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医学 > 医药卫生教材 图书编号:20505625
 
《中医骨病学(规划教材)》
作者:袁浩 主编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1/1
ISBN:9787532344376 定价: 18.00元
        内容推荐

    《中医骨病学》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写的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之一,供全国中医院校骨伤专业五年制学生使用。

    《中医骨病学》是骨伤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对常见骨病的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有全面的了解,为今后从事骨伤临床、教学、科研打下基础。

    本书共分13章,编写分工如下。绪论、骨蚀由广州中医药大学袁浩执笔,骨痈疽、骨痨、骨与关节梅毒由北京针灸骨伤学院沈志祥执笔,骨与关节痹证、骨痿由河南中医学院娄多峰执笔,小儿麻痹后遗症、脑瘫后遗症、骨肿瘤由南京中医药大学董亦明执笔,先天性骨关节畸形、骨关节发育障碍性疾病、地方性与职业性骨关节病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董清平执笔。本书并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何伟协助主编参加编写工作和统稿。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骨痈疽

    第一节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第二节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第三节 化脓性关节 炎

    【附】脊柱化脓性骨髓炎

    硬化性骨髓炎

    慢性局限性骨髓炎

    第三章 骨痨

    第一节 脊柱结核

    第二节 髋关节 结核

    第三节 膝关节 结核

    第四节 骶髂关节 结核

    第五节 骨干结核

    第四章 骨关节 痹证

    第一节 类风湿性关节 炎

    第二节 强直性脊柱炎

    第三节 髋关节 骨性关节 炎

    第四节 膝关节 骨性关节 炎

    【附】风湿性关节 炎

    牛皮癣性关节 炎

    痛风性关节 炎

    更年期关节 炎

    血友病性关节 炎

    神经性关节 炎

    第五章 骨痿

    第一节 骨质疏松

    第二节 佝偻病

    第三节 骨软化症

    第六章 小儿麻痹后遗症

    第一节 臀肌瘫痪

    第二节 股四头肌瘫痪

    第三节 小腿肌瘫痪

    第七章 脑瘫后遗症

    第八章 骨蚀

    第一节 小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第二节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第三节 胫骨结节 骨骺炎

    第四节 脊椎骨骺骨软骨炎

    第五节 腕舟骨、月骨缺血性坏死

    第六节 距骨缺血性坏死

    第九章 先天性骨关节 畸形

    第一节 斜颈

    第二节 颈肋

    第三节 脊柱侧凸症

    第四节 先天性脊椎裂

    第五节 椎弓峡部裂和脊椎滑脱

    第六节 先天性高肩胛症

    第七节 先天性桡骨缺如

    第八节 先天性尺桡骨骨性连结

    第九节 并指畸形

    第十节 多指畸形

    第十一节 巨指畸形

    第十二节 先天性髋关节 脱位

    第十三节 先天性髋内翻

    第十四节 膝内、外翻

    第十五节 先天性髌骨脱位

    第十六节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

    第十七节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第十八节 扁平足

    第十九节 (足母)外翻

    第十章 骨关节 发育障碍性疾病

    第一节 成骨不全

    第二节 软骨发育不全

    第三节 石骨症

    第十一章 骨肿瘤

    第一节 骨瘤

    第二节 软骨瘤……

    第十二章 地方性和职业性骨关节病

    第十三章 骨与关节梅毒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绪论

    中医骨病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知识来研究骨与关节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防治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是中医骨伤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骨病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近10年的事,但其内容是伴随中医学的产生、发展而不断完善的。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由于生存环境甚为险恶,极易罹患骨病。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约公元前3000年)原始人遗骨,不少骨骼生前患过骨病,有骨髓炎、骨结核、脊椎变异、关节僵直、骨质增生等。《帝王世纪》曰:“伏羲尝百药,制九针,以拯夭枉。”九针即石针,亦称砭石,据后世医书记载,其重要用途是切割痈疡,说明当时原始人类已将药物、石针用于治病。《史记》记载黄帝时代有名医俞跗,用砭石刺割,即切开排脓的外治法和导引、按摩治病,而这些方法至今仍是治疗骨病的常用方法。商代早期甲骨文记载有22种疾病,包括疾手、疾肘、疾胫、疾止(即趾)等骨关节疾患。西周首先建立我国医学的医政制度和分科,《周礼·天官》记载:“疡医,下士八人,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蒯杀之剂。”疡医是当时的四大医之一,采用注药、切开刮搜脓血和用药追蚀死骨腐肉的方法治疗四种外科、骨科疾病。《易经》曰:“跛能履。”《礼制·王制》曰:“痦、聋、跛、、断者,侏儒、百工。”《礼制·问表》曰:“伛者不袒,跛者不踊。”《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曰:“管公闻其骈胁。”对伛偻病、侏儒、胸胁畸形等骨代谢性疾病,已有记载。

    战国、秦汉时期,中医学理论基础的奠基时代,不少医学著作问世,如《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均为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内经》阐述的整体观、辨证论治、内外兼治、治未病、形不动则精不流、肾主骨等观点,以及气血学说、经络学说等,至今仍是骨病诊断、治疗的主要理论基础。书中还对痹、痿、骨痈、疽、肿瘤等均有专篇论述,如《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素问·痿论篇》曰:“治痿独取阳明。”至今对痹证、痿证的辨证治疗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973年考古学家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一批这个时期的医学佚书,其中《五十二病方》载有痈、骨疽、肿瘤等病名,并有治痈疽方22首,运用了多种治疗方法。汉末三国时期医学家华佗发明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进行了包括历史上著名的“刮骨疗毒”术等。他还创立了五禽戏,对后世骨病的体疗康复产生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