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首页 > 医学图书 > 医学 > 中医学 > 经典古籍 图书编号:11228
 
《张志聪医学全书——明清名医全书大成(精装)》
作者:郑林 主编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8-1
ISBN:7801560000 定价:139元
    内容提要

    张志聪医学全书》收录了张志聪现在存世的8部医学著作,即《素问集注》九卷、《灵枢集注》九卷、《伤寒论宗印》八卷、《侣山堂类辩》二卷、《伤寒论集注》六卷、《金匮要略注》四卷、《本草崇原》三卷、《医学要诀》四卷,共45卷,计173万言。这是清代以来较完备的张志聪医学著作全集,为今人研究张志聪的学术思想,学习其治疗经验,提供了一份较完整的文献资料。

    《素问集注》、《灵枢集注》为阐发《内经》之理,集诸家一得之见。张志聪之注,开集体创作之先河,俾后人读《素问》而知病之所由起,读《灵枢》而识病之如何瘳。《伤寒论宗印》、《伤寒论集注》注解《伤寒论》,虽然维护伤寒旧论,但在理论研究上,能独立思考,提出看法。

    《金匮要略注》重视以经解经,所引用的经书有《素问》、《灵枢》、《伤寒论》、《难经》等,其中以《内经》、《伤寒论》最多。《侣山堂类辩》是张氏集同学及弟子数十人,在侣山堂研讨中医学术、医理之文集。本书论辨的中心思想在于研究中医学术之同异,而辨其是非。其所论辨的内容,有属于脏腑、经络、气血、病因等基础理论的;有属于四诊、八纲等诊断学说的,有属于辨病辨证施治的;有属于医籍评介的。下卷主要论述中药。其卷首与卷末载方药论10余篇,卷中论述了40多种药物的命名、性味和功用主治等。

    《本草崇原》是历史上第一部注释《神农本草经》的药学专著。全书共分三卷,按三品分类法,运用五运六气的理论,对300味中药的药性做了恰当的解释。其注释,基本上不离《本经》原文宗旨,其发挥之处,或为前人经验的总结,或为张氏本人的心得体会,是一部可供中医临床、中药研究参考的实用价值较高的本草学专著。

    《医学要诀》分脉诀、经诀、草诀和药性备考。脉诀就其生理脉象、病证脉象作了较为贴切的注释;经诀就十四经脉的循行及相关病证作了进一步的解释;草诀注释了阴阳气味升降浮沉,五味所归,五走、五欲、五禁五宜、五脏六腑用药气味补泻,药有须使畏恶等法象。其对药物的注释有300种,分别阐述了各种药的性味和功能主治;药性备考分水部、土部、金石部、草部、菜部、谷部、味部、果部、木部、虫部、鱼部、禽部、兽部等,分别就其中性味、功能主治作了说明。

    作者简介

    张志聪(一六四四——一七二二)字隐庵,浙江钱塘人,清代著名医家。其生平著述颇丰,对《内经》《伤寒》《金匮》和本草有深入研究,其现存在医著共八部《素问集注》《灵枢集注》《伤寒论宗印》《金匮要略注》《侣山堂类辩》《本草崇源》《医学要诀》。

    编辑推荐

    目录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伤寒论集注

    伤寒论宗印

    金匮要略注

    侣山堂类辩

    本草崇原

    医学要诀

    张志聪医学学术思想研究

    论文题录

    目录

    第一卷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第二卷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阴阳别论篇第七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六节脏象论篇第九

    五脏生成篇第十

    五脏别论篇第十一

    异法方异论篇第十二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第三卷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

    第四卷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第五卷

    热论篇第三十一

    刺热论篇第三十二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疟论篇第三十五

    刺疟论篇第三十六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咳论篇第三十八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腹中论篇第四十

    刺腰痛论篇第四十一

    风论篇第四十二

    痹论篇第四十三

    痿论篇第四十四

    厥论篇第四十五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脉解篇第四十九

    第六卷

    刺要论篇第五十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针解篇第五十四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第七卷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骨空论篇第六十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第八卷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气交变论篇第六十九

    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

    刺法论阙篇第七十二

    本病论阙篇第七十三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第九卷

    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

    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

    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

    媒体评论