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医学 > 中医学 > 经典古籍 图书编号:20231401
 
《黄帝内经(上下册)》
作者:佚名 著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5/1
ISBN:9787204093977 定价: 52.00元
        内容推荐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全书约七十万字,分《灵枢》九卷和《素问》九卷,共计十八卷。 《黄帝内经》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它从饮食、起居、四时气候、昼夜明晦、日月星辰、地理环境、水土风雨等多个方面确立了疾病的诊治之法,并详细地谈论了病因、病机、精气、藏象及全身经络的运行情况,是一部统领中国古代医药学和养生学的集大成之作。

    目录

    黄帝内经·素问

    卷一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卷二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阴阳别论篇第七

    卷三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六节藏(脏)象论篇第九

    五藏(脏)生成篇第十

    五藏(脏)别论篇第十一

    卷四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卷五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卷六

    玉机真藏(脏)论篇第十九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卷七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藏(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卷八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卷九

    热论篇第三十一

    刺热篇第三十二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卷十

    疟论篇第三十五

    刺疟篇第三十六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咳论篇第三十八

    卷十一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腹中论篇第四十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卷十二

    风论篇第四十二

    痹论篇第四十三

    痿论篇第四十四

    厥论篇第四十五

    卷十三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脉解篇第四十九

    卷十四

    刺要论篇第五十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针解篇第五十四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卷十五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卷十六

    骨空论篇第六十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卷十七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卷十八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卷十九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卷二十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卷二十一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

    刺法论篇第七十二

    本病论篇第七十三

    卷二十二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卷二十三

    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

    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徵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卷二十四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

    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

    黄帝内经·灵枢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卷一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日: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日: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惦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日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日:入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

    岐伯日: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旰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脏)六府(腑)之精而藏(脏)之,故五藏(脏)盛乃能泻。今五藏(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帝日: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岐伯日: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帝日: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

    岐伯日: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黄帝日: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辩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译文】

    黄帝生来十分聪颖而有灵性,三岁即谙于言辞,十岁时知识广博,长大之后敦朴敏达,及至成年则登上天子之位。

    (黄帝)问天师岐伯:听说上古时代的人年龄都能够超过百岁,动作却不显得衰老;可现在的人,年龄刚到半百动作便都衰弱无力了,这是由于时代变迁所造成的原因呢,还是因为今天的人们违背养生规律所造成的呢?

    岐伯答:上古时代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能够按照天地阴阳自然变化的规律而加以保养,调和养生的方法,使之达到正确的标准。饮食有所节制,作息有所常规,既不妄事操劳,又避免过度的房事,因而能够使形体和精神协调统一,活到应该活到的寿数,超逾百岁才离开人世。当今的人却不同了,把烈酒当琼浆一样纵饮无度,违背生活的常规,酗酒后纵淫行房,为了纵欲过度而耗竭精气,为了满足嗜好而使得真元败散,不懂得谨慎地保持精气的饱满,不善于调养自己的精神,只知道贪图一时的快意。由于悖逆了真正的人生之乐,起居作息毫无节制,因此到半百时便衰老了。上古的圣人经常教导民众,对一年四季中的各种病邪,要根据节气的变化而及时避开,同时心态要清净安逸,排除杂念妄想,以使体内真气和顺,精神守持于内,这样怎么会受到疾病的侵袭呢?因此,人们就可以心情安闲,寡少欲望,心境安定无忧惧,情绪安定而没有焦虑,形体劳作而不使之疲惫,真气因而得到调顺,各人皆能随其所欲而满足自己的愿望,不管吃任何食物都觉得甘美,任意穿什么衣服都感到惬意,所处的环境为安乐,不因地位的尊卑而羡慕嫉妒,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朴实。因而任何不正当的嗜欲都不会干扰他们的视听,任何淫乱邪论也都不能惑乱他们的心志。无论愚笨的、聪明的、有才能的,还是能力差的,都不会因外界事物的变化而烦心焦虑,因此符合养生之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年龄超过百岁而动作不显得衰老,正是由于领会和掌握了修身养性的方法,从而身体不被内外邪气干扰和伤害的缘故。

    黄帝问:人到年老时不能生育子女,是因为精力衰竭,还是受到自然规律的限制呢?

    岐伯答:女子到七岁肾气便开始充盛,更换乳齿,头发生长茂盛;到十四岁时,天癸分泌,任脉通畅,太冲脉旺盛,月经按时而至,具备了生子育女的能力;到二十一岁时,肾气充满,智齿长出,生长发育期结束;到二十八岁时身体最健旺,筋肉骨骼强健坚固,头发生长达到最盛的阶段;到三十五岁时,阳明经脉气血逐渐衰弱,面庞开始憔悴,头发亦开始堕脱;到四十二岁时,上部的三阳经脉气血衰弱,面庞槁悴无华,头发开始变白;到四十九岁时,任脉气血亏虚,太冲脉的气血也衰微了,天癸枯竭,月经断绝,因此形体变得衰老,失去了生子育女的能力。男子到八岁肾气便开始充盛,头发开始茂盛,更换乳齿;到十六岁时,肾气旺盛,天癸产生,精气满溢而能外泻,若与女子交合,便能生子育女;到二十四岁时,肾气充满,筋肉骨骼强劲,智齿长出,生长发育期结束;到三十二岁时,筋骨粗壮盛实,肌肉亦丰满健壮;到四十岁时,肾气衰退,头发开始脱落,牙齿开始枯槁;到四十八岁时,人体上部的阳气逐渐衰竭,面容枯憔少华,发鬓开始变得花白;五十六岁时,肝气衰弱,筋脉搏活动不便;到六十四岁时,天癸枯竭,精气少,肾脏衰,牙齿头发脱落,形体衰疲。肾为身体内主水的脏器,能贮藏五脏六腑韵精气,因此五脏功能旺盛,肾脏才能排泄精气。现在年老,五脏功能皆在衰退,筋骨懈怠而无力,天癸已然枯竭,所以发鬓都变得斑白,体态沉重,步态不再稳健,也不能够再生子育女了。

    黄帝问:有些人年纪已经衰老,却仍然能够生子育女,这是什么原因?

