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医学 > 医学类考试 > 执业医师 图书编号:20503154
 
《2009年临床助理医师应试精粹(配光盘)》
作者:张银合 主编
出版社: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2/1
ISBN:9787811361315 定价: 98.00元
        编辑推荐

    2009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用书

    遵循新编大纲,揭示出题思路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医学考试研究会推荐用书,一本完全按新大纲编写的书,一本根据真题和题库编写而成的书,一本源于《指导》精于《指导》的书,一本历经数万考生实战检验的《张博士医考红宝书》的精粹版,历年考试所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均做了标记,把脉出题思路。涵盖2009医师资格考试的知识点。

    内容推荐

    《助理医师应试精粹》包含临床助理医师历年考试所有考题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并在《助理指导精粹》中一一标明。对于考题上出现而《指导》没有的知识点,我们参考了相关的各专业书籍和杂志。

    《助理医师应试精粹》汇集了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医学考试研究会和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协和张博士巡讲团对医师资格考试研究的最新成果,它涵盖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内容,历经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网和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协和张博士巡讲团全国40余家辅导站数万考生实战检验,效果良好。

    根据历年考生的反映,每年的试题70%可以在《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导》中找到答案,其余30%会超出大纲和指导的范围。我们发现,这些超纲题目虽然都是临床上常用的知识,比如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的分站和分组,挤压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等,多数可以在《第七轮规划教材》中找到,有些只有专业书和专业杂志中才能找到,但对非专业的考生来说,几乎是没有人能回答。这也是近年来医师资格考试难度加大的原因之一。对这部分超出《大纲》的内容在书中做了补充,并标记为“超纲部分”。

    《助理医师应试精粹》源于《指导》,精于《指导》。该书充分体现了张博士四步应试法的全部思想,补充了考试指导没有但每年都常出的30%的超纲部分的考点,比应试指导覆盖的知识点更为全面。不仅节省了考生大量的总结复习的时间,而且把很多章节内容编写成了生动易记的顺口溜,可以帮助考生起到过目不忘的效果。

    目录

    第一部分基础综合

    第一篇生物化学

    第一章蛋白质的化学

    第一节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第二节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第三节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第二章维生素

    第一节脂溶性维生素

    第二节水溶性维生素

    第三章酶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酶的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第四章糖代谢

    第一节糖的分解代谢

    第二节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第三节糖异生

    第四节血糖

    第五章生物氧化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呼吸链

    第三节ATP的生成

    第六章脂类代谢

    第一节脂类概述

    第二节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第三节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第四节胆固醇的代谢

    第五节血脂

    第七章氨基酸代谢

    第一节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第二节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第三节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第八章核酸的结构、功能与核苷酸代谢

    第一节核酸的分子组成

    第二节DNA的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RNA的结构与功能

    第四节核酸的理化性质

    第五节核苷酸的代谢

    第九章基因信息的传递

    第一节DNA的生物合成

    第二节RNA的生物合成

    第三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四节基因表达调控

    第十章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第一节癌基因

    第二节抑癌基因

    第十一章信号转导

    第一节信号分子

    第二节受体

    第十二章肝生物化学

    第一节生物转化作用

    第二节胆色素代谢

    第二篇生理学

    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第三节骨骼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第二章血液

    第一节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第二节血细胞

    第三节血型

    第三章血液循环

    第一节心脏生理

    第二节血管生理

    第三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第四章呼吸

    第一节肺的通气功能

    第二节气体的交换与运输

    第三节呼吸运动的调节

    第五章消化和吸收

    第一节胃内消化

    第二节小肠内消化

    第三节吸收

    第四节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

    第六章能量代谢和体温

    第一节能量代谢

    第二节体温

    第七章肾脏的排泄功能

    第一节尿量

    第二节尿的生成过程

    第三节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第八章神经系统的功能

    第一节反射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第三节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第四节神经系统对内脏功能的调节

    第五节脑的高级功能

    第九章内分泌

    第一节垂体的功能

    第二节甲状腺激素

    第三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第四节胰岛素

    第十章生殖

    第一节男性生殖

    第二节女性生殖

    第三篇病理学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

    第一节适应性改变

    第二节损伤

    第三节修复

    第二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一节淤血

    第二节血栓形成

    第三节栓塞

    第四节梗死

    第三章炎症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急性炎症

    第三节慢性炎症

    第四章肿瘤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第三节肿瘤的命名和分类

    第五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一节动脉粥样硬化

    第二节原发性高血压

    第三节风湿性心脏病

    第六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慢性支气管炎

    第二节大叶性肺炎

    第三节小叶性肺炎

    第四节肺癌

    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节消化性溃疡

    第二节病毒性肝炎

    第三节门脉性肝硬化

    第四节原发性肝癌

    第八章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肾小球肾炎

    第二节慢性肾盂肾炎

    第九章内分泌系统疾病

    第一节甲状腺疾病

    第二节胰腺疾病

    第十章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第一节乳腺癌

    第二节子宫颈癌

    第十一章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第一节结核病

    第二节细菌性痢疾

    第三节伤寒

    第四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五节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六节血吸虫病

    第七节性病

    第四篇药理学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药效学

    第二节药动学

    第三节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第二章传出神经系统药

    第一节胆碱受体激动药与胆碱酯酶抑制药

    第二节胆碱受体阻断药

    第三节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第四节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第三章局部麻醉药

