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家庭教育 > 家教方法 > 家教方法 图书编号:20600108
 
《棍棒教育——“欠揍”的孩子如何教》
作者:王海溪 编著
出版社:朝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6/1
ISBN:9787505421134 定价: 28.00元
        编辑推荐

    棍棒底下真的能出孝子吗?你还在信奉“不打不成嚣”的传统教规?

    你认为“打是亲,骂是爱”,可你是否知道孩子的感受?

    质疑棍棒教育,为广大父母提供应对孩子“欠揍”行为的新方法。

    棍棒底下真的能出孝子吗

    孩子的教育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父母的爱心和智慧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最好的考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很多急功近利的父母把“棍棒教育”看成灵丹妙药,他们只看到了将孩子“打一顿”之后的表面效果,却忽视了这种教育带给孩子一生的巨大负面影响。

    ◎打骂孩子会造成严重的亲子隔阂和逆反心理;

    ◎使孩子失去自信,悲观厌世;

    ◎经常挨打可能导致孩子智商降低;

    ◎使孩子陷入孤独的深渊;

    ◎造成孩子说谎、报复等人格畸形;……

    与孩子和平共处的10项原则

    ◎疼爱他,就对他微笑;

    ◎包容他,就不要拿他来跟别人比较;

    ◎尊重他,就放下父母架子;

    ◎接受他,就与他一起分享喜怒哀乐;

    ◎信任他,就给予他足够的发展空间;

    ◎体贴他,就多陪伴他;

    ◎欣赏他,就夸他“行”; 棍棒底下真的能出孝子吗?你还在信奉“不打不成嚣”的传统教规?

    你认为“打是亲,骂是爱”,可你是否知道孩子的感受?

    质疑棍棒教育,为广大父母提供应对孩子“欠揍”行为的新方法。

    棍棒底下真的能出孝子吗

    孩子的教育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父母的爱心和智慧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最好的考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很多急功近利的父母把“棍棒教育”看成灵丹妙药,他们只看到了将孩子“打一顿”之后的表面效果,却忽视了这种教育带给孩子一生的巨大负面影响。

    ◎打骂孩子会造成严重的亲子隔阂和逆反心理;

    ◎使孩子失去自信,悲观厌世;

    ◎经常挨打可能导致孩子智商降低;

    ◎使孩子陷入孤独的深渊;

    ◎造成孩子说谎、报复等人格畸形;……

    与孩子和平共处的10项原则

    ◎疼爱他,就对他微笑;

    ◎包容他,就不要拿他来跟别人比较;

    ◎尊重他,就放下父母架子;

    ◎接受他,就与他一起分享喜怒哀乐;

    ◎信任他,就给予他足够的发展空间;

    ◎体贴他,就多陪伴他;

    ◎欣赏他,就夸他“行”;

    ◎理解他,就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

    ◎培养他,就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激励他,就从自己做起吧。

    内容推荐

    在实际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的人得到了欣慰和满足,将子女培养成为杰出的人才;而有的人却未能实现所期望的目标,留下了许多遗憾。实际上,教育和世界上许多其他事情一样,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技巧。整个教育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父母必须根据孩子的特点、规律和方法进行培养,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一些父母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采用方法不得当,比如一犯错误就对孩子拳脚相加,反而使孩子产生叛逆心理。棍棒教育所带来的影响,离教育的初衷已经远之又远了。

    本书从“什么是棍棒教育”说起;分析父母打孩子的心态和展示打骂孩子的不良后果;然后从实用性和科学性两大角度教父母“不打不骂教出优秀孩子的方法”,并且贴心地为父母们奉上“与孩子和平共处10项的基本原则”;最后为父母提供解决最头疼的孩子“欠揍行为”全攻略。

    我们理想的目标是达到家庭和谐,通过本书,希望每一个家庭都能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心愿。

    目录

    前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第1章打骂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吗

    “大禹治水”的启示

    打骂孩子是教育的下下策

    为什么棍棒教育如此盛行

    体会和透视孩子被打时的心理

    棍棒底下真的能成才吗

    做花园“园丁”,还是做“行刑队长”

    第2章父母打孩子的一万个“理由”

    “实在太生气了,忍无可忍”

    “折腾得我实在没耐心了”

    “当众无理取闹,不打一下收不了场”

    “怎么说都不听,不打管不了”

    “不打不长记性”

    “犯了错误就要打,不打没规矩”

