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医学 > 医学类考试 > 执业医师 图书编号:20494363
 
《2009最新修订版: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应试指南——口腔执业医师》
作者:医师资格考试指导用书编写组 编写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
ISBN:9787117110518 定价: 118.00元
        编辑推荐

    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唯一推荐用书

    根据新大纲 全新修订

    考试信息 培训课程 在线考试

    资源下载 专家答疑 考生论坛

    百余位资深教师精心奉献 培训形式多样 重点鲜明 针对性强

    帮助考生梳理脉络 切中要害 强化记忆 沉着应考

    内容推荐

    《口腔执业医师(2009最新修订版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应试指南)》严格按照《医师资格考试大纲》(2009年版)内容、结构要求进行编写,内容科学,不超纲。针对考生复习量大,复习时间紧的特点,编写注意重点突出,强调结构的合理性与逻辑性。为了让考生进一步了解医师资格考试的各种题型和特点,掌握解题思路和技巧,还编写了模拟试题解析。

    目录

    第一部分 基础综合

    第一章 口腔组织病理学

    第一节 牙体组织

    第二节 牙周组织

    第三节 口腔黏膜

    第四节 唾液腺

    第五节 口腔颌面部发育

    第六节 牙的发育

    第七节 牙的发育异常

    第八节 龋病

    第九节 牙髓病

    第十节 根尖周病

    第十一节 牙周组织疾病

    第十二节 口腔黏膜病

    第十三节 颌骨疾病

    第四节 唾液腺疾病

    第五节 口腔颌面部囊肿

    第十六节 牙源性肿瘤

    第十七节 其他肿瘤及瘤样病变

    第二章 口腔解剖生理学

    第一节 牙体解剖生理

    第二节 (牙合)和与颌位

    第三节 口腔颌面颈部解剖

    第四节 口腔功能

    第三章 生物化学

    第一节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 酶

    第四节 糖代谢

    第五节 生物氧化

    第六节 脂类代谢

    第七节 氨基酸代谢

    第八节 核苷酸代谢

    第九节 遗传信息的传递

    第十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

    第十一节 基因表达调控

    第十二节 信息物质、受体与信号转导

    第十三节 重组DNA技术

    第四节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第五节 血液生化

    第十六节 肝胆的生物化学

    第四章 医学微生物学

    第一节 微生物基本概念

    第二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三节 细菌的生理

    第四节 消毒与灭菌

    第五节 噬菌体

    第六节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第七节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第八节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九节 病原性球菌

    第十节 肠道杆菌

    第十一节 弧菌属

    第十二节 厌氧性细菌

    第十三节 棒状杆菌属

    第四节 分 枝杆菌属

    第五节 放线菌属和诺卡氏菌属

    第十六节 动物源性细菌

    第十七节 其他细菌

    第十八节 枝原体(支原体)

    第十九节 立克次氏体

    第二十节 衣原体

    第二十一节 螺旋体

    第二十二节 真菌

    第二十三节 病毒的基本性状

    第二十四节 病毒的感染和免疫

    第二十五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

    第二十六节 呼吸道病毒

    第二十七节 肠道病毒

    第二十八节 肝炎病毒

    第二十九节 黄病毒属(虫媒病毒)

    第三十节 出血热病毒

    第三十一节 疱疹病毒

    第三十二节 逆转录病毒

    第三十三节 其他病毒

    第三十四节 亚病毒

    第五章 医学免疫学

    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抗原

    第三节 免疫器官

    第四节 免疫细胞

    第五节 免疫球蛋白

    第六节 补体系统

    第七节 细胞因子

    第八节 白细胞分 化抗原和黏附分 子

    第九节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 子

    第十节 免疫应答

    第十一节 黏膜免疫系统

    第十二节 免疫耐受

    第十三节 抗感染免疫

    第四节 超敏反应

    第五节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十六节 免疫缺陷病

    第十七节 肿瘤免疫

    第十八节 移植免疫

    第十九节 免疫学检测技术

    第二十节 免疫学防治

    第六章 药理学

    第一节 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二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三节 胆碱受体激动药:

    第四节 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第五节 M胆碱受体阻断药

    第六节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第七节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第八节 局部麻醉药

    第九节 镇静催眠药

    第十节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第十一节 抗帕金森病药

    第十二节 抗精神失常药

    第十三节 镇痛药

    第十四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十五节 钙拮抗药

    第十六节 抗心律失常药

    第十七节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

    第十八节 抗心绞痛药-

    第十九节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第二十节 抗高血压药

    第二十一节 利尿药及脱水药

    第二十二节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药物

    第二十三节 组胺受体阻断药

    第二十四节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第二十五节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第二十六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第二十七节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第二十八节 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

    第二十九节 B-内酰胺类抗生素

    第三十节 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第三十一节 氨基苷类抗生素

    第三十二节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第三十三节 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

