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家庭教育 > 家教方法 > 家教方法 图书编号:20300797
 
《富爸爸家训(2)》
作者:杨文忠 编著
出版社:海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6/1
ISBN:9787802135338 定价: 25.00元
        编辑推荐

    心理学家曾对100名3—8岁的儿童进行过调查,询问他们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得到的最多的答案是“钱是从爸爸的兜里掏出来的”;其次是“钱是银行给的”;再次是“钱是售货员给的”;只有20%的孩子说,钱是工作挣来的;其中最有意思的答案是“钱是长在树上的”。 怎样让孩子正确看待金钱、怎样花钱、怎样培养孩子未来的理财能力,是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由于受传统“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国青少年的理财教育处于滞后状态,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与此相反,世界发达国家很重视孩子的理财教育。在那里,理财是中小学和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课,学校和家长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特点,按照不同的阶段,由浅入深地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以投资、创业、消费、理财为核心的理财教育课程。

    本书针对我国家庭理财教育的现实,系统的借鉴和参考了西方发达国家理财教育理论和方法体系,相信会对读者带去有益的启发。

    为什么生活富裕了,孩子的教育成问题了。

    一、融洽关系,制造谈话的气氛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良好的亲情关系。是进行思想交流的良好基础。有些父母平时和孩子思想交流很少,发生了问题之后就严厉训斥孩子。久而久之,感情距离渐渐拉大。为此,与孩子交谈,首先要制造一种和谐的气氛,说句笑话,讲点令人高兴的事情,拉近了感情距离,效果就会好得多。

    二、利用典型,善抓谈话的机会

    孩子自身和周围环境里随时都可能发生一些事情,如果抓住典型事件,及时交流思想,其效果要比平时好,一位初一的女学生,在校外受到同校男生的非礼,这位女学生回家向她父母谈起这件事。她的父母不是轻描淡写地说不要理那些非礼的男生,而是启发她应如何对付这类事情,使她增强了是非能力,悟出了保护自己的方法。

    一般来说,家长会之后是孩子们最急于和父母谈话的时候,抓住这个机会,可以了解孩子的很多情况。孩子是尊敬父母的,一定会改进自己。抓住孩子关心某一个问题的时机谈心。孩子容易听得进。

    三、有的放矢,主题明确

    针对孩子的什么思想,解决孩子的什么问题,要做到胸中有数,在谈话时,围绕主题进行双向交流。使孩子有所得。如果遇到了敏感的问题,也不要回避。对于不宜直接说的,可以采取侧面启发的方式,不要态度暧昧,使孩子感到无所适从。

    四、态度亲切,消除谈话的戒心 心理学家曾对100名3—8岁的儿童进行过调查,询问他们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得到的最多的答案是“钱是从爸爸的兜里掏出来的”;其次是“钱是银行给的”;再次是“钱是售货员给的”;只有20%的孩子说,钱是工作挣来的;其中最有意思的答案是“钱是长在树上的”。 怎样让孩子正确看待金钱、怎样花钱、怎样培养孩子未来的理财能力,是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由于受传统“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国青少年的理财教育处于滞后状态,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与此相反,世界发达国家很重视孩子的理财教育。在那里,理财是中小学和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课,学校和家长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特点,按照不同的阶段,由浅入深地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以投资、创业、消费、理财为核心的理财教育课程。

    本书针对我国家庭理财教育的现实,系统的借鉴和参考了西方发达国家理财教育理论和方法体系,相信会对读者带去有益的启发。

    为什么生活富裕了,孩子的教育成问题了。

    一、融洽关系,制造谈话的气氛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良好的亲情关系。是进行思想交流的良好基础。有些父母平时和孩子思想交流很少,发生了问题之后就严厉训斥孩子。久而久之,感情距离渐渐拉大。为此,与孩子交谈,首先要制造一种和谐的气氛,说句笑话,讲点令人高兴的事情,拉近了感情距离,效果就会好得多。

