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读物 > 医学 > 药学 > 中药 图书编号:47993
 
《举一反三如破竹古方新用(上、下册)》
作者:荣莉,伦新 主编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8-1
ISBN:9787506739269 定价:元
     编辑推荐

    同一疾病的病机千差万别,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集中体现,古方新用一书为您打开一扇活学活用方剂之门,为您示范方剂运用中创新不离的宗的举一反三。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上、下两册。按21世纪教材《方剂学》分类方法,上册介绍108首古常用方,下册介绍136首古常用方。每首古方均由来源、组方、功效、主治和临床新用组成。临床新用按临床各科进行选摘,其治疗的疾病不沿该方剂传统的使用习惯,而是扩展地治疗新病种,都以辨证施治为原则,遣方选药较准确,获效显著快捷。特别是其中的“按语”,体现了医者在运用古方时,不受古人对方剂应用中常见思维的限制,而是根据临床症状,展开新思维,灵活运用,启迪颇深。

     目录

    举一反三如破竹古方新用(上)

    第一章 解表剂

    第一节 辛温解表

    麻黄汤

    桂枝汤

    麻黄加术汤

    桂枝龙骨牡蛎

    麻杏苡甘汤

    桂枝加葛根

    大青龙

    小青龙

    三拗汤

    第二节 辛凉解表桑菊饮

    柴葛解肌汤

    银翘散

    升麻葛根汤

    第三节 扶正解表参苏饮

    再造散

    麻黄附子细辛

    人参败毒散

    第二章 泻下剂

    第一节 寒下

    大承气

    调胃承气汤

    小承气

    大陷胸汤

    第二节 温下

    大黄附子汤

    三物备急丸

    温脾汤

    第三节 润下

    麻子仁丸

    济川煎

    第四节 逐水

    第五节 攻补兼施

    黄龙汤

    增液承气汤

    新加黄龙汤

    第三章 和解剂

    第一节 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蒿芩清胆汤

    柴胡桂枝干姜

    达原饮

    第二节 调和肝脾

    四逆散

    黑逍遥散

    逍遥散

    当归芍药散

    第三节 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

    黄连汤

    第四章 清热剂

    第一节 清气分热

    栀子豉汤

    白虎加苍术

    白虎汤

    竹叶石膏汤

    第二节 清营凉血

    清营汤

    第三节 清热解毒

    凉膈散

    普济消毒饮

    第四节 气血两清

    清瘟败毒散

    第五节 清脏腑热

    导赤散

    清胃散

    清心莲子饮

    泻黄散

    龙胆泻肝

    玉女煎

    泻白散

    第六节 清虚热

    当归六黄汤

    第五章 祛暑剂

    第一节 祛暑解表

    新加香薷饮

    第二节 祛署利湿剂

    六一散

    桂苓甘露饮

    第三节 祛署清热剂

    清络饮

    第四节 祛暑益气剂

    清暑益气

    第六章 温里剂

    第一节 温中祛寒

    理中丸

    小建中汤

    吴茱萸汤

    大建中汤

    第二节 回阳救逆

    四逆汤

    参附汤

    第三节 温经散寒

    当归四逆汤

    乌附麻辛桂姜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

    第七章 表里双解剂

    葛根黄芩黄连

    第八章 补益剂

    第一节 补气

    四君子汤

    参苓白术

    香砂六君子

    七味白术散

    六君子

    补中益气

    举元煎

    玉屏风散

    升陷汤

    生脉散

    升阳益胃汤

    第二节 补血

    四物汤

    当归补血汤

    圣愈汤

    日脾汤

    桃红四物汤

    第三节 气血双补

    八珍汤

    炙甘草汤

    十全大补汤

    泰山磐石散

    第四节 补阴剂

    六味地黄丸

    一贯煎

    知柏地黄丸

    石斛夜光丸

    杞菊地黄丸

    补肺阿胶汤

    左归饮

    月华丸

    大补阴丸

    第五节 补阳

    肾气丸

    右归饮

    右归丸

    第六节 阴阳双补剂

    地黄饮子

    龟鹿二仙胶

    举一反三如破竹古方新用(下)

     书摘插图

    第一章 解表剂

    凡以解表药为主而组成,具有发汗解肌、疏达腠理、透邪外出等作用,主治表证的方剂,统称为解表剂,属于八法中的“汗”法。

    肌表是人体的藩篱,口鼻内通于肺,肺应皮毛,所以外感六淫伤人,首犯肌表肺卫。此时因病邪轻浅,应遵“因其轻而扬之”,“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治疗原则,使邪气从肌表而出。如果失时不治,或治不得法,六淫之邪不能及时从外而解,势必转而深入,变生他证。前人所谓“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疗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生半死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外感六淫初期,及时地使用解表剂治疗,不仅使邪从外解,还能防病传变,使疾病早期获愈。因此,解表剂在外感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汗法冠于八法之首的意义也即在此。六淫之邪有寒热之异,人体又有虚实之别,临床表证主要有表寒和表热以及虚人外感几种类型,所以解表剂一般可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扶正解表三类。解表剂除主要用于解除表证外,临床上还可用于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初起兼有表证者。

    解表剂多用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作用减弱。服用解表剂后,宜增加衣被,或避风寒,以助汗出或防外邪复人。解表取汗,应以遍身微汗为佳,太过与不及,均不适宜。如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如汗出太过,如水淋漓,则易耗伤气津,甚至导致亡阴亡阳之变。服药期间,应忌辛辣、生冷、油腻,以免影响药物吸收和药效的发挥。使用解表剂当以外邪所致的表证为要,如表邪未尽,又出现里证者,应先解表后治里,或以解表为主,兼治其里;表里证俱急者,又当表里双解。如病邪已人里,或麻疹已透、疮疡已溃、正虚水肿、吐泻失水等,均不宜使用解表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