    第四章中枢神经系统药

    第一节镇静催眠药

    第二节抗癫痫药

    第三节抗精神失常药

    第四节镇痛药

    第五节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五章心血管系统药

    第一节抗高血压药

    第二节抗心绞痛药

    第三节调血脂药

    第四节抗心律失常药

    第五节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第六章利尿药与脱水药

    第一节利尿药

    第二节脱水药

    第七章抗过敏药

    第八章呼吸系统药

    第一节平喘药

    第二节镇咳药

    第九章消化系统药

    第一节抗消化性溃疡药

    第二节抗幽门螺杆菌药

    第三节止吐药

    第四节增强胃肠动力药

    第十章子宫兴奋药

    第十一章血液和造血系统药

    第一节抗贫血药

    第二节影响血凝过程药

    第十二章激素类药

    第一节糖皮质激素类药

    第二节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第十三章抗微生物药

    第一节抗菌药物概论

    第二节抗生素

    第三节人工合成抗菌药

    第四节抗结核药

    第十四章抗寄生虫药

    第一节抗疟药

    第二节抗肠虫药

    第五篇医学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医学心理学的概述

    第二节医学心理学的任务与观点

    第二章医学心理学基础

    第一节心理学的概述

    第二节认识过程

    第三节情绪过程

    第四节意志过程

    第五节需要与动机

    第六节人格

    第三章心理卫生

    第一节心理卫生概述

    第二节心理健康的研究与书准

    第四章心身疾病

    第一节心理应激与应对

    第二节心身疾病的概述

    第五章心理评估

    第一节心理评估概述

    第二节心理测验的分类

    第三节应用心理测验的一般原则

    第四节信度、效度和常模

    第五节常用的心理测验

    第六章心理治疗

    第一节心理治疗概述

    第二节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新大纲添加内容】

    第三节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

    第四节心理治疗的原则

    第七章医患关系

    第一节医患关系的概念

    第二节医患交往的两种形式和两个水平

    第三节医患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新大纲添加内容】

    第八章病人的心理问题

    第一节病人角色和求医行为

    第二节病人的一般心理问题

    第三节不同年龄阶段病人的心理活动特征

    第四节特殊病人的心理问题【新大纲添加内容】

    第六篇医学伦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道德【新大纲添加内容】

    第二节伦理学【新大纲添加内容】

    第三节医学伦理学

    第二章医学道德的规范体系

    第一节医学道德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医学道德的基本规范

    第三节医学道德的基本范畴

    第三章医疗活动中的人际关系道德

    第一节医患关系道德

    第二节医务人员之间关系道德

    第四章预防医学道德【新大纲添加内容】

    第一节预防医学的含义和特点

    第二节预防医学的道德原则

    第三节预防医学某些领域中的道德要求

    第五章临床医学实践中的道德【新大纲添加内容】

    第一节临床诊疗的医学道德原则

    第二节临床诊断过程中的医学道德要求

    第三节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医学道德要求

    第四节临终关怀的医学道德

    第五节人体死亡的医学道德

    第六章医学道德的修养和评价

    第一节医学道德修养

    第二节医学道德评价

    第七篇预防医学

    第一章医学统计方法

    第一节基本概念与基本步骤

    第二节统计表与统计图

    第三节平均数与标准差

    第四节总体均数的估计和t检验

    第五节相对数

    第六节率的抽样误差和x2检验

    第二章人群健康研究的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

    第一节流行病学概论

    第二节疾病的分布与影响因素

    第三节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第四节公共卫生监测【新大纲添加内容】

    第三章临床预防服务【新大纲添加内容】

    第一节临床预防服务及其实施原则

    第二节健康相关行为干预

    第三节吸烟的控制

    第四节体力活动促进……

    第四章人群健康与社区卫生

    第五章卫生系统及其功能

    第八篇卫生法规

    第一章执业医师法

    第二章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第三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四章母婴保健法

    第五章传染病防治法

    第六章艾滋病防治条例

    第七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第八章药品管理法

    第九章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第十章处方管理办法

    第十一章献血法

    第二部分专业综合

    第一篇症状与体征

    第二篇疾病(按照人体系统排列)

    第一章呼吸系统

    第二章心血管系统

    第三章消化系统

    第四章泌尿系统(含男性生殖系统)

    第五章女性生殖系统

    第六章血液系统

    第七章内分泌系统

    第八章神经、精神系统

    第九章运动系统

    第十章儿科

    第十一章传染病、性病

    第十二章其他

    第三部分实践综合

    症状或体征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部分基础综合

    第一篇生物化学

    第一章蛋白质的化学

    第三节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一、等电点

    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pI)。蛋白质溶液的pH大于等电点时,该蛋白质颗粒带负电荷,反之则带正电荷。

    体内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但大多数接近于pH5.0。所以在人体体液pH7.4的环境下,大多数蛋白质解离成阴离子。少数蛋白质含碱性氨基酸较多,其等电点偏于碱性,被称为碱性蛋白质,如鱼精蛋白、组蛋白等。也有少量蛋白质含酸性氨基酸较多,其等电点偏于酸性,被称为酸性蛋白质,如胃蛋白酶和丝蛋白等。

    二、沉淀

    除水化膜是维持蛋白质胶体稳定的重要因素外,蛋白质胶粒表面可带有电荷,也可起胶粒稳定的作用。若去除蛋白质胶体颗粒表面电荷和水化膜两个稳定因素,蛋白质极易从溶液

    中析出。

    三、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而引起变性

    在某理化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但不包括一级结构)遭到破坏,导致蛋白质若干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的改变。称为蛋白质的变性作用。(z12006—018)若蛋白质变性的程度较轻,去除变性因素后,有些蛋白质仍可恢复或部分恢复其原有的构象和功能,称为复性。许多蛋白质变性后,空间构象严重破坏,不能复原,称为不可逆变性。

    书摘与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