    二、利用典型,善抓谈话的机会

    孩子自身和周围环境里随时都可能发生一些事情,如果抓住典型事件,及时交流思想,其效果要比平时好,一位初一的女学生,在校外受到同校男生的非礼,这位女学生回家向她父母谈起这件事。她的父母不是轻描淡写地说不要理那些非礼的男生,而是启发她应如何对付这类事情,使她增强了是非能力,悟出了保护自己的方法。

    一般来说,家长会之后是孩子们最急于和父母谈话的时候,抓住这个机会,可以了解孩子的很多情况。孩子是尊敬父母的,一定会改进自己。抓住孩子关心某一个问题的时机谈心。孩子容易听得进。

    三、有的放矢,主题明确

    针对孩子的什么思想,解决孩子的什么问题,要做到胸中有数,在谈话时,围绕主题进行双向交流。使孩子有所得。如果遇到了敏感的问题,也不要回避。对于不宜直接说的,可以采取侧面启发的方式,不要态度暧昧,使孩子感到无所适从。

    四、态度亲切,消除谈话的戒心

    要表现出对子女的爱心。使孩子乐于接受谈话,避免使孩子处于防御戒备心态。“我们来谈谈吧”,这样会使孩子想:“又来给我上政治课了。”或者说:“你真是个糊涂虫”,这样,孩子只能层层设防了。如果对立情绪较大,可采取“冷处理”的方法,或者“曲线交谈”。从另外的事入手。如果孩子有事需要谈,可以放下手中的事情,倾听孩子的心声。不能说:“我很忙,以后再说吧。”这样就会失去机会,关闭谈话的大门,孩子觉得没有受到尊重,会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

    五、选择方法,增强谈话的效果

    一位哲学家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孩子的性格各有不同。这就需要父母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谈话方法。通常的方法有:直叙法。孩子直接向父母谈论一个问题,父母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适合于性格比较外向的孩子;间接法,向孩子讲一个小故事,说一条成语。引用一个事例,谈几句诗词、小说等,引起孩子谈话的兴趣,然后顺势引导到谈话的主题上来。可以父亲或母亲与孩子单独谈,也可以三人一起谈,还可以请孩子信任的亲戚谈。

    六、语言精炼,把握谈话的时闻

    孩子都反对啰嗦,最忌没完没了的唠叨。在谈话达到目的后,适可而止。谈话是可经常进行的,不求长谈,只求效果。另外,在谈话时,不妨语言幽默一些。幽默给人以轻松,使孩子愿意快乐的交谈。正襟危坐,叫人望而生畏,实际上是“拒人以千里之外”了。

    和孩子谈话,不是对孩子训话,而是重在思想交流。孩子常常渴望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希望父母重视和理解自己。家长应该主动地引导孩子说出他的内心话,听了孩子的话后,应及时反馈,使孩子觉得“我被理解了”或“我知道了”。

    内容推荐

    美国优秀教师致家长的十条建议

    最近,美国某州评选出来的优秀教师在家庭教育方面向家长提出以下十条建议:

    一、尽量表扬孩子,孩子具有一定的自信心,才会肯去学习。要使孩子每天都感觉到他在学习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哪怕是改正一个缺点。

    二、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实际进步程度。家长要多询问孩子最近学习了什么,掌握得如何等。

    三、经常给孩子定制几个容易达到的小目标。这样可以使孩子感觉能够做到,孩子有自信心,从而有利于孩子发挥出潜能。

    四、刺激孩子的学习欲望,要抓住生活中的各种机会让孩子练习。

    五、帮助孩子树立责任心,让孩子学会洗碗,洗手帕,整理自己的床铺,用具,尽到自己的那份责任。

    六、在孩子面前做表率。

    七、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教师,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贬低教师。

    八、定下家庭学习规律,并且自始自终执行,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息习惯。

    九、引导孩子善于提出问题,要培养孩子多问为什么。

    十、要使孩子重视上学,尽量避免孩子缺课的情况发生。

    让父母不仅拥有“慈爱的目光”,更能拥有“长远的眼光”! 本书观点新颖、行文流畅,是极具现代教育理念的家庭教育手册,或许也能给新时期的家庭教育带来一次方法与理念的革新,是父母们的首选读物。

    目录

    卷首语

    第一章 给孩子树立怎样的榜样?

