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权威专家,详尽解答,畅销多年,品质保证。
10元挂号费,可能只与专家面谈10分钟,10元买书,可以得到所有的问题的答案。
内容简介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保健工作的加强,人们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传导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尤其所引起的心律失常也显著增加。目前,医学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工心脏起搏器的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越来越高,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趋于普及,更多的医务人员、病人、以及需要了解起搏器知识者希望能看到这方面的书籍和资料。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根据自己50多年的临床经验、科学实验和研究,参考有关书籍和资料,撰写这本《心律失常与起搏》,以供广大医学界同仁、患者和对此感兴趣的各位读者阅读参考。该书有很强的科学性、理论性、实用性,既有诊断学又有治疗学,既适于各级医务人员参考,又适于指导安装了起搏器病人、家属和需要了解起搏器知识者。
作者简介
王成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多年从事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用中西医两种知识技术救治了成百上千的危重病人和疑难重症病人,对心脏传导系统和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有相当的造诣。
目录
1. 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2. 心脏的腔室
3. 心壁及其支架组织
4. 房间隔与室间隔
5. 心包膜
6. 心脏的血管如何分布
7. 心脏终生在不知疲倦地跳动
8. 心脏传导系统概况
9. 传导系统今后的发展和展望
10. 窦房结的形态、功能和电生理
1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2. 房室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13. 房室传导阻滞
14:何谓房室结双路径
15. 房室束及房室束阻滞
16. 左束支及左束支阻滞
17. 右束支及右束支阻滞
18. 末梢型室内传导阻滞
19. 频率依赖性传导阻滞
20. 传导阻滞与心肌梗死部位的关系
21. 普肯耶纤维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22. 如何理解心律失常
23. 冠心病与心肌梗死
24. 房室束(希氏束)电图
25. 心脏起搏与人工心脏起搏器概述
26. 人造的心脏司令部——常用人造心脏起搏器
27. 第一台人工心脏起搏器的诞生
28. 第一台人工心脏起搏器何时用于人类
29. 起搏器的寿命
30. 起搏器的体积多大
31. 全世界多少人植入起搏器
32. 我国每年有多少人植入起搏器
33. 全世界有多少工厂生产起搏器
34. 我国生产起搏器的形势如何?
35. 目前起搏器产品已进入第几代
36. 起搏器的分类
37. 非生理性起搏器有哪些缺点
38. 生理性起搏器有哪些优点
39. 起搏器的编码和识别
40. R波抑制型起搏器
41. R波触发型起搏器
42. 竞争性起搏器
43. 非竞争性起搏器
44. 常用的单腔生理性起搏器
45. 常用的双腔生理性起搏器
46. 心室按需起搏器(VVI)
47. 心房按需起搏器(AAI)
48. 心房双重按需起搏器
49. 心房同步起搏器(VAT)
50. 心房同步心室按需起搏器(VDD)
51. 房室顺序起搏器(DVI)
52. 房室万能起搏器(DDD)
53. 频率应答起搏器(VVIR、AAIR)
54. 抗心动过速起搏器
55. 埋置式自动心脏转复除颤器
56. 起搏器的适应证(起搏器的选择时机)
57. 选用起搏器的通则
58. 更换起搏器电池的依据
59. 起搏器的程控功能
60. 反拗期及其功能
61. 滞后及其作用
62. 起搏器电极
63. 起搏器电池
64. 起搏并发症
65. 心脏穿孔的原因、表现及处理
66. 起搏器综合征
67. 其他并发症
68. 肌电对起搏器的影响及其试验
69. 体外震波对起搏器有影响_
70. 起搏器病人可用直流电转复吗
71. 起搏心室内阻滞
72. 起搏系统故障
73. 起搏术后随访及有关检查
74.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75. 改善传导系统血液循环的药物
76. 起搏心电图
77. 心房起搏的心电图L特点
78. 右心室起搏的心电图特点
79. 左心室起搏的心电图特点
80. 冠状静脉窦起搏心电图特点
81. 单腔心室起搏的心电图特点
82. 双心腔起搏器(DVI)心电图特点
83. 房室顺序起搏角度分析心电图
84. 从起搏器感知功能角度分析心电图
85. 从逆传及折返角度分析心电图
86. 如何从上下限频率与文氏现象角度分析心电图
87. 如何从起搏器硬件原因角度分析心电图
书摘插图
7.心脏终生在不知疲倦地跳动
(1)先从心脏跳动开始说起:医学专家发现,胎儿在母体内,大约在胚胎发育初期,即2~3个月,心脏和大血管已经形成,也就说在怀孕60~90天,心脏就开始跳动。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称为心率。正常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动态心电图可以准确的记录24小时的心跳次数,大约11万次,一年心脏跳动大约4千多万次,这个数字相当可观,可见心脏的任务十分繁重。对于一个人来说白天工作,晚上休息;人的大脑也是白天兴奋,晚上处于抑制状态;而心脏则不同,白天晚上均在工作,24小时心脏不停的跳动,谁在指挥着它的跳动呢?
(2)心跳指挥中心的争论:我国的脉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有很丰富的经验,但真正的研究清楚才300多年的历史。
神经源学说:在1664年Willis首先提出,他在解剖心脏时,发现心脏上有丰富的神经分布,故认为“心脏收缩的刺激来自神经”,大约一个世纪,医学界接受了神经源学说。
肌源性学说:1759年,Halley在动物试验中发现:“心肌收缩冲动可经肌桥而传至另一条心肌,当把肌桥挤压后冲动就不能下传”,他认为:“心脏跳动与心肌组织有关”,即肌源性学说出现。
1845年,Purkinje在羊心上发现一种特殊心肌纤维,即普肯耶纤维,构成了肌源性学说的基础,以后由于解剖形态学、组织化学、病理学、电生理学、光学仪器的发展,先后发现了窦房结、房室结等重要的传导组织,到19世纪90年代,肌源性学说被世界医学公认。
证实心跳的指挥系统是一种特殊的心肌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