衰老与血红蛋白降解

    第二节 贫血的实验室诊断

    一、贫血的定义和诊断标准

    二、贫血的分类

    三、各类型贫血实验室检查特点

    四、贫血的特殊检验与实验室诊断

    第三节 红细胞增多症的实验室诊断

    第三章 白细胞疾病的检验诊断

    第一节 粒细胞数量、功能异常的检验诊断

    一、中性粒细胞增多

    二、嗜酸粒细胞增多

    三、中性粒细胞减少

    四、中性粒细胞功能异常

    第二节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检验诊断

    一、粒细胞白血病形态学分类诊断

    二、粒细胞白血病WHO分类诊断

    第三节 骨髓增生性疾病的检验诊断

    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二、特发性骨髓纤维化

    三、骨髓增生异常

    四、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五、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六、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七、造血异常性贫血

    第四节 淋巴细胞疾病的检验诊断

    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三、淋巴瘤

    四、浆细胞病

    五、淋巴细胞减少与免疫缺陷

    第五节 单核巨噬细胞疾病的检验诊断

    一、反应性单核巨噬细胞疾病

    二、增殖异常的单核巨噬细胞疾病

    第四章 出血性疾病的检验诊断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正常的止血机制

    一、血管壁的止血机制

    二、血小板的止血机制

    三、血液凝固机制

    四、抗凝血机制

    五、纤维蛋白溶解的机制

    第三节 出血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一、筛选试验和确诊试验

    二、临床应用

    第四节 遗传性出血病

    一、血友病A

    二、血友病B

    三、血管性血友病

    四、血小板无力症

    五、巨血小板综合征

    第五节 获得性出血病

    一、过敏性紫癜

    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三、病理性抗凝物质增多

    四、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

    五、肝脏疾病所致出血

    第五章 血栓性疾病的检验诊断

    第一节 血栓性疾病概论

    一、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二、血栓的病理类型和临床常见症状

    三、血栓形成机制

    四、血栓性疾病止凝血实验诊断原则

    第二节 血栓性疾病的检验

    一、遗传性血栓性疾病

    ……

    第六章 血型及输血检验诊断

    第七章 体液检验诊断

    第八章 男性生殖系统疾病检验诊断

    第九章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检验诊断

    第十章 围生期保健与检验诊断

    第十一章 新生儿疾病检验诊断

    第十二章 染色体病、基因病检验诊断

    第二篇 临床生化篇

    第三篇 临床免疫篇

    第四篇 临床微生物篇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篇 临床检验篇

    第一章 造血的生理与病理

    第一节造血器官及生理变化

    人体处于不同发育分化时期,其造血的器官有所不同。人类胚胎第3周造血活动开始,可相继分为中胚叶期、肝脏期和骨髓期,但三个期不是截然分开的,是相互交替此消彼长的。胚胎期各器官的造血功能,都是在卵黄囊壁上的中胚叶间质细胞分化的血岛,中心部位的细胞分化为造血干细胞(CFU—S),CFU—S在卵黄囊血岛发生后就地造血。2~5个月,CFUS经血流迁移至肝、脾造血,5个月后又经血流迁移至骨髓,引起骨髓造血并维持终身。此时,脾脏、淋巴结及淋巴组织也造血,但只产生少量的单粒细胞、淋巴细胞。出生后骨髓是唯一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场所,同时也产生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骨髓造血有生理性衰退的过程,造血旺盛的程度与年龄有关。刚出生时,骨髓造血分布于全身骨髓,这种具有活跃造血功能的骨髓组织称红髓,4岁以后逐渐局限于颅骨、肋骨,胸骨、髂骨、脊柱以及肱骨的一部分,其他部位逐渐由黄髓(脂肪组织)所代替,并呈向心性伸展。30岁前这种变化甚为明显,30~60岁之间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成人黄髓和红髓比例约1:1。正常骨髓具有很大的造血潜能,在最大的应激条件下,代偿造血可以增加至原来的5~6倍。黄髓不能造血,但仍具造血潜能,需要时又可恢复造血。

    正常人骨髓与血液之间存在着完善的髓一血屏障,只允许成熟的血细胞通过窦壁而进入血液,在正常成人的外周血中见不到幼稚细胞。髓外造血是病态下的一种代偿性功能,见于贫血等而骨髓又不能有效地产生血细胞时。最常见的髓外造血为肝脏、脾脏和淋巴结。髓外造血时,血液循环中的造血干细胞可在肝、脾、淋巴结器官中安家,增殖分化,从而产生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在某些器官中生成的血细胞。进行代偿性髓外造血的器官体积增大,外周血中出现幼稚粒细胞和幼稚红细胞是髓外造血的两大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