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医学 > 中医学 > 基础理论 图书编号:20421508
 
《伤寒析变》
作者:纪立金 编著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5/1
ISBN:9787801569486 定价: 33.00元
        编辑推荐

    中医之理,博大精深;中医之术,随机圆法。求解中医,须潜心悟道,探之医理,与之临床,运用以求自如,得法以求灵验;授业传道,解惑答疑,融会以求贯通,深入以求浅出;病有疑似,症有真伪,万变之疾,难寻变中之理,难求变中之治。古有内伤遵东垣、外感崇仲景,内伤以脾胃之律统万变之疾,外感以六经之理钤百病之患,各有千秋。余遵古道,精研东垣论脾胃,潜习仲景论伤寒,教之与学,临之与证,有得有验,并承恩师李克绍传经之论、张珍玉气化之理,悟得内外之伤,理则同,法则通,伤寒之变实为气化之变;昔著《中医脾脏论》,今成《伤寒析变》,应万变之疾,寻百病之源,以归中医之真。然才疏学浅,砺炼不足,中医大道,经著博深,虽有所悟,古论难彰,同道同门,斧之正之。

    内容推荐

    书的价值不在其厚薄,而在是否言之有物,是否能给人启迪。古往今来,真正在中医学术史上具有里程碑作用的医书,并非所谓的“巨著”,张仲景的《伤寒论》自不必说,叶天士的《温热论》一共才37条原文,计3721字,却开创了温病学辨证论治之先河,可见书的价值不在厚薄。书虽厚而空洞乏味,满纸正确的废话,或教科书的语言,这样的书不在少数,而且有愈来愈多之势。不由让人感叹:现在读一本好书真难啊!

    目录

    第一篇 伤寒“变”与“辨”

    一、伤寒概念的深层内涵

    (一)伤寒的内涵

    (二)伤寒与温病

    (三)伤寒与杂病

    二、伤寒“变”的基本规律

    (一)伤寒之分类

    1.伤寒分六病(六经)

    2.六病分风寒

    3.六病分经腑

    (二)伤寒之传变

    1.发于阳变

    2.发于阴变

    (三)伤寒之转属

    (四)伤寒之坏变

    1.坏病的含义

    2.医坏与自坏

    3.坏变与药坏

    4.坏变的特征

    三、《伤寒论》“辨”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一)辨的主要内容(五辨)

    1.辨病

    2.辨证

    3.辨治

    4.辨药

    5.辨效

    (二)辨的主要方法

    1.证候症群辨法

    2.主脉主证辨法

    3.排除筛选辨法

    4.脉证对比辨法

    5.体质特异辨法

    6.治病经过辨法

    7.病程长短辨法

    8.时间症候辨法

    9.以药试病辨法

    10.主证佐证辨法

    第二篇 太阳病析变

    一、太阳变概论

    (一)太阳含义

    (二)太阳生理

    (三)太阳病变

    (四)太阳辨治

    二、太阳之为病

    (一)辨病提要

    (二)分类辨治

    1.卫开营泄(中风)

    2.卫合营郁(伤寒)

    3.邪迫卫扰(中风)

    4.邪迫营滞(伤寒)

    ……

    第三篇 阳明病析变

    第四篇 少阳病析变

    第五篇 太阴病析变

    第六篇 少阴病析变

    第七篇 厥阴病析变

    第八篇 合并病析变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篇伤寒“变”与“辨”

    《伤寒论》一书,不仅指导外感病有意义,而且也是指导内伤杂病的一本专著,因此研究《伤寒论》,不仅研究其外感类疾病的辨治规律,也要研究其因外感引起的具有内伤杂病特点的病证辨治规律。可见《伤寒论》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辨”,之所以有灵活的“辨”就是因为有伤寒病客观的“变”,从“辨”与“变”的角度,重新审视《伤寒论》,从六经之为病、六经病之变、类六经病变三个方面,对六病进行析变,一方面达到认识一切疾病的“变”的内在规律,另一方面拓展人的、“辨”的思维空间,使《伤寒论》理论更加深化,更切近临床的需要,从而提高临床辨治的能力与治病的疗效。正如《伤寒论》原序中:“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通过以“辨”识“变”,就可以达到“见病知源”之目的。

    一、伤寒概念的深层内涵

    (一)伤寒的内涵

    伤寒一词,首见于《内经》,有学者研究认为,《素问》中只用作病因学概念,后在《难经》中始作病名,但不排除广义病因概念。至王叔和继仲景遗论为《伤寒论》、《伤寒例》,继承了《内经》、《难经》学术思想,除了部分保留“伤寒”仍为病因概念外,大多已成为广义、狭义的病名。这样,源于《内经》的伤寒词义,经《难经》到《伤寒论》,逐步完成了由病因转向病名的变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