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佛教养生十日谈——中国养生文化》 |
作者:王涛 著 |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6-11-1 |
ISBN:7807420251 |
定价:36.8元 |
|
内容提要
本书从深厚的佛教文化中选取其简单的部分,这些理论和方法与现代科学是可以互相印证的,它们易于被大众接受,有许多人采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佛教看待人生病的态度是,有身就有病,有生就有死,要想少病,就要如法的生活,正确的生活,就会健康长寿。这也是本书一贯的宗旨,正确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就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书中所提出的佛教养生理论和方法,许多是一般养生书里所未曾开示和涉及的。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中得到启发,从而以佛教对于人类身心的认知和理论体系为依据,建立了一个以佛教身心观为基础的健康理论体系。
编辑推荐
身体的调适就是四大的调适,四大调和,则身体健康舒适。端身的目的,是为了正心。身端测心随正,心正则身随端,姿势也心念相应,互相影响,身体姿势影响气息,从而影响心念,最终影响身体的健康。 形体的动主要练人的筋、骨、皮肉;而形体的静主要练养人赖以生存的物质能量精、神、气。 说得简单一点,禅定就是一种高度集中自己注意力的行为。 佛教对于人类的身与心及其病患,有着极为深刻清配的认识,如从六大种、十八界进行人娄身心健康的思考,就给出院一个比五行、阴阳等学说更严密也更逻辑的理论体系。
如法生活,怡然养生。
正确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就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目录
第一日 佛教论身病与心病
身病与心病的相互影响是人类健康的根本问题
思维意识的明晰度是健康的最重要标准
潜意识是健康问题的开始
正念——保持心理、身体健康的根本之道
善于利用作意来调节心理活动
情绪活动对内脏器官的损害
佛教的病理观
佛教的医药观
第二日 佛教中关于健康的理论
人究竟可以活多久?
人是否可以不病?
对健康与生死要拥有一种超越态度
养生的原则
人体的四大物质构成与健康的关系
大种、阴阳、八卦、五行学说的比较
遗传与业力对健康的影响
正确对待健康与鬼神的关系
第三日 健康从正确的行住坐卧中获得(上)
姿势对健康至关重要
行走之中的健康要点
住之中的健康秘要
坐法对健康至关重要
第四日 健康从正确的行住坐卧中获得(下)
卧法与睡眠对于健康的意义
睡眠宜忌
怎样防治失眠
梦与健康
运动是健康不可或缺的部分
运动宜忌
有益健康的伸展运动
当代瑜伽与健康
第五日 健康从衣食住行开始(上)
饮食与健康
第六日 健康从衣食住行开始(下)
衣服与健康
关于住:居室与养生
出行对健康的影响
第七日 十八界与养生(上)
六根的作用和排序
六根的相互作用
健康之道在于六识——六识与养生
色三界对人身心的影响和作用
声三界对健康的影响
第八日 十八界与养生(下)
香三界与养生
鼻根与香识的思辩
味三界与健康
触三界与养生
如何利用触觉来助益健康
法三界与健康
法尘
第九日 佛教的禅定与健身益智
禅定可以免除病痛吗?
禅定中是没有病痛苦恼的
禅定可以治病吗?
禅定调息可以补气血
静坐对健康的益处
禅定提升人的身心层次
正式坐禅要具备的一些基本条件
禅定的原则
习禅要避开错误的出发点
禅定的正确发心
坐禅的时间及注意事项
禅定中的调身之法
关于呼吸的常识
禅定中的调息之法——数息观
禅定中的调心之法
如何让心念专一——止门
如何对治种种身心问题——观门
正确认识禅定的境界与现象
禅定的层次
禅病的对治
第十日 佛教特有的养生方法
仁慈与健康
佛教中的排毒方法
性与健康
依报对健康的影响
四时节气与健康
默然是养生的妙方
给自己一个口号
经常对自己做良性暗示有益健康
想象养生与观想养生
佛教的清洁观
读经与健康
忏悔对健康的助益
陀罗尼与健康
消极、悲观、厌世、自杀及其对治方法
心意识对瘾病的治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