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医学 > 医院管理 图书编号:20404711
 
《医生的境界》
作者:冯正中 等编
出版社:中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9/1
ISBN:9787811054699 定价: 26.00元
        内容推荐

    本书按风范、修为、精诚、致远、无形、百家、永恒七大部分摘录医界名医大家、专家学者、普通医生和记者有关对“境界”的感悟及论述的精彩片段。从中既彰显了医界名家的精湛医术和精诚医德,也展示出普通医生的奉献精神和崇高思想。书中每一位医生都是后学者的楷模,为当今彷徨的医界高扬起一面面鲜亮的旗帜。同时,书中还收集了科学界、文艺界名人和新闻出版界、教育界、企业界人士30余篇蕴含“境界”气象的精彩文章。全书内容广泛丰富,文字隽永流畅,富有情趣哲理,饱含仁爱深情,医学人文关怀的真、善、美尽显其中。因此,这不仅是一本医界的励志书,还是一本难得的“医文观止”。值得各级各科医生、医务人员和医学生阅读。

    作者简介

    秦泗河(右),山东五莲县人。我国著名矫形骨科专家,主任医师。30余年潜心研究小儿麻痹后遗症和脑性瘫痪的矫治,在下肢畸形矫正、残缺的修复与功能重建领域卓有建树。在医学人文方面也颇多佳作,出版有《秦泗河诗词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医生、医术与入文》(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现任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矫形外科主任。

    冯正中(左)。四川都江堰市人。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曾奉献给医生们《打开临床科研之门》(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一书。与秦泗河因文相交、相识,时有切磋,成为挚友。今合作创编《医生的境界》一书,愉快地奉献给医界同仁们一束烂漫的报春花,一本汇聚了部分医生智慧之思的“医文观止”,一席丰盛精美的思维盛宴。

    目录

    序一

    序二

    读《医生的境界》有感

    云出高峰气象万千——编者感言

    第一部分风范

    吴英恺:良医不易大家大业

    张孝骞:无私奉献乐在其中

    张孝骞:要临近病人的床

    吴阶平:讲究艺术质朴无华

    韩启德:拓宽胸襟涵养气象

    汤钊猷:提高自己的软实力

    施韦泽与白求恩:用生命去追求人生的“纯粹”

    张圣道:必须有成熟的外科思维

    程之范:遵奉“仁信”之道

    张应天:纯粹的医生宗教般虔诚

    范泉水:活出境界来

    王国荃:人生选择决定人生境界

    黄宛:出神入化

    陈赛娟:排除干扰演绎人生

    华益慰:坚守道德

    陈海新:病人是我唯一的寄托与希望

    严仁英等:大医情愫

    黄翠芬等:忘我和无私

    李梦桃:无欲留痕痕愈浓

    第二部分修为

    朱良春:名师出高徒

    韩德民:以天下安康为己任

    秦伯益:“止于至善”的人生目标

    方圻:至今未达毕生以求

    孔庆东:用佛眼看这个痛苦的人间

    柯斌铮:更多的是帮助和安慰

    李学旺:患者生命高于一切

    易为民: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

    刘照彦:好医生的爱是爱患者

    马志中:道成者敬畏良知

    王岩:手术台就是我的阵地

    许景峰:执著于坚定的信念

    葛均波:活出自己的颜色

    李宏军:追求纯粹

    王宁利:心到手到

    景在平:心根不摇以神为定

    徐衡之:勤于思考

    王一方:要有菩萨样仁慈心肠

    托马斯:“桂冠诗人医学家”

    托马斯:视野广阔境界高渺

    陈可冀、王一方:豁达、宽容与兼容

    林延龄:医生的关键是人文修养

    赵美娟:要有高品位的行为方式

    赵美娟:寻找“实现高峰汇合的根基”

    孙福川:医德智慧至善至圆

    吴菁:道德修炼积德行善

    刘虹:和谐通融觉醒觉悟

    汪涛:广博深沉

    黄枢:至简至易

    秦伯益:广泛探索认准目标

    赵铱民:儒将不谈兵

    陈明斋:功力与学养的积淀

    戴宗晴:人生的快乐是攀登

    蒂恩利:要有仁爱与怀疑精神

    于丹:生命就在你的手中

    第三部分精诚

    第四部分致远

    第五部分无形

    第六部分百家

    第七部分永恒

    后记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吴阶平:讲究艺术质朴无华

    对肾上腺疾病的研究,是吴阶平教授的又一贡献。1960年,吴阶平为一个诊断为“嗜铬细胞瘤”的患者手术后,发现其肾上腺并无肿瘤,只显示髓质增生。为了证实自己的亲眼所见,吴阶平耐心地等待了16年,收集到17个病例,1977年他才发表了“肾上腺髓质增生”的报告,指出这是一个独立的疾病。1979年,美国泌尿外科年鉴收入该文并给予很高评价,从此国际医学界正式承认了吴阶平的创见。

    早在20世纪30~40年代,吴阶平在北平协和医学院读书时,就不喜欢对书本知识死记硬背。1939年他上三年级时开始接触临床。他意识到,要当医生就得“学点真本事”,真本事从哪来?看起来医生在为病人治疗服务,反过来讲,医生的本领不是从病人身上学到的吗?吴阶平视每次诊病为一次学习机会,对每一重复性的疾病他都要区别出其不同之处。到三年级期末,中等生吴阶平一跃而为优秀生。他作为最优秀的学生被选为毕业仪式上的“学生司仪”,名字被镌刻在协和“荣誉金牌”上。

    绝不放过临床上每一个细微的异常征象,绝不俯就于某种已有的结论。1980年,吴阶平教授以他在泌尿学上创造性的建树,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从自发到自觉,在周总理的直接帮助和教导下,医学家吴阶平进入了一种全新的精神境界。这种崭新的人生观成为他后半生的行动指南。

    在20世纪60~70年代里取得的一系列学术成就,可以说是吴阶平有意识地运用《实践论》和《矛盾论》的许多思想方法,去分析解决疾病问题的结果。他在医学实践中最早提出的六个字是:实践、知识、思考。后来在进一步总结经验和认真思考之后,他感到知识来源于实践,而离开了实践思考,知识就不能转化为能力。因此,他改成了“实践、思考、知识”这样一个顺序。

    “为病人服务是一门艺术”,吴阶平教授不断这样告诫青年医生。他说,做个好医生要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艺术的服务,三者缺一不可,三者都是无止境的。

    讲究艺术的医术,使吴阶平教授不仅超越了前人,也超越出医生的范畴,进入一种崇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