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读物 > 医学 > 药学 > 中药 图书编号:47646
 
《百病之主-桂枝说》
作者:汤小虎 等编著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9-1
ISBN:9787117103367 定价:22.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论述桂枝的专著。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讲述桂枝与经方、古代哲学和社会文化的关系;中篇论述桂枝的本草沿革、功效运用沿革;下篇以桂枝功效为线索,以翔实的统计资料为依据,着重阐述桂枝的配伍研究和影响桂枝功效发挥方向的其他因素,并引用古今医论和医案作为例证。

    本书以桂枝性能为纲,一贯始终,通过配伍则尽展其“主百病”之能事。本书适合于从事临床、科研和教学的中医工作者阅读参考,也可供中医院校的学生及中医爱好者参考。

     目录

    上篇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经方与桂枝

    第二节 中国古代哲学的气论

    第三节 中医学的气论

    第四节 中国文化与桂枝

    中篇

    第二章 桂枝本草沿革

    第一节 桂枝实名考证

    第二节 桂枝本草考证

    一、桂枝去皮说

    二、北宋前,桂枝、肉桂、桂心异名同物

    三、宋金元时期,桂枝用药部位分化

    四、明清以来,桂枝为枝、皮混用

    五、20世纪50年代后期,桂枝统一为嫩枝条,肉桂统一为皮

    第三节 桂枝、肉桂分化原因探析

    一、学风学派的影响

    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三、体质因素的影响

    四、气候变动

    五、疾病谱变化

    六、地质环境破坏

    七、药材匮乏

    第四节 桂枝功效的分化与医药共荣、方药共荣

    第五节 桂枝功效发微

    一、散寒解表

    二、调和营卫

    三、温通经脉

    四、温助阳气

    五、利肝肺气

    六、平冲降逆

    第六节 桂枝助一身之气用

    第三章 桂枝功效运用沿革

    第一节 先秦两汉时期

    第二节 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

    第三节 宋金元时期

    第四节 明清时期

    第五节 近现代

    下篇

    第四章 桂枝的配伍研究

    第一节 桂枝方剂的配伍药类

    第二节 桂枝配伍的高频次药类

    第三节 桂枝常见配伍组合

    一、散寒解表组合

    二、调和营卫组合

    三、温通经脉组合

    四、温助阳气组合

    五、利肝肺气组合

    六、平冲降逆组合

    七、寒热并用组合

    第四节 配伍对桂枝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的影响

    一、审证求因、辨证施治、理法方药的统一

    二、方剂组方的基本结构和药物配伍技巧

    三、桂枝配伍的一般规律

    第五节 配伍举要

    一、散寒解表配伍

    桂枝 麻黄

    桂枝 防风

    桂枝 荆芥 防风

    二、调和营卫配伍

    桂枝 芍药

    三、温通经脉配伍

    温通宣痹,散寒止痛

    桂枝 附子

    桂枝 细辛

    温经活血,化瘀消瘢

    桂枝 芍药 当归

    桂枝 桃仁

    桂枝 川芎

    桂枝 丹参

    疏通血脉,托毒外出

    桂枝 黄芪

    桂枝 丁香

    四、温助阳气配伍

    温阳化气,行水利湿

    桂枝 茯苓 白术

    桂枝 泽泻

    温中健脾,理气散寒

    桂枝 干姜

    桂枝 干姜 附子

    桂枝 人参

    桂枝 黄芪 芍药

    桂枝 厚朴 橘皮 诸香(木香砂仁、蔻仁等)

    温阳益肾,固摄止遗

    桂枝 附子

    桂枝 龙骨 牡蛎

    桂枝 杜仲

    温通心阳,宽胸通痹

    桂枝 薤白 瓜蒌

    桂枝 炙甘草

    温化痰饮,止咳平喘

    桂枝 干姜 细辛(五味子)

    桂枝 半夏

    温肝散寒,行气散结

    桂枝 吴茱萸

    桂枝 小茴香

    五、利肝肺气配伍

    桂枝 枳壳

    桂枝 芍药

    桂枝 杏仁

    六、平冲降逆配伍

    桂枝 茯苓

    七、桂枝寒热并用配伍举要

    桂枝 柴胡

    桂枝 葛根

    桂技 石膏

    桂枝 大黄

    桂枝 黄连

    桂枝 知母 黄柏

    附:桂枝及其配伍的现代研究

    第五章 影响桂枝功效发挥方向的其他因素

    第一节 用量剂量

    第二节 用药部位

    第三节 炮制

    第四节 剂型

    第五节 煎服

    第六节 产地品种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经方与桂枝

    “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痹解结,反之于平”(《汉书·艺文志》)。这是最早的关于“经方”的记载。这里所说的“经方”其实是指一首有效的方剂应该具有的组成和功效,而且要经得起反复的验证,能够经久不衰的方剂,才可称之为“经方”。在当时的汉代,具有这样功能和药物组成的方剂被冠以“经方”之名,其组成必然是严谨的、配伍必然是周匝的、药物必然是精练的,而且也可以想象这样的“经方”在当时就已经是口碑极佳,如同现代的家庭“必备药”。

    “经方”在当时是有一定数量的,只有这样它才能保障整个中华民族的繁衍和生息。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里曾记载“经方十一家”,至少说明当时的“经方”分成了十一类别,用于治疗十一个方面的疾病,相当于现代不同科别或系统的用药和治疗方法。既然已经形成了效方达药,被编成“经方”分类流传,也说明当时医疗体系具有相当的规模,中医学的发展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能流传至今的“经方”,我们大部分只能在《伤寒杂病论》中窥见了。所以,现代称为“经方”的方剂是专门指《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流传下来的方剂。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的“经方”并非都是张仲景独创,而且当时“经方”的缩影。在《伤寒论》张仲景原序里,张仲景说到“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即把当时的“经方”通过自己的消化吸收,编撰在自己的著作之中,而且都是灵验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