    法则1:孝心是做人之本

    孝乃做人之本

    父母是孩子孝心的引路人

    法则2:守信的孩子赢得未来

    悦纳孩子的诚实

    不要将诚实毁于责骂中

    让诚实根植于孩子的心灵

    第二章 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有多重要?

    法则3:家和万事兴

    与孩子一起游戏

    学会与孩子沟通

    改善父母间的关系

    法则4:树立符合家庭氛围的规矩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立家规有讲究

    第三章 教孩子怎样看待名利?

    法则5:让孩子自由成长

    莫为名利毁了孩子

    尊重孩子的成长周期

    赏识自己的孩子

    法则6:远离嫉妒

    嫉妒是毒瘤,害人害己

    化解孩子的嫉妒心

    第四章 孩子虎头蛇尾怎么办?

    法则7:好孩子立常志

    帮孩子树立远大理想

    呵护孩子的理想

    让孩子的志向可视化

    法则8:培养坚韧的个性

    注重有恒

    凡事要坚持

    第五章 分数就是孩子的命根?

    法则9:寻找知识的价值

    教孩子懂得知识的价值

    不以分数论英雄

    做孩子的“军师”

    法则10:因为兴趣所以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活孩子的想象力

    建立学习型家庭

    第六章 家庭教育关键是教给孩子什么?

    法则11:顺应时代的教育

    开车是时代的要求

    网络是把双刃剑

    教孩子学英语

    法则12:历练从三岁开始

    培养孩子的独立

    劳动是必备技能

    自我成长的历练

    第七章 该不该让孩子过早的认识钱?

    法则13:理财从零花钱开始

    理财从3岁开始

    合理使用零用钱

    法则14:财富意识比财富更重要

    敏锐的理财意识

    让“富裕病”远离孩子

    第八章 富裕了还提勤俭有必要吗?

    法则15:勤劳是永不陈旧的美德

    勤能补拙

    播下勤劳的种子

    法则16:再富也要穷孩子

    节俭是美德

    再富不能富孩子

    第九章 挫折是孩子最好的礼物吗?

    法则17:顺境需要挫折教育

    逆境不是必须经历的

    挫折是最好的礼物

    坚强自信战胜挫折

    法则18:培养咬牙励志的孩子

    培养勇敢的孩子

    毅力也是一种能力

    第十章 严格教育过时吗?

    法则19:不娇惯孩子

    严格教育不可弃

    严不等于棍棒

    法则20:给孩子正确的爱

    理性的爱孩子

    引导不是管教

    感化你的孩子

    第十一章 富孩子有哪些通病?

    法则21:与人分享赢得快乐

    把爱藏一半

    学会与人分享

    法则22:抛弃骄怂

    学会感恩

    学会承担

    公平竞争

    法则23:关注心理比成绩更重要

    化解孩子的不良情绪

    理解孩子的逆反心理

    第十二章 怎样引导孩子交友?

    法则24:基本礼仪不可忘

    礼仪知识不可少

    礼貌待人方法多

    教孩子日常礼仪

    法则25:教会孩子结交好友

    指导孩子选朋友

    尊重孩子的朋友

    法则26:世界的中心不是自己

    宽容是孩子的美德

    关爱别人快乐自己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给孩子树立怎样的榜样?

    法则1:孝心是做人之本

    我国古代很重视“孝道”,认为“忠臣必出孝悌之家”。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孝顺的人也如同世风一样,每况愈下,我们不妨先看看古人是怎样孝顺父母的,也许会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一次震撼。

    崔山南,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生母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没过几天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这些故事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更值得我们去思考,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懂得心疼父母的并不多呢?他们只知道从父母那里索取,而不懂得回报。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是与当今的家庭教育分不开的,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富裕了,父母就想让孩子多享福,要啥给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这样教育的背后,隐藏着传统道德日渐衰败的危机。富裕是好事,但富裕不光要富了物质生活,更要富头脑。