    第三十四节 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第三十五节 抗结核病药

    第三十六节 抗疟药

    第三十七节 抗恶性肿瘤药

    第七章 医学心理学

    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医学心理学基础知识

    第三节 心理卫生

    第四节 心身疾病

    第五节 心理评估

    第六节 心理治疗

    第七节 医患关系

    第八节 患者的心理问题

    第八章 医学伦理

    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医学道德的规范体系

    第三节 医疗活动中的人际关系道德

    第四节 预防医学道德

    第五节 临床医学实践道德

    第六节 医学科研的道德

    第七节 医学高科技伦理

    第八节 医学道德的修养和评价

    第九章 预防医学

    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医学统计学方法

    第三节 人群健康研究的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

    第四节 临床预防服务

    第五节 人群健康与社区卫生

    第六节 卫生系统及其功能

    第十章 卫生法规

    第一节 执业医师法

    第二节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第三节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四节 母婴保健法

    第五节 传染病防治法

    第六节 艾滋病防治条例

    第七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第八节 药品管理法

    第九节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第十节 处方管理办法

    第十一节 献血法

    第十一章 内科学

    第一节 常见症状与体征

    第二节 血液学有关检验

    第三节 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

    第四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第五节 支气管哮喘

    第六节 呼吸衰竭

    第七节 肺炎

    第八节 动脉粥样硬化

    第九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十节 胃、十二指肠疾病

    第十一节 肝脏疾病

    第十二节 尿液检查

    第十三节 肾小球疾病

    第十四节 尿路感染

    第十五节 肾功能不全

    第十六节 贫血

    第十七节 淋巴瘤

    第十八节 出血性疾病

    第十九节 甲状腺疾病

    第二十节 肾上腺疾病.

    第二十一节 糖尿病

    第二十二节 传染病

    第二十三节 精神病学概论

    第二十四节 周围神经病

    第二十五节 脑血管疾病

    第十二章 外科学

    第一节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

    第二节 外科休克

    第三节 外科感染

    第四节 创伤和战伤

    第五节 烧伤

    第六节 颈部疾病

    第二部分 专业综合

    第十三章 牙体牙髓病学

    第一节 龋病

    第二节 牙发育异常

    第三节 牙急性损伤

    第四节 牙慢性损伤

    第五节 牙本质过敏症

    第六节 牙髓疾病

    第七节 根尖周疾病

    第十四章 牙周病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牙龈疾病

    第三节 牙周炎

    第四节 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

    第五节 牙周炎的伴发病变

    第六节 种植体周围组织病变

    第七节 牙周医学

    第十五章 儿童口腔医学

    第一节 龋病

    第二节 牙髓病与根尖周病

    第三节 咬合发育问题

    第四节 牙发育异常

    第五节 牙外伤

    第十六章 口腔黏膜病学

    第一节 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

    第二节 口腔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

    第三节 口腔黏膜溃疡性疾病

    第四节 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

    第五节 口腔黏膜斑纹类疾病

    第六节 唇、舌疾病

    第七节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第十七章 口腔頜面外科学

    第一节 口腔颌面外科基本知识与基本技术

    第二节 麻醉与镇痛

    第三节 牙及牙槽外科

    第四节 牙种植术

    第五节 口腔颌面部感染

    第六节 口腔颌面部创伤

    第七节 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

    第八节 唾液腺疾病

    第九节 颞下颌关节疾病

    第十节 颌面部神经疾病

    第十一节 先天性唇和腭裂

    第十二节 口腔颌面部影像学诊断

    第十三节 牙颌面畸形

    第十四节 口腔颌面部后天畸形和缺损

    第十八章 口腔修复学

    第一节 口腔检查与修复前准备

    第二节 牙体缺损

    第三节 牙列缺损

    第四节 牙列缺失

    第十九章 预防口腔医学

    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口腔流行病学

    第三节 龋病

    第四节 牙周病

    第五节 口腔癌

    第六节 口腔健康教育与口腔健康促进

    第七节 社区口腔保健

    第八节 口腔保健中的感染与控制

    第三部分 实践综合

    第一节 初诊、复诊、急诊(临床情景)

    一、牙痛

    二、牙松动

    三、牙龈出血

    四、牙龈肥大

    五、口腔黏膜和皮肤的窦道/瘘管

    六、口腔异味

    七、张口受限

    八、口面部肿胀

    九、口腔黏膜溃疡

    十、口腔黏膜斑纹

    十一、口干

    十二、修复后疼痛

    第二节 社区(临床情景)

    一、帮助社区幼儿园开展婴幼儿口腔保健工作

    二、协助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制定学校口腔保健方案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部分 基础综合

