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医学 > 中医学 > 中医临床 图书编号:20430871
 
《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张赞臣论五官科》
作者:朱世增 主编
出版社: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原上海中医药 出版日期:2009/1/1
ISBN:9787811210873 定价: 29.00元
        编辑推荐

    临床医生,本书教你治病救人;莘莘学子,本书助你步入歧黄殿堂;科研教学工作者,本书是你走向成功的阶梯。

    内容推荐

    本书是名老中医张赞臣先生七十余年治学、行医、教学生涯的心得体会及经验荟萃。 先生学医,其父伯熙公乃启蒙之师。家学渊源,亲炙名师,决定了先生运用中医理论驾轻就熟。先生临证,重视法则的应用,以法御方遣药,常收高屋建瓴之效。书中“阴虚喉痹证治概述”、“张赞臣运用养阴法治疗五官科疾病的经验”、“张赞臣运用通下法治疗耳鼻喉疾病”等文有详述。先生除五官科、外科疾病而外,于内科杂证、妇科疾病及温病的治疗,均有独到之处。这些在本书中均有所反映。

    作者简介

    朱世增,1956年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主任医师,长春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吉林省吉林市中医学会会长、吉林市华侨医院院长、《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社社长、吉林市华侨联合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主编《性医学欠辞典》,著《奇方医话》、《中药茶谱》、《山野遗方》

    目录

    学问专研自勉不怠

    临证经验

    喉痈的辨证施治

    咽喉部溃疡诊治经验

    阴虚喉痹证治概述

    诊治乳蛾的体会

    中西医合作治疗扁桃体未分化癌(石蛾)一例及体会

    重舌症治验及体会

    鼻喉部乳头状瘤手术后的中医治疗

    鼻渊诊治经验

    鼻衄证治经验

    鼻衄治疗五法

    脑疽证治(附病案四则)

    肝郁胃痛昏厥治验及体会

    烧烫伤证治

    治愈疬疮久溃不敛一例及体会

    气瘿与腹块治案一则及体会

    低体温医案一则及体会

    诊治慢性病证点滴体会

    小便失禁一例的治疗及体会

    祖国医学对血吸虫病的认识

    诊法医话三则

    方药解析

    喉科的治则及常用中药

    玉女煎治疗齿痛及加减法

    音哑的用药原则

    药论三则

    妊娠禁忌药的初步整理

    本草学的沿革

    祖国药物的成就

    中医教育

    我对中医业务发展的几点体会

    关于中医学说中“五行学”的存废问题

    中医喉科发展的现状

    咽喉科病历史沿革与成就

    医案拾萃

    乳蛾

    喉痈

    喉痹

    石娥

    劳损失音

    白喉后遗症

    耳痈

    耵耳

    耳聋

    鼻咽癌后遗症

    疬疮久溃不敛

    湿癣

    瓜藤缠

    子痈

    委中流注

    尿血

    湿热流火

    全身泛发寻常性天疱疮

    类中风

    阳虚阴亏寒战

    脾虚低热

    正虚邪恋久咳不愈

    肾亏肝旺型眩晕

    胸痹

    水肿

    幼女倒经嗜睡

    附:张伯熙医案

    痢疾

    湿温壮热衄血痉厥治验案

    湿温发黄呃逆治验案

    温邪逗留肺胃

    春温误汗

    春温壮热动风

    伏邪夹湿

    薪火相传

    张赞臣应用外治法治疗喉科疾病的经验

    张赞臣治疗急性咽部炎症的经验

    张赞臣运用养阴利咽汤治疗阴虚喉痹的经验

    张赞臣运用养阴法治疗五官科疾病的经验

    张赞臣运用通下法治疗耳鼻咽喉疾病

    张赞臣诊治耳鼻咽喉部疮疡的经验

    张赞臣从风论治五官科疾患的经验

    张赞臣治疗耳源性眩晕症的经验

    张赞臣诊治脑疽的经验

    谢利恒先生的医学经验简介

    张赞臣生平简介

    悉通各科的中医喉科专家张赞臣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临证经验

    喉痈的辨证施治

    喉痈是痈癌发于喉间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症状是:局部锨赤肿胀,疼痛灼热,吞咽不利,甚则壮热化脓。此证大多为实热证,其病因、病机不外肺胃积热,心肝火旺,感受风邪,风热相搏,痰火壅滞等。

    一、喉痈的类别

    历来喉科书籍中,喉痈的名称很多,范围很广,凡一切咽喉、舌、上腭及颈、腮、颔部的痈疡都包括在内。命名的依据,大体分四个方面:

    1.以发病原因来分,如伏寒喉痈、积热喉痈等;

    2.以局部色泽来分,如大红喉痈、淡白喉痈等;

    3.以发病部位来分,如单喉痈、双喉痈、里喉痈、外喉痈、颔下痈、兜腮痈等;

    4.以症状来定名的,如肿烂喉痈、锁喉痈、声哑喉痈等等(上列喉痈名称的类别见于《咽喉经验秘传》、《喉症全科紫珍集》、《咽喉秘集》)。

    以我个人看法,这样的分类方法,表面上很清楚,实际上对诊断帮助不大,仅从某一个角度来观察,将病因、症状、部位等都掺杂在内,反而混淆不清,如大红喉痈与积热喉痈,色泽同样是大红,一言症状、一言病因,是一个证的两个方面。再者,把舌、卜腭、颔、腮等处的痈疡都归在喉痈范围之内也不妥当,因为颔、腮等处的痈癌,可以由喉头发生痈疡牵引而发生肿胀甚至化脓,也可以先由颔、腮等处发生痈癌而后影响及咽喉,因此前者应该归入喉痈附带症状之内,后者则应归人外科范畴。至于局部色泽与症状,只能作为诊断时辨证依据之一。故我在临床上对喉痈的命名与分类,认为以发生的部位来分,较为确当。

    二、喉痈的辨证

    1.辨部位

    痈发于正咽关的称喉痈(或骑关痈),发生于咽关之外者称外喉痈(或上关喉痈),发生在咽关内一直至喉底处的称里喉痈(亦称下关喉痈)。喉痈与外喉痈病程较短,病势较轻,里喉痈因在咽关之内,气道比较狭窄,肿胀过甚往往有窒息之虞,而且吹药不易直达患处,故病程较长,病情较重。喉痈发于双侧者,症状虽属严重,惟单侧喉痈发于关内者,亦可因肿胀而形成阻塞,故亦不能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