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首页 > 医学图书 > 医学 > 中医学 > 经典古籍 图书编号:8300
 
《中国医学大成(三)》
作者:张琨 主校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7-8-1
ISBN:780089651X 定价:90元
    内容提要

    唐·甘伯宗《名医传》曰:叔和西晋高平人,博通经方,精意诊处,尤好著述,其书纂岐伯、华佗等论脉要诀所成,叙阴阳表里,辨三部九候,分人迎气口神门,条十二经二十四气、奇经八脉、五脏六腑、三焦四时之疴,凡九十七篇。考晁公武《读书志》曰:《脉经》十卷,晋王叔和撰。赵府居敬堂有林亿校刊本,知公武之言不误。其自序云: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不难明。谓沈为伏,则方治永乖;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况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者乎?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鹊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而遗文远旨,代寡能用。旧经秘述,奥而不售,遂令末学昧于源本,互滋偏见,各逞己能,致微疴成膏盲之变,滞固绝振起之望。良有以也。今撰述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合为十卷。百病根源,各以类例相从,声色证候,靡不赅备。诚能留心研穷,究其微颐,则可以比踪古贤,代无夭横矣。是书为林亿校本,始刊于宋熙宁元年,再刻小字本于宋绍圣三年。宋陈孔硕用图本参订互考,重刻于广西漕司。兵燹以来,板已不存,知者亦寡。元泰定四年,东阳柳赟至江古,与医学教授谢君缙翁论古书之废,慨然欲以《脉经》刊置学宫,乃属宗濂书院山长董天衢聚工计佣,付之剞劂,期月告成。其卷帙次第,一仍陈氏广西刻本之旧,而不加增损,意在存古也。商务印书馆前以元本影印于《四部丛刊》中,或即此本。炳章藏有明天启四年江左缪希雍校正写刻本,后附王叔和著《人元脉影归指图说》二卷。分七表八里九道脉之说,与《脉诀》体制相类,是否叔和原著不可考。明有吴勉学校本,刊入《医统正脉》,字多脱误,不能卒读。惟元袁景从校本较为完善,然亦间有以意删改者,似失其真矣。今汇集诸书,重为校正,凡古书无可证者,虽有谬误,不敢遽革。如互相考订有异同处,则标注于书眉上,以待积学之士之考正。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曹炳章(1877~1956),字赤电,近代浙江鄞县曹妙乡人,商人曹显卿之子。炳章幼承庭训,学习经商,拜师于绍兴方晓安门下。时年尚少,即志在医,料理业务之余,则诵读医经,焚膏继晷,孜孜不倦。其师见其可造,赠以《内经》、《金匮》及历代医书。自此,益刻苦自励,晨夕研求,历七载而妙悟医理,声誉鹊起。年二十余,应聘任春成及致大药栈经理,兼

    行医。此时,财力稍裕,则广收医药孤本秘籍,揣摩研读,学术益精。光绪癸卯(1903)年, 浙江名医何廉臣,创办《绍兴医药月报》,邀请炳章任编辑,遂得以问业于何氏,并钻研叶、 薛、吴、王四家温暑治法,医道乃大行。先后应诊于同善、同义药局,并创办“和剂药局”, 日治近百人,皆应手奏效,危险大症,无不药到病除,名望日隆,病家争先延致。上海神州医药总会成立,炳章出任绍兴分会评议,首倡改良药品,并创办医药卫生报,订正丸散方及炮制药物法,以身作则,旨在振兴中医,造福病家。1920年废止中医事起,炳章被公举为绍兴医药学会会长,与裘吉生等代表中医界赴南京请愿,并组织成立中央国医馆,任南京中央国医馆名誉理事。

    在此期间,他面对海禁开放,西学东渐,中医衰落之情状,应大东书局之请,奋而约集名,遍览群书,精选中医典籍中的珍本、孤本、抄本,进行整理,共同批校圈注,补阙正谬。历三十年,于万种古籍中,精选出365种,编成巨帙,名曰《中国医学大成》。炳章不仅汇编此书,其自著医书亦甚多,除《霍乱寒热辨证》、《医医病书》、《辨舌指南》刊行外,尚有22种未梓,其手稿仍存。炳章一生致力于中医事业,为中医古籍的保存和普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医学大成》的编纂,在当时倍受中医界的推崇,认为此书是“寿世宝藏,医林巨”。原书共计365种,分13类,曰医经、药物、诊断、方剂、通治、外感、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医案以及痘疹、推拿、疑难杂症等。每书均写有提要,以明此书之来历、内容之要点;每一类之中均按年代先后次序排列,以便考证。可惜此书刊行未半,日本人侵入,印刷被迫中断,仅有136种问世。1990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与岳麓书社均将曹氏所刊之书影印出版。之后,岳麓书社又将曹氏已列书目而未刊的医书,稍作调整增补,作“续编”影印刊行,完成了曹氏未完成的大业。

    《中国医学大成》的编纂对中医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首先,整理保存了大量的中医经 典秘籍。是书搜求博采秦汉至清末的海内孤本、珍本、抄本,殆有万余种,约集名医,精校圈点,厘订精选365种。其所选之书,皆医籍中之精华,如医经类有《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等;本草类有《神农本草经》、《本草衍义》、《雷公炮制药性解》等;伤

