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医学 > 中医学 > 针灸 推拿 图书编号:20226795
 
《中华针灸临床精粹系列丛书:骨伤科疾病针灸治疗学》
作者:陈少宗,巩昌靖 主编
出版社: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8/5/1
ISBN:9787543323087 定价: 26.00元
        内容推荐

    美国中医学院与国内权威专家组织的这套《中华针灸临床精粹系列丛书》覆盖近700个病种,总结古代现代临床经验,涵盖医学各科,浩浩10卷,洋洋500万言,是针灸医学书籍的典范。 本书为其中之一的《骨伤科疾病针灸治疗学》分册,具体包括了:胸背部软组织损伤、肩部软组织损伤等内容。

    作者简介

    巩昌镇,毕业于山东大学,并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中医学院院长,美国中医健康中心主任,美国《国际针灸临床杂志》副主编,中国《针刺研究》杂志编委。多年来积极推动中华医学在美国以及全世界的发展与推广,热情支持中华医学融人美国主流医学,从1996年至今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头颈部软组织损伤

    第一节 颈部扭挫伤

    第二节 颈椎病

    第三节 寰枢椎半脱位

    第四节 前斜角肌综合征

    第五节 落枕

    第六节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

    第二章 胸背部软组织损伤

    第一节 胸壁扭挫伤

    第二节 胸部进伤

    第三节 背肌筋膜炎

    第四节 胸椎后关节错缝

    第三章 腰部软组织损伤

    第一节 急性腰扭伤

    第二节 腰椎后关节紊乱症

    第三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

    第四节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第五节 腰肌筋膜炎

    第六节 增生性脊柱炎

    第四章 骨盆部软组织损伤

    第一节 骶髂关节扭伤

    第二节 梨状肌综合征

    第三节 臀部肌筋膜炎

    第四节 臀上皮神经损伤

    第五节 耻骨联合分离

    第六节 骶尾部挫伤

    第五章 肩部软组织损伤

    第一节 肩关节周围炎

    第二节 冈上肌肌腱炎

    第三节 肱二头肌短头肌腱损伤

    第四节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

    第五节 肩峰下滑囊炎

    第六章 肘部软组织损伤

    第一节 肘关节扭挫伤

    第二节 肘后滑囊炎

    第三节 肱骨外上髁炎

    第四节 肱骨内上髁炎

    第五节 肘关节骨化性肌炎

    第七章 腕部软组织损伤

    第一节 桡侧腕伸肌腱周围炎

    第二节 腱鞘囊肿

    第三节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第四节 腕管综合征

    第五节 腕部扭挫伤

    第六节 三角纤维软骨盘损伤

    第七节 腕骨错缝

    第八章 手部软组织损伤

    第一节 指伸肌腱滑脱症

    第二节 掌指关节侧副韧带损伤

    第三节 指间关节扭挫伤

    第四节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第九章 髋部软组织损伤

    第一节 弹响髋

    第二节 股骨大转予滑囊炎

    第三节 髂前上、下棘损伤

    第十章 大腿部软组织损伤

    第一节 股四头肌损伤

    第二节 股内收肌损伤

    第三节 胭绳肌拉伤

    第四节 髂胫柬损伤

    第十一章 膝部软组织损伤

    第一节 髌上囊创伤性滑膜炎

    第二节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第三节 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

    第四节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

    第五节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第六节 髌骨软化症

    第七节 膝部脂肪垫损伤

    第八节 膝关节内游离体

    第九节 胫骨粗隆骨软骨炎

    第十二章 小腿部软组织损伤

    第一节 腓肠肌劳损

    第二节 跟腱周围炎

    第三节 跟腱损伤

    第四节 小腿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第十三章 踝与足部软组织损伤

    第一节 踝关节扭伤

    第二节 跗跖关节扭伤

    第三节 跖管综合征

    第四节 距舟关节扭伤

    第五节 足跟病症

    第六节 跖腱膜炎

    第七节 足拇趾外翻与第一跖趾关节滑囊炎

    第八节 踝部腱鞘炎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头颈部软组织损伤

    第一节颈部扭挫伤

    头颈部活动范围广泛,因而颈部的软组织及颈椎损伤的机会较多。临床中损伤部位好发于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上部和斜角肌等,尤其以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上部多见。青壮年发病率较高。引起损伤的原因有跌扑、扭斗及嬉闹等。颈部的慢性劳损,使肌肉持续紧张,也可引起本病的发生。

    诠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1.有明显的外伤史。

    2.属于扭伤者颈部多出现一侧性疼痛,头向患侧偏,颈部活动受限,损伤处可触及肌肉痉挛。

    3.挫伤者损伤局部可有轻度肿胀,压痛明显。

    4.损伤后由于炎症的扩散波及颈神经根,可出现手臂麻木疼痛等。

    5.如暴力较重引起颈椎小关节错缝时,可在患椎棘突旁有明显压痛点或棘突偏歪。

    二、实验室检查

    X线检查:排除颈椎脱位、骨折等情况。

    治疗

    一、体针疗法

    1.处方:主要取上颈部脊髓节段支配区的穴位。取穴分为两组,第一组取头后部的穴位,如强间、络却、玉枕、脑空等;第二组取颈后部的穴位,如风池、天柱、C1-C4夹脊穴、阿是穴等。两组穴位可交替使用。这两组穴位还可与列缺、后溪配合使用。

    2.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选用28~30号毫针,平刺强问、络却、玉枕、脑空0.8±0.2寸。向鼻尖方向斜刺风池1.0±0.2寸,直刺c1-c3夹脊穴、天柱0.6±0.2寸。

    每天针刺1~2次,每次留针20分钟,留针期问行针2~3次,用强刺激手法针刺,捻转幅度为3~4圈,捻转频率为每秒3~5个往复,每次行针5~10秒。待症状明显减轻后,改用中等强度捻转手法,捻转幅度为2~3圈,捻转频率为每秒2~4个往复,每次行针5~10秒。

    3.按语:颈部是连接头部、躯干及四肢的桥梁。颈部肌肉作用有维持颈部活动及各种复杂的运动功能,主要受C1-C4神经的支配。根据现代针灸学理论,应取用上颈部脊髓节段支配区的穴位。取用的列缺、后溪虽不在上颈部的脊髓节段支配区内,但根据全息生物医学理论,这两个穴位均是头颈部的对应区。另外,大量的临床实践也证实,这两个穴位治疗颈部扭挫伤的确能够获得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