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读物 > 医学 > 预防医学 卫生学 图书编号:44691
 
《传染病学(案例版)》
作者:程明亮,陈永平 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5-1
ISBN:9787030216359 定价:59.00元
     编辑推荐

    理念选进、模式创新:强调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联系、结合,强化临床理论向临床实践的过渡

    突出实用、引导就业:配套教育部教学大纲,紧跟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案例分析的命题方向

    品质优良、价位适中:国内少见的设计精美、图文并茂、彩色或双色印制的全新系列医学教材

    定位明确、服务教学:供高等医学院校临床、预防、基础、口腔、麻醉、影像、药学、检验、护理、法医等专业使用

     内容简介

    传染病一直是严重危害和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人体内、外环境中发生、发展、传播和防治规律的一门科学。近三十多年来,尽管人们对传染病的防治不懈努力取得巨大成绩,但仍出现了40多种新发传染病,在我国流行的就有30余种,尤其2003年在我国发生“非典”以后,人们对传染病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政府对传染病的防治高度重视,因此,给临床医学生讲授传染病学也提出了新要求,案例版《传染病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编写的。本教材与传统的《传染病学》教材相比,有以下一些特点:增加了一些新发传染病;编写每种传染病时,增加了病例分析和讨论,这样可以教与学互动,用案例引导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既丰富教学内容,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思考能力;根据病种增加了许多图表,使传染病的典型特征呈现在学生面前,生动活泼,形象、易记,对疾病的认识有一目了然之感;各位专家编写的内容在该地区或该省属多发病种,并对此开展过科学研究,故具有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他们绝大多数近年来在医、教、研的第一线上工作,承担重任,多数均有出国留学或参加过国际学术交流的经历,接受过一些西方医学教育,对编写本教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教材编写时,严格按照科学出版社案例版规划教材编写要求,注重突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充分体现了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本教材以临床医学专业为重点对象,亦适合于基础医学、预防医学、检验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使用,尤其对于近年执业医师考试也是很好的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1章 总论

    第一节 概述

    一、传染病的定义和范围

    二、传染病的危害性

    三、传染病学的现状和任务

    四、学习传染病的目的和要求

    第二节 传染病感染过程的表现

    一、感染的概念及形式

    二、传染病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

    三、传染病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四、传染病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

    第三节 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一、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

    二、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

    三、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

    第四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一、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

    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第五节 传染病的特征

    一、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二、传染病的临床特点

    第六节 传染病的诊断

    一、临床资料

    二、流行病学资料

    三、实验室检查

    四、其他检查

    第七节 传染病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

    二、治疗方法

    第八节 传染病的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

    二、切断传播途径

    三、保护易感人群

    第2章 病毒性传染病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呼吸道传染病

    一、流行性感冒

    二、麻疹

    三、水痘、带状疱疹

    四、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五、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第三节 消化道传染病

    一、甲型肝炎

    二、戊型肝炎

    第四节 虫媒传染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五节 动物源性疾病

    一、肾综合征出血热

    二、狂犬病

    第六节 经血液、体液传播的传染病

    一、乙型肝炎

    二、丙型肝炎

    三、丁型肝炎

    四、艾滋病

    附手足口病

    第3章 细菌性传染病

    第一节 呼吸道传染病

    一、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二、白喉

    第二节 消化道传染病

    一、霍乱

    二、细菌性痢疾

    三、伤寒

    四、副伤寒

    五、其他沙门菌感染

    六、弯曲菌肠炎

    七、细菌性食物中毒

    第三节 动物源性传染病

    一、鼠疫

    二、布氏茵病

    三、炭疽

    第4章 立克次体病

    第一节 前言……

    第5章 螺旋体病

    第6章 朊毒体病

    第7章 原虫病

    第8章 蠕虫病

    第9章 常见感染综合征

    第10章 传染病的临床用药及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附录

    英中名词对照

     书摘插图

    第1章 总论

    【学习要点】

    (1)掌握传染病感染过程的表现、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流行的基本环节、诊断要点及传染源的管理。

    (2)熟悉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及预防原则。

    (3)了解消毒的种类、传染病区的区域划分和隔离要求。

    一、传染病的定义和范围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等)和寄生虫(原虫和蠕虫)感染人体后引起的疾病。感染性疾病不一定有传染性,它包括有传染性的传染病和没有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传染病(cornmunicable diseases or contagious diseases)是狭义的,是指具有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它可在人群中传播并造成流行。感染性疾病比传染病包括的范围更广,涉及的病种更多。

    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在人体内、外环境中发生、发展、传播和防治规律的一门科学,其重点在于研究这些疾病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同时兼顾流行病学和预防措施,以求达到防治结合的目的。

    第一节 概述

    一、传染病的危害性

    历史上鼠疫、天花等烈性传染病给人类造成很大的灾难。公元6世纪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欧洲死亡近1亿人,14世纪第二次大流行,亚、非两大洲死亡2400万,欧洲死亡2500万,占欧洲人口总数的1/4。我国人民亦深受其害,仅1910年东北地区流行鼠疫时,死亡42000人以上。百余年来屡屡从外国传入我国的霍乱,解放前的

    50年间共发生过12次大流行。仅1932年就从上海蔓延到全国21个省的303个城市,10余万人患病,死亡34000人。1939~1949年的10年间,全国各地的天花患者共38万,仅1947年就有2万人患病,死亡3400人。此外,疟疾血吸虫病、黑热病、麻疹、伤寒、斑疹伤寒以及结核病等传染病亦猖獗流行,每年都吞噬许多人的生命。多年来,传染病一直是各种疾病死亡的第一原因,它不仅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也直接或间接影响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全球的经济和发展。因此,世界各国政府对传染病的防治均给予高度关注。

    三、传染病学的现状和任务

    地球上出现人类以来,传染病就一直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直到20世纪中期,由于抗生素的发展,疫苗的研制成功,社会文明的推进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传染病防治才取得显著的成就,消灭了天花,控制了鼠疫和霍乱的流行。既往猖獗流行的多种传染病如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结核病等均得到基本控制,病例数明显减少。但是,减少并不等于消灭,随时都会死灰复燃,近几年结核病的发病率又在上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1990年,全球新发现结核患者750万例,覆盖118个国家和地区。迄今,全球有近1/3的人群受到结核病菌感染,主要发生于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地区。鼠疫自20世纪末的三次大流行后,一直保持比较平稳势态,但1994年,非洲、美洲和亚洲的13个国家的报告病例达2935例,其中以印度最为严重。此外,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疟疾等传统传染病,近年也在部分国家和地区严重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