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读物 > 医学 > 药学 > 中药 图书编号:47977
 
中药原来这么有用(南药篇)》
作者:冯琳 主编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8-6-1
ISBN:9787506296755 定价:48.00元
     编辑推荐

    两百种南方道地药材的用法,两千条实用单方验方食疗方,你不知道的常见药材大功效。

    药材好,药才好,天然疗效副作用小。产地决定质量,质量保证疗效。

    《本草纲目》:凡用药必须择土地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根、叶、花、实,采之有时。失其地,则性味少异;失其时,则气味不全。

    药材好,药才好。

    产地决定质量,质量保证疗效。

     内容简介

    本书从南方的地理环境和药材分布情况出发,按照中药材的主要产地划分,有针对性地挑选了200多种质优效强的南方为主产的药材。每一种均详细介绍别名、原生植物来源、主产地、性能功效、主治、选购贮存、用法用量等,提供针对常见病症的名家单方、验方和食疗方。所选200多种药材均配以精美准确的实物图,以功效为纲,分19类,全面覆盖生活中的常见病;精选的1000余条单方、验方、食疗方,制作步骤简单明了,操作简易。每种药材后还附上知识链接,提供历代医学典籍、现代医学中与此相关的小知识,或民间传说中的动人小故事,兼具实用性和趣味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列明产地时,还特别标出当前产量大药效最好的产区,为读者们选购药材提供了便利。 全书在广泛参考众多名家名典的基础上,将祖国医学与现代医学巧妙结合,既有中医典籍的经典论述,又有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诠释,内容通俗易懂、实用有趣,不仅适合广大群众阅读,也可供广大医药工作者参考。

     目录

    引篇

    解表药

    桂枝

    荆芥

    羌活

    香薷

    薄荷

    桑叶

    菊花

    柴胡

    苦丁茶

    藁本

    白芷

    升麻

    鹅不食草

    星宿菜

    葛根

    牛蒡子

    清热药

    石膏

    栀子

    淡竹叶

    穿心莲

    三丫苦

    崩大碗

    蚤休

    千里光

    鸦胆子

    谷精草

    鱼腥草

    山豆根

    木棉花

    白花蛇舌草

    玄参

    川黄连

    天葵子

    无花果

    橄榄

    半边莲

    番木瓜

    木蝴蝶

    川黄柏

    万年青根

    土茯苓

    柳叶

    决明子

    茶叶

    夜明砂

    十大功劳

    败酱草

    荸荠

    泻下药

    番泻叶

    芦荟

    大戟

    巴豆

    祛风湿药

    独活

    广防己

    汉防己

    桑枝

    海桐皮

    桑寄生

    两面针

    白花蛇

    乌梢蛇

    千年健

    木瓜

    五加皮

    丝瓜络

    络石藤

    稀莶草

    芳香化湿药

    广藿香

    砂仁

    白豆蔻

    草豆蔻

    草果

    厚朴

    利水渗湿药

    泽泻

    川木通

    茯苓

    赤小豆

    海金沙

    田基黄

    通草

    蕹菜

    鸡骨草

    草薢

    柳枝

    广东金钱草

    金钱草

    节瓜

    温里药

    附子

    川乌

    肉桂

    干姜

    吴茱萸

    八角茴香

    荜茇

    花椒

    胡椒

    丁香

    高良姜

    理气药

    橘皮

    枳实

    枳壳

    佛手

    木香

    沉香

    川楝子

    薤白

    郁金

    乌药

    香橼

    荔枝核

    刀豆

    止血药

    白及

    艾叶

    藕节

    紫珠

    仙鹤草

    鸡冠花

    活血化瘀药

    川芎

    延胡索

    莪术

    川牛膝

    鸡血藤

    桃仁

    红花

    穿山甲

    苏木

    毛冬青

    刘寄奴

    化痰止咳平喘

    半夏

    川贝母

    浙贝母

    竹茹

    胖大海

    罗汉果

    钟乳石

    安神药

    朱砂

    合欢皮

    平肝息风药

    钧藤

    白僵蚕

    天麻

    广地龙

    开窍药

    冰片

    苏合香

    石菖蒲

    樟脑

    补虚药

    白术

    巴戟天

    仙茅

    续断

    杜仲

    狗脊

    蛤蚧

    益智仁

    海马

    南沙参

    龙眼肉

    何首乌

    白芍

    桑椹

    麦门冬

    天门冬

    石斛

    百合

    女贞子

    龟板

    菠萝

    旱莲草

    灵芝

    燕窝

    银耳

    白扁豆

    冬虫夏草

    收涩药

    乌梅

    五倍子

    诃子

    肉豆蔻

    番石榴

    覆盆子

    莲子

    金樱子

    柿蒂

    芡实

    驱虫药

    使君子

    槟榔

    土荆芥

    榧子

    椰子

    外用药

    炉甘石

    雄黄

    蛇床子

    儿茶

    密陀僧

    番薯

    仙人掌

    血竭

    土槿皮

    马钱子

    其他药

    甘蔗

    菱角

    茭白

    魔芋

    阳桃

     书摘插图

    引篇

    中药煎煮方法

    汤剂是我国应用最早、使用最广泛的中药制剂。将饮片制成汤剂的主要过程是煎煮,因此,煎煮方法的正确与否同疗效及安全用药有直接关系。而且,汤剂大多由病家自制,所以病家及家属掌握正确的煎煮方法非常重要。

