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读物 > 医学 > 药学 > 药学理论 图书编号:48987
 
《创新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与评价》
作者:魏敏吉,赵明 主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9-1
ISBN:9787811165876 定价:元
     内容简介

    药代动力学作为一门量化学科在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评价、临床合理用药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药效学、毒理学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一个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如果其药代动力学特性达不到类药性要求,则这个化合物最终不会成为药物。《创新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与评价》一书以“化合物→药物”为主题,介绍了:(1)基本理论,如药物的体内过程、药代模型、非临床和临床药代、群体药代、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药物代谢酶、P-糖蛋白、药物相互作用、PK/PD、食物的影响、眼用制剂的药代动力学、计算软件和计算原理、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TDM;(2)生物样品测定技术,如生物样品处理、GC、HPLC、LC-MS、生测法;(3)技术要求,如审评法规、研究策略、方法验证、质量控制、试验设计、说明书要求、药物开发终止和撤回案例分析、实验记录和档案管理;(4)创新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如虚拟计算方法对化合物成药性预测、高通量ADME研究、吸收研究、P450的作用、微透析技术、同位素示踪技术、LC-MS技术的运用、药代动力学参数的预测等。最后,本书还提供一个应用药代动力学指导新药研发的例子,对开拓思路非常有帮助。

    本书知识覆盖面广、内容新颖、实用性强,是对从事药代动力学研究的人员非常有用的一本参考书。

    刘昌孝院士和楼雅卿、赵香兰、钟大放、江骥、吴镭教授为本书的主审人,魏敏吉、赵明为主编,单爱莲、王睿、杨进波、赵秀丽为副主编,由国内医药界众多一线人员共同完成。

     目录

    绪论

    1.1 什么是药代动力学

    1.2 药代动力学在国内、外的发展

    1.3 药代动力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4 药代动力学在创新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1.5 我国创新药物研发所面临的药代动力学方面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部分 药代动力学基本理论

    第1章 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1.1 基本理论

    1.2 药物的吸收

    1.3 药物的分布

    1.4 药物的代谢

    1.5 药物的排泄

    第2章 药代动力学模型

    2.1 房室模型及其基本原理

    2.2 一室模型

    2.3 多室模型

    2.4 多剂量给药

    2.5 非线性药代动力学

    2.6 非房室模型的统计矩分析

    第3章 非临床药代动力学

    3.1 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3.2 动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设计

    3.3 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在药物开发阶段的应用

    第4章 临床药代动力学

    4.1 临床药代动力学的概念和目的

    4.2 临床药代动力学类型及房室模型

    4.3 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关注的主要参数及意义

    4.4 特殊人群药代动力学特点

    4.5 给药方案的设计和优化

    4.6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剂量调整方法及实例分析

    第5章 群体药代动力学

    5.1 基本概念

    5.2 基本原理和方法

    5.3 研究软件

    5.4 模型化过程

    5.5 临床应用

    5.6 在新药研究中的作用

    第6章 遗传药理学与药物基因组学

    6.1 遗传药理学/药物基因组学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6.2 药物反应变异的遗传多态性机制

    6.3 遗传药理学/药物基因组学与个体化药物治疗

    6.4 药物基因组学与新药研发中的新技术

    第7章 药物代谢酶

    7.1 Ⅰ相药物代谢酶

    7.2 Ⅱ相药物代谢酶

    7.3 体外药物代谢研究

    第8章 P-糖蛋白及其在药代动力学方面的作用

    8.1 P-糖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8.2 P-糖蛋白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8.3 P-糖蛋白诱导和抑制所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

    8.4 P-糖蛋白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8.5 P-糖蛋白底物结构的预测

    8.6 P-糖蛋白在药物发现过程中的作用

    第9章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9.1 概述

    9.2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9.3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第10章 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结合研究

    10.1 概述

    10.2 药效指标的选择

    10.3 药效学模型

    10.4 结合模型

    10.5 应用实例

    第11章 食物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11.1 食物的组成和分类

    11.2 饮食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11.3 开展药代动力学研究时需要注意的饮食问题

    第12章 眼用制剂药代动力学研究

    12.1 眼组织结构及生理特点

    12.2 眼用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12.3 对创新性眼用制剂研发中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思考

