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首页 > 医学图书 > 保健/心理健康 > 心理健康 图书编号:24538
 
《好孩子,坏孩子——万花筒译丛》
作者:(德)拜尔 著,张辛仪 译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1-1
ISBN:7806571035 定价:10.5元
    内容提要

    如今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抱怨早已成了一种礼貌。抱怨虽然点缀了日常生活,却丝毫于事无补。谁真想让道德品质重放异彩,他就不能这样含糊地、干巴巴地要求 “必须怎么样”和“应该怎么样”,尤其不能这么要求别人。抽象教条和理论研究也还是不够。因为伦理学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一致认为,道德行为只能通过特定环境中具体的感同身受才能形成。那么父母的机会就相当大,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伴随着孩子对自己、对他人以及对世界的认识。

    但这儿已经有问题了:他们应该教孩子哪些品质呢?教那些传统的品质,像服从、勤奋和履行义务吗?保守阵营中对这些品质的呼声很高,但这些品质过去曾误导人们走上致命的歧途。或者新的品质,像自我意识、批评能力和负责感?如今这些品质成了极端自私主义和你死我活的竞争心态的诱因。还有:人们应该或者说可以怎样教育孩子认识品质的重要性呢?是反复强行灌输,甚至不惜打骂,还是批评告诫、制订规则?一定得有责罚吗?还是可以采用民主手段,没有强制和教条?这会不会导致孩子根本不把大人放在眼里?

    这些问题对于成年人来说也并非容易,他们自己常常处于一个品质真空中,对于社会规则也觉得无所适从,对于自己的僵化的或者有意宽松的教育方式并不满意,却又不知如何改进。为了引导和帮助孩子发现品质,父母首先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和一个明确的态度——当然不能和教条主义者混为一谈。

    本书完全不想参与当前关于品质的论战——就算我不参与,这场论战也已经够混乱了。本书也不想加入到悲观者的痛苦呻吟中。如果孩子看到的只是无药可救的世界和人类,父母又该怎样振作精神、鼓起勇气去帮助孩子成长,孩子又怎么能踏入生活呢?正是在困难时刻才应该信赖积极的力量,积极的力量总是有力地表现世界和人类,让实际行动与讨论和哀叹相对立,只有每个人从自己开始,在自己的周围,最重要是与孩子一起,有一点乐观精神,这样整个社会才能焕然一新。

    尽管有这些悲观方面,但家庭绝不是一筹莫展,相反——既然对国家、学校和教会都不能指望多少了——家庭成了学习和练习人类共处的规则的最重要的地方。因此将本书献给父母。我们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各种概念、观点和教育风格让人眼花缭乱,但愿本书能在其中产生具体而实用的参考帮助。

    在教育问题中没有绝对有效的方法,只有启发和解决问题的设想。每个人必须根据各自的家庭情况自己决定,什么对自己来说特别重要,什么是无法容忍的,什么时候可以听之任之,什么时候又要干预。

    并不是要追求十全十美。规规矩矩地遵循所有建议和倡导也没有意义,重要的是真的愿意行动起来,为建立一个充满坦诚、信任和爱心的家庭氛围而努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甚至能经得起错误,甚至经得起所有父母都免不了会犯的大错误。至于孩子自身,本书所期待的并不是人们通常意义上的有教养、守规矩的孩子。本书只想帮助小人儿成长为独立、有责任感和合群的群体中的一员,认清自己,也看清世界。

    本书第一部分谈了几个原则问题,内容很少,容易理解,没有研究整个道德哲学:什么是道德品质,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它们到底应该是什么……

    第二部分转向各种具体的品质,既有传统的,也有新的、民主的品质。对品质的看法是主观的,因此必须有选择。当然品质的目录可以任意延长,或者也可以改变一部分。目录中现在包含的许多品质,我个人认为极其重要。另外有些品质,除了正统教育学里还提起,在民主的共处中已失去了使用价值。

    我有意选择了一个中立的、按字母表排列的顺序。伦理学、哲学和心理学中的品质理论上的排序先后在日常生活中毫无意义。这个人觉得这种品质至关重要,那个人则认为那种品质尤为重要。比如一个特别顽皮的孩子的父母可能觉得,教育孩子学会顾及他人比教育他拥有更强的自我意识要重要,而另一个胆小怕事的孩子的父母则可能认为,孩子更需要自我意识,觉得自我意识更重要。

    就算人们自认为完全具备某种品质,有时在特定情况下这种品质却会与另一种品质相抵触。我应该老老实实地告诉生病的女邻居,我觉得她的样子很吓人,还是宁可表示同情,撒个谎安慰她一下?品质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关于每种品质的一章末尾都有一个专门针对孩子的小故事作例子。这并不是行动指示,只是有可能出现的进退两难的处境的一个例子。

    读者很快就会发现,方法越来越接近。这是必然的,因为它们有力地经受了考验。但这也证明,教育孩子品质归根结底只在于很少的东西。

    目录

    引言

    1.几点考虑

    2.孩子生活中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