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医学 > 中医学 > 中医临床 图书编号:20420890
 
《岐轩脉法》
作者:张润杰 等编著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5/1
ISBN:9787802314238 定价: 12.00元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凭借多年的经验和学习,对脉诊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脉诊不能再像过去一样直接从“脉象”入手,要在脉诊过程贯穿“气”、“阴阳五行”等中医基础理论,对脉象剖析融入现代科学对脉象要素的认识,这种脉诊方法简单、明了、易学、易用,对临床诊断的统一具有指导意义,对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将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凭借多年的经验和学习,对脉诊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脉诊不能再像过去一样直接从“脉象”入手,要在脉诊过程贯穿“气”、“阴阳五行”等中医基础理论,对脉象剖析融入现代科学对脉象要素的认识,这种脉诊方法简单、明了、易学、易用,对临床诊断的统一具有指导意义,对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将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目录

    脉理篇

    第一论 中医复兴脉诊当先

    第二论 脉诊学习之六大误区

    第三论 脉诊可以速成

    ——脉诊学习及快速提高的窍门

    第四论 学习脉诊三部曲

    第五论 脉诊的分类与统一

    第六论 《内经》脉法要诀一

    ——辨阴阳第一

    第七论 《内经》脉法要诀二

    ——阴阳互比

    第八论 《内经》脉法要诀三

    ——升降出入在脉中

    第九论 《内经》脉法要诀四

    ——四时王脉人应天

    第十论 《内经》脉法要诀五

    ——寸口六部主象脉应人(脏腑)

    第十一论 《内经》脉法要诀六

    ——胃气为本决生死

    第十二论 《内经》脉法要诀七

    ——手法法阴阳

    第十三论 《内经》平人脉象论一

    ——阴阳平衡观

    第十四论 《内经》平人脉象论二

    ——四时脉象 胃气为本

    第十五论 《内经》平人脉象论三

    ——寸口六部 胃气为本

    第十六论 《内经》寸口诊法

    第十七论 《内经》三部九候诊法

    第十八论 《内经》人迎寸口诊法

    脉象篇

    第十九论 脉象之“象”

    第二十论 《内经》认识脉象的法宝

    ——脉象剖析法阴阳

    第二十一论 浮脉辨

    第二十二论 沉脉辨

    第二十三论 数脉辨

    第二十四论 迟脉辨

    第二十五论 动脉辨

    第二十六论 结脉辨

    第二十七论 促脉辨

    第二十八论 代脉辨

    第二十九论 缓脉辨

    第三十论 紧脉辨

    第三十一论 长脉辨

    第三十二论 短脉辨

    第三十三论 虚脉辨

    第三十四论 实脉辨

    第三十五论 芤脉辨

    第三十六论 革脉辨

    第三十七论 洪脉辨

    第三十八论 散脉辨

    第三十九论 细脉辨

    第四十论 微脉辨

    第四十一论 弱脉辨

    第四十二论 濡(软)脉辨

    第四十三论 滑脉辨

    第四十四论 涩脉辨

    第四十五论 弦脉辨

    第四十六论 牢脉辨

    应用篇

    第四十七论 靶向用药脉诊当先

    第四十八论 评脉识药性

    第四十九论 评脉辨证整体论治

    第五十论 针灸得气 以脉为凭

    第五十一论 针灸手法对脉象的影响

    第五十二论 手法如药物推拿必评脉

    第五十三论 脉诊作指导掌中觅乾坤

    第五十四论 评脉辨证拔罐现奇功

    第五十五论 评脉来保健

    杂论篇

    第五十六论 把握脉象的影响因素 知常达变

    第五十七论 脉学研究之现状

    第五十八论 脉诊不可神化

    第五十九论 论脉症从舍

    第六十论 神者,水谷之精气也

    第六十一论 独处藏奸论

    第六十二论 再论“胃、神、根”

    第六十三论 周学霆“缓脉”定平人

    第六十四论 柯琴言脉

    第六十五论 滑寿诊脉六字真言

    第六十六论 张锡纯脉诊定乾坤

    第六十七论 持脉有道虚静为宝

    附一:黄德忠医师脉诊心得

    附二:杨峰医师临证脉诊心得

    附三:王笠光医师脉诊心得

    附四:胡连军医师脉诊心得

    主要参考文献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脉理篇

    第一论 中医复兴脉诊当先

    脉诊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一项诊断方法,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基本精神的体现和应用,亦是中医理论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全国著名老中医赵恩俭教授在《中医脉诊学》中曾经预言“今后脉诊,很可能是发展中医的一个突破口。因为脉法实际是中医学体系的一个侧面和缩影。”

    诊断是治疗的前提,没有正确的诊断,就不会有正确地治疗。而诊断在中医则是望、闻、问、切四诊而已,通过四种手段搜集各种资料,综合分析得出辨证论治的结果,而这四种诊断方法中和患者零距离接触的那就是切诊。所以也可以这么说切诊是对疾病零距离的触摸。是把握疾病本质的捷径。

    自古以来,所有卓有成绩的大医们大多都精通脉诊,在他们出色的临床中脉诊起着一决成败的关键一环,《黄帝内经》中云:色脉者,上师所秘。也就是说那些上师层次的大医们对诊脉的方法从来都是当作法宝一样秘而不宣。在《素问》中对脉诊的论述不可谓不详尽,其中相当多的篇幅都涉及到了脉诊。

    神医扁鹊见蔡桓公,识其病虽然用的是望诊,但在他的名著《难经》中也是有相当一部分内容(计22难之多)都是在论述脉诊,所以有寸口诊法完善于扁鹊之说。医圣张仲景对脉诊也是极其重视,在其著作序言中曾说“当今之人摸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相对斯须便处汤药”!其名著《伤寒论》、《金匮要略》每章节都是按“病脉证治”的体例书写,没有脉这一项就不会有医圣《伤寒杂病论》的存在。

    近代名医张锡纯对脉诊的精通也非寻常可比,在很多病人生死关头,他都要靠脉诊一锤定音,在他的医学名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对脉诊的运用和重视体现的可谓是淋漓尽致。在对大气下陷病的辨别中更是要靠脉诊一辨真伪,在临床中他认为石膏是治热病的金丹,但无论是哪种热病,其脉象必须是洪大才行。

    徐春甫在《古天医通》中也说:“脉为医之关键。”医生不识脉象就无以辨证,不辨证就无以论治,只有精通脉理方能成为良医,不辨证候则为庸医。

    所以脉诊在学习中医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可惜在中医教科书中脉诊内容只占了极少的篇幅。

    我们通过读古人之书,的确发现学脉诊真的很难!一些大医也曾感慨 “脉候幽微,苦其难别,意之所解,口莫能宣”;“持脉之道,非言可传,非图可状”,一些大医进一步感慨 “医者意也!”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学习中医要有悟性和天赋,苏东坡也感慨说:学书纸费,学医人费 !

    我们不难看出,中医的脉诊其实已经成为阻碍中医普及和提高,阻碍着中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瓶颈。

    其实中医的脉诊方法,古今有所不同。早期的诊脉之法其实并不很难掌握,沿用至今的、需要心领神会的脉诊技艺,乃是在医家对“古脉法”不断加以改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但却忽略了最重要的最简单的诊脉基础,使脉诊如空中楼阁。

    岐轩脉法旨在完善脉诊理法,删繁就简,去伪存真,还原古脉法,并加以阐释,言古人之言而未尽之意。使脉诊真正成为一种人人可学,学即能会,会即能用,用即显功的临床辨证论治的指南针,杀手锏!自此再不是 “心中易了,指下难明”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