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刊: 健康杂志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报刊选摘 理论书籍 资料
保健: 新闻 评论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四季 美容 两性 休闲 搜索
中医:·常识·教材·思考·中药·新药·医理·临床·针骨·民族·文化·著作·验方·图谱·食疗·药市·更多
  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家庭教育 > 育儿/早教 > 早教/亲子互动 图书编号:20134246
图书分类
保健/心理健康
      男性
      女性
      中老年
      孕产妇
      运动健身
      饮食营养 食疗
      中医养生保健
      常见病预防和治疗
      健康百科
      性保健
      心理健康.心理学
医学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医药卫生教材
      医学类考试
      预防医学 卫生学
      老年病学
      精神病 心理病学
      肿瘤学
      药学
      影像医学
      放射学
      麻醉学
      急诊急救
      检验诊断
      特种医学 民族医学
      护理学
      中医学
      中西医结合
      图谱
      医学工具书
      专家医话
      影印版 原版
      医疗器械
      医院管理
      医学写作 医学信息检索
      其他
      超声医学
      核医学
家庭教育
      育儿/早教
      亲子/家教
      成功案例
      青春期教育
      素质教育
      心理辅导
      报考/留学
生活百科
      购物/置业/理财
      科普读物.人类故事
      家居装潢
      爱车一族
      实用法律
      生活常识
      家居与风水
      时尚/美妆
      其它各类
 
《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与发展的研究》
作者:张民生 主编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9/1
ISBN:9787542841834 定价: 60.00元


        内容推荐

    20世纪90年代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0-3岁婴幼儿阶段是大脑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人的大脑迅速发展,形成今后智力、情感、运动、社会交往等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基础。

    本书就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和发展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包括历史回顾、国际社会的共同行动、现状调研、婴幼儿早期教养基本理论探讨、区域推进、机构教养、专题研究。

    目录

    为每个儿童都拥有一个最佳的人生开端——“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与发展的研究”总研究报告

    第一章 历史回顾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历史回顾

    婴幼儿心理发展早期研究的奠基人——普莱尔和《儿童心理》

    婴幼儿智力起源研究的开拓者——皮亚杰和《儿童智力的起源》

    中国婴幼儿心理研究的开拓者——陈鹤琴和《儿童心理之研究》

    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当今婴幼儿心理发展深入研究的启示

    第二章 国际社会的共同行动

    各国政府在行动

    中国政府在行动

    思考与展望

    附录联合国儿童基金会ECCD中国项目监测工具

    第三章 现状调研

    上海市城区孕至3岁婴幼儿家长科学育儿现状与需求调查

    上海市各类教养机构3岁以下托班现状与需求调查

    我国部分地区儿童早期保育和教育(ECCE)的现状调研

    第四章 婴幼儿早期教养基本理论探讨

    关于“早期教养”的几个概念

    正确处理早期教养中的几个关系

    第五章 区域推进

    学前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区域推进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工作的定位

    区域推进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的研究与实践

    附录1 上海市区(县)推进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服务工作评估标准(征求意见稿)

    附录2 上海市区(县)早期教养指导服务中心评估标准(征求意见稿)

    第六章 机构教养

    教养理念

    教养特点

    教养方法

    机构教养活动案例

    第七章 专题研究

    语言环境对0-3岁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

    医教结合的环境创设对语言发育迟缓婴幼儿的干预研究

    0-18个月龄婴幼儿动作发展的研究

    2岁左右幼儿移情反应的特点与自发帮助、气质、亲子互动的关系

    2岁左右幼儿的社会朝向反应——本质和功能

    早期养育经验与母子依恋水平的相关研究

    1-3岁幼儿自主性萌芽发展的抚育策略研究

    2岁左右幼儿延迟满足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2岁左右幼儿亲社会行为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母亲主观感受与亲子依恋水平的关系

    个案跟踪观察研究

    附录

    附录一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专家组对本课题的鉴定意见

    附录二 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试行)

    附录三 关于推进0-3岁散居儿童早期教养工作的意见

    附录四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上海市《幼儿园建设标准》(DG/TJ08—45—2005)的通知

    附录五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

    附录六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DG/TJ08—45—2005条文说明

    附录七 上海市民办早期教养服务机构管理规定

    附录八 上海市学前教育机构装备规范(试行)

    附录九 《上海市学前教育机构装备规范(试行)》的使用说明

    附录十 上海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06年—2008年)

    附录十一 张民生主编《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与发展研究丛书》目录

    后记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二章国际社会的共同行动

    人类进入21世纪,面临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世界各国都在寻找自己的对策。从综合国力的竞争到科学技术的竞争,引发了对人才的竞争和教育的竞争。随着脑科学研究的新进展,婴幼儿早期教养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2001年9月联合国儿童特别会议召开,会议目标有三点:(1)每个儿童都应该有一个最佳的人生开端;(2)每个儿童都应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3)每个儿童都应有机会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成为一名有益于社会的人。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公布《2001年世界儿童状况》时指出:保障儿童权利应该尽早人手,因为通过健康投资以及提供社会服务等措施,在儿童的健康、教育和营养方面进行早期投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将来必然会产生丰厚的回报。这表明早期教养在人的一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关注儿童就是在关注未来,这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的共识。

    2002年5月8日联合国第56届儿童问题特别会议召开。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呼吁:当今在世界范围内,没有任何一个问题比全球儿童的未来更紧迫、更具代表性。而解决儿童问题的核心力量在于儿童自己。为创造一个更利于儿童成长的环境,国际社会必须与世界儿童密切合作。因此,此次会议的重要意义超过了以往的特别联大,是一次“有关人类未来的”重要国际会议。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卡罗尔·贝拉米说:在孩子出生后的前36个月,大脑的信息传递通道迅速发育,支配孩子一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运动原处于形成舅段。当孩子学习说话、感知、行走和思考时,他们用以区分好坏、判断公平与否的价值观也正在形成。毫无疑问,这是孩子一生中最容易受外界影响的阶段,也是最需要社会关怀的时期。……  
  推存给朋友,获取积分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缃戠珯鐢虫槑 璁块棶甯姪 绔欏唴鎼滅储 鑱旂郴鎴戜滑 鎺ㄨ崘缁欐湅鍙� ©Copyright 2000-2017 鐧炬媷鍖昏嵂缃� 浜琁CP澶�05068324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