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读物 > 保健/心理健康 > 常见病 图书编号:50675
 
《百姓健康沙龙·不用药物治失眠
作者:李雪 主编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6-1
ISBN:9787200072334 定价:22.00元
     编辑推荐

    食物疗法——告诉你吃什么?怎么吃?药膳疗法——教你辩证用膳保健康,运动疗法——指导你练什么?怎么练?

    自然疗法,简便廉验。

    轻症失眠患者,非药物疗法是首选的治疗方案,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这也是每一个患者都担心的事情。

    病情较重的患者,建议在服药的同时配合非药物疗法。本书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大量行之有效的非药物疗法,这样一来可以有效避免或降低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希望读者能够从中受益,减少药物副作用对身体的伤害。

     内容简介

    常言道“是药三分毒”,也就是说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

    苯巴比妥——可导致困倦、头晕、精神不振、过敏反应

    唑吡坦——可导致眩晕、嗜睡、乏力恶心呕吐头痛

    安定——可导致思睡、乏力、肌张力低、易摔倒,长期服用可成瘾。

    氟安定——可导致眩晕、头昏、嗜睡、共济失调、胃肠道反应。

    虽然镇静催眠药物有这么多的副作用,但是我们不能说,药物有副作用我们就不用它。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还有行之有效的非药物疗法。这些方法简单易行,经过长期的临床验证,可作为轻症失眠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病情较重的失眠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非药物疗法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并能减少催眠药物的用量,最大限度地减小药物毒副作用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目录

    1 患者必知

    失眠的定义

    失眠的表现

    失眠的自我判断

    失眠的病因

    失眠的危害

    失眠的治法

    失眠的中医学认识

    2 食物助眠法

    饮食原则

    助眠食物

    粟米

    小麦

    糯米

    灵芝

    银耳

    核桃仁

    龙眼肉

    桑葚

    荔枝

    牛奶

    蜂蜜

    莲子

    酸枣仁

    枸杞子

    百合

    芹菜

    黄花菜

    牡蛎

    苘蒿

    竹荪

    山药

    猪心

    生菜

    黄花鱼

    大枣

    鸡蛋

    3 药膳助眠法

    药膳选用原则

    药膳应用禁忌

    辨证选择药膳

    阴虚火旺

    心脾两虚

    心胆气虚

    痰热内扰

    肝郁化火

    4 按摩助眠法

    按摩助眠原理

    按摩十二字诀

    自我按摩助眠法

    5 调心助眠法

    失眠心理面面观

    常用调心助眠法

    6 其他非药物助眠法

    沐浴疗法

    艾灸疗法

    刮痧疗法

    拔罐疗法

    耳穴贴压疗法

    药枕疗法

    散步疗法

    附录

    附录1 常用安神中成药

    附录2 助眠常用穴位

    附录3 耳全息反射区图

     书摘插图

    1 患者必知

    昨夜失眠,冷雨敲窗;披衣四顾,我意彷徨。想你入梦,黯然神伤;只得数羊,一夜到亮。也许很多人都像上面这首诗的作者一样正在经受着失眠的痛苦。其实,严格地讲,睡不着觉并不都是医学上所说的失眠,失眠是有严格的定义的。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系统地告诉您关于失眠的一些基础知识。

    我们希望通过这一部分的论述,能够让您对失眠有一个清晰、透彻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让您在日常调理、选药用药、科学预防等方面都更有针对性,而且更有效。

    失眠的定义

    失眠是以难以人睡、睡眠表浅和早醒为特征的一种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睡眠障碍领域内近百种疾病中的常见症状之一。

    通俗一点讲,失眠就是到了该睡觉的时间,自己也很想睡,但躺在床上又很难入睡(超过30分钟不能人睡者即为很难人睡),即使勉强入睡,也容易惊醒或反复憋醒,而且每次醒来的时间都超过了30分钟。

    以上是失眠患者最主要的表现,除了上述表现,失眠还会给你带来很多“痛苦”。比如,每天早晨起床后的许多不适症状及精神表现,如头晕目眩心悸气短、体倦乏力、不思饮食、胆怯恐惧、急躁易怒、胸胁胀满、恶心口苦腰酸腿软、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工作与学习效率下降等。

    如果上述这些情况在您身上发生,并持续至少3周以上,对您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负面影响,医生就会告诉您:您患了失眠症。那么,到底有多少人患上了失眠症呢?有一组数字我们可以看一看。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做的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失眠症的患者数量相当大(见下表)。而且,在这些患者当中,中老年人的比例还相当高。国外的统计资料表明,老年人失眠者可高达70%。由此可见,失眠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活与健康的重要问题。