    老百姓常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上梁不正下梁歪。孩子的不孝顺,跟父母的“榜样”作用也有很大关系。孩子大部分时间是与父母一起度过的,父母在孩子的心中具有很高的威望,父母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有些父母自己就不孝顺长辈,张口闭口是“老不死的”;对待婆家人冷若冰霜;对待娘家人热情似火,这都给孩子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孩子的将来必将走父母的老路。因此,要让孩子有孝心,父母就要以身作则,给孩子作出表率。

    孝乃为人之本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孝顺父母、回报父母,是做人的根本。把孩子培养成材就要从孝顺父母、尊敬长辈这堂课开始。父母应经常带孩子去老人身边嘘寒问暖,同时也给孩子一份孝敬责任,让孩子从小懂得,孝敬老人是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富有爱心的一代,才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才能让父母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而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孩子们的种种“不孝之举”令人吃惊!

    【情景再现】

    一名六年级的男同学,明知下岗的父亲仅仅靠修理自行车获得微薄的收入,花钱仍然大手大脚,经常向父亲索要零花钱。除了出入游戏机房,他每天放学还要在校门口买上五串羊肉串,吃得满嘴流油。而当疲惫父亲要他打一盆洗脸水、取一条毛巾时,他却不屑一顾,懒得动手。一名小学四年级男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自己的床铺都要母亲来整理。有一天,母亲生病卧床,为了吃饭和铺床休息,这个男同学竞对着生病的母亲大发脾气。

    一名小学五年级女生曾在周记中透露,自从头发花白、年迈的奶奶住进她家之后,她从未主动拿出自己的零食给奶奶吃;而疼爱她的奶奶几次为她买了零食,反被她讥之为“太次”、“太土”,并把零食扔进了垃圾桶。

    上述这些“不孝之举”屡见不鲜,让人震惊,更让人心寒。可以说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父母,他们可以为儿女奉献一切,从出生抚养孩子到长大成人为其买房娶妻生子。按理说,中国父母的老年生活应该是最幸福的,因为他们付出的爱最多。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而在美国却是相反的情况,在个人退休金和社会保险制度比较完善的美国,老人的晚年自然无虞,然而,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没有因此冲淡,子女不会因为过早地过上了独立生活,就逃避孝敬父母的责任,在美国,孝敬父母、尊敬老人是一种浓厚的社会风气。子女会常回家看看,陪父母聊天,和父母交友、帮助父母做些家务等,他们乐此不疲,还从中体味出了幸福。中美父母的差距不能不让我们深思。

    【情景再现】

    一中学生每天都由父母接送,一天母亲突然发病,送医院急救,做父亲的心中一直惦记着儿子,好不容易抽出身来,刚准备去,迎头见儿子气呼呼地回来了,忙上前笑脸相迎:“儿子,你回来了,累了吧,是你自己走回来的?”儿子见了,满面怒气:“你在家里忙丧啊!不走回来还能飞回来不成?”父亲愣在原地,半天缓不过神来。

    这么恶毒的话竟然出自一个中学生之口,而他说话的对象还是他的父亲。这个中学生的行为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他心中没有父母,更别说心疼父母了。孩子不懂得心疼父母,是因为父母没给过他心疼的机会。父母每天都像闹钟一样准时接孩子,象侍从一样伺候他,让他“舒服”惯了。突然一反常态,父母不这样做了,孩子心里当然“不舒服”了。常言道,子不孝,父之过。父母在责备孩子的同时,更应该反省自己,是谁让孩子变成了这样?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孩子采取的教育方法以及父母人格魅力的影响,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

    一些富裕家庭的孩子从小娇生惯养,是全家大人的掌中宝,心头肉,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孩子指东,全家人不敢往西,孩子要星星,不敢给月亮。当然,父母爱孩子是无可厚非的,问题关键不在于爱的本身,而在于怎样去爱。如果只是从物质生活上去关心、满足孩子,而忽视了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不懂得疼爱父母,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将来他们做出打骂父母的事也就不足为奇了。