    第3章打骂孩子造成不良后果

    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

    打骂孩子造成严重的亲子隔阂和逆反心理

    造成孩子失去自信,悲观厌世

    经常挨打可导致智商降低

    不仅仅是皮肉之苦

    使孩子陷人孤独的深渊

    使孩子学习错误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造成孩子说谎、报复等人格畸形

    第4章 良好的教育不是处罚,而是指导

    多方面了解孩子

    冷静,冷静,再冷静

    调整对孩子不切实际的期望

    盛怒时不管教孩子

    和孩子说话时,请先蹲下来

    与孩子和平共处的10项原则

    第5章轻松化解孩子的“欠揍"行为

    行为、习惯

    缠人

    尿床

    吸吮手指

    丢三落四

    家中的破坏之王

    不爱打招呼

    乱摸乱碰物品

    说脏话

    装病

    不停做小动作

    做事拖拉

    调皮捣蛋

    不收拾房间

    坐车的时候不老实

    偷东西

    情绪、心理

    发脾气

    哭哭啼啼没完没了

    撒谎

    争强好胜

    霸道

    逆反心理

    恃宠而骄

    羞怯

    不爱护小动物

    没耐心

    与他人关系

    和兄弟姐妹打架

    被责备时嬉皮笑脸

    咬人打人

    代沟

    跟大人对着干

    睡眠、健康

    不吃饭

    挑食

    不肯午睡

    贪吃糖果

    不讲卫生

    学习

    成绩差

    不肯上学

    不做作业

    学习偏科

    在学校惹麻烦

    沉迷于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

    后记与孩子一起成长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孩子的教育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父母的爱心和智慧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最好的考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很多急功近利的父母把“棍棒教育”看成是教育孩子的灵丹妙药,他们只看到了“打一顿”之后的表面有效,却忽视了这种教育带给孩子一生的巨大负面影响。实际上,教育孩子,父母更应倾洒孩子成长期必须的“阳光”和“雨露”,而不是“严刑逼供”。

    “大禹治水”的启示

    《史记•夏本纪》记载:尧帝在位时期,人民艰难地生活在洪水泛滥之中,于是,尧命大禹之父鲧治水。鲧用堵塞围垫的方法来治水,却忽视疏洪导水,故“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终死于羽山。后来,舜继承了帝位,命大禹承父业治水。大禹吸取先父治水失利而受诛罚的教训,总结经验顺自然规律:修堤筑坝,拦堵洪水;又疏通河道,引水入江,导洪入海,用疏导加拦堵的方法,把洪水治服,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大禹治水的故事哲理颇深,其中采用的疏堵方法,至今仍然被人们沿用着,而且还将其发扬光大。鲧治水之所以失利,只缘其只“堵”不“疏”,死挡硬抗;禹治水之所以成功,则由于他能够做到“疏堵”结合,更好地利用自然规律。洪水运动是自然产物,有其自身的规律,如果人们仅凭主观愿望进行“堵塞围垫”,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而如果顺其自然,疏通河道、建造堤岸,就能获得成功。治水如此,其实办理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大到治国,小到治家,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大禹治水给父母的启示就是“堵疏结合,标木兼治”,这同时也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堵与疏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堵是疏的前提和保障,没有堵就谈不上疏,堵不住就疏不开;而疏是堵的目的,疏不开、疏不好也就不可能真正堵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林晓的爸爸奉行“严父出孝子”的铁律,他不仅自己严格要求,同时还制定了严格的规矩让林晓遵守,一旦孩子犯了错误,就必须受到惩罚。每当林晓趴在床上挨板子时,就死死咬住衣角,心中的怨气越积越多。结果林晓不但功课开始不好好做,成绩也直线下降,慢慢开始跟爸爸对着干。

    而林晓的同学,路湘的爸爸则倡导民主教育。当路湘有了功课上的烦恼,爸爸总是最先安慰他,即便是某次考试没考好,或者犯了生活上的小错误,路湘的爸爸也总是以劝导为主,批评为辅地教育孩子,家中充满了愉快的民主气氛。正是这样和谐的家庭环境使路湘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他不仅成绩优异,还把爸爸作为自己最崇拜的人记在日记里——“是爸爸的爱让我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生活中,很多父母对孩子采用的方法大多是堵——如事例中林晓的爸爸对林晓的强硬手段,这就是棍棒教育。用最直接、最强硬的方式做教育工作,以打骂来使孩子走向正轨,这就像传说中大禹的父亲一样,只会让问题越积越多,最终导致崩溃。

    因此我们建议父母学习大禹的经验,采用路湘爸爸的做法,除了一定程度上用强硬的规则来规范孩子,同时也需要用理性和道德来疏导孩子的缺点和错误,而不是一味“堵”孩子。

    打骂孩子是教育的下下策

    中国自古对孩子的教育就信奉“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才”,类似的老说法还有“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老子打儿子不犯法”、“棍棒底下出孝子”、“小树不修不成材,小孩不打不成器”、“子不教,父之过”……这些传统观念流传到今天,不仅形成了中国父母管教子女的不成文规则,而且演变成了自有一套理论的教育方法,即所谓“棍棒教育”。它包含了父母对孩子的爱与恨、失望与期望、悔与怨等多种复杂情感,而形式上并不局限在“棍”和“棒”上,打、骂、讽刺、挖苦,甚至冷暴力都可以归结为棍棒教育的一种。

