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医学 > 临床医学 > 内科学 图书编号:20566341
 
《心脏物理检查技巧(翻译版,赠送英文版CD)》
作者:(德)兰奈塞(Ranganathan,N.) 等主编;江洪 主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4/1
ISBN:9787030243126 定价: 118.00元
        编辑推荐

    随着二维超声心动图及核素成像等现代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心脏听诊教学和心脏物理检查的应用已经逐渐淡化。作为经验丰富的专家,本书的作者在书中展示了精湛的床旁心脏物理检查技巧,而这些技巧对发现临床各种体征,解释其与患者的症状及心脏状况之间的关系而言是必需的。

    本书的作者拥有25年的临床教学经验,采用简便实用的方法,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或各种体征的内在机制结合起来,使医生在心脏物理检查操作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作者着重论述了颈静脉搏动图,把原本枯燥的正常及异常动脉搏动的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知识解释得准确丽生动。本书还特别阐明了心尖搏动的机制,指出了其重要性,同时也对和心脏疾病诊断相关的一些局部和全身的表现进行了重点介绍。

    随书附赠的原版配套CD涵盖了140个真实临床病例,并且有示波器实时记录的各种心音和杂音。光盘中还附有各类心脏损害患者心前区搏动和颈部搏动的一些视频,以及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心音、杂音图的一些同步记录结果,以解释某些非常罕见的临床情况。

    本书内容全面,富于启发性,提供了心脏物理检查的相关技术,帮助读者加深对检查技巧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各相关专业医生的检查技能。

    本书特色:

    重点阐述心脏物理检查的技巧;贴近临床心脏物理检查的实际;用简明且符合逻辑的方法解释颈静脉搏动图;生动讲解了动脉搏动的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知识;强调对心脏体征产生机制的理解;配套CD涵盖l 40个真实临床病例;心音和杂音的声音记录可实时回放;与心音同步记录心前区搏动和颈部搏动;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心音图同步记录某些罕见的临床情况。

    内容推荐

    本书内容涵盖了心脏病患者体格检查的一般方法,对脉搏、血压、颈静脉搏动、心前区搏动、心音和杂音的生理学基础、临床评估和体检操作要点,对听诊的组成和方法、心脏疾病症状和体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局部和全身表现均做了详细介绍。在书中,作者大量应用了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收集的真实病例的颈动脉搏动图、心音图、血流速度图、颈静脉搏动图和心尖搏动图等并加以说明,不但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心脏症状及体征的产生机制,而且有助于读者理解其对诊断的意义和价值,并有助于培养读者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书主要适合心血管内科临床医生、进修医生及研究生阅读,亦可作为医学院校开展心脏物理检查技能培训的教材或参考书。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第一章 心脏病患者的体格检查方法

    第一节 选择心脏评估方式

    第二节 心脏症状及其评估

    第三节 根据可疑诊断列出检查内容

    第四节 体格检查的重点——临床训练

    第五节 心血管系统体格检查——操作要点

    第二章 脉搏

    第一节 脉搏生理学基础

    第二节 动脉脉搏评估

    第三节 动脉脉搏临床评价的实用要点

    第三章 血压及其测量

    第一节 血流血压的生理学基础

    第二节 血压测量的生理学基础

    第三节 血压测量的关键点

    第四节 影响血压测量的因素

    第五节 如何解释血压测量值

    第六节 血压测量在特殊临床表现中的应用

    第四章 颈静脉搏动图

    第一节 正常右房搏动波图形

    第二节 颈静脉血流流人速度与右房压力的关系

    第三节 颈静脉血流充盈状态与颈静脉搏动波图形的联系

    第四节 正常颈静脉搏动波图形及其床边识别

    第五节 如何以颈静脉搏动波衡量右房压力各独立构成成分的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第六节 异常颈静脉搏动波与异常颈静脉血流速度的关系

    第七节 异常颈静脉搏动图

    第八节 如何评估颈静脉搏动压力

    第九节 临床相关疾病的异常颈静脉搏动评估

    第五章 心前区搏动

    第一节 正常心尖搏动的生理机制

    第二节 心尖搏动形成的主要物理学原理

    第三节 正常心尖搏动及其决定因素

    第四节 心尖搏动的评估

    第五节 左胸骨旁和胸骨运动

    第六节 右胸骨旁运动

    第七节 锁骨上搏动

    第八节 左侧第2和(或)第3肋间隙搏动

    第九节 剑突下搏动

    第十节 心前区搏动临床评价要点

    第六章 心音

    第一节 心音的形成

    第二节 第一心音

    第三节 第二心音

    第四节 开瓣音

    第五节 第三心音

    第六节 第四心音

    第七章 杂音(上)

    第一节 杂音形成的调控原理

    第二节 血流动力学因素和心脏杂音

    第三节 杂音频率

    第四节 杂音分级

    第五节 收缩期杂音

    第八章 杂音(下)

    第一节 舒张期杂音

    第二节 连续性杂音

    第三节 心包摩擦音

    第四节 功能性杂音

    第九章 听诊的组成

    第一节 听诊器

    第二节 听诊方法

    第十章 心脏疾病症状和体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第一节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理生理学

    第二节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病理生理学

    第三节 二尖瓣狭窄的病理生理学

    第四节 主动脉瓣狭窄的病理生理学

    第五节 心肌缺血/梗死的病理生理学

    第六节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学

    第七节 扩张型心肌病的病理生理学

    第八节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病理生理学

    第九节 房间隔缺损的病理生理学

    第十节 舒张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学

    第十一节 缩窄性心包炎的病理生理学

    第十二节 心脏压塞的病理生理学

    第十三节 附录

    第十一章 心血管疾病的局部和全身表现

    第一节 一般表现

    第二节 先天性综合征或疾病

    第三节 血管疾病

    第四节 心脏瓣膜疾病

    第五节 内分泌和代谢疾病

    第六节 炎性疾病

    第七节 结缔组织和关节疾病

    第八节 药物所致疾病

    第九节 肌肉骨骼疾病

    第十节 肿瘤

    第十一节 概要

    彩图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心脏病患者的体格检查方法

    只有对造成各种心脏损害和功能失调的异常状态的心血管系统生理和病理生理有着很好的理解,才能进行适当的体格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床边技能的发展,不仅需要心脏病研究者的努力,还需要合理的并具有科学性和逻辑性的指导理论。这样,临床医学指导者和临床医学生才能体会到自然科学和体格检查技巧的融合过程。

    本章将重点概述心脏病患者体格检查的一般方法:

    1.选择心脏评估方式。

    2.各种心脏症状评估及其合理的解释是为了明确各种可能的病因。

    3.列出引起症状的可能病因。

    4.体格检查的重点在于得到对不同的诊断有益的相关信息,从而可以计划下一步的检查和处理。

    5.列举两位不同患者的病例资料。第一个病例,概括介绍如何发现和讨论体格检查的问题;第二个病例则更加详细和精确地介绍此过程。无论是在学习这本书之前或之后,我们相信这两个临床病例可以作为感兴趣的临床工作者或实习生的自我测试材料。第一节 选择心脏评估方式通常,由于以下原因需要对患者的心血管系统进行评估:

    1.确定或评估某种可疑的心脏损害或疾病的存在。

    2.体格检查发现了异常的心脏体征(如心脏杂音)和(或)异常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如心电图、胸片或心脏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