    父母是一面镜子,孩子时刻在关注着“镜子”的行动,千万不要因一句“老东

    西”把孩子带坏了。

    【情景再现】

    从前,有一家媳妇对她婆婆特别不好,让婆婆吃剩下的饭菜,睡冰冷的床铺,老人病了也不闻不问,还诅咒婆婆早点去死。有一次,她七岁的儿子偷偷地给婆婆送一点好吃的,不料被她发现,还恶狠狠地训斥了儿子一顿,把碗砸烂,把好吃的东西倒掉喂了狗。这一切都被她的儿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年之后,儿子对妈妈不孝敬婆婆的行为一点都看不惯,但又不敢直说。于是,儿子找来一个竹筒,把它用刀慢慢砍断,然后做成一个竹碗。正这时,妈妈走了过来,问儿子在干什么?儿子头也不抬地回道:“给你做碗呀。等你老的时候,我也像你对奶奶一样,用这个碗给你吃饭!”她顿时傻眼了,想起自己对婆婆的不孝行为。联想到自己以后的生活,竟当着儿子的面流下了悔恨的眼泪。从此,这个做媳妇的再也不敢怠慢婆婆,尽忠尽孝,有什么好吃的首先给婆婆送去。

    与其说这位母亲不善待婆婆,不如说她不懂得善待自己。母亲的行为让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为自己的后半生埋下了隐患。有些父母就是这样,自己没有给孩子起到表率作用,等孩子反过来不善待自己的时候,才开始后悔。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孩子时刻都在看着、学着。父母为孩子树立了什么样的“榜样”,用怎样的行动教育孩子去“孝敬”长者。孩子将来也会怎么做。也许,父母们没有想到自己就是孩子不孝顺的“启蒙老师”。

    孝,是“立人之本”,“人伦之本”,是一切德行之源,中华伦理持续发展的内在基因,是中华文化之特色。“孝”是亲情之爱,是生生不息的爱心,是形成个人品德之根源。中国传统孝道有过时之处,也有维系宗法社会等级制度的痕迹,但讲孝不等于“封建”与“落后”。无人性的孝道要彻底破除,孝道精华不能抹杀和扬弃。要认真反省近百年来国人对于孝道的偏见与成见,用“与时俱进”的观点,进行积极的现代转化和建设。

    父母是孝心的引路人

    孩子出生后第一次喊妈妈、第一次学走路、第一次拿起笔写字……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都离不开父母的帮助和指导,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同样,培养一个有孝心的孩子,也需要父母的指引。一个融洽的家庭氛围是孝心成长的沃土,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亲相爱,在爱心的驱使下,孝心就会逐渐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小,能做什么事情呀?孝敬长辈并不是让孩子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孝敬长辈,只是举手之劳,父母下班后,给父母倒一杯茶、给奶奶捶捶背、打扫一下房间、甚至一句温暖的问候都是孝心的表现。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细小的关心最能表达孝心。

    【情景再现】

    《新三字经》里的“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指的是汉朝时因孝敬父母而闻名的孩子黄香,9岁丧母后,非常孝敬爸爸。每当夏夜临睡前,小黄香就坐在父亲的床上把蚊子赶走,把蚊帐挂好,再用扇子把席子扇凉;而每当冬夜,她就先睡进父亲的被窝,用自己的体温焐热,再请父亲睡下,不仅如此,小黄香在学业上也十分出色,当时就有“天下无双、江夏黄香”之说。

    显然,小黄香表达孝心都体现在细节上。对孩子孝心的培养就应当从日常细节处入手,让孩子不断增强孝敬父母的观念,让他知道父母养育了他,他应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感激父母。点滴小事既比较可行、又可以持之以恒,还容易养成习惯。

    其实有些孩子并不是没有孝心,而是父母把孩子这份孝心给抹杀了。表达孝心需要实践,需要父母给孩子一个机会。可有的父母却不这样。曾有一位妈妈卧病在床,上中学的儿子主动要求为妈妈熬药、做饭,但这位妈妈犹豫再三,最后不但支撑着下床熬药,还自己动手做饭端给儿子吃。妈妈即使生病了也用不着我的帮助!男孩心中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日常生活中对父母的劳累和难处就变得不闻不问,其实,增强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让他们有更多的参与家庭事务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才能体会父母的苦心,才能使孝心在孩子身上扎根。古代韩非有句名言:慈母败子。意思是做妈妈的过分慈爱,孩予不会成器。