    岐伯答:因为他们先天的禀赋超过普通常人,气血经脉能够保持畅通,而且肾气有余的缘故。这种人能较长时间保持生育的能力,但男子一般不超过六十四岁,女子一般不超过四十九岁,精气便竭尽了。

    黄帝问:谙于养生之道者年纪超过百岁,还能否有生育能力?

    岐伯答:谙于修养者,能够延缓衰老而保全形体,虽然年事已高,却依然能够生子育女。

    黄帝道:我听说上古时代有被称为“真人”的人,能把握天地阴阳消长的要领,吐故纳新,保养精气,超然独处,令精神内守,使筋骨肌肉与整个形体达到高度协调,所以能与天地同寿,永无终结,这是契合养生之道,因而能够长生。中古的时候有被称为“至人”的人,具有淳厚的道德,能完整地掌握养生的方法,能应和于阴阳四时的变化,远离世俗生活的纷扰,聚蓄精气,集汇精神,悠游于天地之间,让视觉和听觉所及远达八荒之外,这是一类延益寿命和强健身息的方法,也可以归属到“真人”之列。其次有被称为“圣人”的人,能够安处于天地的和气之中,顺合于八风的变化,使自己的嗜欲和喜好同世俗相适应,毫无恼怒怨忿之情,行为并不脱离世俗,而举止又不受世欲所牵制,穿着装饰普通纹彩的衣服,举动也没有炫耀于世俗的地方,在外不使形体过度劳累,在内不让思绪有所负荷,以求安静逸悦,以求悠然自得为满足,所以其形体不易衰惫,精神不易耗散,寿数亦可达到百岁。其次有被称为“贤人”的人,能够依据天地变化的法则,依照日月昼夜盈亏的运行,辨别星辰的位置,以顺应阴阳的升降消长,根据四时寒暑变迁来调养,冀求符合上古真人的养生之道,也能够增益寿数,却有一定的极限。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原文】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痃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藁不荣。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冶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译文】

    春季的正月、二月和三月,是推陈出新、万物复苏的时令。天地自然生机勃发而富有生气,草木生枝长叶,万物欣欣向荣。为适应这一时令,应入夜即睡,清晨即起,披散头发,松开衣带,使形体舒缓,放宽步子,在庭院中漫步,使神志随着春阳升发而舒畅。处事待物应助其生发,切勿滥行杀戮,多施予而少敛夺,多奖赏而少处罚,这便适应了春季的时令,是调养生发之气的方法。如若违逆了春发阳升之气,便会损伤肝脏,使供给夏季盛阳的春阳匮乏,到夏季便会发生阳气不足的虚寒病症。

    夏季的四月、五月和六月,是天地万物繁茂秀美的时令。此时,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阴阳之气相交,植物开花结实,长势旺盛。为适应这一时令,应晚睡早起,不要厌恶长日或抱怨气候炎热,神志应怡悦舒畅,避免激动和恼怒,使精神之英华适应夏气以成其秀美,使体内阴气向外渲泄,保持体内的阳气通畅,精神饱满与外界相适应,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这是夏天阳气旺盛相应,保护长养之气的方法。如若违逆了夏阳旺盛,便会损伤心气,由于阳气未能充分发泄,到秋天则容易发生疾病,供给秋天收敛能力减少,冬天来临时可能患重病。

    秋季的七、八和九月,是万物成熟收获的时令,自然景象因万物成熟而平定收敛。此时天气劲急,地气清明。为适应这一时令,人应早睡早起,和鸡的活动时间相仿为宜,以保持神志的安定宁静,缓和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伤害。收敛自己的心绪,控制自己的深情,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不使神志外驰,以保持肺气的平和匀整,这便是适应秋令的特点而保养人体收敛之气的方法。若违逆了秋气收敛,便会伤及肺脏,到冬天使阳气当藏而不能藏,便会发生阳虚腹泻之症。

    冬天的十、十一、十二月,是阳气潜伏、万物蜇藏的时令。当此时节,水寒成冰,大地龟裂,人应该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时起床才好,不要轻易地扰动阳气,妄事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安静自若,好像有个人的隐秘,严守而不外泄,又像得到了渴望得到的东西,把它密藏起来一样;要躲避寒气,趋就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以免阳气散失,这是与冬天阳气潜伏相应,培养藏气的方法。违反了冬季的闭藏之气,就会损伤肾脏,使提供给春生之气的条件减少,春天便会发生痿病和厥症。

    天气是清净光明的,蕴藏其德,运行不息,因为不暴露自己的光明德泽,所以力古长存而不衰。如若天气阴霾晦暗,便会日月昏冥,充满阴霾邪气,阳气闭塞而不通,大地朦胧浊阴,云雾迷潆,日色无光,相应的雨露不能下降。地气不能上应,天气不得下降,万物的生命便不能够延续,巨大的树木也会死亡。恶劣的气候发作,风雨失调,雨露当降而不降,草木得不到滋润,生机郁塞,万物枯槁而不荣。贼风频频而至,暴雨不时而作,天地四时的变化失去了秩序,违背了止常的规律,致使万物的生命未及一半便夭折了。只有圣人能顺应这种自然变化,注重养生之道,所以不会罹患奇病怪症,因不背离自然万物的发展规律,而生机不会枯竭。

    书摘与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