    其实,在生活中孩子遭遇打骂的主要原因不是孩子该不该受罚,而是有些父母认为这种方法简单方便、“见效快”。孩子回来晚了,把水泼在地上了,作业做错了,试考砸了,上课没注意听讲……都可能成为父母打骂孩子的理由。调查显示,有12%-18%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常常使用“打一顿”的方法。相信“打顿,,更管用的家长,在农村多于城市,爸爸多于妈妈。在某小学三年级一个班,全班43人,只有一个学生没有挨过打。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行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教职员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或者得变相体罚,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但该规定没有对父母体罚子女做出禁止。

    2005年广东省进行的“反对对儿童的暴力”调查显示:

    54%的儿童反映被徒手、棍棒、皮带打过。

    76%的父母、52%大学生、59%初中生认为:体罚与成才有因果关系。

    81%的父母认为“任何情况下教师都不可以体罚”,48%的父母赞成“只要不过分,父母就可以打骂孩子”。

    48%的父母、37%的大学生、29%的初中生赞同“大人打骂孩子总是有理由的。

    可见,棍棒教育已经渗透进我们的历史、文化、生活中,更多的人认为“随便打孩子几下,,根本不是什么大事,而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棍棒教育一直是父母对付孩子的不成文教惫,“不打孩子怎么行”。

    实际上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在对孩子的教育手段中,还有很多更有效更民主的教育方式,比如当前教育家提倡的“赏识教育”,通过欣赏孩子、表扬孩子的方式来激烈孩子变得更好,从而达到健全孩子身心、培养孩子成才的最终目的。

    冰冰的爸爸曾经也是“棍棒教育”的坚决拥护者,尤其当冰冰开始玩网络游戏后,他每天一看到孩子玩游戏就要大打出手。结果则是闹得家中气氛经常降至冰点,父子关系越来越疏远,只要冰冰一见到爸爸就把牙齿咬得“咯吱咯吱”的。

    冰冰的爸爸越来越感觉到采用棍棒教育的方式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恨自己,于是他去请教一位知名的教育专家,第一次听到“赏识教育”这样的名词。

    他开始翻阅书籍,寻找教育孩子的方法,并从自己开始改变。

    冰冰逐渐发现,爸爸看到他在玩游戏,不再劈头盖脸痛骂他了,而是限定他玩游戏的时间,如果他做到了,爸爸还会用粗糙的大手摸摸他的头。

    当他犯了错误,爸爸不再给他耳光,而是语重心长地帮他分析犯错的原因和避免犯错的方法。

    当他战战兢兢把才考了80分的数学成绩单给爸爸看时,不再被爸爸数落和挖苦,而是听到爸爸说:“这道应用题是个拐弯题,真没想到你能做对,看来你也是用过心了。”

    在这些有意无意的夸奖中,冰冰反而开始自我约束,不再贪恋网络游戏,为了不让信任自己、爱着自己的爸爸失望,冰冰真正开始踏实地学习,变得越来越好。

    冰冰的爸爸的转变恰好证明了棍棒教育的苍白——打骂孩子是教育的下下策,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更对亲子关系造成了不良影响。作为父母,更应该吸取优秀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孩子,这不仅是父母的职责,也是对孩子最直接的关爱。

    为什么棍棒教育如此盛行

    到底是什么促使这世界上最爱孩子的父母拿起棍棒用暴力的手段来对待自己的小宝贝呢?当看到孩子委屈的号哭和充满怨恨的眼神时,难道打孩子的父母不心疼不心悸吗?无数父母表达过这样一种情感:“打在孩子身上,最疼的人,是父母啊!”这种理由使得父母感到自己是用心良苦,而且“长痛不如短痛”,为了孩子的将来,棍棒教育是必须的。但孩子的委屈和被打骂的那一瞬间的感觉,只有被打骂的孩子才能感受。

    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当被问到为什么要打骂孩子时,许多父母的回答都是“不听管教”。当父母在打骂孩子的时候,总是埋怨孩子,把过错全部推到孩子身上,认为是孩子逼自己不得不动手的,却很少去寻求其他的方式来教导孩子。其实,不管用什么管教方式来对待孩子,其责任都要由父母来承担,而不是孩子。正是因为父母不愿意花心思去寻找其他的教育方法,所以才会有打骂的草率表现。一般来说,父母之所以要打骂孩子,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1.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不可否认,传统的教育观念对许多为人父母者仍然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人、不打不成才”,“打是疼,骂是爱,气极了,拿脚踹”,“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等。因为在传统观念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就是上对下,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物”,没有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处的概念。……

    书摘与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