    失眠的表现

    在失眠的诸多症状中,难以入睡最为多见,其次是睡眠表浅和早醒,有些人还会表现为睡眠感觉缺乏,就是没有想睡觉的感觉。通常以上情况是并存的,只是在程度上有轻重之别而已。

    以上是失眠的主要症状,当然它也会带来一些“副产品”。其中,对失眠产生的恐惧和对失眠所致后果的过分担心就是其一。而这种恐惧和担心又常常使失眠患者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就寝时,紧张、焦虑、担心更加明显,于是,就愈加睡不着。清晨起来会感到身心憔悴、疲乏无力。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一周,患者会变得急躁、恐惧、紧张、注意力不集中,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定向障碍(就是指一个人对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对自己本身状态的认识出现了障碍)或共济失调(是指肌力正常的情况下运动的协调障碍。肢体随意运动的幅度及协调发生紊乱,以及不能维持躯体姿势和平衡),并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严重的精神障碍。连续失眠还会使人白天精神委靡或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进而影响到社会功能。

    那么,我们怎么来判断什么是入睡困难?什么又是早醒呢?在医学上,它们都有严格的定义,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地讲一讲。

    (1)入睡困难:是指入睡潜伏期即从上床开始到进人睡眠状态的时间超过30分钟。

    (2)睡眠不实:是指觉醒的次数过多和(或)时间过长。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我们就可以判断是睡眠不实:①全夜超过5分钟的觉醒达到2次以上;②全夜觉醒时间超过40分钟;③觉醒时间占睡眠时间的10%以上。

    (3)早醒:醒来时间比平时正常的醒来时间提前30分钟。

    (4)睡眠不足:一般指成人一天的睡眠总时间不足6.5小时。失眠的自我判断临床上,医生经常用一些量表来判断您是否真的患有失眠和失眠的严重程度。其实,这些量表有一些我们自己也可以拿来用,自己来判断一下是不是患了失眠以及失眠的严重程度。

    失眠的病因

    怎么样,做了上面的两个量表,您是不是对自己的睡眠状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呢?好的,在知道自己是不是患了失眠之后,我们就来看一看失眠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失眠是一种最常见的睡眠紊乱,几乎每个人都有过失眠的经历。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患上失眠呢?失眠的原因很复杂,归纳起来,大概有如下几点。

    生理因素

    人在工作一天后,夜晚来临时,渐渐进入梦乡,经过6~9小时的睡眠,天亮时又苏醒过来,这样日复一日,就是人类的睡眠——清醒周期,又称“日节律”。有些人白天睡得过多,昼夜规律紊乱,到了夜问就会出现入睡困难或睡眠时间过短,呈现失眠状态。对此,要进行自我调整,克服白天贪睡的不良习惯,逐渐恢复睡眠的正常节律。也有些人是因为生活节奏过快、熬夜、上夜班等,破坏了正常下丘脑的生物钟节律,使机体一时不能适应所致。

    老年人的失眠,则是身体机能全面老化的一种反映,是脑功能衰退的一种表现。由于总睡眠时间特别是深睡眠时间减少,老年人松果体素和生长激素的分泌也明显减少。此外,由于夜间睡眠差,白天睡眠增多,掌管生物钟的视上核功能也在减退,这就会进一步引起正常的觉醒——睡眠节律发生变化,继而导致觉醒——睡眠节律失调。

    心理因素

    中医学认为,情志过度是许多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黄帝内经》中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且“悲伤肺”、“怒伤肝”、“思伤脾”、“喜伤心”、“恐伤肾”,而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七情剧变,可由他脏伤及于心,心伤而心神不宁则不眠。

    现代心理学把人类的基本情绪概括为喜悦、愤怒、恐惧、悲哀四种。当这四种情绪反应过度时,可造成心慌、激动和过度紧张的状态,这种状态可导致大脑皮质的功能紊乱,继而引起失眠以及失眠伴随的疾病。

    心理因素对睡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生活中负性生活事件的冲击,如亲人亡故、夫妻离异、失业、公司倒闭、股票暴跌等,或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之中,导致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造成大脑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失眠。

    (2)睡前强烈希望有一次良好的睡眠,由此而过分焦虑不安,反而造成入睡困难。

    (3)过分担心失眠对健康的危害,在经过几夜失眠后,这种担心更加强烈,而将注意力都集中在失眠问题上,使精神进一步紧张和焦虑。“怕失眠,想入睡”,本意是想睡,但这种情况本身就会使脑细胞兴奋,结果就会导致失眠越来越重。