    爱是滋润孩子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营养,但要防“营养过剩”,一个娇惯了的孩子。心中很难容得下别人,孝心更是无从谈起。

    【成功导读】

    丽丽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家庭条件虽然很好。但她的父亲对她的要求却非常严格,尤其注重丽丽孝心的培养,父亲有时间的时候就会教女儿学习《弟子规》,周六还会带上女儿去超市挑选物品,去看望年迈的奶奶,帮助奶奶收拾房间,给奶奶洗水果。父亲教育丽丽,洗好的水果必须挑个好的给奶奶。把水果递到奶奶手里之后,自己才能吃。

    在父亲的教育下,丽丽非常尊重长者,看到路边有行动不方便的老人,她会主动帮忙;父母下班回家,会给父母沏一杯茶;饭后,会帮助妈妈收拾碗筷。

    丽丽父亲从思想和行动两个方面来引导丽丽。让丽丽认识到尊敬长辈是她应该做的,是一种不容推卸的责任。丽丽父亲教育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培养孩子的孝心,关键是父母做好“引路”的工作。

    第一,父母要有正确的认识。父母应该认识到,过分的溺爱会害孩子,父母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能任随孩子耍性子。例如饭桌上要让孩子懂得与别人共同分享美味食品,在家里应让孩子承担起他应有的责任,不要袖手旁观,这种责任感对于他的将来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第二,要建立合理的家庭关系。所谓合理,是指全体家庭成员之间首先是民主平等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尤其是在处理孩子自己的事情时,一定要充分吸取他们的意见。同时,孩子应当在父母的指导帮助下生活、学习。现在,不少的家庭中,孩子是“小皇帝”,父母却变成围着孩子转的月亮、侍从,这就为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提供了土壤,更谈不上形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了。因此,父母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知道父母是长者、家庭生活的主事人,而不能颠倒主次,任孩子在家庭里逞强胡闹。

    第三,重视对孩子的亲情教育。亲情看似平凡,实则孕育着伟大。有亲情的孩子既能爱父母,也能爱他人。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先重视包括亲情在内的德育教育。父亲要教育孩子爱母亲,母亲也要教育孩子爱父亲。孩子种了“亲情”的种子,自然就结出“孝心”的果实。

    第四,让孩子体会为人父母的辛苦。如今,不少孩子只知道向父母要钱买这买那,认为父母让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是天经地义的。孩子聚在一起,往往吹嘘自己的父母地位怎么显赫,怎么日进斗金,却不愿讲其父母的钱是如何来之不易。南于不了解,所以不理解,也就谈不上孝敬了。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从心底孝敬父母呢?为此,父母应当有意识地经常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况告诉孩子,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得来不易。孩子自然就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也会从心底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第五,父母要更科学的爱。表达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孩子不仅需要直接的爱,更需要含蓄的爱、科学的爱、深沉的爱。把爱藏起一半是父母的明智之举,为了孩子将来能自食其力,父母要把爱藏在心底,让孩子适当地吃些“苦”,受些“累”,忍受一些挫折,这是人生的必修课,父母切不可忽视这重要的一课。法则2:守信的孩子赢得未来

    我国是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千百年来,人们把诚信作为言行信条和高尚的美德加以恪守尊崇,古语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名言,就是教育人们要讲诚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三国演义》记载,关羽因刘备兵败不知所终,为保两位皇嫂,与曹操订约三条后而降。三条为:一者,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

    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爱极关羽的曹操当即允诺。曹操得到关羽后,真是尽其所有希望将其留下。但后来关羽闻知刘备下落后,便挂印封金,留下书信辞别曹操。曹操手下战将欲去追赶,曹操阻拦,说道:“吾昔已许之,岂可失信!”进而对手下战将张辽说:“云长封金挂印,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此等人吾深敬之。想他去此不远,我一发结识他做个人情。汝可先去请住他,待我与他送行,更以路费征袍赠之,使为后日记住。”而后,关羽过五关斩了曹操的六员点将,曹操仍以自己既已答应关公,就不可失信而阻止手下人追赶。……

    书摘与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