    第13章 药代动力学计算软件、计算原理及注意事项

    13.1 常用药代动力学计算软件介绍

    13.2 药动学数据模型拟合方法和软件的选择

    13.3 经典房室模型的特点和模型的选择

    13.4 房室模型拟合的影响因素

    13.5 房室模型和统计矩方法的相互关系

    13.6 房室模型的稳健性

    13.7 有关药动学参数的几个概念

    13.8 平均驻留时间的计算

    13.9 特殊数据的处理

    第14章 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

    14.1 概述

    14.2 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

    14.3 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方法和原则

    14.4 缓、控释制剂生物等效性实验和评价

    第15章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15.1 概述

    15.2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的适用范围

    15.3 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

    15.4 治疗药物监测常用标本及预处理

    15.5 有效血药浓度范围

    15.6 给药方案的设计和调整

    15.7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的新进展及应用

    15.8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指导合理用药实例

    第二部分 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与技术要求

    索引

     媒体评论

    《创新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与评价》一书从新药研发的过程,即“从化合物到药物”这一创新药物研发的主线来进行编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也体现了本书的特点。书中介绍的虚拟计算方法对化合物成药性预测、高通量ADME研究、药物吸收研究、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药物相互作用、P-糖蛋白在药代中的作用、人类药代动力学参数的预测等章节对创新药物研发思路的改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本书其他章节涉及的法规评述、研究策略、研究设计、质量控制、实验记录和档案管理等方面,作为一种技术要求,对如何规范开展创新药物药代动力学试验有非常具体的指导意义。另外,作为一本完整的基础理论著作,本书还介绍了药代动力学的一些基本理论以及开展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手段等,内容非常丰富。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刘耕陶院士

    本书中许多章节在国内首次从创新药物的角度进行药代动力学的编写,内容翔实、资料丰富,使读者对药代动力学的作用有一个崭新的认识,即药代动力学研究不只是用于仿制药物的生物等效性评价,而是与药物化学家合作辅助于新药的发现。这一点对更新新药研发的观点非常有帮助。文章中还结合新药法规,对规范药代动力学研究提出了技术方面的要求,并介绍一些新的技术和应用,对推动我国药代动力学研究有非常现实的应用价值。

    ——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周宏灏院士

    本书在虚拟计算对化合物成药性预测、高通量ADME蚕研究、Caco-2细胞与药物吸收、遗传药理学与药物基因组学、药物代谢酶、P-糖蛋白、微透析技术的应用、药物相互作用、药代动力学参数的预测、PK/PD研究、群体药代动力学等章中提出了许多新颖的创新药物研发观点,对开拓读者的思路非常有帮助。在新药评价方面,作者提供了许多与目前的法规联系紧密的技术审评要求、审评经验以及发展动向,这些内容对规范新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另外,本书还介绍了药代动力学研究的一些最新手段和发展趋势,对国内开展创新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北京大学药学院 张强教授

     书摘插图

    第一部分 药代动力学基本理论

    第1章 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1.2 药物的吸收

    1.2.3.3 鼻腔给药

    鼻腔黏膜有众多的细微绒毛,可显著增加药物吸收的有效表面积,鼻上皮细胞下有大而多的毛细血管,能使体液迅速通过血管壁进人体循环,所以药物吸收迅速、吸收程度高,某些药物的吸收速率甚至可与注射剂相比。此外,研究发现鼻腔黏膜是化合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及外周循环系统的理想途径,但此途径的转运机制尚不明确。药物由鼻腔吸收,不经门静脉进入体循环,可避免肝首关效应。

    鼻腔黏膜为类脂质结构,药物在鼻黏膜的吸收主要为被动扩散过程,因此脂溶性药物易于吸收,水溶性药物吸收差些。由于鼻黏膜的屏障功能较低而血管十分丰富,故对于一些解离型的药物也能够吸收。鼻黏膜吸收与分子量大小密切相关,分子量越大吸收越差。环状的蛋白质和多肽比线状的易于吸收。鼻黏膜带负龟荷,故带正电荷的药物易于透过。pH影响药物的解离,未解离型吸收最好,部分解离型也有吸收,完全解离型则吸收差。鼻腔中黏液纤毛将药物从鼻甲部向鼻咽部清除,这样大大缩短了药物与吸附表面的接触时间,影响药物的

    吸收及生物利用度。

    1.2.3.4 吸入给药

    吸入给药后,药物在肺部的吸收在肺泡中进行。估计肺泡的数目为3亿-4亿个,肺泡的总表面积达200m2,与小肠的有效吸收表面很接近。肺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并与毛细血管紧密相连,从吸收表面到毛细血管壁的厚度只有0.5~1μm(小肠为40μm,皮肤为150μm),这些毛细血管的总表面积达到90m2,血流十分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