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家庭教育 > 家教方法 > 心理疏导 图书编号:9316573
 
《选择快乐——献给咨询师和摇摆于痛苦与快乐之间的大学生》
作者:詹启生 主编
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6/1
ISBN:9787561824412 定价: 20.00元
        内容推荐

    远离痛苦,选择快乐,让期待获取快乐的人真正开始享受生活中的快乐,这是本书的宗旨。

    本书汇集了全国高校50多位一线心理咨询师为“打造一流心理成长空间 ”而撰写的经典心理咨询案例,也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项目“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的部分成果。适于大、中学校学生、家长、心理咨询师以及关注他人及自身心理健康的人士阅读。

    目录

    ▲学习篇

    ★考试引发的抑郁(廖克玲)

    ★走出阴影,生活同样美好(王煜)

    ★我的人生在哪里(李翠云)

    ★找回自信(黎志东)

    ★最后一次英语四级考试(赵侠)

    ★能力显示与考试焦虑(李慧)

    ★小悦的心事(张巧爱)

    ★可以磨合的习惯(詹启生)

    ▲交往篇

    ★他为何害怕与同学并坐听课(雷五明)

    ★为亲情减负(黄雅洁)

    ★认识自我,走出寂寞(韩宜中)

    ★父亲有了外遇之后(詹启生)

    ★生命的遗憾(康洁)

    ★羞答答的玫瑰不再静悄悄地开(郭敏)

    ★遗漏(杜健纯)

    ★女孩的苦闷(竹心)

    ★我的肩好像湿了(竹心)

    ★走向属于自己的那弯彩虹——关注来自家庭的性干扰(竹心)

    ★觉得别人不理我(詹启生)

    ★大汗淋漓的“陈述”(詹启生)

    ★爱偷东西的女生(肖玺)

    ★东边不亮西边亮(詹启生)

    ★让人忽略的角色(詹启生)

    ★她为何总是胃疼(尚洁)

    ★为什么我的友情却成为别人的枷锁(孙萱)

    ▲恋爱篇

    ★千里迢迢相约会(詹启生、王祖尧)

    ★男友为什么离开我(韩宜中)

    ★战胜挫折,重建信心(王煜)

    ★一个迷惑的女孩儿(贾利波)

    ★爱的双人床,心的单人房(郭敏)

    ★不带走一片云彩(竹心)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恋爱指导案例(姚君君)

    ★花心(詹启生)

    ★辞职的背后(张秀红)

    ▲求职篇

    ★往前走还要向两边看(韩宜中)

    ★考研后的期待(詹启生)

    ★转租火爆遭恐惧(詹启生、王祖尧)

    ★抬头笑看面试官(詹启生)

    ★鱼与熊掌的两难选择(杜林致)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詹启生)

    ★烫手的山芋(詹启生)

    ★点亮心中的灯塔(韩东博)

    ▲网瘾篇

    ★父母争吵酿苦果(詹启生、陈春晓)

    ★打骂挡不住网络的诱惑(詹启生、陈春晓)

    ★用网情填补早恋失败的苦楚(詹启生、陈春晓)

    ★隔代宠爱的代价(詹启生、陈春晓)

    ★锁不住的女儿心(詹启生、陈春晓)

    ★与孩子平等交流(詹启生、陈春晓)

    ★谁使他迷恋网络,游戏人生(华道云)

    ★一个快乐女孩的回归(张玺)

    ▲成长篇

    ★是洁癖还是性困扰(岳连甫)

    ★怎样才能走出家庭对我造成的阴影(张秀芳)

    ★阳光下的阴影(贾利波)

    ★告别强迫症的痛苦(周立群、张莉)

    ★带着“问题”去生活(郭岳)

    ★他为什么总想成为“伟人”、“超人”(李慧)

    ★心理成长的历程(竹心)

    ★给自己的心灵撑把伞(竹心)

    ★走进抑郁症患者的心灵世界(姜琨,乔静芝)

    ★“情绪感冒”的女孩(沈琼)

    ★接纳普通的“我”——一例心理应激障碍的咨询和思考(杨映秋、孔燕、宋怡)

    ★只有面对,才能忘记(裴秋宇、张爽、聂万勇)

    ★目光恐惧症心理咨询案例报告(苏继春)

    ★隐藏心中的“狂犬病”(苏继春)

    ★“强迫思维”的标签(鲁倩)

    ★我不是一朵玫瑰花(涂翠平)

    ★亲历连环恐惧之后(陈晶)

    ★原谅生活(吴婷)

    ▲心理委员篇——校园和谐的新角色:心理委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机制的实践探索(宋怡、孔燕)

    ★以班级心理委员模式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深人开展(王娜)

    ★浅析高校“班级心理委员”的制度建设(高淑芳)

    ★深化心理委员职能,促进高校班级和谐(詹启生)

    ★构建学院心理工作体系及心理委员制度的实践探讨(赵礼)

    ★试论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联络员在心理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郑召丽)

    ★班级心理委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势力”(包陶迅)

    ★性格?环境?网游?——谁之过(龙悦)

    ★除了上网,我还能做什么(吴许懿)

    ★溺爱把他推向网瘾(白洁)

    ★如何成功戒除网瘾(韩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