    环境因素

    有的人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有的人则非常敏感、适应性差,环境一变就睡不好觉。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养成了某种与入睡相伴随的行为习惯,如长期看电视入睡,形成了对电视的依赖,一旦没有电视可看就发生失眠,这种失眠又称人睡条件性失眠;二是不良环境因素对睡眠造成了直接影响,即真正的环境性失眠。外在因素如严寒、酷暑、房屋拆迁、迁入新居、马路边居住等,卧室内噪声、强光、过冷或过热、卧具不适(如过硬或者被褥过厚或过薄等)都可使人失眠。而一旦环境变化或环境因素消失,此类失眠常可自行消失。

    药物因素

    药物是治病疗疾的有力武器,但用药不当或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均可导致药物性失眠。常见的能够导致失眠的药物有以下几类:

    (1)氨基甙类药: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服用剂量不当时,可使肾脏清除率降低,肌张力减退,有的还可引起血流动力学的障碍,这些副作用都能引起失眠。

    (2)利尿药:尤其是联合用药,可引起夜间多尿,频繁起夜,因而扰乱睡眠;利尿后,排钾过多,同样可以导致心血管系统节律性障碍,引起失眠。

    (3)抗心律失常药:如双异丙吡胺和普鲁卡因酰胺等,均可影响睡眠的质量。

    (4)抗高血压药:如甲基多巴、可乐宁等,它们不但可以引起失眠,还可以产生抑郁综合征;有些抗高血压药物用量不当,常能造成夜间低血压,这同样可以引起失眠。

    (5)抗胆碱能药:特别是治疗帕金森氏病的药物以及三环类抗抑郁剂和阿米替林等,可引起夜间烦躁不安和精神错乱等而导致失眠。

    (6)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氟美松、强的松龙等药物,大剂量服用时,可引起机体的兴奋性增高而导致失眠、多汗等症状。

    (7)安定类药:安定类药用量不当,偶可导致老年人的睡眠倒错,即白天镇静,全身活动减少,摄入液体量减少,进而导致夜间烦躁不安和精神错乱。

    那么,如何防止药物性失眠的发生呢?首先,用药前应先熟悉该药的作用和副作用,能不用的尽量不用,或选用作用相同而副作用小的;其次,尽量避免联合用药,必须联合应用时,要详细检查各种成分的交叉作用;最后,老年患者同时用药以不超过三种为宜。总之,只要掌握合理用药的注意事项,避免药物性失眠是完全可能的。

    生活习惯因素

    习惯不良性失眠是指由于生活习惯不良所致的失眠,如睡前大量吸烟饮酒、喝茶或咖啡等刺激性饮料会扰乱正常睡眠;或者在睡前剧烈运动,过于兴奋,说话时间过长等,这些都会导致精神兴奋,增加入睡难度,而使睡眠质量下降。

    疾病因素

    人吃五谷杂粮,生病在所难免。失眠与很多疾病有关,但多是这些疾病的伴发症状,若疾病得到控制,失眠一般也能得到改善。了解能引起失眠的疾病,对更好地改善睡眠是大有裨益的。

    那么,哪些疾病会引发失眠呢?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外伤、脑肿瘤、松果体瘤、脑血管疾病、帕金森氏病、偏头痛等。

    (2)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

    (3)泌尿系统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的睡眠,常常是短而破碎的,只有肾透析或肾移植才能有效地解决。尿毒症还可以因毒物在体内蓄积,不可逆地损伤中枢神经细胞而使睡眠紊乱。另外,糖尿病尿崩症、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尿频也都会引起失眠。

    (4)过敏性疾病:如皮肤瘙痒鼻塞等常常会干扰睡眠。

    (5)消化系统疾病:如溃疡病、肠炎痢疾等造成的腹痛、烧心、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也会明显地干扰正常睡眠。

    (6)循环系统疾病:如心绞痛、高血压、动静脉炎症等,特别是心力衰竭的患者,当平躺睡觉时会喘得更厉害,必须坐着才能睡觉。

    (7)精神心理疾病如忧郁症患者常伴有失眠,特点是凌晨两三点醒来,再也难以入睡。躁狂症患者晚上根本不想睡觉,精力无穷,活力无限,不断地往外跑,无法安静入睡。其他如精神分裂症、老年痴呆焦虑症强迫症、边缘性人格障碍等也常伴有失眠。

    由此可见,引起失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在出现失眠以后,应该仔细查找原因,并注意改变和消除这些原因。同时,要注意学习有关失眠的医学知识,掌握一些能促进睡眠的方法,如养成按时就寝、按时起床、不恋床的好习惯,学会自我放松的心理疗法等。对于心理因素所致的失眠,应尽量从习惯、行为和心理上进行调整,少用安眠药物。