    第一章 口腔组织病理学

    第一节 牙体组织

    牙体由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矿化的硬组织和一种软组织一一牙髓所构成。

    一、釉 质

    (一)理化特性

    釉质是人体中最硬的组织,由占总重量96%~97%的无机物以及少量有机物和水所组成。按体积计,其无机物占总体积的86%,有机物占2%,水占12%。

    釉质的无机物主要由含钙(Ca+)、磷(Pa-)离子的磷灰石晶体和少量的其他磷酸盐晶体等组成,是含有较多HC03一根的生物磷灰石晶体。这些晶体内往往还含有一些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有的可使晶体具有耐龋潜能如氟,其他具有耐龋潜能的元素有硼、钡、锂、镁、钼、锶和钒;另外的一些元素和分子可以使牙釉质对龋更敏感,它们包括碳酸盐、氯化镉、铁、铅、锰、硒、锌等。值得注意的是在牙釉质晶体形成时,最初形成的矿化物是碳磷灰石。而且牙釉质晶体的核心较外周区含有较多的碳酸盐,晶体核心部位较多的碳磷灰石使晶体容易自晶体一端的中心开始溶解。

    釉质中的有机物约占总重量的1%,主要由蛋白质和脂类所组成。基质蛋白主要有釉原蛋白(amelogenins)、非釉原蛋白和蛋白酶等三大类。

    釉原蛋白在釉质晶体的成核及晶体的生长方向和速度调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成熟釉质中则基本消失;非釉原蛋白包括釉蛋白(enamelin)、成釉蛋白(ameloblastin)和釉丛蛋白(tuftelin)等,具有较广泛的促进晶体成核和影响晶体生长形态的作用;釉基质蛋白酶包括金属蛋白酶和丝氨酸蛋白酶等。目前认为金属蛋白酶主要参与釉原蛋白和非釉原蛋白分泌后的修饰与剪接,而丝氨酸蛋白酶则主要在釉质成熟期分解晶体之间的釉原蛋白等基质蛋白,为釉质晶体的进一步生长提供空间。

    (二)组织结构

    1.釉质的基本结构 釉质的基本结构是釉柱(enamel rod,enamel prism)。釉柱是细长的柱状结构,起自釉牙本质界,呈放射状,贯穿釉质全层,达到牙齿的表面。在窝沟处,釉柱由釉牙本质界向窝沟底部集中,而在近牙颈部,釉柱排列几乎呈水平状。

    釉柱的直径平均为4~6tLm。由于釉质表面积比釉牙本质界处的大,因此,釉柱的直径在表面者较深部的稍大。釉柱的横断面呈鱼鳞状。

    2.釉牙本质界以及与釉质最初形成时相关的结构

    (1)釉牙本质界:釉质和牙本质相交不是一条直线,而是由许多小弧形相连而成。小弧形的凹面位于牙本质,凹陷处是釉质的圆形突起所在。此种连接增大了釉质与牙本质的接触面,有利于两种组织间更牢固地结合。

    (2)釉梭:在牙尖部较多见,呈纺锤状,穿过釉牙本质界包埋在釉质中,它是成牙本质细胞的胞质突起的末端膨大。在干燥的牙磨片中,釉梭的有机物分解代之以空气,在透射光下,此空隙呈黑色。

    (3)釉丛:起自釉牙本质界向牙表面方向散开,其高度约等于釉质厚度的l/5~1/4,呈草丛状。

    (4)釉板:是一薄的板状结构,与牙的长轴平行,垂直于牙面,有的停止在釉质内,有的达釉牙本质界,有的甚至达到牙本质内,在磨片中观察呈裂隙状结构。

    釉板内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可为龋病病原菌侵人的途径。特别是在窝沟底部及牙邻面的釉板,是龋病发展的有利通道。但绝大多数釉板是无害的,而且也可以由于唾液中矿物盐的沉积而发生再矿化。

    3.与釉质周期性生长相关的结构

    (1)横纹:光镜下釉柱纵断面可见有规律的横纹。横纹之间的距离为4gmo这可能与釉质发育期间基质节律性地沉积有关,其间的距离为基质每天形成的量。横纹处钙化程度稍低,故当牙齿脱矿时较明显。

    (2)生长线:釉质生长线又名芮氏线(1ines of Retzius),在低倍镜下观察釉质磨片时,此线呈深褐色。在纵磨片中,线条自釉牙本质界向外,沿着釉质形成的方向,在牙尖部呈环形排列,近牙颈处渐呈斜行线。在横磨片中,线条呈同心环状排列,其宽度和距离不等。当生长线达到牙表面时即为釉面横纹,这是釉质发育中的间歇线,在发育不良的牙上更为明显。

