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医学 > 预防医学 卫生学 > 医学卫生统计 图书编号:20420518
 
《实用免疫接种培训教程》
作者:王鸣 主编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4/1
ISBN:9787802311831 定价: 32.00元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十二章,第一章、第二章为免疫接种相关的微生物学、免疫学与卫生统计学基础知识,第三章至第十章分别为疫苗总论、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及其免疫预防、免疫接种方法、安全接种、社区免疫接种、成人免疫、免疫接种副反应及其处理和免疫规划工作监测。本书各章均由从事该方面专题研究的专家撰写,内容以免疫接种工作为主,并参考和吸纳了新的研究进展,力求与时俱进。本书从实用出发,既是预防保健与疾病控制从业人员的必备用书,也是从事医学教育、健康促进和卫生宣传工作者不可多得的一本参考书。

    作者简介

    王鸣,男,1957年生,现任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广州分会会长,广东省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流行病学主任医师,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2年本科毕业于广州医学院,1984年就读于暨南大学医学院传染病学专业,师从著名传染病学专家朱师晦教

    目录

    第一章免疫接种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细菌和病毒

    一、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二、病毒的结构与功能

    三、细菌和病毒的繁殖

    第二节 医学微生物的抵抗力和病毒的变异

    一、细菌和病毒的抵抗力

    二、病毒的变异

    三、病毒变异的实际意义

    第三节致病性和抗感染免疫

    一、细菌和病毒的致病性

    二、机体抗感染免疫

    第四节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

    一、感染的概念

    二、感染的来源

    三、感染的类型

    第五节免疫接种与免疫学原理

    一、基本概念

    二、免疫接种与免疫学的发展

    第六节抗原

    一、抗原的概念与特性

    二、抗原的分类与性质

    三、抗原决定簇

    四、与医学有关的抗原

    五、免疫佐剂

    第七节免疫器官

    一、中枢免疫器官

    二、外周免疫器官

    三、淋巴细胞再循环

    第八节免疫分子

    一、免疫分子的概念

    二、免疫球蛋白

    三、补体系统

    第九节免疫接种的免疫应答

    一、免疫应答的概念

    二、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发生过程

    三、影响免疫反应的因素

    四、体液免疫

    五、细胞免疫

    六、自动免疫与被动免疫

    七、传染病流行期间的免疫接种

    八、免疫耐受

    第十节免疫接种的潜在免疫病理反应

    一、免疫接种的免疫损害类型

    二、免疫接种与超敏反应

    第十一节免疫学检测方法

    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二、分子生物学检测

    第二章免疫接种工作常用统计方法

    第一节卫生统计学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

    二、统计工作的步骤

    第二节常用抽样方法

    一、单纯随机抽样

    二、系统抽样

    三、整群抽样

    四、分层抽样

    五、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组群抽样)

    第三节统计学描述

    一、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

    第三章 疫苗总论

    第四章 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及其免疫预防

    第五章 免疫接种方法

    第六章 安全接种

    第七章 社区免疫接种

    第八章 成人免疫

    第九章 免疫接种副反应及其处理

    第十章 免疫规划工人监测

    第十一章 免疫接种的有关法律问题

    第十二章 免疫规划与免疫规范化培训

    附篇一 免疫接种常见问题解答

    附篇二 免疫规划门诊从业人员培训模拟试题

    附1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附2 儿童预防接种证

    附3 免疫接种告知书

    中英文名称对照

    参考文献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免疫接种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 细菌和病毒

    一、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细菌的形态按其外形主要分为3类:球菌、杆菌和螺形菌。

    2.细菌的结构 细菌是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微生物,其结构对细菌的生存、致病性和免疫性等均有一定作用。细菌细胞的结构大致可分为表层结构、内部结构和外部附件3部分。习惯上又把一个细菌生存不可缺少的、或一般细菌通常具有的结构称为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核质、核蛋白体等),而把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所形成的特有结构称为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孢等)。

    (1)细菌的表层结构 细菌的表层结构包被于菌体的外表,包括细胞壁、细胞膜和荚膜。细菌的抗原性和致病力主要是由其表层结构决定的。

    细胞壁是细菌表面一层较厚、质量均匀、坚韧而有弹性的网状结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菌固有的外形,保护细胞膜抵抗低渗的外环境;与细胞膜共同完成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细胞壁上还带有多种抗原决定簇,决定菌体的抗原性。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各种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支架均相同,其在四肽侧链的组成及其连接方式随菌种而异。根据细菌的细胞壁对革兰染色的反应不同,可把细菌分为两类: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其细胞壁结构有一定区别(见表1-1)。

    由革兰阳性菌引起的疾病有白喉、破伤风(初期培养物为革兰阳性,培养48小时后,易转为革兰阴性。伤口涂片中的破伤风杆菌有时亦呈革兰阴性)、肺炎球菌性疾病。

    由革兰阴性菌引起的疾病有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荚膜是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较厚的黏性、胶冻样物质。细菌一般在机体内和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中才能形成荚膜。

    荚膜的功能:储留水分,抗干燥,利于细菌在外界存活;保护细菌免遭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以及体液因子的杀菌作用,与细菌致病力有关;具有特异的抗原性,用于制备疫苗;可用作鉴别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