    寒金匮类有《伤寒贯珠集》、《伤寒补例》、《伤寒来苏集》、《金匮要略心典》等;温病类有《温热逢源》、《瘟疫论》等;通治类有《医学心悟》、《周慎斋医书》、《医学源流论》等;医案医话类有《柳州医话》、《吴鞠通医案》等;此外尚有临床各科、生理、病理、诊断等重要书籍。其次,系统完善了中医理论体系。曹氏将其所选医籍分为13类,每一类之中则按朝代先后为序,每一种书之前有提要,简介全书要点,这样,尽管全书博大,但条理清晰、系统连 贯,阅一书则遍览历代医论,窥一类则尽知各家学说,中医精论全在此书之中。再次,普及推广了中医学术理论。当时正值废止中医案起之时,中医学术低迷衰微,此书的出版无疑是一支兴奋剂,使整个中医界振奋起来,叹为观止。不仅如此,就对提高整体中医素质,使之立于不败之地而言,此书同样作出了巨大贡献。凡治医者,非博览存书,无以阐明医术,医术不精,何谈着手成春?然秦汉至今,医书逾万,即使毕生考校,犹恐不能,况且一般人所购医书,版本不良,校勘不精,错误百出,怎能精通医理?此书一出,实为业医之准绳,医门之法律,而被称为“寿世宝藏,医林巨观”。即使现在也同样如此!鉴于此,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下,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组织有关专家、学者,重新对此书(仅限于曹炳章厘定刊行的136种)进行点校整理出版,以满足广大中医工作者的需要。

    此次整理,在尽量维护原书风格的同时,进行了必要地调整,以方便当今读者阅读,几点原则,简述如下:

    1.全书以现代简化字,标点符号横排;

    2.由于版式的变更,原方位词“左”、“右”一律径改为“下”、“上”;

    3.出于今人的用字习惯,原书“已上”、“已下”一律径改为“以上”、“以下”,量词 “钟”径改为“盅”;

    4.中药名称除将“黄耆”径改为“黄芪”外,一律不作改动;

    5.凡属书名,一律加书名号,不出注;

    6.如明显系由刊刻,抄写等所致的错误,则径予改正。如“灸甘草”改为“炙甘草”等等;

    7.原书眉批内容,移于相应章节中,前加“眉批”二字,不出注。

    目录

    第一册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灵枢识

    第二册

    伤寒九十论

    阴证略例

    伤寒明理论

    伤寒兼证析义

    伤寒贯珠集

    伤寒六经辨证治法

    张卿子伤寒论

    伤寒补例

    伤寒来苏集(附论翼、附翼)

    重刊金匮玉函经二注

    沈注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心典

    金匮翼

    第三册

    脉经

    玉函经

    重订太素脉秘诀

    脉语

    医灯续焰

    脉说

    望诊遵经

    重订诊家直诀

    临证验舌法

    察舌辨症新法

    脉学辑要评

    针灸甲乙经

    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针灸素难要旨

    第四册

    瘟疫论

    重订医门普度温疫论

    张氏温暑医旨

    瘟疫明辨

    温热暑疫全书

    温证指归

    温热病指南集

    南病别鉴

    痧胀玉衡

    疟疾论

    湿温时疫治疗法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伏气解

    伏邪新书

    伏阴论

    羊毛瘟论

    温热逢源

    随息居霍乱论

    瘟疫霍乱答问

    霍乱审证举要

    鼠疫抉微

    增补评注温病条辨

    第五册

    十药神书

    增订十药神书

    痰火点雪

    慎柔五书

    理虚元鉴

    虚损启微

    何氏虚劳心传

    症因脉治

    周慎斋遗书

    医原

    脉因证治

    韩氏医通

    医林改错

    医学举要

    第六册

    一草亭目科全书

    异授眼科

    银海指南

    口齿类要

    尤氏喉科秘书

    重订咽喉脉证通论

    喉舌备要秘旨

    包氏喉证家宝

    重订囊秘喉书

    正体类要

    外科证治全生集

    外科选要

    外科医镜

    疬科全书

    痰疬法门

    徐评外科正宗

    第七册

    盘珠集胎产证治

    胎产指南

    重订产孕集

    女科切要

    经效产宝

    女科经纶

    校注妇人良方

    慈幼新书

    原瘄要论

    麻疹备要方论

    活幼心书

    幼科直言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幼幼集成

    第八册

    眉寿堂方案选存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孙文垣医案

    三家医案合刻

    张畹香医案

    程杏轩医案

    何澹安医案

    邵兰荪医案

    吴鞠通医案

    冷庐医话

    柳洲医话

    馤塘医话

    先哲医话

    潜斋医话

    友渔斋医话

    对山医话

    客尘医话

    第九册

    巢氏诸病源候总论

    儒门事亲

    重订灵兰要览

    肯堂医论

    知医必辨

    研经言

    医学读书记

    读医随笔

    市隐庐医学杂著

    叶选医衡

    医学源流论

    慎疾刍言

    医暇卮言

    医学心悟

    第十册

    神农本草经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雷公炮制药性解

    重刊本草衍义

    药征

    药征续编

    刘涓子鬼遗方

    医方考

    圣济总录纂要

    媒体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