    在乳牙和第一7.恒磨牙的磨片上,常可见一条明显的间歇线,称为新生线。这是由于乳牙和第一恒磨牙的釉质一部分形成于胎儿期,另一部分形成于婴儿出生以后。当婴儿出生时,由于环境及营养的变化,该部分的釉质发育一度受到干扰,形成一条加重的生长线,特称为新生线。

    4.与釉柱排列方向相关的结构

    (1)绞釉:釉柱自釉牙本质界至牙表面的行程并不完全呈直线,近表面1/3较直,而内2/3弯曲,在牙齿切缘及牙尖处绞绕弯曲更为明显,称为绞釉.(gnarled enamel),绞釉的排列方式可增强釉质对抗剪切力的强度,咀嚼时不易被劈裂。

    (2)施雷格线(Schreger band):用落射光观察牙齿纵切磨片时,可见宽度不等的明暗相间带,分布在釉质厚度的内4/5处,改变入射光角度可使明暗带发生变化,这些明暗带称为施雷格板。这是由于釉柱排列方向的改变而产生的。

    (3)一无釉柱釉质:在釉质最内层,首先形成的釉质和多数乳牙及恒牙表层约30cm厚的釉质看不到釉柱结构,晶体相互平行排列,称无釉柱釉质。其中,内层被认为可能是成釉细胞在最初分泌釉质时,托姆斯突(Tomes process.es)尚未形成。而外层则可能是成釉细胞分泌活动停止以及托姆斯突退缩所致,因为托姆斯突的分泌影响晶体的方向。

    5.釉质的超微结构特点 釉柱的横断面在电镜下观察呈球拍样,有一个近乎圆形,较大的头部和一个较细长的尾部。头部近咬合面方向;尾部近牙颈方向。在头部的表面有一弧形清晰的周界称釉柱鞘。每一个釉柱的头部紧密地插入邻近釉柱的头部和尾部的间隙中。

    电镜观察可见釉柱是由许多有一定排列方向的扁六棱柱形晶体组成。晶体宽约40~90nt0,厚约20~30nm,长度一般认为在160~1 000nm之间。这些晶体在釉柱的头部互相平行排列。它们的长轴(C轴)平行于釉柱的长轴,而从颈部至尾部移行时,则晶体长轴的取向逐渐偏离长轴,至尾部时已与长轴呈65~70角的倾斜。因此在一个釉柱尾部与邻近釉柱头部的两组晶体相交处呈现参差不齐的增宽了的间隙,这类间隙构成釉柱头部的弧形边界,即釉柱鞘。

    (三)釉质结构的临床意义

    釉柱的排列方向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意义。在手术需要劈裂釉质时,施力方向必须与釉柱排列方向一致;在治疗龋齿制备窝洞时,不宜保留失去牙本质支持的悬空釉柱,否则充填后,当牙齿受压力时,此种薄而悬空的釉质常易碎裂,使窝洞边缘产生裂缝,而易引起继发性龋。

    临床上常用氟化物来预防牙釉质龋的发生。这是因为氟离子进入磷灰石晶体中,将与其HCO~和OH一等发生置换,使牙釉质的晶体结构变得更为稳定,从而可增强牙釉质的抗龋能力。

    在牙釉质的咬合面,有小的点隙和狭长的裂隙。由于点隙裂沟内较易细菌和食物残渣滞留而不易清洁,故常成为龋的始发部位,且一旦发生龋,则很快向深部扩展,因而如能采取措施早期封闭这些点隙裂沟,对龋的预防有一定帮助。随着年龄的增长,点隙裂沟可逐渐磨平,该部位龋的发生率也趋于下降。

    牙釉质表面酸蚀是临床进行树脂修复、点隙裂沟封闭或矫治时带环粘固前的重要步骤。通过酸蚀使釉质无机磷灰石部分溶解而形成蜂窝状的粗糙表面,以增加固位力。在对无釉柱釉质,尤其是乳牙进行酸蚀处理时应适当延长酸蚀时间以清除无釉柱釉质,因为无釉柱釉质的晶体排列方向一致,酸蚀后牙釉质表面积变化不理想。

    扫描电镜观察,用过氧化物漂白牙面可在牙面形成微孔,它们可以相当快地发生再矿化。在过度漂白的牙面,停留在微孔内的氧可能对某些复合材料产生影响,因此应用复合材料的修复工作应在漂白2周~1个月后进行。

    二、牙 本 质

    (一)理化特性

    牙本质构成牙齿的主体。牙本质色淡黄,稍有弹性,硬度比釉质低,比骨组织略高。成熟牙本质重量的70%为无机物,有机物为20%,水为1O%。如按体积计算,无机物、有机物和水分的含量约为50%、30%和20%。牙本质的无机物主要也为磷灰石晶体,但其晶体比牙釉质中的小,与骨和牙骨质中的相似。微量元素有碳酸钙、氟化物、镁、锌、金属磷酸盐和硫酸盐。……

    书摘与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