    1.煎药器具

    以陶瓷器中的沙锅、沙罐最佳,因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且导热均匀,保暖性能好。其次为不锈钢锅或白色搪瓷器。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因为这些金属元素容易与药液中的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可能使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2.煎药用水

    必须是无污染、无异味、洁净澄清、含矿物质及少杂质的水。一般来说,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饮用的水都可用来煎煮中药。而混浊、腐臭、严重污染的水绝不能用来煎煮中药;经过反复煮沸或放置在热水瓶中时间较久的水,也不能作为煎药用水。

    3.煎药用水量

    煎药用水量是否适当,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加水过少,药物有效成分未充分煎出;加水过多,可造成部分有效成分被破坏。按理论推算,加水量为饮片吸水量、煎煮过程中蒸发量及煎煮后所得药液量的综合。实际操作时加水量很难做到十分精确,只能大致掌握为:加水后将饮片适当加压,水液面没过饮片两横指(约2cm)为宜。但仍应根据实际情况,如汤药的功用,患者年龄的大小,体质强弱,饮片质地疏密、轻重和剂量的大小等,适当予以增减。凡是质地坚硬、粘稠,须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应比一般药物略多;而质地疏松、芳香易挥发的药物,加水应少一些,水液面淹没药物即可。

    4.煎前浸泡

    在煎煮前先将中药饮片浸泡一段时间,既有利于有效成分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而导致有效成分耗损,破坏过多。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以种子、果实类为主的药可浸泡1小时,夏季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

    5.煎煮火候及时间

    一般中药煎煮时宜先武火后文火,即未沸前用大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液溢出,或过快熬干。解表药及其他芳香性药物都应避免久煎,一般用武火迅速煮沸,改用文火维持10~15分钟即可。补益滋腻药物,以及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甲壳类药物,一般都需用文火久煎,才能使其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6.煎煮次数

    一般1剂药至少可煎煮2~3次,而质地厚重或滋润的补益药等则应煎煮3次或更多。这样才能尽量多地将药物中的有效成分煎煮出来,发挥药物的全部作用。

    7.榨汁取汁

    药液滤出后,药渣中仍吸附有不少药液。应将药渣放入双层纱布或透水性能较好的原色棉布中包好,待稍凉后,加压榨取药渣中吸附的药液,最后才把药渣扔掉。尤其是那些遇高热易使药液降低或损失、不宜久煎或煎煮第二次的药物,药渣中所含的有效成分比例会更高。因此,榨渣取汁可提高疗效,并节约药材。

    入药方法

    药物的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所需的煎煮时间也不同,有的还需作特殊处理。所以,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冲服等不同的入煎方法。

    1.先煎

    凡矿物、贝壳、甲骨类药物,因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故应先人煎30分钟左右,再纳入其他药物同煎。毒烈性药物如川乌、附子之类,也应先煎半小时左右再入其他药物同煎,降低其毒烈性,确保用药安全。

    2.后下

    凡气味芳香轻清之品,如薄荷、砂仁、沉香之类,入煎宜后下,待其他药物煎煮将成时投入,煎沸几分钟即可。包括那些有效成分易被煎煮破坏、挥散的药物,如大黄、番泻叶、钩藤之类,入煎剂时都应后下,大黄、番泻叶用作泻下通便时,甚至可以用开水直接泡眼。

    3.包煎

    有三类药物入汤剂时宜用纱布包裹后入煎。一是如蒲黄、海金砂之类,因质地过轻,煎煮时易漂浮在药液面上,或成糊状,不便于煎煮及服用的药物;二是如车前子葶苈子之类,药材较细而又含淀粉、黏液质较多,煎煮时易于粘锅、糊化、焦化的药物;三是如辛夷旋覆花之类,药材有毛,对咽喉有刺激性的药物。

    4.另煎

    凡贵重药物如人参之类,均应另煎,以免同煎时其煎出的有效成分被其他药物的药渣所吸附,造成浪费。

    5.烊化

    如阿胶鹿角胶等胶类药物,不宜人煎,应另行烊化,然后再与其他药液混合后服。

    6.冲服

    如芒硝之类入水即化的药物,以及竹沥之类的汁液性药物,宜用煎好的药液或开水冲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