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读物 > 保健/心理健康 > 饮食营养 食疗 图书编号:53325
 
《精华版——糖尿病用药与配餐》
作者:何泽 主编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7-1
ISBN:9787538438628 定价:元
     编辑推荐

    目前,全世界有糖尿病患者1.5亿,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为3000万,而且还有扩大化和年轻化的倾向。糖尿病是可以防治的疾病,但又不是简单吃药所能解决的。用药是否准确,西餐是否合理?决定着疾病治疗的成败!用药如用兵,民以食为天,细节决定成败!

    本书介绍了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发生/发现/预防。糖尿病的合理用药,介绍了糖尿病的用药常识。糖尿病的合理配餐,介绍了糖尿病患者的配餐常识,本书还涉及到有关糖尿病用药与配餐的中西医、中西药、营养、食疗、厨技等内容。可供基层临床医生、保健人员、营养食疗爱好者参考。

     内容简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的第三大杀手。患了糖尿病只要能够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控制饮食,积极防治并发症,许多病人是完全可以达到或接近正常人的健康标准和生活质量的。

     作者简介

    何泽,1969年出生,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吉林省中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医学博士,吉林省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博士学术研究分会委员,吉林省中医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春市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科委员会委员。 从事内分泌、代谢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15年。2007年曾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内分泌科研修1年。擅长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综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多种并发症。对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的中西医治疗也有一定专长。主持省级科研课题3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国家级科研课题2项;出版学术著作10部,在省级、国家级学术刊物共发表专业学术论文近20篇。

     目录

    糖尿病可治可防

    什么是糖尿病

    血糖升高一定是糖尿病吗

    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如何鉴别

    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是如何发生的

    如何及早发现糖尿病

    得了糖尿病怎么办

    糖尿病治疗的目的

    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

    糖尿病的用药常识

    糖尿病患者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如何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重要性

    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体重、血脂控制要求

    降糖药的作用机制

    降糖药物治疗是长期的甚至是终生的

    如何选择既经济又有效的降糖药

    需要了解的降糖新药及进口药

    如何选择糖尿病治疗的中药单方

    如何选择糖尿病治疗的中药复方

    提高糖尿病患者免疫力的辅助用药

    有生津止渴作用的补益中药

    有降糖作用的常用中药

    降糖中药的配伍禁忌

    降糖中西药联合用药的原则

    糖尿病及并发症治疗中西药的配伍禁忌

    降糖西药联合应用的原则

    常见降糖西药之间的联合应用

    常见降糖西药与非降糖药的联合应用

    长期使用降糖药应注意哪些问题

    如何根据血糖情况调整口服降糖药用药量

    如何减轻口服降糖药的不良反应

    使用胰岛素并不可怕

    需用胰岛素治疗的情况

    胰岛素的种类及特点

    胰岛素制剂的选择及使用原则

    应用胰岛素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使用胰岛素时开始的剂量应如何确定

    如何根据血糖浓度调整胰岛素用量

    强化胰岛素治疗

    如何判断药物治疗的效果

    糖尿病的常用药物

    常用西药

    常用口服降糖药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物

    双胍类口服降糖药物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噻唑烷二酮类衍生物

    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胰岛素制剂

    常用中成药

    常用单方

    常用复方

    糖尿病及其特殊类型推荐用药

    初发2型糖尿病用药

    老年糖尿病用药

    儿童糖尿病用药

    妊娠期糖尿病用药

    肥胖糖尿病用药

    消瘦糖尿病用药

    胰岛素抵抗为主2型糖尿病用药

    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2型糖尿病用药

    常见糖尿病并发症推荐用药

    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用药

    糖尿病肾病用药

    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病用药

    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用药

    糖尿病并发痛风用药

    糖尿病的配餐常识

    糖尿病患者的膳食指南

    糖尿病患者的营养需求

    糖尿病患者如何制订食谱

    配餐中的营养素含量及热量的计算

    何谓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和血糖负荷 对指导配餐有何作用

    附:常见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

    糖尿病患者需忌口吗

    糖尿病及其常见并发症饮食宜忌

    有降糖作用的食物

    降糖食物间配伍忌用

    降糖食物与药物的配伍忌用

    糖尿病常用中药服药食忌

    如何进行各种食物的搭配及互换

    常用食物在烹饪中的注意事项

    糖尿病的常规配餐

    春季配餐

    夏季配餐

    秋季配餐

    冬季配餐

    特殊类型糖尿病推荐配餐

    老年糖尿病配餐

    儿童糖尿病配餐

    妊娠期糖尿病配餐

    肥胖糖尿病配餐

    消瘦糖尿病配餐

    常见糖尿病并发症推荐配餐

    糖尿病并发冠心病配餐

    糖尿病肾病配餐

    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病配餐

    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配餐

    糖尿病并发痛风配餐

    糖尿病特殊类型及并发症食疗食谱

    老年糖尿病食疗食谱

    儿童糖尿病食疗食谱

    妊娠糖尿病食疗食谱

    肥胖糖尿病食疗食谱

    消瘦糖尿病食疗食谱

    糖尿病并发冠心病食疗食谱

    糖尿病肾病食疗食谱

    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病食疗食谱

    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食疗食谱

    糖尿病并发痛风食疗食谱

     书摘插图

    什么是糖尿病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的第三大杀手。目前,全世界有糖尿病患者1.5亿,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为4000万,而且还有扩大化和年轻化的倾向。糖尿病是一组以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引起血糖增高的病理生理机制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胰岛素作用缺陷。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血脂代谢异常。通常我们通过血糖检测的方法来诊断糖尿病。当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7.0mmol/L(126mg/dL)或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l/L(200mg/dL)时,可被诊断为糖尿病。这时典型患者会感觉喝水比以前增多,饭量增大,小便次数增多,尿量增大,而体重减轻,即我们所说的“三多一少”症状。