    失眠的危害

    人的一生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任何人都离不开睡眠,没有正常的睡眠,就无法维持其他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睡眠对人体健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失眠症的后果有不同的表现,程度也有轻有重。一个晚上的失眠除了有疲劳的感觉,还会有其他的异常表现,如第二天的整体表现差,精神运动(如反应时间)和心理运动表现均降低(如焦虑、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而长期的睡眠不足则可以造成一系列的机体损害,如注意力、判断力、记忆力及工作能力的下降,烦躁,情绪改变,心悸和视觉障碍(眼睛发痒、烧灼感,出现幻觉等),对疼痛的敏感性升高,有时还会出现精神失常。

    不良睡眠除了可诱发上述心理反应,还与感冒、糖尿病、肥胖、中风心脏病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1)长期睡眠不足会使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应激调控系统被激活,并逐渐衰竭而发生调节紊乱。机体的各类代谢产物不能被及时排出体外,导致免疫功能明显降低,易患感冒,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如果连续两个晚上不睡觉,血压会升高;如果每晚只睡4小时,其胰岛素的分泌量会减少,导致糖耐量降低,而连续一周出现失眠,就足以使健康人出现糖尿病的前驱症状。睡眠时间严重不足,还可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造成肥胖。

    (3)长期睡眠不足,可使血管硬化加速,管径变窄,严重影响脏器供血,增加心脏负担,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4)长期失眠还会诱发一系列心身疾病,如出现消瘦、心动过速、腹泻、便秘、血压升高、消化道溃疡、焦虑症、阳痿、性欲减退等,甚至可引起自杀

    (5)因为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多是在睡眠状态中进行的,因而失眠对生长发育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人才的流动,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势必会给人们造成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到人们的睡眠。因而,失眠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因此,积极治疗失眠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失眠的治法

    谈起失眠的治疗,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觉得很头痛,因为失眠往往是一个综合性因素导致的躯体疾病。因此,治疗起来具有相当的难度,单一的方法往往是治标不治本。

    概括起来,失眠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大类。药物治疗可区分为中医中药治疗和镇静催眠类的西药治疗,而非药物治疗则包括食疗针灸、按摩、运动疗法、音乐疗法和心理咨询等。

    西医治疗失眠的原则是首先找出引起失眠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对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或老年人脑抑制功能减弱所致的失眠,应与全身强壮疗法或给予改善神经细胞代谢的药物进行治疗;因精神刺激等外因所致的疾病,如神经衰弱、癔病、抑郁症等引起的失眠,应消除精神刺激或劝导患者正确对待,进行恰当的心理治疗。经上述处理后,患者的失眠症状改善不明显,可给予适当的催眠药物,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睡眠——觉醒节律。

    催眠药物一般被称为安眠药,是治疗失眠症用得最多的药物。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安眠药,普通人难以正确选择,所以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小剂量短时间使用安眠药是治疗失眠的重要手段之一。虽然药物对于失眠的起效较快,但安眠药的最大不足之处就是有依赖性与成瘾性,可抑制呼吸,使记忆力减退,次日早晨出现头昏、困倦、精神不振、思睡等延续效应。因此,要严格遵从医嘱,不能滥用。

    中医治疗失眠强调辨证论治,在四诊合参的基础上,辨病因、辨脏腑、辨虚实。实证宜泻其有余,如疏肝解郁、降火涤痰、消导和中;虚证宜补其不足,如益气养血、健脾补肝益肾。在泻实补虚的基础上安神定志,如养血安神、镇静安神、清心安神等。中医中药治疗失眠注重的是整体调节,需要一段时间的调养,但是只要坚持,就会受益匪浅。

    非药物治疗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失眠症,包括各种行为干预疗法、按摩疗法、心理调节疗法、运动疗法等,都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总之,失眠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复杂病症,特别是对有各种易患因素、恶化因素及持续因素的慢性失眠症而言,任何一种单一的治疗手段均难以取得好的疗效。因此,应在对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和准确诊断的基础上制定综合的治疗计划,以彻底消除失眠,保障健康。

    失眠的中医学认识

    谈到失眠的非药物疗法,我们就不得不谈谈中医学对失眠的认识,因为食物疗法、按摩疗法、药膳疗法都是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具体了解这些非药物疗法之前,对失眠的中医学认识有一个大致了解。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失眠即“不寐”,亦称“不得眠”,是因为阳不入阴而引起的以经常不易入睡为主要特征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