    糖尿病一般按病因分类可以分四型,即:

    1.1型糖尿病

    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分为自身免疫性和特发性。自身免疫性者以青少年多见,发病较急,症状明显,有酮症酸中毒倾向;成人者则发病较缓,症状隐匿,多在感染或其他应急情况下迅速恶化,发展为严重高血糖,甚至发生酮症酸中毒。需用胰岛素治疗来维持生命。特发性者是在某些人种(如美国黑人和南亚印度人)所见的特殊类型,需胰岛素治疗。

    2.2型糖尿病

    可从显著的胰岛素抵抗伴相对胰岛素不足,到显著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伴胰岛素抵抗。占据本病群体之大多数(95%),此型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成年人,尤其40岁以后起病,多数发病缓慢,症状相对较轻,半数以上可无任何症状,一些患者因慢性并发症、伴发病或仅于健康检查时发现。当诊断糖尿病时,常发现已存在血管并发症,尤其为心、脑、肾等并发症。在应激情况下如感染等诱因,也可发生酮症酸中毒。多数患者不需胰岛素治疗维持生命,但在疾病某些阶毁可能需要胰岛素控制代谢紊乱。本型常有家族史,但遗传因素参与的方式及性质复杂。

    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是指病因准确或者大体准确的糖尿病,或是可明确定义糖尿病的部分综合征的总称。这一类别按病因及发病机制分为8种亚型数十种疾病,包括β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胰腺外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糖尿病;感染;不常见的免疫介导糖尿病;可能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综合征等。

    4.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过程中初次发现的任何程度的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或明显的糖尿病,均可认为是GDM。这不包括妊娠前已知的糖尿病患者。大部分GDM妇女分娩后血糖恢复正常,但仍有些妇女在产后5~10年有发生糖尿病的高度危险性。

    血糖升高一定是糖尿病吗

    我们通过血糖升高来诊断糖尿病,但血糖升高却不一定是糖尿病,这需要排除一些继发因素引起的血糖升高。需要详细询问病史,注意起病经过的特殊性,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配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一般不难鉴别。诊断原发性糖尿病应除外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1.内分泌疾病如肢端肥大症(或巨人症)、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可分别因生长激素、皮质醇、儿茶酚胺分泌过多,对抗胰岛素而引起继发性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胰岛α细胞瘤分泌过多的胰升血糖素,动员肝糖原,促进肝糖原异生而使血糖升高。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过多促使肝糖原分解增加,加速全身代谢和消耗热量,肠道对糖类吸收加速引起暂时性高血糖,加重胰岛负担而诱发糖尿病。

    2.急性感染急性感染应激状态时,胰岛素对抗激素(如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分泌增加,可使糖耐量减低.出现一过性血糖升高。

    3.药物因素一些药物如噻嗪类利尿药、糖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阿司匹林、三环类抗抑郁药等也可抑制胰岛素释放或对抗胰岛素的作用,影响糖耐量引起血糖升高。长期服用大量糖皮质激素可引起类固醇糖尿病。

    4.肝脏疾病弥漫性肝病患者,葡萄糖转化为肝糖原能力减弱,肝糖原贮存减少,进食后1/2~1小时血糖可高于正常,出现糖尿,但空腹血糖偏低,餐后2~3小时血糖正常或低于正常。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如何鉴别

    近20年来,随着糖尿病的病因、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取得了大量突破性进展,对糖尿病的分型有了新的认识。于1997年经美国糖尿病协会报告公布,提出了更新糖尿病分型和诊断标准的建议,并与1998年和1999年经世界卫生组织认可。那么在糖尿病各型中最常见的1型和2型糖尿病该如何区别一直是很多糖尿病患者所关注的问题。

    1.新分型与以往分型的区别最新分型和以往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取消了“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和“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这两个名称。这两个名称经常使用不当,易引起患者的误解。因为它是基于治疗的需要,而不是根据病因学性质特性来分型。现在采用“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和2用阿拉伯数字)来命名常见的糖尿病类型。

    2.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临床鉴别要点血糖水平本身对糖尿病分型并无意义,临床需从多方面综合分析,鉴别诊断。

    (1)发病特点1型起病突然,2型起病多缓慢。

    (2)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空腹和餐后血浆胰岛素、C肽水平1型无或极低,2型可正常、升高、或降低。

    (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l型经常发生,2型少见。

    (4)发病年龄1型患者大多在30岁以下,少数可在任何年龄。2型大多数为中老年人。

    (5)体重1型多数为非肥胖,2型肥胖或非肥胖。

    (6)糖尿病家族史1型为10%~15%,2型为30%。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